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大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小微1980
    有正式编制的人,拥有各种现代人想象不到的福利。
    养老、医疗和退休金都由单位全部承担,亲属生病也可以用自己名字,一起报销,等于全家医疗免费。
    结婚,单位负责分房子,没有月租或者租金超级低,
    孩子可以免费在厂办托儿所、幼儿园和子弟学校读书,一直读到初中为止。
    此外,工会定时发放服装和日用品,年底还有各种慰问品。
    基本上,只要进了国企,生老病死结婚孩子世代一生无忧。
    放到现在,去哪找一个给你分房子看病免费教育免费还负责给你找对象顺便给你儿子安排工作的单位
    所以很多工厂效益不好,工人们也不愿离开。
    陈怀仁他们被肉联厂开除,六家人愁的不行,随后把他们送到生化制药厂当临时工,也存了将来能够再转回肉联厂的心思。
    现在赵长天主动放弃编制,就算去了繁昌制药厂,那也不一样。
    在大部分人眼中,私人承包的小厂根本无法和国家单位相比,更何况肉联厂的效益越来越好。
    赵长天叹了口气:“都说了没人开除我,我有不得不走的理由,你们别围着我了,还有一个月时间,我们一起把东西做出来。”
    “做出来以后呢”孙建军问道。
    “效果好,就卖啊。”赵长天笑道。
    “你不会打算私人经商吧”文红军突然问道。
    这家伙还挺有头脑,脑子转得挺快,赵长天笑笑,没回答。
    七十年代挖煤,八十年代经商,九十年代下海……
    这是时代的变迁。
    把箱子扛回家,孙秀竹已经回来了,没有做饭,和赵爱国两人面沉似水坐在沙发上,像两尊怒目金刚。
    赵中哲在边上朝他做鬼脸。
    “爸,妈,饭好了吗”
    “吃吃吃,除了吃,你还知道啥”孙秀竹很少发这么大火,赵长天拆了猪圈,被人诬陷贪污公款都没有。
    “我还知道爱祖国,爱党,爱父母呀。”赵长天笑嘻嘻贴过去,递给老妈一瓶冰汽水:“消消气,女人生气老的快。”
    “你……”孙秀竹头一扭,眼泪刷的流出来:“你大了,父母管不了,这么大的事,也不提前说一声……”
    赵爱国皱着眉头道:“离开那也好,现在我还有点权,看看能不能转回肉联厂,这叫调动,不是辞职。”
    被开除太丢脸,辞职还好听些。
    赵长天拍了弟弟一下,笑道:“爸,我不回肉联厂,您不要费这个心思,没用的。”
    哐当,孙秀竹站起来去厨房做饭,把锅铲狠狠扔在锅里。
    炒炒炒,我炒!
    “不回肉联厂,你想去哪制药厂不行。现在这样最好,你姐姐在那里,你挂个副厂长的名头,关系还是放在肉联厂,有正式编制,稳定。”
    和绝大多数人一样,赵爱国在稳定的体制内待了半辈子,根本无法想象离开体制的生活。
    女儿
第一百一十五章 讲故事说服老爸一身轻松
    (前面几章很多人都有疑问,解释一下。赵爱国典型的小农意识,喜欢钱,也愿意儿子是大学生,但最重要是稳定,鉴于考大学觉得根本没希望,药厂赚钱也有很大风险,还是工人编制最稳定靠谱。
    所以,工人编制大于药厂大于高考。在肉联厂工作,在药厂兼职,拿双份工资和奖金,是他最喜欢的。
    对于能否上大学,赵爱国不报任何希望,虽然有大佬们到此一游,但并没说你考零分也收,凡事都要有名义,不然被人说闲话。
    卑微了一辈子,赵爱国根本就不敢,没敢想儿子会被大人物提携,平步青云。毕竟,暗箱操作什么的,他从来没见识过。
    他的心理很矛盾。底层待得太久,他不敢相信,不敢奢望。)
    绝食是赵长天对付父母最有杀伤力的武器,从小到大用过三次,次次成功,只要说出这三个字,就表明他已下定决心。
    所以他说绝食,不是真的要绝食,只是表明自己的态度。
    赵爱国浑身的气势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瘪下去。
    “你挑着担啊,我牵着马啊,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啦……啦啦……”
    是熟悉的声音,《西游记》正在热播中,大中午的,王场长家里又开了电视机,生怕别人听不到,声音开到最大,传遍整个家属区。
    “一天到晚显摆,有什么了不起。”孙秀竹把围裙摔在锅台上,坐在饭桌面前,也不吃饭,只是发呆。
    “妈,我们家也买台电视机吧。”赵中哲笑嘻嘻的说道,他觉得自家完全有资格嘛,老爸副厂长,姐姐厂长,哥哥副厂长,谁比他家牛
    “买个屁!成绩一塌糊涂,还想看电视,吃了饭去学习,否则跟你哥一样,没单位,当无业游民!”一肚子火终于有了发泄的对象,赵爱国把小儿子骂得狗血淋头。
    “我哥怎么了!”把哥哥视为神圣不可侵犯偶像的赵中哲跳起来:“我哥多厉害,去过大会堂,上过电视,和中央领导合过影!”
    “有个屁用!”
    “怎么没用,他赚了600万美金!”
    “老子一分钱没见到!”
    “他有专利论文,还去国外给老外做报告……”
    “专利论文能当饭吃做报告能当饭吃”
    ……
    在赵爱国眼里,凡是不能当饭吃的,全属没用的东西,表面风光罢了。
    他明显忘记前段时间,因为儿子长脸,自己走路都飘飘然的感觉了。
    “吵什么!”
    无聊又弱智的争吵让赵长天躺不住了,他穿着人字拖,啪啪啪走出来。
    “哥给你买,明年就买,彩色电视机,14英寸的,好不好”
    “比王场长的要好!”赵中哲叫道。
    “当然……”
    切,赵爱国夹了一筷子胡萝卜,鼓起腮帮,用劲嚼的就像很久没吃肉的兔子。
    这年头,家里有台黑白电视机已经很不错了,最便宜都要一千多块的彩色电视机,是根本不敢想的。
    赵爱国家最值钱的是收音机、缝纫机和两台二手自行车。
    “爸,你听说过叶橙海吗”赵长天靠在椅子上问道。
    “谁啊,不认识。”
    “1983年就是东广省省委的常委,39岁,是当时常委中最年轻的。”
    牌子太响亮,省里数一数二的大官,赵爱国被震到了。
    “你提他干嘛人家厉害,跟我们啥关系”
    “今年年初,他辞职了,弃政从商。”
    赵爱国忘记了呼吸,忘记了咀嚼……
    “咳咳咳……”
    “老赵!”
    孙秀竹立刻拿来一杯水给他灌下去,边喂边轻轻拍背。
    好半天,赵爱国才缓过气来。
    “什么意思”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国家经济转型在即,群雄逐鹿,各凭本事,强者崛起。”赵长天表情很平静,心里却隐隐有些激动。
    “先吃饭吧。”孙秀竹给他夹了一堆菜。
    赵爱国心惊胆战,生怕他又说出绝食两字。
    赵长天笑笑,拔了两口饭,说道:“省委的高官都能辞职,我为什么不能难道一个工人编制比省委的常委还重要”
    这根本没法比,简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赵爱国糊涂了,这个世界变化有这么快吗可他一点感觉也没有啊。
    他觉得自己生活的世界,仿佛几十年都没怎么变过,那些泥泞的道路、破旧的小卖部、理发店和裁缝店等,满地的槟榔渣……
    除了人变老,其他都是老样子,汉江这个小地方,似乎有留住时间的魔力。
    其实,有些细微的变化他没注意,比如食物逐渐丰富,大街上女孩子的衣服由肥大的绿军装变得多姿多彩,自行车变多了,偶尔还会有小汽车驶过街头……
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考成绩出来了
    赵长天里里外外找了一圈,没找到。
    “人呢我不在,就翘班”
    何明亮低着头不吭声,把培养皿一个一个叠起来,装到手动灭菌锅里。
    这也是赵长天的要求,所有用过的培养皿,必须先灭菌再清洗,不能把活的菌种直接扔到垃圾桶。
    这属于生物安全的保护措施,对于致病菌,尤其需要如此。
    “人呢”赵长天加重了语气。
    “刚接到消息,教育局贴出了高考成绩,他们去看分数了。”何明亮低声道。
    今天是7月26号,高考放榜的日子,陈怀仁等人都跑到市教育局去看分数,留下何明亮做试验。
    由于不想刺激赵长天,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隐瞒。
    毕竟,辞职和高考失利发生在同一天的话,打击太过沉重。
    汉江教育局不是个特别有油水的单位,地方不大,只有一栋两层的旧办公楼,门口左边不远处是一个露天垃圾推,苍蝇在上面打着转飞。
    榜单前挤满了前来看分数的家长和考生,很多家长还穿着工人服,汗水淋淋,明显是从单位临时赶过来的。
    红纸黑笔,写着汉江及以下城镇乡村所有考生的姓名、学号和分数,贴在教育局办公楼前的公告栏中。
    高考前的预选制度淘汰掉了几乎六成以上的考生,有些乡镇中学的应届班全班五十人,也许只能分到二三个名额,补习班稍微好点,分到的名额会多几个。
    此次,全汉江加起来总共只有六百二十人参加了高考。
    预选制度,是时代畸形的产物,1981年正式列入高校招生的政策。
    预选方法,根据当年计划招生人数的三至五倍,参照应届毕业生和往年录取情况,把预选数逐级下达给中学。
    举个例子,某地如果计划招生10000人,那么有资格参加高考的考生不能超过5万,如果有8万考生,有3万考生必须被淘汰,如果有10万考生,就有5万人必须出局。
    持续了将近十年的高考预选是无数考生的噩梦,辛辛苦苦努力三年,日夜拼搏,最后却连上考场的资格都没有,连高考试卷的模样都看不到。
    很多考生不怕高考,最怕预选。
    这让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显得更加激烈残酷。
    好多复读生预考两次失败,高考却一次就考上了。
    由此也导致考生的年龄差比较大,三四岁是常事,七八岁也有。
    小青年们很幸运,有侯老的加持作保,直接就上了考场,可是,也因此剥夺了不知道哪七个考生的高考资格。
    人生就是这么残酷,你的机会,也许是践踏着他人的梦想而得到的。
    “让让,让让。”
    陈怀仁仗着自己人高马大,用蛮力推开堵在前面的人群,带着其他小青年们挤啊,挤啊,终于挤到前排。
    “61号……这里!”
    “487分!”
    这是陈怀仁考试分数最高的一次!这个分数,已经超过去年的本科录取线!
    砰!他眼前忽然一片绚烂,仿佛万千烟花盛开,流金溢彩的扑洒开来。
    “陈哥……”张启迪把他摇醒了。
    “你多少分”
    “450分……”
    “我471.……”这是文红军。
    “468,孙建军;406,马长征……”
    “擦,何明亮,501分!”
    文红军惊叫起来。
    “501分考的真好啊。”旁边有个二十二三的男人一脸羡慕,他考了四年,也不过488分。
    小青年们的分数不太高,但结合往年的情况,除了马长征,其他人上个普通大专毫无问题。
    尤其是何明亮,绝对已经上了今年的本科录取线。
    “这家伙真是……”马长征有点泱泱然,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分数看完了,谁也没动。
    在查找分数时,他们全都有意无意的略过了赵长天的名字。
    陈怀仁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
    “看看他的分数吧。”
    这个他是谁,大家都知道。
    也该看了,逃避不是办法。
    孙建军立刻踮起脚尖,昂起脑袋。
    砰砰,砰砰,砰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