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工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和光万物

    老谋子也是大院出来的子弟,只是比起谢老三,曾少这些人来,家里老子,差了不止一个级别。

    处理完公务,王文帅亲自带着莫桑比克政府的两位代表赶到了泉水。

    “欢迎,欢迎!欢迎王行长和莫桑比克的两位朋友莅临公司指导工作!”余庆阳笑着和王文帅,莫桑比克的两位代表一一握手问好。

    莫桑比克最让余庆阳满意的地方就是,他们也是握手礼,而不是那种拥抱,贴面的礼节。

    唯一不好的就是,俩个人的名字太绕嘴。

    余庆阳把王文帅一行人让到小会客室。

    “让王行长和两位莫桑比克的朋友见笑了,地方有点简陋,我们新建的办公大楼正在装修!”余庆阳笑着解释了一句。

    虽然院子,以及三层的办公楼都经过重新装修,但还是有些配不上华禹现在的地位。

    “哈哈,这有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谁敢笑话你余总办公条件简陋”

    “公司发展太快,这办公条件,有些跟不上节奏!”

    客套了几句,才进入正题。

    莫桑比克已经同意了余庆阳的条件,只是具体到一些细节问题,需要进一步协商。

    余庆阳这边要求并不是很苛刻,所以很快就达成一个合作框架,还有一些小的分歧,不是一次谈判就能解决的。

    “尊敬的余先生,我国总统先生邀请




第六百一十二章克拉运河计划流产
    “克拉运河计划,这件事很复杂!一旦克拉运河计划能够实现,对咱们国家的好处显而易见!

    克拉运河直通中国南海,可以绕开马六甲海峡。

    一旦运河开通之后,船舶可由中国南海经泰国湾,再穿过运河,进入安达曼海,直出印度洋,不必走马六甲海峡,航程至少缩短1100公里,可节省2-5天航行时间,大型油轮每趟航程预计可节省18万英镑左右的费用。

    这还只是经济上的好处,还有政治上,战略上的好处,咱们先不说了!

    但是,一旦克拉运河修通,对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经济收入就会大大减少,国际地位也会降低!

    所以,现在争议很大!

    日本,韩国自然都是赞成的!

    而我们国家,因为要考虑新加坡的态度,所以领导一直没有表态!”

    “那企业个人参与克拉运河计划,国家会反对吗”

    “这个,你们华禹是国企,华禹参与就代表国家参与,你说国家会不会反对

    所以你就不要想了!

    至于说个人参与克拉运河计划,我建议你还是不要参与的好!

    国际上缺少资金吗

    不缺!

    缺少有经济头脑,有眼光的投资人吗

    也不缺!

    可是为什么大家都表现出兴趣缺缺

    就连受益的日本和韩国,虽然嘴上喊着支持,可是有实际行动吗

    都没有!”王文帅自问自答的给余庆阳讲解着。

    “为什么克拉运河计划,我看了一下相关报道,也查了资料,一旦克拉运河修好,投资收益是非常可观的!”

    “这不是经济问题,不是投资回报大不大的问题!

    而是泰国的政治形态的问题!”

    “政治形态有什么问题”余庆阳不解道。

    “泰国曼谷国际机场到市区的高速公路,修了10年都还没有完全修好,其80%的资金不知去向。

    可见其国内的贪污**程度有多么严重!

    一旦投资克拉运河计划,会不会重蹈机场高速的覆辙

    工期因为泰国国内的**问题,无限期的拖延下去

    如果真的那样,多高的回报率能够弥补损失

    说白了,还是泰国的国家信誉度不高,投资人缺少投资信心!”王文帅从专业的角度给余庆阳分析着。

    “明白了!”余庆阳点点头。

    “其实最重要的问题是,咱们国家一直没有表态!

    如果咱们国家表态,并且牵头来搞克拉运河计划的话,那么之前那些问题都将不再是问题!”说到这里,王文帅脸上满是自信和自豪。

    余庆阳听了,也是血气上涌,为自己的国家感到自豪。

    在泰国看来极其困难的克拉运河计划,其实在中国看来,根本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我要不要参与。

    克拉运河计划暂时不能实施,余庆阳一点都不沮丧,又不是彻底不能参与,只是国家还没有拿定主意要不要参与克拉运河计划。

    余庆阳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发展,争取把公司做到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型跨国公司。

    等国家开始牵头搞克拉运河计划的时候,自然就能参与进去。

    ……

    “这里是我们环保高科技产业园,主要是新能源的应用方面的产业!

    目前主导项目是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的研发生产!”行政部的工作人员给莫桑比克的代表介绍着产业园的情况。

    “目前环保高科技产业园,一年的产值是二十六个亿!

    预计未来三年之内,年产值将突破一百个亿!”

    “年产值一百个亿美元人民币”斯蒂法诺莫罗内举手问道。

    “人民币!”

    “买噶的!真是太了不起了!你们公司一年居然能够达到十多亿美元的产值!”马蒂奥麦斯纳蒂纳罗惊讶道。

    &n



第六百一十三章运河文化长廊完工
    “具体贵国是如何和我们公司谈的,我不清楚!

    所以,我没办法回到你这个问题!”行政部工作人员嘴上回答着,心里暗暗说道:“想的美啊!

    在你们国家建这样的产业园,那还不得赔死”

    其实之前余庆阳已经明确说过,建木材初加工厂。

    两个人提出来,其实就是希望能够混淆视听,一旦工作人员说是这个样的,那么到时候他们就可以以此为借口,要求华禹在莫桑比克投资家居产业园。

    就算是打个折扣,也比初加工工厂要好的多。

    毕竟,原材料初加工和精加工带来的附加值不一样,出口税也不一样。

    见行政部工作人员不上当,马蒂奥麦斯纳蒂纳罗也只能带着失望和羡慕嫉妒,继续参观家居产业园。

    马蒂奥麦斯纳蒂纳罗能担任总统府商务秘书,自然是接受过高等教育。

    他看得出来,家居产业园里用的木材大多数都是产自非洲的木材。

    还有不少是来自美洲的红橡木和黑胡桃木。

    想想自己国家丰富的木材资源,却只能当成最低级的原材料对外出口。

    心里有一种强烈的不甘和愤恨。

    这一切的结果都是落后造成的。

    可惜,再怎么不甘,愤恨,他也只是一个商务秘书,无力改变这一切。

    一个粮食主要依赖进口,温饱都没有解决的国家,现在想着摆脱靠出口资源换取外汇的局面,还有些太早。

    参观还在继续,家居产业园,自然不是光生产家具的,还有木地板,木门,木墙砖,木质亭台楼阁,还有木质工艺品等等许多品类。

    莫桑比克代表在家居产业园参观的非常认真,问的问题也是非常多,非常细。

    就连产品销往哪里这样比较**的问题也都问了出来。

    可见两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哪怕华禹不肯投资建精加工厂,他们也可以自己筹资建。

    木材他们有的是,只要有销路,何愁不赚钱。

    人家从万里之外运过来,加工之后再对外销售,都有钱赚,他们守着那么多长满参天大树的大山,一定也能赚钱。

    可惜,行政部工作人员的回答令他们绝望,这些产品根本不外销,光是自己内部的订单,就忙不过来。

    少量产品对外销售,也更多是为了展示,为了打知名度。

    一下子绝了他们想要截胡的那点黑暗思想。

    马蒂奥麦斯纳蒂纳罗知道,目前中国是他们的木材主要出口国家,百分之九十的木材都出口到了中国。

    那么多的中国木材商人,别说精加工厂了,就连初加工厂都很少。

    大部分都是直接出口原木。

    这么一想,华禹愿意投资建初加工厂,就变得非常有诚意。

    初加工厂虽然附加值低,可是也比直接出口原木高,而且还能解决就业。

    两位莫桑比克代表,思想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改变,从羡慕妒忌恨,变成了感恩。

    行政部工作人员不知道两位莫桑比克代表的心里变化,继续带着他们参观。

    家居产业园很大,占地面积足有一万亩,很多地方还在建设中。

    就算这样,细细的转下来,一天下来,将将转完。

    晚上把莫桑比克代表安排在了圣地大酒店,明天要去参观运河文化长廊。

    也是赶得巧,明天正好赶上运河文化长廊竣工交付仪式。

    整个运河文化长廊已经完工,招商工作也早已经展开。

    明天市里牵头搞一个竣工交付使用的仪式。

    正式宣告老运河改造项目,文化长廊项目完工,投入使用。

    据说省里一位常委高官也要来参加完工仪式。

    余庆阳自然也少不了要来。

    这可是华禹第一个超百亿的大项目。

    运河两岸种满了桃树,柳树,三月底,四月初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

    其实文化长廊去年年底就已经完工,



第六百一十四章莫桑比克代表的小心思
    “我听说,步行街招商不是很顺利”张华对文化长廊的项目比余庆阳更关心。

    每天都让秘书关注文化长廊项目的动态。

    “这个很正常!很多人都在观望中,十里长廊,哪是一下就能招满的

    城区这一块的门面都租出去了,剩下城郊结合部的门面租出去的不多!”余庆阳到是一点都不着急。

    城外的步行街,因为两边的住宅小区没有建好,所以才会没有人气。

    可是随着步行街火爆开业,随着画舫穿梭在老运河上,随着老运河的名气提升,人气自然而然的就会聚集起来。

    济州人喜欢泡地摊,如今济州古槐路的夜市已经被取缔,路边地摊也是城管严打的对象。

    只有文化长廊这条步行街是合法夜市,步行街广场上可以合法的摆地摊。

    那些受不了城管骚扰的商户,自然会慢慢聚集过来。

    至于说城外荒凉,在很多人看来,城外更清净,可是更好的欣赏河里的美景。

    总之余庆阳对文化长廊的信心比张华更足。

    “但愿吧!”张华点点头说了一句。

    这时张华的秘书过来请示,领导的车已经过了泰安,该去接领导了!

    张华做为市高官要去,他余庆阳作为今天的主角之一,也得跟着。

    行政部工作人员带着两位莫桑比克代表来到文化长廊。

    文化长廊全部都是人工打造的景观,就连这运河也是人工开凿的。

    对比昨天的惊奇,崇拜,羡慕,两位莫桑比克代表对文化长廊很不感兴趣。

    论美景,他们莫桑比克比这里美多了。

    他们不明白,一条河,种点树有什么好看的。

    到是河上那些船很漂亮。

    “这条文化长廊,可以解决上万人的工作问题,每年可以创造上亿税收!”行政部工作人员的话终于引起两个人的兴趣。

    相比美景,他们更关心经济,一条河,一条路,一排房子,能创造上万个工作岗位,这实在是了不起。

    整个莫桑比克才多少人不过三千万人,这在非洲已经算是大国了。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如果在莫桑比克修建百十条这样的街道,岂不是能够解决国内十分之,百十万人口的工作问题

    一个工作岗位可以养活一家人,这岂不是能够养活五六百万人口

    莫桑比克的外交部长斯蒂法诺莫罗内越想越激动。

    不得不说,这斯蒂法诺莫罗内部长还真是一位一心为国的好官。

    只可惜,他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莫桑比克的人口密度太低,永远不可能做到,像中国一样繁华的步行街。

    除非总统有魄力,把所有人口都集中起来,也许可以尝试一下。
1...365366367368369...4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