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开元盛世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匹夫带刀
第二天一早,谢直早早来到了吏部,吏部大院儿中人声鼎沸,一个个穿着青色的官袍,全是待选的官员。
大唐的选官过程挺有意思,有个专用的名目——三注三唱!
具体的过程呢,大体是这样:
在吏部本司完成注官唱名,然后就是审批的过程了,经历尚书省吏部、尚书省右丞、门下省,最后上报给天子。
具体而言,就跟后世面试一个套路,你想去某公司上班,发个简历吧,人家了解了你的具体情况之后,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和你面谈,谈不好,大家再见,谈好了,人家就开始走内部的审批手续,什么部门经理啊,什么副总啊,什么总经理啊,最后到有人拍板,行,就他了!你这才算是可以上班。
当然,后世公司面试能够拍板的人,根据职位不同而责权不同,不管是总经理还是董事长,总归有人说那句话去。
但是在大唐,这种官员的任免,最后拍板的,只能是天子。
在整个套路里面,你个求职的萌新,能够参与进去的,只有面试的过程。
而在大唐,也同样如此,你个待选的官员,能够参与其中的,只有吏部选官整个过程。
具体怎么参与呢
跟后世一样——注意,马上就要牛-逼了——双向选择!
在选官之前,吏部本司就会统计两方面的数据,第一,当年的官缺,第二,当年待选的官员名录。
(这个需要自己报名哈,你说你在老家还没放够假,还想多歇一年,您随意,反正你不到吏部本司报名选官,人家也不会主动想起你来……)
然后吏部本司就会根据官员的具体情况——年龄、身体状况、个人能力、出身来历、以前当官时候的考评,等等——给你安排相应的官职。
这叫“一注”!
注官的“注”!
一注的结果呢,就是一张大型表格,然后上报给吏部高层主管官员——六品、七品官员的选录,归吏部尚书负责,八品、九品官员的选录,归礼部侍郎负责。
尚书也好,侍郎也罢,看了看,行,没问题,唱名去吧。
然后,就是双向选择了,嗯,就是你牛-逼的时候了。
唱名!
吏部官员把你的名字和拟定的官职一起说出来,然后就会问你,xx县的县尉行不行
你要是满意呢,点头,选官结束。
你一看,卧槽,我上一任就是个县尉,这回这么还是个县尉不行,我想弄个个县令当当……然后摇头,明确地告诉他,不行。
然后人家给你做记录,你的人名,重新进入待选官员的大名单。
这就是“一唱”!
整个“一注一唱”的过程,就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朝廷选择你去当什么官,也考虑你的个人意愿,你说行,就上任去,你说不行,重新给你安排!
大唐人性化啊!
那为什么大唐选官的整体过程叫“三注三唱”呢
简单啊,再人性化也得给你加点限制啊,要不然你老不满意咋办人家尚书省吏部不干别的了,就陪着你一个人玩合适吗
按照唐律规定,双向选择的机会,一共有三回,三回都不行,也就是朝廷给你安排的三个官职你都不满意,嘿嘿,明年见您呐!
今天呢,就是吏部对八品、九品官员的“一唱”,只见吏部侍郎席豫居中而坐,吏部本司郎中孙逖、员外郎老张分列左右,有吏部本司主事上前唱名。
“京兆张某,开元十九年进士及第……历任门下省正字,考评中上,拟注官秘书省校书郎……你可愿意”
“张某愿意!”
周围一片羡慕恭喜之声,这就是选官选上了,还是美职,有相熟的上前打趣,一会请客云云。
谢直也羡慕地看了他一眼,随后又把目光转向唱名的吏部主事,等着他唱名。
说实话,谢直现在老激动了。
穿越大唐也有大半年了,为了躲避战乱,他这才选择了进学科举的这条道路,期间发生了多少事,简直一言难尽,好在苦尽甘来,马上就要当官了!
只要当了官,几年的时间想办法把谢家整个都接过去,你安禄山和大唐朝打去呗,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来我都不管了,这叫守得云开见月明!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终于唱名唱到了他。
“汜水谢直,开元二十三年明法及第,开元二十三年吏部选书判拔萃科甲等……
拟注官河北道幽州广阳县尉……
你可愿意”
谢直一听到“幽州”二字,脑袋就“嗡”的一声,想都没想,一声高喊。
“我不愿意!”
第217章 河南县尉行不?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奋斗在开元盛世 ”查找最新章节!
谢直能乐意吗!
幽州!
当官就是为了躲避战乱,结果呢,一下子躲贼窝子里面去了!这不是闹呢吗!
行了,现在什么也别说了,关键的问题,现在怎么办!
谢直想都没想就直接给出了答案!
找孙逖去!
一注不行就二注,二注不行就三注,反正咱是赖上他了,谁让他是吏部本司的郎中呢不找他找谁!
想到这里,谢直也不管其他人了,转身就走,直接家门口堵他去!
申时下值,申时三刻,孙逖到家。
一见谢直,老孙还挺不乐意的,你小子是不是有病王昌龄给我写信,说你家祖母娘家姓薛,和幽州薛家是正经八百的亲眷,我这才给你挑了一个幽州的职位,想着你第一次当官没经验,正好借助姻亲薛家的势力,结果你小子还给我弄了个“不愿意”!今天注官三百余人,就每一个像你这么理直气壮的,你是不是有病啊!
谢直顿时一阵头疼,这老孙!难道你的人设就是“好心办坏事”上回科举就是,这回还是!可这话也没法跟他说啊,算了,耍赖,大脑袋一卜楞,我就不去!薛家和我有亲不假,但是我要是想去幽州当官,我直接投军好不好费劲巴拉地考什么科举!
孙逖也是拿他没辙,你到底想干嘛吧
谢直嬉皮笑脸的,这不是马上二注了吗,您给安排个好点职位呗
孙逖一点好气都没有,安排不了!你自己什么情况你心里没点数吗明法出身,只能从事跟司法有关的工作,在东都洛阳西京长安,只有司法三司,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在地方上,只有各州的司法参军和各县的县尉,别的官职,你想都别想!最闹心的,你还考了个吏部选甲等,直接把散官提升到了从八品上,这个等级上,上边够不着、下面糟蹋材料,你说我给你怎么安排
谢直一愣,什么叫散官
孙逖当时就怒了,你这马上就要上任了,连这个都不知道,你这天天都想什么呢!
谢直讪讪一笑,不懂这不才来请教您吗
孙逖给他一说,谢直这才算是明白。
大唐官员体系里面,有四种官职,职事官、勋官、爵位、散官,其中散官分为文武。
勋官好理解,基本相当于后世的一等功、二等功。
爵位后世虽然没有对等的标的物,但是公侯伯子男这种爵位一说,是中国人都知道。
散官呢,就是等级,相当于副科长、科长、副处长。
职事官,就是职务,什么主任啊,什么会长啊,什么局长啊,都是。
简单来说,勋、爵、散官,这是一套,组合到了一起,决定你的待遇,职事官单走一路,确定你当时的官职和主要负责的工作,事实上吏部选,选的,就是职事官。
具体到大唐的某一位官员身上,勋、爵不常有,散官肯定有,职事官,不见得有,得选官。
至于谢直,因为他的明法科、因为他的吏部选甲等,所以文散官定在了从八品上,给他安排职事官呢,最好还是这个等级,不过呢,这个品级就有点尴尬了,上下够不着,给悬这儿了!
谢直也挠头,就没有别的办法吗
孙逖也无奈,最后想了半天,突然眼睛一亮,大理评事行吗从八品下,虽然比你现在的等级低了一等,但是是京官,正好符合组织原则——出外升级,留京降级,合适!
谢直一听,摇摇头,大理寺的官职,京官啊,我留在长安有啥用不行。
孙逖都给气笑了,人家都削尖了脑袋往京官上靠,你倒好,一心想出外各州的司法参军,你的级别不够,再说也不没有释褐第一个官职就安排州参军的,所以司法参军你就别琢磨了,剩下的,地方上的官职有县尉了……
谢直心中一喜,县尉行啊,县公安局长有什么不好的,自己上手就是一把手,还有比这个还好的吗
孙逖却苦笑,你是从八品上啊,全天下的的县尉,最高等级是从八品下,比你的还低一级,还外放不给你往高里调整就是很对不起你了,还往下调
谢直一卜楞脑袋,没事,我不在乎,您给我随便安排个县尉,然后几年后给我调整个司法参军就行,我就准备在那地方深耕细作了。
两人这一番商量之后,孙逖也看出来了,谢直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要不然也不会放弃京官,转而谋求地方上的官职,既然如此,那还说什么
“就是县尉了不考虑一下大理评事”
“就是县尉!”谢直点头,回答得很是坚决!
“既然这样的话……倒是有个不错的职位给你……”孙逖若有所思。
“什么职位”
“河南县县尉!”
谢直一听,卧槽,这不还是在洛阳为官吗不行!
结果他还没说话呢,孙逖就开口了。
“小子,你给我听好了,河南县尉,是京县尉,是不折不扣的美职,这要不是你,我准备等三注的时候再放出呢,你可别不识抬举!
另外,我虽然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一心要走地方上的官职,我也不问,我也不用拦着你……
但是,这不影响你当一任河南县县尉!
你想,你这一任县尉干下来,我这个吏部本司的郎中估计也该卸任了,到时候,还有人能像我这样帮你挑官职吗
要是下一任郎中,不给我面子,怎么办你是不是得跟今天的这些待选官员一样三注三唱去到时候谁能保证还是不错的职位
你如果干一任河南县尉,你就主动了,为啥按照升迁的路线,河南县尉卸任之后再任职,就应该是京官,是所有待选官员梦寐以求的……到时候你退一步,谋求个上州司法参军,不管下一任郎中是谁,肯定觉得你懂事,也好满足你的要求,你想是不是怎么回事吧”
谢直一想,还真是怎么回事,在算算时间,县尉四年一任,随后不管是休息还是再考吏部选,都不耽误,然后再找个安全的地方当司法参军去,也行。
“既然这样,就要多谢孙郎中了!”
“就河南县尉了”
“就它,不改了!”
“好,那我就帮你运作一下去……”
结果,三天后,二注二唱,谢直从头听到尾,都没有听到“河南县县尉”这个官职,倒是给他安排了一个“尚书省刑部主事”的职位……
这哪行去!
说好的河南县尉呢!
不行,还得找孙逖去!
第218章 此张府乃彼张府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奋斗在开元盛世 ”查找最新章节!
这一回,谢直等孙逖的时候,心态倒是放松了很多,因为他突然想起来句话,上回孙逖亲口说过:
“河南县尉是美职,准备留到三注的时候才拿出来呢……”
要是这么说的话……老孙这是跟我玩虚晃一枪呢
仔细想想,还真备不住……
三注三唱,来来回回得折腾三回,不光是待选官员,就连吏部本司也得折腾三回,那孙逖他们在搞工作的时候,会不会留个心眼啥的,比如,挑几个美职留到最后
道理挺简单啊,要是把所有好职位在一注的时候都放出来,那不都让人认领走了他们是美了,那些一注没选上官的人,怎么办等二注,还不如一注呢,再等三注,一看,完,连二注都不如了……咋办,回家,明年再说吧……
一个这样可以,两个这样也行,要是好多人都这样,咋办
想当官的得不到官职,有的官职安排不下去——考核吏部本司的标准,不是你给多少人安排了官职,而是消减了多少空余官职!
这么一想的话,好像就顺理成章了——有好的,咱们暂时留一下,这种美职不怕没人干,起码能多安排几个不是
谢直一想到这里,心态立马就平稳了,这老孙,也不说提前给我打声招呼,弄得我七上八下的,还弄了个刑部主事的官职逗我玩,真顽皮!
结果,等孙逖一回家,谢直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了,这脸黑得比上回还厉害,这咋回事
孙逖一见谢直,顿时冷哼一声,我问你,你这些日子都干啥了
谢直一头雾水,没干啥啊,就等着选官来着……
孙逖狠狠瞪了他一眼,行,没干啥是吧我给你提个醒哈,南市,田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