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开元盛世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匹夫带刀

    闹粮!

    为什么要闹粮

    含嘉仓粮食还没有送过来,除了这个原因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罗县令雇佣的洛阳青壮,花钱自己卖粮,却因为粮价飞涨而卖不到足够的粮食!

    粮价为什么飞涨

    因为谢直抓了洛阳粮商总会的林会长!

    好了,真相大白,分责任吧……

    谢直无故抓捕粮商,导致粮价沸腾,致使通济渠青壮民乱!

    罗县令主导雇佣青壮,又因擅自卖粮不利,对通济渠民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却因其坐镇通济渠多日,也算有功,最终功过相抵。

    杨士曹平灭通济渠青壮民乱,有功无过!

    行了,真要是让杨玄璬成功的话,罗县令,白忙活了,谢直,罪在不赦!

    这样一来,谢直必然入罪!

    这就是杨玄璬的如意算盘,能够一举打掉谢直不说,还能把疏浚通济渠的功绩揽入怀中!

    杨玄璬一想到这个,顿时忍不住热血沸腾。

    此时,去请罗县令的张主事回来了,一个人……

    怎么回事

    杨玄璬顿时不高兴了。

    张主事向着杨玄璬行礼之后,一脸古怪地说道:

    “启禀士曹,罗县令……罗县令请你到西厢细谈……”

    杨玄璬听了,脸上怒色一闪。

    “都这种时候了,还抱着他六品正堂的架子你没跟他说明白,通济渠青壮民乱在即”

    张主事一听,一脸苦笑地说了。

    “当然说了,不过……人家罗县令不以为意,坚持让我来请士曹移步西厢……”

    杨玄璬也有点懵了,哎呀,这罗县令还真沉得住气哈,行,咱就去见见他!

    想到这里,杨玄璬冷哼一声,抬腿就出了东厢房,直奔西厢。

    ……

    却说高主事离了通济渠,快马加鞭直奔洛阳城中杜九郎的家宅。

    杜家家宅不大,倒是很新,这是杜九领升任监察御史之后新置办的,他家本就祖籍巩县,也算是河南府本地人,能够在洛阳置办一所宅院,日后杜家子弟前来洛阳也算是有了个落脚地点。

    甚至杜九郎还曾经畅想过,他现在官居监察御史,如果顺利的话,几十年之后最起码也是六部郎中,等到他卸任的时候,可以回巩县老家,也可以前来洛阳养老,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他虽然自负才华横溢,怎奈出身地方豪强,朝中又没有真正的大佬支撑,等到致仕的时候能混上一个六部侍郎,也算是天高地厚了。

    杜九郎甚至已经想明白了,要是实在不行,他就一直在御史系统混着吧,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侍御史、御史中丞……无论哪一个级别,在东都洛阳都有御史台人员留守,如果他时运不济,不能在朝堂上青云直上,那么就留在御史台做东都留守,也不错……

    正好,这套宅院就有了大用。

    正是由于他的这种种考虑,置办这套宅院,他可是用了心,看大小、调位置、重新整修……正所谓“居长安,大不易”,在东都洛阳置办宅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别的不说,置办这套宅院,几乎掏空了杜九郎的家底,甚至还借贷了不少,但是他也心甘如怡……

    高主事熟门熟路地来到杜宅门口,被杜宅看门的家人一眼就认出来了。

    “高爷,您来了,快请进,我家主人正在恭候……”

    别看高主事在杨玄璬面前伏低做小,时不时地还搭梯子、给台阶,把拍马屁都融入了双个人说话的点点滴滴之中,他到了杜宅之后,却相当的有面子,略作矜持地一点头,看都没看杜家看门人一眼,手一甩,缰绳就甩到了他的手上,双眼都没有错动一下,昂首挺胸就进了杜家,穿堂过屋,如入无人之境,直接闯进了杜九郎的书房。

    杜九郎正在练字,一贴行书写得他神采飞扬,须臾停笔,仔细打量,颇为得意,正准备再接再厉,却突然看到高主事进了书房门,连忙放下手中笔,满脸堆笑打招呼。

    “高大哥,您来了,快请坐。”

    高主事都没说话,点点头,就坐在了书房的客位之上。

    看他们两个人见面的情况,不知道的,还以为高主事是监察御史,杜九郎是个没级没品的河南府主事呢。

    但是两个人就是这么接触下来,流畅而自然。

    高主事坐在客座,瞟了一眼书桌上的书法半成品,撇了撇嘴,没多说,倒是直接对杜九郎吩咐道:“九郎,前几天谈好的事情,今天就是发动之日,一会你上朝之后,就可以直接弹劾了……”

    杜九郎闻言,非但没有因为高主事言语中的颐指气使而生气,反而大为兴奋地问道:

    “哦!如此说来,通济渠那里……”

    “民乱在即!”

    “杨士曹那里……”

    “都已经准备好了。”

    说到这里,高主事不知道想起来什么了,面带冷笑,轻轻一哼。

    “至于他准备的如何嘛……不好说……

    不过,这里面跟你,跟我就没有关系了……

    你上书弹劾,我会河南府报信……至于通济渠那里如何发展,就要看杨士曹自己的造化了……”

    杜九郎根本不关心什么杨士曹,闻言哈哈一笑。

    “杨士曹如何,九郎不管!

    只要通济渠能闹腾起来,我就要给那张狂小儿好好的告上一状!”

    杜九郎越想越是兴奋,忍不住再次开口。

    “高大哥不知道,当日在金銮殿上,谢三郎简直张狂到了极点,竟然敢与天子硬顶!

    哈哈……这回通济渠出事,归根结底,就是他谢直悍然抓捕林大哥闹的!

    这回直接逼出来民乱,我看他这个金銮殿上接了‘弹压粮价’的监察御史如何向天子交代!

    实不相瞒,就九郎亲眼所见,天子恐怕早已对谢三郎动了杀心,只不过苦于没有动手的借口而已……”

    不错,杜九郎的目标,就是谢直。

    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理由,是谢直当了他杜九郎的路。

    谢直没有调任御史台的时候,他杜九郎才是御史台中最年轻的才俊,如果顺其自然地发展,他就能一步一个台阶地稳步向上。

    等到谢直一到御史台,“青年才俊”这个名头,自然被谢直抢跑了,最关键的是,第一个出使查案的任务,直接震惊了整个御史台,要是让谢直这么张狂下去,什么名声不名声的根本不重要了,他会直接抢在杜九郎的身前,一步步青云直上。

    没办法,官场之上就是这样,一步慢,步步慢。

    杜九郎早就对自己的官场生涯有所规划,又如何能够忍受谢直一步一步地压制住自己,况且两人之间还有私怨——那是杜九郎到了御史台的第一个任务,监斩张瑝、张琇兄弟,硬生生地让谢直利用朝廷各种制度给拖没了,任务失败不说,还把他杜九郎弄了个灰头土脸!

    如今有机会让谢直万劫不复,他能不上心吗

    不过杜九郎也知道,他也好,谢直也好,既然身为监察御史,需要天子亲自下赦书调任,都是“简在帝心”的人物,平常事由,还真难为不到他们的头上,说到底,想办监察御史,必须在天子身上想办法。

    这回好了!

    谢直好死不死,竟然因为洛阳粮价沸腾一事,跟天子在金銮殿上硬顶,这还有啥说的自己找死,咱就得成全了他!

    抓捕粮商导致粮价上涨。

    弹压粮价不利,致使民乱。

    这两个罪名一出,任凭谢直如何,也难道万绝不复的局面!

    杜九郎越想越高兴,最后狠狠一挥拳头,仿佛事情成了以后,他能一拳怼在谢直的脸上一样。

    随即,他又想到了自己,面对高主事,神情变得欲言又止,还多少带着点小尴尬。

    “高大哥,那个……事成之后……”

    高主事又是一撇嘴,要不是他看不上杜九郎,堂堂一个监察御史,就这点出息,都说好了的事情,怎么还没完没了地问啊。

    “放心,事成之后,你欠我姐夫的钱财,我做主,一笔勾销!”

    杜九郎闻言大喜,不过起到了“钱财”二字,让他这个儒家门徒实在有点汗颜,心里怎么想的暂且不说,面子上得给自己圆个脸,赶紧找补道:

    “高大哥说得哪里话来

    林大哥对九郎有扶危济困之恩,要是没有林大哥的资助,没有高大哥帮着疏通关节,九郎这个进士出身能不能拿到还是两可……

    尤其九郎要置办这所宅院,厚着脸皮上门求助,林大哥想都没想就出手相助。

    这是什么!

    这是君子有通财之义!

    既然林大哥以国士待我,我杜九领自然应当以国士报答!

    以前没有机会……这一次,谢三郎悍然抓捕了林大哥,正是九郎出力之时!

    什么钱财不钱财的,我杜九郎正要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高主事听得直翻白眼,他最瞧不起杜九郎的就是这点,你一个穷鬼、又没有安贫乐道的品格,明明心中把钱财看得极重,一张嘴就是儒家的那些假大空口号,人家真正的儒家信徒,谁还特意在洛阳城给自己置办一处新宅院了

    国士你也配!

    还不是当初林大哥看他杜九郎还算是有点才学,这才随意得资助了一二,说白了,也就是“撒大网,逮小鱼”而已,跟赌场里面随手扔下一点筹码一样,输了,无所谓,赢了,多少能在朝廷中安插一个耳目眼线而已。

    这杜九郎也是自己争气,竟然硬生生考上了一个进士。

    林大哥这才正眼看他,又花费了点钱财打通关节,选官正字,随后再次出手运作,才给他杜九郎争取了一个监察御史的职位。

    还敢觍着脸说什么“国士报之”你杜九郎当官也好几年了,也没见着你如何报答林大哥啊,不但没有见着报答,在洛阳城置办宅院倒是想起林大哥来了,厚着脸皮上门借钱,那个时候怎么没听见你说什么“钱财不钱财的”!

    还有,把话说得这么敞亮干啥真正促使你杜九郎上书弹劾的,还不是因为那点钱当初要不是我说不用还钱了,你恐怕还真会坐看林大哥成败。

    说到底,杜九郎跟林大哥之间,就是相互利用的关系,跟什么“国士”有个啥关系!

    高主事实在是不愿听杜九郎胡说八道了,忍不住催促。

    “赶紧吧!通济渠那里也不知道怎么样了真要是让耳目灵通的人提前探听到消息,别抢了你的风头!”

    杜九郎一听,对,抓紧做事为好。

    “好,我这就动笔,一定要早日拯救林大哥脱离苦海为好!”

    不过呢,这货也是颇有点志得意满的感觉,心情极度输场之下,难免得意忘形,竟然忍不住开口打趣高主事,嘿嘿一笑,说道:

    “谢三郎倒台在即,林大哥也能早日免去牢狱之灾了……想必,高大哥也能早日家宅安宁了吧”

    高主事:“……”

    他一阵无语,不错,他之所以如此卖力地拯救洛阳粮商总会的林会长,就是因为两人之间的关系——高主事的妻子,正是林会长的嫡亲妹妹,通俗点讲,林会长乃是高主事的大舅子——自从林会长被谢直抓进了御史台,高主事家里就是一阵鸡飞狗跳,他妻子,林会长的妹妹,每天以泪洗面,逼着高主事替林会长想办法,这才促使他真正的出手。

    但是,这种事,是应该拿出来说的吗

    高主事看了杜九郎一眼,忍不住轻轻一叹,这特么都是什么猪队友啊……




第321章 水生之喝茶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奋斗在开元盛世 ”查找最新章节!

    通济渠。

    杨玄璬快步穿过院子的中庭,在西厢房门口顿了一顿,调整了一下脸上的表情,装出一副心急如焚的样子,这才冲入了西厢房的“会客厅”,同时高喊。

    “罗县尊,罗县尊,大事不好,通济渠青壮不稳,还请……”

    声音戛然而止。

    因为杨玄璬进门之后才发现,罗县令和河南县的主薄,竟然老神在在地坐在“会客厅”喝茶,听了他的“危言耸听”,竟然毫无反应,甚至看待他的眼神之中颇多玩味。

    这……

    杨玄璬愣了。

    罗县令呵呵一笑。

    “杨士曹来了来的正好,刚刚沏好的茶水,来尝尝吧……

    这茶水乃是我县原县尉谢直谢三郎的手笔,茶不成团,取芽冲水,仔细喝起来,倒是必有一番风味,与平日里茶道制茶别有不同,据说现如今,在洛阳城中,大为风靡,可惜你我忠于王事,多日不曾离开通济渠工地,倒是比洛阳城中的同僚,完了一个月才能领略这别有风味,也是遗憾呐……

    不过还好,谢直谢三郎虽然在我河南县出任县尉不过两个月时间,如今更是调任了御史台,但是人家谢三郎重情重义,还心中挂念我这个原来的上官……这不,还特意派人送来了新近炒制的茶叶……

    士曹来的正好,一起品味一番吧……”

    罗县令面单微笑,声音如同春风化雨、不带一丝一毫的烟火气,更不用说什么焦躁之类的情绪了,当当当这一通闲篇扯下来,都给杨玄璬扯懵了,什么情况这是罗县令亲自坐镇通济渠两个多月了,谁都看得出来他对通济渠疏浚工程的重视,现在民乱在即,他竟然不慌不忙,还一个劲推荐谢直新制的茶水,有病啊!

    不过也正是罗县令这种反常的状态,给他震了一震,让杨玄璬硬生生地没有打断罗县令的絮絮叨叨,直到他说完之后,才心怀疑虑地说道:
1...163164165166167...2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