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一品道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第九天命

    皇莆议苦笑退下。

    牛弘这个吏部尚书与选曹七贵是对不上眼的,选纳官员乃吏部权利,现在多了一个选曹七贵是几个意思?

    瞧着那选曹七贵,目光复杂至极。

    正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忽然听闻一阵脚步声传来,便见一袭滚龙袍的男子大步昂扬的走上龙椅。

    群臣三拜,口呼万岁。

    礼毕,才听杨广开口:合水令何在?

    下官见过陛下!庚质在群臣中脚步沉重的走了出来。

    瞧着庚质,杨广便觉得一阵腻歪,他与庚质之间的恩怨却一时半刻说不清,但征讨高句丽需要过水,却不得忍着脾气道:高丽之众不能当我一郡,今朕以此众伐之,卿以为克不?

    庚质此人虽不为杨广所喜,但确确实实是一个好官,听了杨广的话恭敬道:伐之可克。然臣窃有愚见,不愿陛下亲行。

    事实上高句丽弹丸之地,没有人想到大隋征讨高句丽会失败,所以也没想过征讨失败的后果。

    后世杨广三征高句丽失败,这在历史上也是一个无解难题。说什么天气原因,却不是主要问题,并非不可克服。这其中少不得杨广与门阀世家博弈。

    杨广闻言面色一变,略显不悦:朕今总兵至此,岂可未见贼而先自退邪?

    明明必胜之战,这是刷名望的好机会,这厮却叫自己在一边观战,其心简直可诛。

    却听庚质道:陛下,战而未克,惧损威灵。若车驾留此,命猛将劲卒,指授方略,倍道兼行,出其不意,克之必矣。事机在速,缓则无功。

    杨广文言顿时大不悦,庚质的意思是叫自己在后面指挥,而且要多方面出动,而且还要出其不意掩其不备去偷袭,自己堂堂正正的天师,岂会畏惧高句丽弹丸之地?

    杨广不悦,道:汝既惮行,自可留此。

    此言一出,大殿霎时间寒霜涌动,群臣鸦雀无声。

    众人都知道,杨广发火了。

    瞧着杨广眼中杀机喷涌,只要自己再敢开口吐露一字,必遭遇杀身之祸,庚质满面悲愤,鞠躬一礼退了下去。

    张百仁此时也觉得杨广自大,大隋兵力是高句丽几十倍不假,但人家有神祗相助,你呢?你丫的把你老子惹急了关闭了天维之门,若不施展雷霆手段,胜负还真不好说。不过杨广自持天朝大军,不屑于此,张百仁也懒得浪费口舌。杨广的心思他比谁都清楚。

    就在此时,城沉闷的气氛被打破,却见右尚方署监事耿询一步站出,脸上满是决然:陛下,臣有话说!

    张百仁见此顿时大惊失色,不想耿询居然有如此勇气,果真是忠贞之人也。

    耿询上书切谏,杨广接过奏折,随即面色开始阴沉不定,猛然大怒:耿询,你这厮好大的胆子!来人,速速给朕将这厮推出去斩了!

    陛下,臣乃中心肺腑之言,还望陛下采纳,如今大隋内忧外患,理应施展雷霆手段,还请陛下速速断绝!陛下便是杀了臣,臣也绝不后悔,只希望陛下能听了臣的言语,幡然醒悟耿询面色悲戚:不然我大隋倾覆之危就在眼前。

    推出去斩了!斩了!杨广暴怒。

    看着毫无动容的耿询,张百仁忽然愣住了,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心神冲击前所未有。

    这就是钲臣?

    难道他们便不怕死吗?

    没有人不怕死的,但却偏偏迎着死亡,义无反顾投身其中,虽千万人吾往矣。这种气魄当真令人悚然动容。

    陛下,臣一切都是肺腑之言,这满朝文武都是心怀炯测之辈,一番奉承言语不足为信!不足为信啊!声音悲切,犹若啼血杜鹃。

    张百仁大汗,之前本来想要出来求情的大臣,结果听闻此人言语,顿时纷纷收回了脚步。耿洵这一番话将满朝文武全得罪了。

    此时一边何稠站了出来:陛下,耿询虽然言语多有冒犯,但却是一片好心,还请陛下饶其一命!




第七百一十三章 一征高丽。元寿薨!
    慎重的将明珠泪收好,张百仁一双眼睛看向马祖:如今大隋天子欲要讨伐高丽,不知姐姐怎么看?大隋天子即将渡江,姐姐是否出力护持?

    马祖闻言打量着张百仁:你以为杨广如何?

    张百仁苦笑,他哪里敢说,他难道说杨广征讨高句丽必然以失败收场吗?

    见到张百仁不答,马祖何等见识聪慧,已经明白其中意思,不再继续追问,而是道:我受了杨广百万祭祀,助我修为更进一步,自然要出手相助。只是最近四海龙王忽然不断搞小动作,我这里还要分出心神防备四海,最多只能在过水路时相助其一臂之力。高句丽的神界,还需圣天子自己想办法。

    张百仁点点头,如此便足矣。就怕中原无数士卒忽然沉没于江中,未免死得太冤。

    与马祖谈了一会,才听马祖道:祭祀即将完毕,姐姐不能继续留你。你速速出去,待日后得了空闲,再来寻姐姐唠家常。

    张百仁点点头,对着马祖恭敬一礼,然后循着虹光走出了马祖法界。

    啪

    刚刚落地,就感觉有人拍了自己肩膀,袁天罡凑过来,眼中满是热切道:都督,你居然得到马祖召见,当真三生有幸!可是有什么好处?

    天大的好处张百仁翻翻白眼,不再理会袁天罡,明珠泪的事情他当然不会说出去。

    正说着话,祭祀已经完毕,众人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征讨事宜。

    癸未

    杨广带领百万大军誓师东征

    第一军发;日遣一军,相距四十里,连营渐进;终四十日,发乃尽,首尾相继,鼓角相闻,旌旗亘九百六十里。御营内合十一卫三台五省九寺,分隶内外前后左右六军,次后发,又亘八十里。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百万大军过处旌旗遮天蔽日,鬼神也要为之退避三舍。

    高句丽区区弹丸之地,不当大隋一郡之地,面对着如此大军顿时慌了神。

    行军路上

    张百仁坐在粮草的马车上,一双眼睛看着天空,许久不语。

    袁天罡坐在张百仁身边,其实长远行军,马车当真不如这粮草车舒服。

    你怎么愁眉不展,大隋百万大军,区区高句丽弹丸小国,定然亡国灭种矣!袁天罡脸上满是轻松。

    你也这么以为吗?张百仁开口问了一句。

    不然呢?袁天罡道。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什么运气天数未免太过于虚无缥缈。

    我感觉有些不妥!张百仁抽出一根稻草,放在嘴中嚼嚼。

    有吗?袁天罡到不觉得。

    行军路上,张百仁找不到机会吞噬明珠泪,毕竟军中高数无数,一旦将明珠泪泄露出去,便是天大的麻烦。

    不过瞧着那些食不果腹的役夫,这一路上每日都有一具具役夫累死,尸体就这般随便扔在路边,也不知便宜了那只乌鸦豺狼。

    当真是人命不如狗,性命太便宜,每日里都有忍受不住劳役之人累死。

    一路上,大半的时间都在路上度过。

    马车颠簸的很,张百仁也不敢随时行功。

    除了平日里和杨广说说话外,便是和袁天罡这厮论道。

    那厮不是元寿吗?袁天罡忽然指着远处。

    循着袁天罡的手指,张百仁看到了远处吹胡子瞪眼,暴跳如雷的元寿在与人争论着什么。

    在元寿周边,是喝着稀粥,面黄肌瘦的流民。

    隔得太远,听不到众人争论什么,张百仁露出好奇之色,对身边的侍卫道:去将他们叫来。

    不多时

    就见元寿扯着一个身穿盔甲的官员拉拉扯扯骂骂咧咧的走过了来。

    见过大都督!一群人行了一礼。

    张百仁坐在马车上没有动弹,只是点点头:怎么回事?

    被元寿拉扯之人身穿盔甲,周身虽然肌肉紧实,下盘比常人要稳重,但此时却也有些发飘。看起来壮实,但全都是骨头,骨头上覆盖着一层层的筋膜,显然也是修行武道之人。

    大人,小人负责后勤粮草调动,内使令却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整日里给我添乱那小将气喘吁吁道。

    听了小将的话,元寿满面怒色:你还好意思说,你看看役夫每日里吃的什么?稀饭里加入了草根树皮,一日只有一顿伙食,大家日行四十里,那个能受得了?你莫非要将役夫全都饿死不成?

    朝廷眼下粮食就那么多,首先要维持大军供给。大军乃是对付高丽的主力,总不能饿着肚子,我节省下来粮食怎么了!那小将不服。

    哟,你还有理了,你看看役夫吃的什么,饿死了多少人!这可都是活生生的人命。我不管,你一日至少要给役夫吃两顿粮食元寿指着小将喝骂:不当人子!端的不当人子!你就忍受父老乡亲饿肚子?活活被饿死?

    那小将讷讷,但就是不肯松口,死活不肯加餐。

    就在此时,一位偏将‘噗通’一声站出来跪倒在地,声音悲切:大人,您就别逼迫我家将军了,我家将军三日才吃一顿饭,眼下饿得已经皮包骨头,损害了武道根基,真的不能加餐啊,一旦士兵粮食供不上,必然会引起哗变,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听闻那偏将的话,元寿顿时面色一变,张百仁也是面色动容:三日一餐?

    都督,粮食真的不够了,不能大家都管饱,不然怕是要出大麻烦!小将苦笑。

    张百仁面色一变:这才行军一个月,粮食便见底了?还不速速派人督谴运粮!

    小将苦笑:运送粮食哪里有那么容易。

    元寿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静静的站在那里,过了一会才摆摆手,示意小将退下,爬上了张百仁的马车。

    都督,你说若是百万大军断了粮食,会有什么后果?袁天罡道。

    张百仁面色狂变:怕是陛下大隋有生力量都要被饿死在这里,大隋就彻底完了。

    张百仁终于知道哪里不对劲了,门阀世家可千万不能在粮食上做手脚,不然釜底抽薪大隋必然全盘覆灭。

    唉!元寿闷闷不乐,脸上满是低沉:陛下就不应该亲征,理应坐镇后方督运粮草才是正理。

    张百仁没有说话,过了一会才听元寿道:门阀世家虎视眈眈,陛下又一意孤行,只怕我大隋危矣!危矣!

    说完后跳下马车,身形凄凉的远去。

    唉!

    张百仁与袁天罡齐齐叹了一口气。

    这一日夜里

    张百仁坐在稻草上,忽然面色一变,只见天空中一颗星辰黯淡了下来,一道流星划过虚空,不祥的意味传入张百仁脑海中。

    此星辰下映命宫,朝中有大臣要归天了袁天罡面色凝重起来。

    正说着

    远处传来阵阵惊呼哭啼,随即迅速传遍整个军中。

    甲辰,内史令元寿薨。

    元寿死了

    谁都没想到,一心为国,忠心耿耿的元寿就这么死了,死的这么突然。

    内使令元寿薨,大军震动,据说当夜杨广一个人坐在夜明珠前许久。

    元寿的突然死亡,在众人的心中不由得蒙上了一层阴影。这是气运反噬,百姓的怨气在反噬大隋的龙气。

    瞧着元寿遗体,张百仁沉默了许久。又一位大隋柱石逝去,这对于大隋来说,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对于杨广来说,也是不可挽回的悲痛。

    求仁得仁!张百仁看了许久,方才上了一炷香。



第七百一十四章 斛斯政
    元寿就这么死了!

    大军继续开拨,元寿的尸体被运回了长安。

    事情没完

    二月,壬戌,观德王雄薨。

    又有一位大臣死在了行军的路上,平白增添了不知多少阴影。但众人却依旧抱着必胜之心。

    坐在稻草车上,张百仁心中沉思,不多时对着身边的左丘无忌道:兵部尚书何在?

    兵部尚书已经等候多时了!左丘无忌道。

    叫他过来吧!张百仁叹了一口气。

    兵部尚书段文振

    只见兵部尚书走过来,对着张百仁一礼:见过大都督。

    上来坐吧,咱们也莫要客套了张百仁看着胡子花白的段文振,轻轻叹了一口气。

    段文振马上稻草车,然后道:下官求见都督,是有要事与都督商议。

    何事?

    张百仁叼着稻草。

    都督,如今粮草不多了,你还要去催催陛下才是。且百万大军东征,一路跋山涉水百里,早就疲惫不堪,理应施展雷霆手段偷袭了高句丽,叫高句丽尚未反应过来之前便碾压才是正理。如今施展堂堂正正手段,未免多添杀伐。为了无用的名声,害得我大隋儿郎不知多少人又要惨死!殊为不值!只要能灭了高句丽,便可震慑天下。威慑塞外,何必分什么手段?段文振闷声道:如此拖拉,劳民伤财,百姓死伤无数,反而落了下成。

    陛下未必听得进我的话张百仁叹了一口气。

    都督不试一下怎么知道,为了那无数惨死的役夫,都督难道连试一试都不愿意吗?段文振盯着张百仁。

    张百仁不愿意去劝,是因为他知道杨广的意思。不单单要征讨高句丽,更是要趁机废了门阀世家的元气,给大隋争取时间。

    段文振毫不畏惧,眼神令人不容置疑。
1...365366367368369...12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