金玉良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寂寞的清泉
没想到老驸马摔昏,机缘巧合陆漫嫁给姜展唯冲喜,再有了原主的上吊,本尊的穿越,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就成全了年青的战斗英雄姜展唯……
这个好消息让所有的人都兴高彩烈,激动难耐。特别是家有参战将士的人,更是高兴得无法形容。众人又都纷纷恭贺谢大夫人婆媳,以及长公主、陆漫等人,居然还有人恭贺陆大夫人。
谢大夫人和谢大奶奶都激动哭了,长公主和姜玖也哭了。陆漫虽然也高兴,但还没到喜极而泣的地步。看到她们那样,她也只得拿着帕子低头抹了抹眼睛,吸了吸鼻子。
何氏的眼里也满含泪水,抱着姜悦说道,“你爹爹就快回来了,我们的悦儿就要见到爹爹了。”
姜悦还不太懂,听见外祖母说“爹爹”,也大着嗓门反复叫着“爹爹”。
兴奋劲一直持续到把客人送走,再持续到晚上,男人们下衙直接来了东辉院吃饭。
大家兴奋地讨论着边关的局势,说顶多再有两个月的时间,姜展唯就能回京了。
姜展昆啧啧赞道,“想想完颜图被囚在囚车里,三哥骑着高头大马押解他回京,哎呀,别提多威风了。”
姜展昆已经从国子监肄业,
正在候缺。而六爷姜展勋和七爷姜展鹏又去了国子监读书。
众人见姜展昆羡慕的样子,都乐了起来,犹以几个男人笑得最畅快。男人都有英雄情结,这个大英雄还出自自己家里,高兴之情真是溢于言表。
此时这些男人只有羡慕和自豪,连嫉妒恨都没有了。
第三百零九章 等待某件事
路上,姜展举笑道,“三弟立了大功,二叔父高兴,喝了不少酒。”
终于有一个人把姜展唯立功跟自己联系起来了,二老爷又高兴起来。大着舌头笑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今儿个我高兴。嘿嘿,多喝了几杯。”
姜展玉和姜展昆把二老爷扶去晚轩躺下,姜展昆便走了。
姜展玉看到母亲皱着眉头坐在厅屋里,轻声说道,“三哥出息了,我爹高兴也正常。”
二夫人冷哼道,“他高兴,他有什么高兴的。展唯长这么大,他是教了人家一个字,还是和颜悦色跟人家说过一句话我从来不指望他能荣辱不惊,可他忘乎所以成这样,给人平添了多少笑料。”
姜展玉想到父亲的样子也有些脸红。母亲清高,又好面子,可父亲的表现总是差强人意……
他只得劝道,“娘,算了,爹的这个性子也改不,就想些他的优点吧。”
二夫人又说道,“他高兴成这样,难不成还巴望着,人家加官进爵回来孝顺他哼,这个家,展唯最怨的是你爹,甚至超过了怨你祖父。他卧薪藏胆十几年,不要命地去前线挣前程,可不光是为了升官。可笑你爹还……”
姜展玉又劝道,“娘,不管三哥是为了什么,他有出息了,于我们这个家总是好事。祖母不是经常说吗,我们是一家人,相互扶持,才能让家族更兴旺。以后劝着些爹,对三嫂母女和展魁、玖儿再好些。”
二夫人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展唯媳妇对你的好,娘都记着,会感激她一辈子。但展唯那个性子,他有大出息了,哼哼,对那两房是否是好事我不知道,但我们这一房……”她摇摇头,又拉着姜展玉的手,红着眼圈说道,“我儿那么优秀,若身子骨好些,前程不会比他差……”
东辉院的上房灯火辉煌,姜展魁、姜玖、何氏、何承都没走,而是一起坐在东侧屋。他们嘴上没有说,从眼里的期盼却可以看出,他们是在等待某件事的发生。
陆漫也有一点小期待,陪他们一起等着。
在他们想来,姜悦满月那天姜展唯都能派人赶着来送满月礼,今天姜悦满周岁,他更会派人来。即使他身先士卒领兵去打仗,也会先把这件事安排好。
女主角姜悦不知道长辈们的心思,跟豌豆黄和旗长、酥心糖在地下打着转。地下铺了波斯过来的大绒毯,也不怕她跌跤。跌下去,陆漫不让其他人扶,她自己爬起来就是。
突然,垂花门被拍得“啪啪”作响,在寂静的晚上显得特别突兀。
黄婆子的声音,“是谁呀这么大声音,可别把姐儿吓着。”接着又传来她惊喜夸张的声音,“哎哟,是柳春回来了,来了,来了。”
姜展魁和姜玖都跑了出去,何承也跟着跑出去,追他们摔在地上的姜悦急得大哭起来。何承又倒回来,把姜悦抱起来跑出去,陆漫和何氏都去了厅屋。
柳春对跑来院子里的几人笑道,“八爷、二姑娘、舅爷,哟,姐儿都长这么大了,这么俊,三爷想姐儿想得紧。”
柳春进屋,给陆漫拱拳说道,“禀三奶奶,三爷让小的来给姐儿送生辰礼。”又担心地说道,“小的离开军营的时候,三爷已经去了敌后打一场硬仗,不知那场仗打得如何了。”
姜展魁高兴地说道,“我三哥他们打胜了,大金国投降了,谢大帅已经派八百里加急奏明了皇上。”
八百里加急从边关到京城要四天的时间,而柳春快马加鞭要十天的时间。
第三百一十章 鸡同鸭讲
陆漫之前的喜悦一下子被冲的无影无踪,鼻子酸涩,有种想哭的冲动。除了长公主,今天人们只说了胜利,英雄,荣誉,一战成名。却没有说这场战争死伤多少人,众将士是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中艰难地取得胜利。特别是黑暴营的这次突袭,想也能想到会是怎样的惨烈,不知死伤了多少人……还好他们已经知道姜展唯还活着。
那个家伙,冷冰冰的,却总是这么会煽情。
她又想到了陆放荣,那个对妻子儿女渣得不能再渣的凤凰男。虽然他对不起他的前妻和原主,但不可否认,在战场上他也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是气壮山河的将军。她原来从来没关心过他的生死,可看到姜展唯的这封信后,她希望他也能好好的,活着回来。
拿着姜展唯的来信和东西,姜展魁几人都心满意足地回去了。
把姜悦哄睡后,陆漫也干不进去别的。她洗漱完后,就把下人打发下去,吹息了烛,来到窗前把小窗推开。
明月静静地挂在天际,清冷的月辉倾泄下来,给万物撒满银霜。朦胧中的翘角飞檐,像黑色的剪影。秋风中,竹叶沙沙响着。
秋风微凉,让陆漫躁动而矛盾的心情渐渐平复下来。
这个院子的真正主人就要回来了,这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不管姜展唯做过什么事,她都认为他不算坏人,一如既往地希望他能健康平安地回来。上苍有眼,这个愿意终于实现了。
可是,他回来了,她又即将面临新的问题。她是他的法定妻子,二人的某些义务和权力,是受律法保护的。他若不愿意他们当合约假夫妻,无论是基于律法赋予姜展唯的权力,还是为了这个家庭的表面和睦,她都必须接受某些事情。除非她坚定地跟他合离……
第二天上午,柳春又来见陆漫了。
他说,陆将军还让他给三奶奶、亲家姑太太和舅爷带了信和东西。原本三爷不想让他带,但想到他们这次任务的特殊和危险,不愿意让陆将军带着情绪和遗憾去打仗,便点头让他带了。
但三爷私下交待他,东西和信件暂时不要交给姑太太母子,而是交给三奶奶。三爷不愿意亲家姑太太既没有享受到陆将军活着时的护呵,又让她挂念陆将军的生死而难过悲伤。
说若陆将军没死,等他回京还给他。若他死了,让三奶奶和舅爷商量看该怎样处理。
陆漫看看那三封信,一个封面写着”漫漫亲启“,另两封写着“承儿亲启”、“明珠亲启”。
那个陆放荣,做的事总是让人无语。何氏娘早八辈子就被他老娘休了,他凭什么还叫人家“明珠”。
昨天,战报只说我军大胜,敌军投降,姜展唯带领的黑暴营立了奇功。姜展唯是黑暴营的主将,他若死了,战报上肯定会说。未说,就是他还活着。而陆放荣是副将,他的
生与死,战报上肯定不会说,陆漫真的猜不到。
再看看那个匣子,里面装着一些充满异域风情的首饰和挂件,还有两张银票和几锭金锭子。
陆漫把给她的信打开,信不长,说他若能活着回来,一定会弥补之前未给妻子、儿子、闺
第三百一十一章 长亭教孙
陆漫做那些事倒是无所谓,前世为孤身老父或是老母介绍老伴的儿女大有人在。她工作后就托人为妈妈介绍过老伴,可惜妈妈已经对男人无感,不愿意。若那时真的为妈妈找到另一半该多好,妈妈也不会在自己死后那么孤独难过了。
但何承就不行了,脸羞得通红,矛盾得不行,连鼻尖上都浸出了汗珠。既觉得自己这样做不孝,又觉得只有这样做才是真孝。
陆漫看到扭捏的样子,取笑道,“看看你羞得,就像给你说媳妇一样。”突然想到谢大奶奶昨天说的话,又道,“杨姐姐跟我说,谢家有个姑娘不错。姑娘是谢老侯爷堂弟的孙女,今年十四岁,性情温柔,长得也不错,父亲当着一个五品武官……”
何承赶紧打断了陆漫的话,说道,“姐,弟弟还小,先把本事学好了,再说其他。”
然后,起身招呼院子里的白芷把羊腿拿着回家了。
随着谢家军大败敌军的消息传到街头巷尾,谢大元帅和姜小将军的英雄事迹也在百姓中传扬开来。各大戏班赶着排练了讴歌他们的几出大戏,说书先生也把他们的英雄事迹编成段子。
长亭长公主府的两个戏班也连夜写了一出,主角当然是英勇无敌、韬略过人、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姜小将军了。
姜展昆听说这个消息后,专门跑去戏班一趟,让戏班加一段“长公主教孙”的戏。还特别说明,要把长公主描写成有大义的老太太。
班主听了大感兴趣,这正是拍马屁的好机会啊,他笑得一脸灿烂地给姜展昆拱手致谢,谢谢四爷为戏班提了一个好素材。他赶紧招集几个“写头”,商量着把戏写出来。
九月十九晚,东辉院的几个主子、何氏母子都被请去鹤鸣堂吃饭,连带着看歌颂战斗英雄姜展唯及大义祖母长公主的戏。整出戏还没有排出来,但其中一段折子戏先排出来了,这段戏的名字叫《长亭教孙》。
芙蓉堂里灯火辉煌,十二盏玻璃宫灯全部点亮。主子们不像原来分为男女两大桌吃饭,而是两人一几,在屋里围坐三方。正面坐的是长公主和老驸马,戏子们在中间唱戏。
还恩典了几个属官和几个有体面的下人,他们也在末尾拥有一方小锦杌,可以坐着看戏。
戏的内容是,当边关狼烟四起,百姓被鞑子肆意欺凌,长亭长公主知道后心急如焚,夜不成眠。她思前想后,鼓励孙子去从军,还教育孙子要“忠心皇上,从军报国”,并且请求谢大元帅把孙子放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孙子听从她的教诲,放弃舒适的生活,从军去边关杀敌……
这出折子戏只有三个人,就是扮演长亭长公主的著名老旦赛月仙,扮演姜小将军的著名武生玉麒麟,还有扮演谢大元帅的著名老生新玉堂。虽然赶的急,但这三个人基本功扎实,演得真心不错。加上台词写得好,极尽煽情,让人感动。
特别是扮演长公主的赛月仙,唱腔高亢激扬,把一位深明国家大义、教孙有方、励孙从戎、秉贤授德的英雄祖母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
还有那几句台词,听后更是让人热血沸腾:
“展唯孙站堂前听祖母讲,好男人理应当天下名扬。想祖母十余载教孙成长,惟望尔怀大志扶保家帮……”
可陆漫总也入不了戏。不光
第三百一十三章 无意压制
陆漫听了太子的话后,更是对长公主刮目相看。老太太得皇上、太子如此信任,除了偶尔舍下脸皮为儿孙要个官,其它的都能找准自己位置,从不越矩。还曾经提醒陆漫,若她不在了,只能记对皇家的利,而不能记对皇家的情。她几十年来一直小心谨慎,跟皇上和太子保持着微妙的关系,既关心着弟弟和侄子,又谨守臣子本分。所以,才能让高高在上的他们一直记着这份难得的亲情,又不令他们反感吧
长公主又收住了脸上的喜色,说道,“皇上跟我透了个底,说展唯在这场战争中立了几次奇功,战争能打得这样顺,结束得这样快,不仅是谢大元帅用兵如神,展唯也功不可没。皇上还说他年轻有为,是大楚的栋梁之材。皇上会给展唯一个伯位,还想升他为正二品的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陆漫一愣,惊道,“这么高”
不仅给了个爵位,还要给个正二品大员。
长公主点头,又道,“展唯太年轻,又喜剑走偏锋,这次去打仗抱的目的也不纯。我觉得,他这个年纪还不宜坐上那样的高位。现在朝中局势不明朗,我怕我不在了,他行将踏错被人利用,这个家就玩了……这次皇上还会大加封赏谢家父子。但听皇上的意思,谢老狐狸已经代谢大帅婉拒皇上的好意,还要辞去实缺,交出兵权。他家得皇上恩宠,出了一个太子妃,谢家几代在军中的威望又颇高,他们不敢再把持太大的军权,让皇上不喜。他们这样做,不仅是让未来太子妃好作人,给谢大郎让路,也是以退为进……咱们应该学学他们。我想着,爵位可以受,也就一个伯。但都督佥事的权力太大了,展唯翻年也才二十二岁。在他把性子磨练好,充分取得皇上和太子信任之前,不能让他进入军中最高权力圈子。本宫帮他力辞了,说展唯的能力修为都不够,能立奇功也属巧合,请求皇上再磨砺他几年,最好不让他当武官。皇上考虑再三,说他韬略过人,是难得的帅才,不从武可惜了。爵位依然会给他,但官职就不给高了,最多给他个三品武官。”又对陆漫说道,“好孩子,本宫这不是要挡展唯的道,也不是抬嫡压庶,真真是为了他好。若他想不通,你要劝着他些。这么年轻就当了三品官,已经非常不易了。”
皇上看到老姐姐如此贤良淑德,很欣慰。姜展唯这次立的战功着实极大,甚至能与谢大帅比肩。众多老臣都说,若没有姜展唯率领的黑暴营,战争至少还再要打三年。三年,不说边关百姓将多受多少苦,就是朝庭的经费支出,也是巨大的。所以,单论战功来说,给他的这些封赏一点不为过。
老姐姐所虑跟他一致。姜展唯和谢煜都是自己给儿子留下的保家卫国的栋梁之材,他也觉得姜展唯虽有大才却太年轻,又不喜按常理做事,必须要再经过一番打磨。
但他又碍于姜展唯的功绩太大,还有老姐姐的面子,不好意思公然打压姜展唯,没想到老姐姐自己主动提出来了。
皇上高兴,还许了愿,来年会考虑姜侯爷和三老爷的官位,他知道这是老姐姐的一大心病。
长公主本能的觉得应该拒绝他的这番好意,这毕竟是压制庶孙得来的好处。
&nb
第三百一十四章 鸣不平
陆漫斟酌着说道,“祖母所虑及是。孙媳也觉得,在朝中为官,越往上走,越应该稳健。”
老太太看了陆漫几眼,讶异这个陆氏小小年纪还有如此的长远目光。拍着她的手说道,“好孩子,聪明。所有人都觉得官做得越大越好,岂不知官越大,也就越危险。一个决策不慎,就会害了一家子。”
陆漫点头称是,马上又来了个大拐弯,“但是,孙媳觉得,祖母此种做法却有些不妥……”
长公主一愣,这个家里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当面忤逆她。
陆漫忽略掉长公主的表情,继续说道,“那些功绩都是三爷用命换来的,他比之坐阵中军帐的谢大帅更加不易……我觉得,祖母在做这个决定之前,应该写信把您的顾虑告之三爷可能更好。再提醒他,皇上说出谢老国公代谢大帅辞官的事,或许就是有所暗示。您帮他推辞也可,他自己推辞也行,看他的意愿。三爷聪明,明事理,想通其中的关节,定会知道祖母所虑是为他和这个家考虑。可您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帮他辞了,他之前受过不少挫折,有些敏感,孙媳怕他伤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