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和光万物
不要小看蚊虫叮咬,很有可能引发一些传染病。
一旦爆发传染病,那对整个华禹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你说的这些都是客观因素,要说检讨,我也有责任!
这样,你安排把那些伤员转送回国治疗!
我这边也联系一下,派一支医疗队伍过去,另外如果设计人员不足,我会通知设计单派第二批人员过去!”
“董事长,医疗人员和设计团队都缺人!
如果能够再派一些人过来,那就太好了!”
“嗯!我知道了!”余庆阳点点头,挂了电话。
设计团队补充人员,这个好办,他一句话,那些设计院就会加派人员过去。
但是,医疗人员,这个他余庆阳可做不了主。
哪怕他有一家医疗集团。
他家的医疗集团现在还缺人呢!
自然没办法从自己的医疗集团抽调医护人员。
那么就只能打国有大医院的主意。
余庆阳思考了一会,拿起电话,“王主任,麻烦您看一下,明天领导有时间吗我这边有些工作要向领导汇报!”
“您好,余董!
明天明天领导有个很重要的会议,时间上不好确定!
这样,您稍等,我请示一下领导!”王大秘很客气的说道。
“那麻烦王主任了!”
时间不长,王大秘就给余庆阳把电话打了回来。
“领导说,你要是有比较要紧的事,就现在过来!”
“好的!我马上过去!谢谢王主任了!”余庆阳也不多客套,挂了电话,就起身往外走。
此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多钟,马上就到下班的时间了。
不过,当领导的,哪有什么具体的下班时间
有工作那就得二十四小时待命。
。
第七百五十二章华禹医疗集团的畅想
虽然说大领导的时间都是国家的,但是,能在快下班的时候,接见余庆阳,听取他的回报,也说明了领导对余庆阳的重视。
余庆阳驱车赶到省府的时候,已经到了下班时间,省府大门口,汽车,自行车,电动车,还有步行的人,下班的人潮络绎不绝。
“小余,这个点过来,有什么事”老人笑呵呵的,像拉家常一样问道。
“打搅领导休息了!
是莫桑比克那边的事情,我是来向领导求援的!”余庆阳很熟练的给老人的茶杯里满上水,又给自己泡了一杯茶。
“莫桑比克的事情美国媒体抹黑的事
我看美国那边的媒体风向已经变了啊”
“谢谢领导关心,我说的是另外一件事!”余庆阳心里很是感动,连忙起身道谢。
老人的话证明,他一直在关注着华禹集团,也一直在关注美国那边的事情。
“哦!那是什么事你说说看,能解决的,省里一定尽力帮你们解决!”老人颔首笑道。
“是医疗方面的。
热带雨林气候,让那边的蚊虫特别厉害,已经有三十多人因为蚊虫叮咬而导致过敏,感染疾病住进了医院!
可是,莫桑比克的医疗条件很差,我们的伤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若是简单的过敏,传染病或者轻伤还好!
重了就只能听天由命,靠个人的体质去扛!”
“嗯!”老人点点头,没有说话,静待余庆阳后面的话。
“可是,医疗这一块,我们自己也解决不了,所以希望省里能不能派出一支医疗队,去莫桑比克支援一下!”余庆阳也没有绕弯子,直接说出自己的要求。
绕弯子也分对谁,对下属可以绕弯子,显示有涵养,有深度,可是面对领导你要是还绕弯子,那就是找死。
余庆阳就不喜欢下属面对自己的时候绕弯子,当然了,他面对下属的时候,也不喜欢绕弯子,也只有对待客户的时候,多少会绕一绕。
“你小子,还真是会给我出难题!
派医疗队支援莫桑比克,这可不是小事!”
“领导,我是这么考虑的,我们华禹国际发展集团,拥有莫桑比克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的林木砍伐权,矿产勘探开采权!
可以说,未来,三两年之后,莫桑比克会源源不断向国内输送利益!
也因此,会有越来越多的国人到莫桑比克工作生活!
如果我们能够在莫桑比克修建几所医院,那么不仅我们华禹得利,我们国家在莫桑比克的影响力也会极大的增加!”
“在莫桑比克修建医院
你说的轻巧,医疗人员,建设资金,这些那么容易解决
不要说你们华禹公司没办法解决,就是我们省里想要做到这一步也不容易!”老人笑着摇摇头。
他承认,余庆阳想的没错,如果能够在莫桑比克修建几家医院,确实能够极大的增加国家对莫桑比克的影响力。
但是,这项工程,可不是一个集团公司能够解决的,也不是他们一省之力能够解决的。
泉水的医疗水平,在省内还算可以,但是放到全国,恐怕连前十都排不上(泉水后来居上,现在排名第五)。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的企业化改革也势在必行,只是因为医院涉及的面比较广,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活,所以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针对医院的改革都比较谨慎!
领导,我是这么考虑的!
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这方面进行一下尝试!
比如,我们集团出资和省立医院,省中医等省内几家三甲医院联合成立一家医疗集团!
我们几家强强联合,即解决医疗人员的问题,又解决了资金的问题!
我们不仅可以加强省内的医疗建设,还可以扩展到国外,去占领非洲的医疗市场!”余庆阳挥舞着双手开始了他的演讲。
“在世界所有国家都盯着非洲的资源的时候,我率先占领非洲的医疗市场,这可是一块大肥肉!
一旦我们成功占领非洲的医疗市场,我们就能反哺国内,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联合省内三甲医院成立医疗集团占领非洲医疗市场”老人被余庆阳的宏伟规划给惊呆了。
这简直就是在放卫星。
但是,仔细想想,还真有实现的基础,也有一丝可行性。
首先华禹集团是国企,医院虽然是事业单位,但是他属于盈利**业单位,也可以看做是国企。
国企和国企联合不存在改制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华禹有钱,医院有人,真的联合起来,能够产生多大的效力,就连老人也不敢预估,只能说是一加一绝对大于二。
但是,这又涉及到了医院的体制改革,联合成立医疗集团的话,医院必然要进行企业制改革,这不是他能够做主的,甚至不是省里能够做主的。
不过,一旦成功……想到这里,老人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你小子,早就听小苏说你能折腾,今天我算是见识到了,还真不是一般的能折腾!
你说的这件事,我没办法给你答复!
这样吧!
明天我和书记汇报一下,然后在会上提一提!
等有了结果,我们再来讨论!”
“让领导费心了!”
“现在知道让我费心了折腾事的时候,怎么没想着
行了,还有别的事吗
没有,我老头子可要回家吃饭了!”老人笑骂一句,下了逐客令。
“领导,您看都这个时间了,要不晚上我……”
不等余庆阳说完,老人就直接拒绝了余庆阳的邀请,“打住吧!我一个月难的在家吃几顿饭,你就别跟着添乱了!
你我还是各回各家,还是家里的饭更香!”
“领导说的对,还是家里的饭更香,我只要在泉水,基本上很少在外面吃饭!”余庆阳笑道。
……
回到家,老妈已经把饭菜做好,一家人就等着他了。
“怎么才回来一家人就等你了,回来晚,也不知道打个电话!给你打电话也不接!”老妈絮絮叨叨的开始盛饭。
余庆阳赶忙陪着笑脸解释道:“妈,我去省府汇报工作,手机调静音了,没听到!”
第七百五十三章华禹医疗集团的构想
“去省府汇报工作,也不用这么晚吧人家领导不用下班吃饭啊”老妈继续絮叨着,把盛好的饭递给余庆阳。
顺便八卦道“你去省府找领导汇报什么”
老妈对儿子能够随时向省府领导汇报工作,还是很自豪的。
“为了莫桑比克那边的事情
我向领导提议,和省立医院,省中医等几家医院,联合成立一个医疗集团”
“咱家不是有医疗集团吗怎么还要成立医疗集团”老爸嘟囔了一句。
意思是咱们家已经有了,你还去搞那什么医疗集团干什么
“爸,咱家那个医疗集团,未来五年甚至十年,都只能是社区连锁医院的规模
别说三甲医院了,按照现在的发展模式,未来五年内,能够升级成为二乙就已经算是厉害了
想要成为三级医院,没有十年以上的时间,很难”
“咱们的医院,规模已经达到二级医院的标准了”夏雪对余庆阳看低自家医院,很是不满的辩白了一句。
“呵呵我没有说规模,医院面积,床位什么的是达到了,可是医护人员这一块,还差的远”余庆阳笑道。
医院这个行业,比其他行业更讲究底蕴,虽然说有钱能够解决很多东西,但是,在医院这一块,钱的作用又不是想象中那么大,真正的好医生,不是那么容易挖到。
没有好医生,你有钱有什么作用,弄不好就变成莆田系医院。
比如庆阳医疗集团,资金肯定是不缺的,现在已经有五家医院开业。
可是,副主任医师才有几个
十四个,平均一家医院还不到三个。
主任医师更少,才三个,平均一家医院还不到一个。
还有六家医院正在装修,更多医院正在建造,未来医院的缺口会越来越多。
要是仅仅满足于做社区医院,也就罢了
根本不需要什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只要有住院医,主治医师就够用。
“你是不是又有什么想法了”夏雪看着余庆阳,轻声问道。
“是啊如果这次省里要是能够同意成立医疗集团
我准备把咱们家的医疗集团并进去
这样,咱们就再也不用为没有医生发愁了”余庆阳笑着说出自己的打算。
“能行吗省里能够同意”对余庆阳提出来的合并,并不意外,把自家医疗集团并入到未来将要成立的华禹医疗集团,并不是今天临时起意的。
而是早就有了这个想法。
原本他是打算,接纳省内或者其他一线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入股,通过入股的方式来改变医院的结构,增加医院对医疗人才的吸引力。
“现在关键不是省里同意不同意把咱们家的医院并入到新的医疗集团,而是国家同意不同意组建新的医疗集团
只要国家能够同意组建新的医疗集团,把咱们的医院并进去并不是多大的事”
“书记,忙着呢”微胖老人笑着和一位带着眼镜文质彬彬的中年人打招呼。
这中年人就是省委领导,只比老人小三岁,但是看上去去好像年轻七八岁的样子。
“家君高官来了有事”张书记笑着问道。
今天是书记办公会,时间还没到,微胖老人提前来到书记办公室,自然是有事情要提前沟通。
“是啊有点事向书记汇报一下”
“什么事”
“两个事,都和华禹集团有关系
一个是小余向省里请求医疗支援,莫桑比克那边医疗条件很不好,咱们的同志去了,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嗯这个是很现实的问题
一会开会的时候,家君高官可以提一下,大家先讨论一下”张书记没有直接表态,而是建议老人拿到书记办公会上去。
“还有一件事,就是小余同志的一个想法,我感觉挺有建设性”
“哦小余同志又有新点子了”张书记颇感兴趣的问道。
来到东山省,张书记虽然没有见过余庆阳,但是余庆阳的名字却是时不时的就会出现在他的耳边。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把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通过重组整合,发展成了今天东山省龙头企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