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开元盛世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匹夫带刀
谢正再次沉默,不过心里还挺美,好歹也是个状元,回家光耀门楣去。
结果还没等他高兴完呢,谢璞又说了,祭祖完了以后,跟着你祖父大人去折冲府,就当大头兵,好好练练你这一身赘肉!半年之后再回来,我要是看见你还这个德行,家里行家法的大木棍子还没揍过状元郎呢,正好给它开开荤!
谢正顿时傻眼了。
谢璞还没安排完呢,还有回去把律疏给我背下来,半年后我检查,然后我亲自教导你二年半,什么时候学明白了,什么时候去选官,要是一辈子学不明白,你就在家当一辈子状元郎吧!
谢二胖子听了,那叫一个生无可恋。
谢直就是这个时候回来的,听了小义添油加醋的讲解,谢直嘿嘿一乐,兄弟感情再好,也不耽误他幸灾乐祸。
结果刚进偏厅,谢璞劈头盖脸就是一句,吏部选如何
谢直赶紧回答,甲等。
谢正顿时高兴了,岂不是下个月就可以选官说完转向谢璞,要不我等等三郎吧,等他选好官,我们兄弟一去回去祭祖
谢璞还不知道自己儿子什么德行吗你想啥呢!留在洛阳再喝几天做梦!老老实实回去,就后天!你祭祖是你祭祖,三郎祭祖是三郎祭祖,都是好事,祖宗们不怕打扰!说完之后,冷哼一声就回后院了。
谢二胖子被亲爹一眼看穿,正意兴阑珊呢,谢直顿时凑了过来。
“二哥,还不高兴呢三郎这倒是有个高兴的事儿,要跟你说说……”
谢正一脸无奈地说道:
“回了老家就得跟着祖父去军营,你也知道祖父在军营之中铁面无私,断然不会因为我是谢家子孙就有看顾,说不定还要更加严苛……半年啊……怎么熬啊……
等熬过了半年,回家来我爹就要教我律疏,一下就是两年半……
整整三年啊!
选官之前我就没一天好日子过了,你说还有什么事能让我高兴啊”
谢直一脸揶揄,“分钱呢”
谢二胖子顿时一激灵,“这个可以高兴!”
兄弟俩兴冲冲地来到中院。
大嘴牛佑正抱着横刀在这儿守着呢,一脸如临大敌,刚才小义从中院门口路过,牛佐差点都把刀子抽出来。
也不怪他如此,他身后的中院,全是钱!
三张欠条卖了五百二十贯,一般的中等家庭,把地都卖了,都没有这样的资产,更何况全是现钱
牛佐一见谢直,这才松了口气,终于可以交接了。
谢直也特兴奋,他还真没见过这么多的钱,和牛佐打过招呼之后,三人就进了小院。
东厢房,钱全在这。
一开门,谢直就傻了,我钱呢!
满屋子铜钱现银的场景,根本没有,只有一个小箱子,里面铜钱倒是装满了,可是也不到五十万枚啊!
上面那灰突突的是什么什么!银子!还有金子!我去,不仔细看我还以为石头呢,一点都不亮,还这么小!
这些布匹是干什么的数量倒是不少,都快码到房顶了……
我以为是金库,结果……这是布料商店的库房吗那一小箱子铜钱……这算是流动资金,还没来得及存银行的那种
谢正倒是特兴奋,几步就到了布料旁边,伸手一摸,大声惊叫。
“这是细绵绸!2000文一匹!
熟绵绫还是紫色的!这可是三品大员做官袍的好料子啊!2500文一匹!
哎呀,发财了,发财了……”
谢直听了半天,这才算是听明白了,敢情大唐的大额交易,根本就不用铜钱,是用绸缎!
普通绸缎,一贯。
中等绸缎,一贯五。
上等绸缎,两贯。
最高等……那是贡品,只有皇家赏赐才有,平常根本见不着……能见到的最好的绸缎,就是刚才说的紫色熟绵绫了,两贯五。
谢直明白了,也无奈了,我特么以为发财了,结果跑到丝绸厂趸货来了,好几百匹啊……敢情要在大唐发财,你还得是个丝绸专家,人家就是拿丝绸当支票使呢,你要是不懂,嘿,不坑你坑谁去
得了,没劲,幸福感瞬间就没了……
算了,分钱。
谢直把那小箱子拉过来,大嘴说这里有五十多贯,这还是他坚持多收铜钱的结果……谢直本来想给二哥、牛氏兄弟一人分个三十贯五十贯的,现在一看,也没有那么多啊,先分着看吧。
先把那些不知道是金子还是银子的“石头”分成五份,这里面还有小义一份,毕竟人家学唱歌的时候可用心了,咱也不能让人家白忙活吧这次少分点,下次给他补足十贯钱……
结果……
又被谢正给拦住了。
“三弟,你这是干什么”
“分钱啊……”
谢二胖子一脸古怪地看着他。
“金银不让花,只能到金银铺去兑换,或者干脆打造成首饰……这个……你不会不知道吧”
谢直:“……”
我摔!还特么让不让人活了!分钱都分不痛快!
第206章 瑾姑娘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奋斗在开元盛世 ”查找最新章节!
第二天一早,谢直是黑着脸出的门。
为啥
还不是那一屋子丝绸给闹的!
说是钱吧,也是钱,但是,怎么花啊把一匹丝绸剪开了,然后翻腾出来,买东西的时候递给人家一条子,这是一尺,值二百钱,能换你一头小猪不……我特么成卖布头的了!还是以物易物这种方式出手!后世捡破烂的都不带捡这玩意儿的好吧!敢情我穿越大唐要饭来了!
众人对他的郁闷特别不理解。
尤其谢正。
谢二胖子昨天晚上可是风光了,后天就要回老家,正愁给家里人带点什么礼物呢,这回简单了,数人头,一人一卷子丝绸,全办!保证一个个都高高兴兴的!
谁家子孙回老家,能一人送一匹紫色熟绵绫
我!
谢正!
我能!
三郎说了,一人分三十贯,最好的紫色熟绵绫,我能分十二匹!家里一共才五六口人,一人一匹还不到一半,这还说什么整!就当二孙子尽孝心了!
他这么大的手笔,把二叔谢璞都惊动了。
河南府法曹参军赶到中院,一眼看见“布料仓库”,顿时也是一阵恍惚,听了谢直的分配方案,面色古怪地看着谢直。
按理说吧,谢老爷子和薛老太太还都在世,谢直手上的钱财,是大家族所有,但是呢,这些钱,全是人家三郎自己挣得,他爹娘又都没了,祖父母又都在老家,这么多钱,谢璞也不愿意保管……干嘛啊,人家孩子自己挣得,我管着万一多了少了的,多麻烦……算了,就让他自己做主吧……
谢直还在边上没精打采的说呢,二哥你回去的时候,顺便把我的这份也给带回去……等我回去的时候再拿别的……
谢璞忍了半天还是没忍住,问谢直,你就这么分了你不心疼吗
谢直听了直翻白眼,二叔,我这儿正糟心呢,您就别添乱了成不
谢璞一看,得,反正这孩子主意正,他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谢直说,二叔不忙走,我来这么长时间了,也没家里拿过什么东西,正好,这些是给姨娘的,这是给岚儿的,这是给您的……让姨娘辛苦一番,给咱家里人做几身新衣服吧,对了,生绢、麻布、棉布,这里都有,缺什么您让姨娘自己来取……小义,别数钱了,就你小子运气好,分的全是铜钱,来,把这几卷子丝绸扛上,送后院去……
谢璞是一脸古怪走的。
谢直是一脸古怪睡的,临睡之前还骂了一句,这特么都什么事儿啊!
第二天一早,你说他能有个好脸吗
出门。
谢正问干嘛去,谢直黑着脸说,箱子里不是还有金子、银子吗,去南市,找金银铺,赶紧打成首饰吧……看着闹心……
兄弟俩刚出门,就看见大眼牛佐了。
谢直就问他,你干啥来了那张氏兄弟呢
牛佐说,兄弟俩养病呢,他们身上有钱,饿不着,
至于我……
“来找三哥啊……跟着三哥,有架打……”
谢直:“……”
到了南市,谢直的脸色才算是好了点。
一匹好马,十贯,四匹熟绵绫……
一匹犍牛,四贯,两匹细绵绸……
最好的横刀,两贯,一匹细绵绸……
想想家里的一库房的布料,还挺值钱……
欸,不对。
“大眼,你的横刀用了五十贯不是被人坑了吧”
牛佐一卜楞脑袋,“那倒没有,铁料不值钱,主要是请大匠亲自出手的人工费高……”
谢直一想,也是,世面上的横刀才三斤六两,牛佐那柄,十六斤,这他么差哪去了欸,不对啊,密度变化这么大,那还是钢铁吗算了,弄不明白,回头也找那大匠给我打造一柄……
谢直就这么胡思乱想着,和二哥谢正、大眼牛佐,走向了南市的金银铺,田记。
据二哥说,田记开设金银铺子可是有年头了,坐镇的师傅,曾经在将作监供职,也就是年岁大了,让徒弟顶了班,自己坐镇金银铺子,出手打造一些首饰……
三人还没走到呢,就听见田记门口一片闹闹哄哄,这是怎么了有热闹
牛佐一见,顿时两眼放光,还颇为自得地看了谢直一眼,怎么样三哥,我没说错吧,跟着你,有架打!
谢直:“……”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三人一直向前,接近了田记之后,立马就听到一个清脆的女声。
“你们张家还讲不讲理了!”
谢直抬眼一看,哟,这姑娘长得不错啊,苗条身材,五尺有余,大眼睛,长得白,最关键的,瘦。
大唐以高大雄壮为美,自然而然地也影响到女性,在大唐什么叫漂亮姑娘
两字,丰腴!
翻译成现代汉语,微胖。
这个审美观点吧,咱也不说好不好,反正谢直很难认同——就是喜欢苗条身材,你怎么着吧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难得啊,在大唐能看到一个顺眼的姑娘。
只听这姑娘说了:
“金银离柜,概不负责!
这是金银铺子几百年的规矩了!
你张家不想打首饰了,要把金子要回去,随便,咱也不缺你张家这一份买卖!
但是你家来人,当场就检验过金银的重量、成色,签字画押了才走的,怎么,今天又说重量不对了
重量不对你找办事的人去!
我田记有你家白纸黑字的画押,你找不到我田记的头上!”
对面一个官家模样的老者就开口了。
“瑾姑娘,你这么说话可就不对了,我张家如何办事,还轮不到你田记来指点。
不瞒你说,我还真拿下了当时办事的小子……
巧了,今天我也把他带来了,让他和你对质一番吧……”
说着,旁边有人上前一步,乐乐呵呵地,一点也没有办错事的窘迫,开口高声说道:
“瑾姑娘,你就认了吧。
我都给我家老爷说了,是你和我商量好的,我签字画押,你扣下三钱金子,等日后兑了铜钱,咱们俩平分……
这还是你出的主意呢,你怎么就不认了呢”
那位瑾姑娘听了,顿时气急,“你血口喷人!”说着,竟然气得哭了起来。
张府那位官家却没有怜香惜玉的意思,还帮着算账呢。
“一两金子,十两银子,一两银子,一贯铜钱。
三钱金子,就是三两银子。
瑾姑娘,我也不欺负你田记,你拿了我张家多少金子,你就陪出来多少铜钱,我一文钱也不能多要你的!
三千文,拿来吧!”
此言一出,周围一片议论纷纷,三千文,在谢直眼里,就是两卷布,但是在普通老百姓眼里,那可是大钱,如今一斗米才二十文,足足十五斤,够一户人家吃一天的,三千文就是一百五十斗,那是十五石粮食!够一户吃小半年呢!这钱,可着实不少!
那瑾姑娘被他们逼急了,直接开口:
“你们都是一家的,你们就是串通好了欺负我们田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