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开元盛世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匹夫带刀

    谢直往下一看,倒吸一口凉气,顿时就不想管了。

    为啥

    事涉朝廷一桩公案,实在不是他一个小小的从八品下的河南县尉管得了的。

    原来,杨万年本名叫做杨汪,在监察御史这个职位上也有几年时间了,他在监察御史任上,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清查了嶲州都督张审素的案件。

    那是在开元十九年,初为监察御史的杨汪意气奋发,受天子亲令,前往剑南道查处嶲州都督张审素的贪污案。

    这个案件本身并不复杂,就是张审素身居高位,多多少少想享受一番,下面的人投其所好,卖了点军中的陈粮,然后做平了账目,和张审素一同分肥而已。

    说实话,不算大事。

    可是呢,数量不大,分肥的人又不少,其中有一位分钱太少,心生不满,二愣子脾气一犯,直接给举报了!

    正因为如此,张审素贪污一案,这才被爆出来。

    杨汪到了嶲州之后,张审素倒是挺配合的,你查账目我就给你账目,你查库房我就让人带你去库房,一副躺下挨锤随便来的架势。

    杨汪一看,顿时知道张审素的想法了,大唐律法分公罪和私罪,公罪在判罚上相对要轻一些,贪污这种案件当然属于公罪,而且看张审素的架势,想必贪污的数量也不多,人家就是一个态度,你查吧,查出来多少我认多少,反正贪污的数量本来也不多,最后就算全落实了,也就是个夺官赎铜而已,等这事儿完了,我就老老实实回家种地去,反正这个官干得也没啥意思。

    杨汪一看张审素这个德行,还有点不乐意了呢,这是他当上监察御史的一个案件,谁还不想查处个大案要案,让自己在御史系统里面扬名立万啊真要是最后处理个“夺官赎铜”,那多没劲啊

    但是呢,不管杨汪是怎么想的,你总不能给人家捏造事实处罚吧,监察御史就没有那么干事的

    所以,杨汪带着一肚子不满意,去查点库房了。

    结果,就在查点库房的路上,出事了。

    张审素手下有个嶲州总管,名叫董元礼,也参与了张审素等人的贪污分肥,一听着朝廷派人查张审素贪污的案子,顿时不干了,全天下的都督府都这么干,也不见你们去查别人,怎么就单单要查我们嶲州,难道以为我嶲州都督府好欺负不成!

    董元礼一怒之下,带着手下亲兵七百人,就把杨汪一行人给围了!

    董元礼围了杨汪,一开始还想好好说话呢,结果好巧不巧,一眼就看见举报的那一位了,草,没你就坏不了事儿!话也不说了,直接砍!

    杀了举报人,这叫见血了,董元礼也没兴趣好好说话了,很明确地告诉杨汪:“你查验,行,老子不管,但是你上报的时候,必须给张都督说好话,要不然就砍死你!”,原话——“善奏审素则生,不然则死!”

    杨汪正不知道怎么办好呢,张审素带兵杀到。

    人家是嶲州都督,就算有了贪污这种污点,也守土有责,不能看着手下的军汉胡作非为。

    张审素一到,抓了董元礼,救了杨汪。

    杨汪这货以被救,这他么可算是待着理了。

    “张审素!你跟谁俩演戏呢!

    噢,董元礼前脚带兵包围我,还杀了举报的人,你后脚就赶到救人,你们俩这白脸黑脸唱得挺好啊

    你他么那我当傻子!

    我是大唐御史台监察御史,我是天子亲令调查的使节!

    你敢带兵围我你这就是谋反!”

    张审素当时就傻了,我他么救你还救错了呗!

    然后一顿给杨汪解释,人家杨汪就是不听——贪污案和谋反案,哪个严重

    到了最后,竟然硬生生地给张审素定了个谋反罪!

    谋反啊,十恶之一,堪称这个大唐法律体系中最为严重的罪名之一。

    张审素,开刀问斩。

    董元礼,身首异处。

    连带着张家、董家几百口都收到了牵连。

    其中,张家两个儿子,张瑝、张琇,由于年龄太小,按照大唐律法,不用跟着张审素一起死,虽然保住了一条命,也被判罚了个刺配岭南、终生不得还乡。

    可是,问题就出在了这两个孩子的身上。




第249章 孝子复仇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奋斗在开元盛世 ”查找最新章节!

    说张瑝、张琇是孩子,其实也不小了,张审素被杀的时候,两个人一个十五、一个十三,都是半大小子了,只不过大唐律法中,针对谋反的处置,是要把所有成年的儿子跟谋反之人一同问斩,这才让他们俩逃出升天。

    两人虽然保住了一条性命,却也没有好日子过了,被发配岭南,不但终生不得还乡,还得跟着干苦役,这哪受得了原来是堂堂都督府的衙内公子,锦衣玉食自不用多说,就是出门也是前呼后拥的,现在呢,干苦役,不给钱,吃不上饭,不但要接受胥吏的鞭打督促,还得天天有人对他们指指点点。

    十多岁的孩子,哪受得了这个

    哥俩一商量,跑,奔长安!一来去杀杀父仇人,二来为先父鸣冤!

    就这样,在开元二十三年,哥俩一个十九,一个十七,踏上了复仇的道路,一路辗转北上。

    再说杨汪,给张审素定了谋反之后,却没有迎来更多的鲜花和掌声,倒是大白眼珠子收获了不少。

    为啥

    别人也不傻,还能不知道他哪点弯弯绕吗

    人家张审素如果真的想谋反,还能让你离开嶲州直接把砍了不就完了,那多痛快

    嶲州又地处边陲,说开疆裂土费点劲,但是往大山里面一钻,随便找个山头自立为王还是不难吧

    还能带兵救了你之后,给你礼送出嶲州谋反还有这么玩的纯用嘴

    是,张审素贪污可能是真的,他和董元礼一起演戏威胁监察御史也可能是真的,但是,谋反,谁信

    你杨汪就因为受了惊吓,一力主张给张审素定了谋反,连累得人家一家上下死绝户了,过了!

    杨汪一听,也是没辙啊,自己也知道这事办的有点不厚道,但是事情都办了,那还能怎么着就这么着了呗!

    只不过呢,老背着这么一个逼死人全家的名声也不行啊,算了,改个名吧,原来叫杨汪,我改名叫杨万年!这回不熟悉的人,就不知道我以前干过啥了吧

    你还真别说,改了名之后,虽然很多人都看不上他的品行,却也懒得多说什么,死的是张审素,又不是我家人,我说两句也就罢了,别的,不管了。

    就这样,杨汪,不是,杨万年,稳稳当当地坐在监察御史的职位上,一坐就是四年,这一次呢,是跟着玄宗前来洛阳。

    一开始的时候,杨万年还真不怎么出门,现在,这不是河南县的治安大好嘛,杨万年受邀喝酒,连身边的仆从都没带多少,就这么大大咧咧地出门了。

    结果,倒霉就倒霉在河南县治安好上面了,杨万年一出门,正好碰上张瑝张琇兄弟俩。

    兄弟俩一看,卧槽,找你好长时间了!本来还想去长安呢,谁能想到你就在洛阳这回省事了!

    老二张琇当时就想砍他。

    老大张瑝一拦,兄弟,别着急,你忘了,咱们不但要手刃仇人,还要为先父鸣冤呢!你等会,我先写一幅罪状给他!

    兄弟来写罪状的时候,杨万年正在喝酒吃肉。

    等他吃完了,罪状也已经写完了,兄弟俩蹲在门口,都等他半天了。

    然后就简单了,杨万年出门,兄弟俩动手,砍完人,直接把罪状捆到斧柄之上。

    再然后,跑。

    谢直看到罪状,同时又听了目击证人的证词,基本已经还原了案件的真相,行吧,调查这块应该是没啥需要做的了,下一步,就是抓捕张氏兄弟归案。

    戴捕头早就带着目击证人去做画影图形了。

    片刻之后,拿了两张画纸给了谢直。

    谢直一看,双眼就是一缩。

    戴捕头仿佛早就预料到谢直的反应,见怪不怪,转而说道:

    “据现场目击证人供述,那张氏兄弟两人,为首的哥哥张瑝,左臂有伤,现在还打着夹板呢,好像伤势还没好,嗯,仿佛是骨伤……”

    谢直猛然抬头,直视戴捕头的双眼,戴捕头被谢直双眼之中的锐利吓了一跳,却也无奈地轻轻点头,

    谢直不由得长长出了一口闷气,这是怕什么来什么,赶紧找牛佐,给他甩眼神。

    牛佐瞪着一双大眼还不明白呢,三哥,干啥

    谢直都快急死了,赶紧回家,看看张大郎张二郎兄弟俩还在不在!

    牛佐一双大眼瞪得如铜铃一般,你是说……

    谢直只能无奈点头。

    他一拿到画影图形就看着眼熟,这可是大唐的画影图形啊,其水平能把貂蝉画成张飞,这种情况下,谢直都能看着眼熟,你就说这关系地熟到什么程度吧

    再加上戴捕头说了其中一人左臂有伤,谢直就算再不想承认,也不行啊,张瑝张琇兄弟俩,应该就是张大郎、张二郎!

    这么一想,事情就全对上了。

    两人跟谢直说,他们是从岭南出发,前往长安投亲,也有可能是从岭南私逃,前往长安寻仇。

    谢直主动邀请他们留在洛阳,哥俩死活不愿意。

    谢直刻意结交,说以后就是兄弟,你们的事就是我的事,哥俩直接摇头,我们就是报恩,报了恩,你过你的,我过我的,咱们以后少来往!

    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人家一心要向杨万年寻仇,生怕连累了谢直!

    想明白这一切,谢直不由得一声长叹,人是好人,怎么偏偏摊上这么一件事啊

    谢直就为难了。

    于公,他是河南县尉,缉拿杀人凶手,责无旁贷。

    于私,人家两兄弟为了让谢直出口气,宁愿不要一条胳膊,也要给张公子来个徒三年,这事说是报恩但是到底是谁欠谁的恩情!

    一念至此,谢直就盼着兄弟俩赶紧跑,跑出河南县的地界,他也就省心了。

    就在此时,河南县衙役的封锁线突然一片混乱。

    谢直转头一看,三个青袍官员正在和衙役说着什么,不多时,衙役前来禀告。

    “启禀少府,刑部辛主事,大理寺韦评事,以及我河南府法曹主事刘主事联袂而至!

    他们说,监察御史当街被杀,天子闻信大为震怒,着刑部、大理寺出人督导河南府办案!

    河南府崔府尹说此案发生在我河南县地界,必须以河南县为主要侦破力量,着法曹刘主事带人过来了……”

    谢直闻言,一声长叹,得,就算想帮着张氏兄弟都不成了,办个案而已,还有监军,一来还就来了仨……



第250章 监察御史杜九郎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奋斗在开元盛世 ”查找最新章节!

    一连气来了三位官员,还是领了天子令来的,怎么办

    那还有什么怎么办

    请进来吧,总不能轰走吧。

    三人进入衙役封锁圈,纷纷与谢直见礼。

    刑部来了个主事,姓辛,从九品上。

    大理寺派出来一位评事,姓韦,从八品上。

    河南府派出一位法曹主事,姓刘,给他们两位领路,呃,没品级。

    谢直一一见礼之后,三人道明了来意,天子震怒,着刑部、大理寺督导河南府办案,河南府以案件发生在河南县管辖地界为由,派出这位姓刘的主事,带着两人前来现场,准备从第一线进行督导。

    谢直点头,没办法,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河南府就是河南县的直接领导机关,他都被督导办案了,把人派到这里来,咱们也说不出来什么,虽然他特别不乐意有人在身边逼逼赖赖的,但是又有什么办法

    好在来的这两位“上级领导”,以及河南府的刘主事,也算是明白事理的,到了现场跟谢直相互认识之后,就闭口不言待在一边,这就好,督导督导,查漏补缺、强化责任,办案的主体,还是河南县。

    谢直刚要说话,衙役封锁线那边有事一阵混乱。

    转眼一看,又是一名青袍官员。

    谢直顿时一愣,目光转向辛主事和韦评事,什么意思派了你们二位还不放心,又派来一个这位是刑部的还是大理寺的

    结果两人纷纷摇头,不认识。

    倒是河南府的刘主事平日里耳目聪慧,一眼就认出来来人,凑到谢直耳边,轻声说道:

    “御史台的人,监察御史,姓杜,排行在九,人称杜九郎。”

    谢直再次点头,御史台的人嗯,明白了,这是看着杨万年这位监察御史被当街砍死,人家御史台也得有所表示啊,这不就派了个人过来看看,不过呢,谢直就有点不愿意搭理他,你又没有天子明令,我这儿正办案的,该案情通报的时候,自然会知会你们御史台,不该案情通报的时候,案情这种事不应该保密吗你们御史台往上凑什么凑

    谢直不想搭理他,人家可不干啊!

    杜九郎一见河南县衙役挡着不让进,顿时大怒,对着河南县的衙役破口大骂,什么我是监察御史,有风闻奏事的权力,你不过一个小小胥吏,也敢拦我,你信不信我一句话如何如何……给河南县的衙役骂得脸都绿了,谢直眼看着这位兄弟的手已然按到腰间横刀之上,要是再不管的话,说不定今天还得当街砍死一个监察御史。
1...110111112113114...2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