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秦代汉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晓梦鱼
官员边走边介绍着。粥场按照张政的要求给老人和妇女儿童安排了免费的粥,青壮年男子被要求为粥场劳动。
其实被赵林看不起的劳动并没有多大的强度,青壮年男子主要是为难民修建住处。如今正是冬季,难民们不但会饿死,还有可能被冻死,一下子为难民建这么多住房也不现实。
张政想了当年大搞水利建设时的土办法,在向阳的土坡上挖坑然后四周堆起低矮的土墙,上面覆盖树枝和茅草。人钻在里边可以抵御一下西北风。能让难民们熬过冬天,到了春季就可以修建住房了。
一些土窝棚已经建成,张政专门钻进去试了试,里边阴冷潮湿,根本谈不上舒服。
“动员妇女们自愿去收集柴草,垫在里边会好一点儿,另外派人巡视,一定要做好防火。”此时张政真怀念后世救灾的动员能力,一声令下各种物资全都运过来了。当然这一切都是前辈趴冰卧雪艰苦奋斗积累起来的。
张政又仔细交待官员建好厕所,尽量给难民提供饮用的热水,现在虽然是冬天,但人员大量聚集瘟疫的发生也不得不防。
官员一一记下,承诺马上去办理。
这真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赵国打个仗把汉国紧张的不得了。
张政在粥场转了一圈,发现如今难民的人数还在可承受之列,短期不会有人饿死、冻死,这才放心回了他的汉王宫。
赵国的战乱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平息,张政还得想个长久安置难民的办法。
张政一个人在汉王宫内思考了半天,最后决定本着自愿的原则给这些难民登记户口。
秦朝已经有了户口登记制度,而且还相互担保,一旦周围的邻居犯了罪,不举报的有可能被连作。
民众出门要带着专门的身份凭证:验、传,这是最早的身份证制度。对加强社会的管理很有用处。张政决定将这些制度都保留下来,给那些难民登记户口,然后留在汉国,人其实也是诸侯国在战争中争夺的目标之一。
“汉王这个办法有弊端,留下这些难民虽然增加了汉国人口,但我们就要养他们很长一段时间,这将给我们增加巨大的负担。”元芳委婉的提出了反对意见。此时正值冬季,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农活可干,这些人创造不了什么价值。
“那就开展一个大搞水利工程的活动,出粮食让他们干活。”张政的头脑中灵光一闪。想当年中国农民数个冬天的奋斗让国家受益了好多年。
秦朝农业种植的水平还十分低下,一亩也就产出百十斤粮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中国人在几千年里都没有解决吃饭问题,以至于人们见面问候语都是:“吃了吗”。
张政觉得兴修水利设施,改进种植技术来增加粮食总产量,后来的许多动乱都可以避免。
汉王想好了后续方案,大臣们就不再反对了,开始想办法怎么将大王的想法落实下去。
汉国的官吏行动了起来,开始在粥场中宣传,有比修建粥场窝棚更好的工作,只要登记为汉国
第四十五章 群体性事件
张政同元芳赶到出事地点,只见一队汉国士兵已经开到那里,而对面田地里一群人却没有退缩的意思。
“打人者抓起来了吗”张政问道。
“抓起来了。”元芳回答。
“很好。”张政对此很是满意。
张政认为底层官吏执行法律没必要讲什么大局观,只要违反法律就按律抓人,不用管违法之人的身份和背后的势力。如果象今天这样遇到人数众多的人聚众阻挡就上报出动军队。这体现了国家的意志。
“打人的是韩然的家丁,已被抓获押送至官府,可韩然仍带着门客和家丁阻拦民夫施工。”元芳向张政介绍。
这是群体件啊,怎么跑到秦朝还会遇到这种事情,张政条件反射的感到一阵头痛。
还好我现在是汉王,大秦百姓斗争经验还没那么丰富,这种事好解决,张政给自己打着气。
“把韩然请过来。”张政说完命人腾空一间房在屋内等候。
对方只是站在那里不让施工,还没有取暴力,作为王也要保持一下仁慈的形象,张政决定先礼后兵。一群人聚在那里,想讲道理很难,张政首先要做的是将带头的从人群中分化出来,这是张政前世处理这种事的一个重要经验。
韩然看到了张政大队的护卫,知道正主来了。
汉王有请韩然马上就过来了,他只是要显示存在感,并不是要真的造汉国的反。
“拜见汉王。”
“请坐。”
韩然对张政两人倒礼数周全,闹得再厉害的人见了高官也会变得好说话,这往往让官员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自己水平就是比手下高,一出面事态就得到缓和,其实是因为高官的职位在那里,对事情的解决有决定权。
“汉王,这块土地是燕王给我的封地,被残暴的秦朝官吏霸占了,汉王打跑了强秦重建六国,这块土地应该是我重新拥有,在这块土地上干什么得经过我的同意。”韩然理直气壮的说道。
“燕王呢”张政冷冷的问道。
“燕王被暴秦杀害了。”韩然痛心疾首的说道。
“一件事你要弄明白,汉国不是燕国,汉国也不会重建六国。”张政冷冷的说道。
“汉王你这样会失去燕地民心的。”韩然被张政说的一愣,他没想到张政说的如此直接。
“那要看这个民指的都是哪些人。”秦朝时期所谓的民心并不指所有的人,更倾向于指那些有话语权的贵族。
“汉王,我可以联络原燕国的贵族,让他们全都效忠于您,只要您保护他们的财产就行。”韩然同张政讲起了条件。
韩然这次跳出来闹事并非无脑行为,是他与燕地的旧贵族们多次沟通后决定进行的一次试探。张政占领燕国旧地后并没有采用激进的政策,没收原有富人的财富,这让旧贵族看到希望,他们希望能从张政这里得到更多。
“效忠我没问题,我也会保护你们现有的一切,想得到更多就要看你们能为汉国作出多大的贡献了。”张政给了旧贵族以希望。
这实际上是一个十分重大的决定,起义而来的贫民希望一切推倒重来,旧贵族希望张政能让他们找回失去的东西。张政想发展汉国,以什么人作为依靠力量,这关系到汉国的生死。
“汉王能保护我们现有的一切”韩然需要确认一下。
张政正色道:“汉国保护所有人的现在合法拥有的财产,至于你们以前拥有的一切,都已经过去了。我劝你们还是散了吧,汉国的法律虽然温和,却也能击碎一切阻碍它实施的势力。我欢迎你们用你们的本领为汉国做事,想恢复当年荣耀也不是不可能。”
“多谢汉王答应保护我们的财产,我们这就散去,今后我们一定尽力为汉王做事。”韩然施礼后退了出去。
闹事这种事情就是进两步退一步。韩然等贵族其实也没奢望换了个大王还能找回他们已经失去的东西。通常的情况是新大王带着新贵族杀的杀抢的抢,没为新大王效
第四十六章 郁闷的张耳
张耳很郁闷,他在邯郸城中好好的当着丞相,秦军也没打过来呢,倒是自己手下的将领李良发了疯,冲进邯郸城一阵胡砍乱杀,幸亏张耳、陈馀见机的快,跑到了邯郸城外。
武臣没了,邯郸城易手,张耳利用自己的威望收拢了人马,又立了个赵王歇当幌子。这才重又站住了脚,带人反攻邯郸城,并派人向邻居齐王田儋求援。
齐王田儋还不错答应派兵支援,眼见就要重新夺回邯郸城了。
“报告丞相,赵国与汉国的边境发现大批汉军。”探马的报告让张耳心中十分堵得慌。
怕什么来什么,张耳早就怕自己北边的邻居汉国搞事情。赵国与汉国不久前刚刀兵相见,现在赵国内乱,汉国不乘机干点儿什么才奇怪呢。
“查清他们的意图吗”张耳希望弄明白张政这次想干什么。
“汉队打出了旗号,诛杀叛徒李良,为赵王报仇收复邯郸城。”探马回答。
“无耻,赵王的仇什么时候用他们来报,邯郸城轮得到他们来收复。”张耳不认为张政有那么好心。有道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一旦让汉队进了赵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派出军队严密监视汉国的行动,绝不允许汉军进入赵国境内。”张耳立即下达了部队调动的命令。
这对张耳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本来新收拢起来的队伍就不多,进攻邯郸已经很吃力,现在又要分兵对付张政使得张耳感觉兵力更是捉襟见肘。
张耳派出了军队开到了赵汉边境,没过多久前方传来报告。
“报告丞相,汉国在边境还在增兵,并且是由汉王亲自带队。”来人向张耳汇报。
“张政来干什么”张耳更感觉不好了。张耳与张政本来共同在陈胜的起义阵营中,张耳根本瞧不起张政这个年青的傻子农民。后来张耳劝武臣称了赵王,张政干脆自己称了汉王,全都脱离了陈胜的领导,所以两人没什么能亲近的关系。
还有一点张耳觉得张政与他是相同的,都有着成就一番大事的雄心。张耳认为张政肯定会乘着赵国内乱占点儿便宜。
“张政派人送来书信请您阵前叙话。”来人将带来的书信交给了张耳。
“给汉王回信,约定会面时间和地点。”张耳手拿着张政的信恨不得马上给扔了出去,可现在的形势紧迫让他不得不忍耐。
阵前叙话这种交流方式其实是很没有诚意的,双方谁也不信任谁,又不得不见面谈一谈。
为了确保不被张政抄了后路,张耳放下进攻邯郸的事情,赶往赵国与汉国的边境。让张政进入赵国绝对是不行的,张耳只好赶过去。
张耳到了见面的地点,向汉国方向望去,黑压压的一片都是汉军的营寨,不知这次张政派出了多少人马。不远处旗罗伞盖迎风飘扬,各种王的仪仗一应俱全。张耳恨恨的想,不久前还是自己手下将领的张政,现在竟然成了汉王。燕地之人也是窝囊,张政称王也就罢了,可连燕国的国号都不要了,竟然没有人起来反对。
“张丞相一向可好。”张政独自一人骑马走出了汉军阵列,离的远远的和张耳打着招呼。
张耳也一人一骑来到了两军的中间,只向张政拱拱手便说道:“汉王有什么事请讲。”
张政并没有在乎张耳冷漠的态度,十分沉痛的说道:“听闻赵王遭遇不幸,我心中十分悲痛。特意带领军队前来,准备诛杀李良为赵王报仇,现通报丞相一声,以免引起误会。”
“现在叛贼李良已被我军围困于邯郸城中,破城指日可待,就不劳汉王费心了。”原则问题张耳不可能让步,汉军不可信,绝不能让张政带兵进入到赵国境内。
“我听说丞相已经向齐王田儋发了出兵邀请,同为赵国的好邻居,待遇怎么不
第四十七章 涮羊肉
与张耳会谈之后张政便无事可做了,更没有了进入赵国的兴趣,于是将目光转向了用战车换来的牛羊。
“把这些牛送回去,一定要看好,不要养死了,养瘦了都不行。”张政象看宝贝一样看完那些牛,又转头望向了那群羊,“挑几只状态不好的羊杀了,把羊皮剥了,羊肉放在外边冻着。”
士兵们见大王要吃羊肉,急忙去准备了。只是他们不明白大王为什么不现杀现吃,非把羊肉冻起来,那样味道岂不要差很多。
“另外派人到外边去收集硝土。”提到剥羊皮,张政又想到了一件事情。
汉国的地盘多是退海之地,最不缺的就是硝土,大片的盐碱地望不到边,冬天里许多地方白白的一片,不是积雪,而是盐碱。
“大王要那些咸土干什么不能吃也不能种庄稼。”丁勇忍不住问张政。
“为了给你做一个羊皮袄。”
“羊皮袄我有,做的时候没用到硝土。”
“你那羊皮袄硬的可以当皮甲了,将羊皮放在加了硝土的水里硝化,可以使羊皮变得十分柔软,穿起来会舒服很多。你抽调一队人马专门收集硝土,越多越好,我以后有用。”燕地的冬天可把张政冻坏了,他想尽一切办法来保暖。
“这个活让我们第一军的人来干不太合适吧。”丁勇面带苦色,在田地里扫土这种事第一军偶尔干一次还行,不能派一队人专门干这个,那些可都是全军挑出来的最精锐的士兵。
“让你们干,你们就干,这个小队起保卫作为,再征调一些信得过的民夫来扫硝土。他们所做的一切都要严格保密。以后你就知道他们有多重要了。”张政一边说一边在木板上描画着。丁勇以为张政在写什么重要的东西。在旁边耐心的等待。
“去找个铜匠,做一个新式的锅,起名叫火锅吧,做好了明天我请你们吃好吃的。”张政将木板交给丁勇说道。
大王画那么认真就是为了画一口锅,不过丁勇喜欢,大王弄出来的东西都很好吃。
大王就是大王,不花钱还能跟着享受,丁勇满怀期待的跑去找工匠了。
第二天在李左车的大帐中,张政、李左车、丁勇三个人围着新打造成的火锅团团而坐。
“这种吃法叫涮羊肉。”张政一边将点着的炭火放入火锅底下,一边介绍着。
汉军营中的木炭现在很充分,先前张政在工匠营试验用煤炼焦,最先建造的几个炭窑烧出来的焦炭质量都达不到要求,那些窑都被改成烧木炭了。后来张政带人不断改进才烧出了炼铁可用的焦炭,同时木炭的供应量也增加了不少。
“工匠营生产出来的刀剑越来越锋利了。”丁勇吃饭不忘夸工匠营,因为这时他正拿着一把铁制的匕首片羊肉。
“水开了,可以放肉了。”张政用筷子夹起羊肉放入水中。李左车与丁勇有样学样。
“味道不错,如果冬天事先将羊肉切好,行军打仗的时候放在锅中一涮,捞出来就可以分给士兵食用了,这倒很方便。”李左车吃着羊肉还不忘打仗的事。
“可惜军中不能喝酒,要是在冬日里喝着酒,吃着羊肉看赵国的张耳与李良互掐,将是多么有意思的事。”虽然没有酒,没有辣椒。张政吃着涮羊肉也十分满足。
“看别人打仗一点儿也不过瘾。”丁勇总觉得自己动手才痛快。
“那就给你找点儿活,调一队精锐士兵,化妆进入赵国,在通往王离军营的道路上多设几个埋伏点,没准可以将李良抓回来。”张政记得历史上李良兵败后只带了几百人投靠了王离。
“李良真会去投靠王离吗是不是要等很久,李良还在邯郸城中守着呢。”丁勇觉得李良和张耳的胜负难料,李良即使是败了可以逃跑的方向很多。
“按我说的去办吧,会有惊喜的。”张
第四十八章 生意
“看,这有个活的。”李良在尸堆中听到了最不想听的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