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家中宝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程嘉喜
大卡车一天往田野家跑了四趟,田野,队长两口子,朱会计两口子,还有大牛娘俩,都没闲着,帮衬着田野把粮食装袋子、装车还得有人在公社那边交粮食称重。
晚上回来的时候,朱会计嘴巴抿的紧紧的,眼睛都有点发直。
朱会计媳妇:“累到了,你算账的,比我们装粮食的还累。”
朱会计背过身去:“别瞎打听。”
妈呀,这是咋了。朱会计媳妇心说吃错药了吧。
朱会计那是被田野的收成给惊呆了。也有点嫉妒,恨自己不如一个丫头眼光好。
早知道他也多承包点地了。话说回来,他们家承包这么多,已经是极限了,再多,折腾不过来。
想到在上岗村,除了田野家就是他家承包的土地还有山头多,心里才舒服下来。
朱会计:“我跟人说好了,等咱们家卖粮食的时候,也雇一趟大卡车。”
朱会计媳妇:“瞎说,咱们家多少粮食呀。”
朱会计有点小得意:“山坡上的粮食跟平地的粮食放在一起,我还怕卡车运不走呢。”
朱会计媳妇心说,愿意折腾呢过你就折腾吧。不过转脸想到:“没有丫头那身力气,光装车就够受的。”
朱会计闭嘴了,大卡车多高呀,田野两只手抓着一个一百多斤的大袋子,那么一抡,一扔,就装车上去了。
人家司机都说了,这要不是你们装车快,这么远的路,累死也跑不了四趟。
好吧朱会计心里舒坦了,他们家不是田野,没有田野那身力气,承包多了,也弄不来。
这样他就知足了。
今天田野光买粮食就小两千块。别说他惊吓到了,连公社的同志都惊吓住了。
亏得田野拿着钱立刻就去四处还账了,种子站那边的,化肥,承包款,等回来的时候,就剩下几百块钱。
大伙才把嘴巴闭上,就说包产到户也不至于立刻就富裕成这样吗。
朱会计:“丫头家这么多的地,帮忙的人多了,算起来这些钱也剩不下多少。”
公社的同志:“我们知道,田野同志辛苦,不过能有这个收货,也是很不错的。”
田野:“还是要感谢公社的支持,不然我连买种子化肥的钱都没有。”
然后又拿出来四百多块钱:“哪位同志去县城还请帮帮忙,上次就是公社给开的介绍信,从县
第五百三十八章 没事偷着乐
朱会计:“丫头那钱,都没到家,都还账了。”
朱会计媳妇:“啊,那么多呢,散财童子呀,别是真跟咱们村里人说的是,败家吧。”
朱会计:“瞎说,没看到人家山头那么多粮食呢吗,那才是纯收入呢,连种子化肥钱都扣除去了。”
朱会计媳妇:“哎,丫头这一年都长在山上了,人家能存下钱不冤枉,就没想到人家一个丫头这么能气,这么能吃苦。田野一个人干活,顶的上四五个大老爷们呢。”
朱会计又闭嘴了,他好像不光见识跟不上,连心胸都跟婆娘差点。
田野是第一个去公社卖粮食的,最后一个垫底的也是她。谁让她家山坡地比别人多呢。
等家家户户都把粮食换成个钱之后,差不多的人家都给田野帮忙去了,包括数落田野小气,不借场面的那些人家,所以村里妇女的嘴巴,听听就好,真的不用走心。
这不是大面上还是那样。当然了大家心里都有数,有了田野家的脱粒机,他们才能腾出来功夫,早早的把粮食换成钱。
田野家山坡地卖的粮食比一等地还出息呢。不过田野从来没往外说过。
牛大叔他们也就是心中多少有点谱不知道具体的钱数。
朱会计心里有本帐,不过也是心中有数的,想到田嘉志都在外面当兵了,田野早晚得走,在上岗村可没人比他家承包的地树多。
朱会计想到自己要成上岗村的首富,心里还隐隐有点不淡定。得意居多。
进入十月,大伙都把粮食换成钱了时候,田野就看到村里多了两辆自行车。
还有人请木匠给家里打家具的,好吗,合着就她低调,有钱不敢往外露,别人家都恨不得告诉别人,我家有钱了呢。这个嘚瑟呀。
光给儿子张罗媳妇的就好几户人家。准备过年盖房子的更多。田野都觉得自己是不是过分小心了。
田大队长这时候出来说话了,要开大会。
这可是自从集体解散之后,第一次开大会呢,大伙开始紧张了,不是又要把地树收回去吧。
这日子可才看到点起色呢。听说别的村都在分地树呢。都是因为眼馋他们上岗村这边富裕了。
田大队长:“让大活过来开会,也没有别的事,就是承包了村里土地的人家,今年的收成都不错,摊销款交了之后,给大队的那部分钱,都到账上了,我来跟大伙说说这些钱是分了还是怎么办。”
还能分钱,大伙都高兴的嚷嚷起来了,田大队长的威望都不好使了,愣是没把这股子热情压下去。
田大队长:“都消停消停,听我说完了,大伙今年也都有经验了,村里的地,树确实出钱,可也得有好路能把东西送出去,不然啥都白搭。我想着今年先把咱们村的路给休整出来。大伙合计合计,成不成。”
那就是不分钱了,妇女先不干了。
男人那边有了自行车的两家:“都消停点,你们都在家里等着数钱,不知道出去多难是吧。队长说修路,那就没错。”
好吗,女人头发长见识短都出来了。
朱家虽然没有承包多少土地,不过人家城里有上班的修路的话,来回也方便,而且自家十几亩地,今年的收成也很不错的。所以这事那是蛮支持的。
田大队长跟朱会计都支持,最后就说到这路怎么修,计划着多少钱的事情。
田大队长既然张罗那就是心里有谱的:“各家各户都出工,一家一个人,义务工。路肯定要扩宽的,至少得能通过两辆大卡车并排走。”
这个就有点多余了,有人说没必要。
田大队长说了:“今年你们买了自行车,来年你们就买不起大卡车了”
好吗,简直是动员会,把村里人说的热火朝天的。反正也修一次,那就修吧。
田大队长不知道别人,反正田野家没准就买得起车了,自家儿
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红花
田大武回来的时候告诉田野,公社那边虽然不收多少,可县城的收购站要豆子。
他在城里消息灵通。
田野来回的跑公社联系大卡车,把家里豆子给卖出去,换成钱就跑了五六天,索性收货够惊喜。
不过交通,通讯不方便的弊端都体现出来了,有东西都不知道往哪卖不说,还耽误功夫。
按电话,这年头除了公社,派出所,机关单位有,就没听说过个人家有按的。还得凑合着。这年头全靠人脉,消息灵通干事。
田野这次学聪明了,回到公社就找胖师傅,跟人家供销社跑外销的人联系上了。
田野主要就是询问人家外销人员,关于栗子红果之类的收购情况的。
如今跑外销的都是能人,很是看不上田野的一身土气,不过也知道,他们跑外销,总有一头要跟老百姓打交道,不然哪来的东西外销呀,这年头场子都不多。
听到田野说他们家有十几个山头的板栗,过年就能挂果的时候,人家外销人员眼睛都瞪大了:“真有那么多呀。”
田野:“来年产量不敢说,后年肯定都挂果了。我们村大多都是种植板栗的。”
人家外销的同志说了:“我在出去的时候给你打听打听,注意点这方面的消息。”
田野满意的走了。就说有货不愁客。
而且再去县城时候,人家连百货那边都放下消息,做到,只要有人想要买,就能知道,他们上岗村有这个东西。时刻准备着。
田野揣着钱回家的时候,大队的路就要完工了,田野耽误的这些天,都自己出钱补上了。
谁家都是这样算的。记工的还是朱会计。
村里人看到田野家的豆子都用大卡车拉着卖的,有人嘴欠问田野买多少钱,田野抿嘴瞎乐,才不告诉他们呢。
好吧大伙都说了,乐了,乐了,肯定是卖钱了。
朱大娘这段时间脸色黑的不成样子,你说这人前几天还满屁股的饥荒呢,说翻身就翻身了,跟谁说理去呀。
村里人嘴巴没有把门的,想说啥就说啥,还有人问人家朱铁柱两口子,当初死活跟人家老二划清界限,怕被拖累了,现在人家老二家好过了,你们后悔了吧。
打粮食还用了人家田野家的脱粒机呢,你们咋那么大的脸呀。
朱铁柱最近都不咋出门。朱大娘那是强撑着,跟人唬两句,咋样都是我儿子。
好吧,心虚不心虚只有他自己知道。真要是不心虚,就牛大娘的性子,早就跑人家田野家找便宜去了,你问问她敢登人家田野家的大门吗。
上岗村的路修好了,公社,县城都来人了,看公路,看上岗村的发展,给予充分的肯定,政策更加的落实下来了。
田野这次直接提名为优秀妇女代表了。
要是把妇女两字去了,田野觉得自己就是国家级挂牌的人物了。
大红花当着村民的面给田野挂脖子上的时候,还有人给田野照相了。
可把田野给高兴坏了,当然了还有点羞涩,不太好意思,不是啥大事,自己也是奔着好日子走的,挣钱也没给别人,你说这么夸奖,脸上真的有点撑不住。
公社的同志让田野讲话。田野的文墨水平,现场演讲五千字也能齁的住,不过最后就说了几个字:“政策好,只要肯干,肯吃苦,吃饱不是问题,兜里有余钱也不是问题。”
好吧真是实在。就这么几个字就完了,公社的同志摸摸鼻子,接过话头,把田野的辛苦致富事迹又给补充了一遍。
重点说了,田野有胆量,敢迈步,作为军属用实际行动支持地方政策的问题。
 
第五百四十章 搞事情
上岗村因为这封电报都乱套了。风言风语再次绕着田野两口子飞的满上岗村都是。
田嘉志,朱家老二这是摊上大事了。
丫头累死累活一年挣这点钱,怕是都搭进去还不够呢。
哎你说这孩子到底啥命呀,挺有本事的,能吃苦,能挣钱,就是攒不住呀。
新的流言蜚语还是从老太太那边过来的,田野还是命硬,压不住财。
好吧,田大队长跟朱会计都跟着愁眉不展的,不知道田嘉志遇上啥事了,你说咋需要这么多钱呀。
田大队长还特意给田小武写信了,不过交通不方便,来来回回的,最快也得一个多月。
躺枪的同样还有朱家两口子,你儿子跟你儿媳妇要那么多钱,你们就没啥想法,没帮衬儿子一把。
好吧朱家两口子也是倒霉,你说他咋就来来回回的非得跟他们家折腾呢。
朱大娘一句话就给怨怼回去了:“他们家粮食堆成山了,咋没见你们要把她家的粮食分我们点呢。他家有事跟我家屁的关系。”
好吧,朱大娘嘴巴不欠了,一群老太太没事数落她,真是让人没地方撒火去。
老太太们看着朱家婆娘战力十足,憋着没牙的嘴巴说道:“又没让你掏多少钱,问两句,操心操心孩子。你咋这心咋这么狠呢。”
还有更狠的说了:“人家粮食咋没在你家呢,人家田野该大队饥荒的时候还给你家四百斤呢,咋地那可比堆成山的粮食值钱,救命的,换你家儿媳妇的。”
朱老大娶媳妇的时候,田嘉志招亲的四百斤粮食早就又化作肥料了好不好。
朱大娘这次是真的委屈了,回家就哭嚎了一通,你说田嘉志不拿四百斤粮食找事了,一群老太太没事吃饱了撑的,竟然数落开了。
而且她现在那是越想越亏,我好好的儿子就换了四百斤粮食,想想就后悔,便宜隔壁狐狸精了。
朱大娘回家连数落在哭,把一帮的老太太给数落了一遍。
大意就是他们没事吃饱了撑得,说的最难听的一句就是,活够了就死,干嘛祸害别人家呀。
哎呦就这么一句,朱大娘那是犯了众怒了。
民风淳朴,淳朴在哪呀。为啥老太太们闹腾,村里专门弄个妇女主任陪着呀,那是孝顺,那是对老人的尊敬。
先是朱家长辈找朱铁柱,数落他不会教媳妇,你妈这是没得早,你妈要是还在,还能指着他孝顺不。活够了就死,她想把我们几个老不死的弄死咋的。
朱铁柱还没到家呢,队长跟会计就到了,对着朱大娘就是一顿喷,这是思想问题,要搁在过去,送公社那都要被批评教育的。
老了就该死,生一帮的儿子闺女干啥用的,还没用你们家养着呢,你凭啥说人家活够了呀。
再说了都是岁数大的人,你咋嘴巴这么不留德呢。真要是把老太太们给数落死一个,你看你在村里还能呆的下去不
朱大娘那是真的被老太太们嘴欠给气的,不然没事她捅这个马蜂窝
做啥呀。
好不容易大队两人走了,朱大娘看着朱铁柱的脸色也不敢哭嚎,也不敢说委屈了。
可妇女主任又到了,现在孙家嫂子那是孝顺的代表,不为别的,因为人家对老太太们的这份耐心,村里人公认的孝顺厚道孩子。
人家给老太太们说道来了:“你不能欺负老太太们耳背,就敢那么骂人呀,老太太们都岁数大了,说的不对你听着,不耐烦你躲开呀,咋能说人活够了呢,人家养老太太的人家还没伺候够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