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之风云再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他乡的灯火
文和书记阴着脸:“拆迁补偿必须要有一个度!这个度就是不能让国家蒙受损失,不能让企业无利可图,不能让其他地区的拆迁成本无序上涨!这是铁东区改造市里面接受的底限!”
哎呦居然这么强势!其实邓某人不知道,他没来之前的秋文和才叫真正的强势,连君大公子这样傲娇的强人,都被文和书记死死按在脚底下摩擦,更不要说班子内其他人了。
否则拆光卖光招商的政策,也不会在群英市获得通过,事实上在宿豫市时代的秋文和更强势。那时候的他是改革先锋,是东海省改革的一面旗帜,连省委领导的话都可以不服从的。
这一点跟邓某人倒是有点相似,邓华冷笑道:“你的底线就是上海老百姓的利益给自己赚取政绩,给你身后的利益群体榨取利润,抱歉你的底限和我无关!铁东区改造必须按照我的规则来,相信现在改造的消息已经传扬开来,如果谁反对改造请他去铁东区直面那些老百姓。”
才明白他在见面会上打广告的用意,感情是要造成既成事实呀,韩艳琴真的是哭笑不得。还是年轻啊,这种手段未免太拙劣了一点,造成既成事实就能左右文和书记的态度么
未免太天真!对于秋文和同志这种纯粹的政客而言,朝令夕改都不是什么问题,何况是你邓某人弄出来的既成事实。届时文和书记大可以随便否决,毕竟人家才是群英市的一把手,你小邓同志排名第几
估计会倒数吧君大公子真的生气了,姓邓的的确是一把好刀,问题是这把刀双面带刃啊
第3614章 要官
居然把执政当成什么商业行为,这位这张嘴还真敢说,不过后面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韩艳琴不知不觉间,已经开始接受邓某人的理念,不过这位说什么“我只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这话有点大!
岂止是有点大最让韩艳琴震惊的,是“你和我道不同不为伍”这句话,作为群英市班子成员秋文和同志的直属下级,居然跟市委第一书记道不同,还敢明目张胆说出来,他想要脱离组织么
游离在组织之外,甚至跟代表组织的市委第一书记唱对台戏,新来的是在找死的节奏啊!对邓某人的话最敏感的无疑是闫明凯书记,一个跟市委第一书记不同道的干部,无疑是班子中的呀!
谁也不知道这颗雷什么时候爆炸,现在不过是点燃了引信罢了,已经把市委班子弄到人仰马翻。很难想像未来的市委班子是什么样的团队,最少现在闫明凯开始头疼了,作为纪委书记的他左右为难啊!
文和书记半晌才反应过来脸色煞白:“哼!不管铁东区开发是不是进行,启动应急机制,对铁东区全面限制土地开发和房屋转售,同时禁止突击办理房屋产权手续!至于开发建设什么时候进行,还是在春节假期结束后再研究,现在……”
春节后再研究春节后紧接着是人代会和政协会议,哪儿还有时间研究也就是说等一切安定下来也就到了四月份,足足两个多月要无所作为,这种事君大公子没有反应,邓某人却不答应!
啪!邓华一拳打在桌子上,纯实木的办公桌顿时出现一个肉眼可见的坑:“踢皮球或者扯皮这种事跟别人行!在我这儿不行!下午我就要人大常委会选举结果,同时必须通过铁东区改造方案,三天内组建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班子!如果耽误任何一件事,我会向省委省政府和省纪委弹劾你不作为!懒政!不要怪我没有提醒各位!”
噶哈呀没见过这么疯狂的干部,一天之内就要解决所有问题,简直是疯了么!还明目张胆跟文和书记要官,简直是无法无天了!没见过这么疯狂的干部!
即便君大公子都不敢如此逼迫秋文和,新来的居然想要上演逼宫的戏码,找死也要找一个风水宝地充当墓穴吧偏偏眼前的小邓同志,似乎没有任何忌讳,完全把自己不当外人!
更没有把自己当成文和书记的下属!梁新奎怒哼一声:“邓华同志你在干什么跟组织要官吗你还有一点组织纪律性没有你还有一点党性原则没有还有没有身为班子成员的觉悟”
说实话要官这种事连君大公子都不敢,最少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小邓同志还真是胆大妄为!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跟市委第一书记秋文和要官,已经不只是要官了,简直是在抢官一样啊!
如果是在战争年代,战士或者军官抢着要敢死队队长,还真的是大英雄勇士呢。但是在这个时候要官,一分钟都等不下去的干部真的不多见,简直是丢人现眼的节奏么!
哈哈!邓华大笑三声:“为了铁东区的整体改造尽快提上日程,这个官我还就是要了!什么叫做组织纪律性什么叫做党性原则你们把一天的事情三个月干完是组织纪律性
第3615章 陈怡妃
“宗毅省长我跟你要官!”邓华开门见山,“我来群英市不是泡蘑菇的,也不是给自己刷分镀金的!我是要干点实事的!我提出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方案,提出群英市铁东区全面整治方案,提出针对困境企业改制计划,这里的领导告诉我要等到春节以后再研究决定!狗屁研究决定!”
跟省长打电话爆粗口!没见过这么牛叉的干部!也没见过这么不知死活的家伙!连君大公子都被小邓同志吓一跳,要知道李宗毅是崛起的新生代党系干部之一,在党系内部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别看只是候补委员,只是白山省省长,但是这位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某些省份的书记。现在小邓同志对李宗毅如此不敬,刚刚被他骂的很有可能是省长大人身边的秘书,这家伙是要找死么
找死也不要拽上自己吧君程脸色都变了,比他更糟心的无疑是秋文和,老秋真的只是看姓邓的不爽而已,所以才会故意把邓某人的提案搁置,毕竟他刚刚抵达就弄出来这么出类拔萃的项目,把他文和书记比没了呀!
难道姓邓的就不知道收敛一点么难道他就不知道功高盖主会是什么下场么不管他是不是知道,邓华同志已经触犯了文和书记的禁忌,那就是班子内不允许出现第二个太阳!
绝对不允许周边五米范围内比他更炫目的太阳!现在姓邓的就违反了这项隐形的规则,你居然比市委第一书记更耀眼,让秋氏模式创造者情何以堪
问题是没想到这家伙如此的不要脸,居然搞出找家长的戏码!小邓同志可不知道秋文和同志咋想的:“这帮尸位素餐的蛆虫给不了我干实事的空间和权限,我认为自己在群英市纯粹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所以要么给我官要么放我走!您选吧!”
他跟省长大人这么讲话!居然还在爆粗口!谁不知道李宗毅省长是儒官啊,谁敢在他面前爆粗口,那是找死的行为。偏偏邓某人爆粗了,却没有被判死刑,他伸手把电话给了秋文和。
再看文和书记那张脸上汗水滴滴答答往下落:“您好宗毅省长我是……呃!”
那边李宗毅不管他是谁:“调邓华同志到群英市就是要解决问题的,现在你的拆光卖光招商一套陷入困境,就要给邓华同志施展抱负的机会!文和同志,身为一把手要有一点肚量,不要嫉贤妒能,不要成为城市发展的绊脚石,不要真的成为邓华同志口中的蛆虫!怎么做我相信你还是有决断的,我现在有一个外事活动,晚上给我汇报工作进展,就这样!”
那边电话挂了!秋文和把电话缓缓放在桌上,半晌才转向李春福:“召集人大常委会议!在家的常委务必全部到场,专门审议铁东区改造项目立项,同时选举邓华同志任职副市长,散会!”
有些人就是欠收拾!邓华捞起手机转身就走,这间办公室里面充斥着腐朽的味道。一帮混吃等死的领导,却成为群英市的掌舵人,一个个丝毫没有一点危机感,邓华很难想像,在这几位的手底下自己能干成什么大事业!
包括看上去支持自己的君大公子,邓华一样不看好,如果君程市长真的有心干大事
第3616章 尊严!
政经记者远比小邓同志想象的更聪明,这边车子行驶,后面的女人已经改了发型化了淡妆。当车子在一家饭馆门前停下的时候,连邓华都有点认不出女人了,因为女人尽可能把自己丑化了!
第一次见到故意扮丑的女人,邓华点点头:“厉害!你很有当卧底的潜质!走吧我们去吃饭,我请客!”
这里是铁东区一个算得上红火的饭店了,面积很大应该是那种办酒宴的地方,里面人还真不少呢。很难想像企业部都陷入困境,很多人都下岗了,居然还有这么红火的饭店。
难道是醉死梦生么连陈怡妃都好奇,走在邓某人身边轻声道:“我还是第一次来这里吃饭,感觉像是在铁西最繁华的地段,人气很旺……”
女人忽然不说话了,因为她看到了饭桌上的菜式,居然只是很简单的家常菜。没错真的只是家常菜,三个人走到里面找个空桌。吴刚笑笑:“二位稍等我去打饭!”
啥意思邓华愣了一下:“没有服务员么”
嘿嘿!吴刚苦笑道:“这里算是半个自助餐厅吧,五块钱吃饱的那种,如果您不喜欢我们……”
这才是真实的铁东区!邓华站起身:“我们一起去吧,我瞧都是自己端盘子呢,那个谁你也来吧!”
和在市委食堂全然不一样,这里的菜品算不上丰富甚至有点low,是那种寻常的家常菜。烧茄子、土豆酱、黑白菜、榨菜炒肉丝、酸菜炒粉丝,还有酸菜炖鸡骨架、鸡肝小炒、小鱼酱,后三样算是荤菜。
一份餐盘中四两米饭两样素材一样荤菜,米饭吃不饱可以再添一次,还有馒头、烙饼、玉米面大饼子可以算主食。五块钱真的可以吃饱,最后还可以去要一碗汤,这碗汤只要两毛钱!
三个人端上餐盘回到餐桌前坐下,陈怡妃轻声道:“怎么还有只要一个菜的”
顺着女人的眼神看过去,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只有两个餐盘,每个餐盘里面只有一个素菜,不过有三碗米饭。母亲只吃饭和免费小咸菜,两个孩子大口大口吃着米饭和菜,仿佛第一次吃到这么美味的食物。
吴刚沉默半晌低声道:“这里叫做家庭食堂,很多菜的价格自己在家里都做不下来,像那样一菜一饭只要三块钱两份五块,也可以填一碗饭。”
娘三个在饭店吃一顿饭五块钱!邓华抓住了自己的餐盘,里面三样荤菜这个是十元一份的,没想到吴刚低声道:“不要去!”
“为什么”
陈怡妃也想把自己的饭菜送过去,吴刚叹口气:“其实带孩子来这边不是为了省钱,也许只是一次奖励,真的只是给孩子的一次奖励。看上去很凄凉是不是,但那是穷人家孩子的幸福,毕竟也是下饭店吃饭了!如果我们给他们送去,今天娘三个的幸福感就全没了,她们享受的幸福感就变成了被施舍的屈辱感,你觉得应该去吗”
第一次发现,自己找的这位司机不简单啊!连陈怡妃也对这位嬉皮笑脸的司机刮目相看,之前觉得这位司机很寻常,甚至有点赖皮赖脸的性格,整天嘻嘻哈哈的没正调。
现在却感觉不一样,邓华一点食欲
第3617章 甘为民役?
没错!邓华郑重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改革开放的檄文!因为它引爆了当年的大讨论,也正是因为解放思想之后,才有了后来的改革开放。很多地方的经济落后,不是因为天时和地利,而是因为人的思想观念落后,就像现在的东北、西北和西南这些地方!”
这话有点武断,陈怡妃撇撇嘴,她不相信在西南大山深处可以诞生侨州奇迹!不相信在西北荒漠可以诞生全新的沪市,不相信在东北有机会诞生金融城,不相信这里会出现小商品产业群。
正如邓某人所说都是一样的天时,但是他似乎低估了地利的影响,华夏改革开放的成果证明,只有沿海沿边经济区才有机会大跨步前进,内陆地区根本没有机会追赶啊!
连吴刚都不觉得邓华的话理由充分,其实不只是这二位,很多东北人都不会赞同小邓同志的话。作为华夏的长子,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东北,这里边的人民一向有着蜜汁自信,一向认为自己和自己的家乡是最好的。
之所以这些年来经济落后,被经济发达地区远远的甩在后面,是因为改革开放初期付出太多。导致这边透支了潜力,错过了产业转型的大好时机,才会被南方彻底甩在后面的。
不过邓华不这么看:“其中东北具有全国最好的工业基地,拥有全国最好的产业工人集体,有全国最雄厚的经济底蕴,有堪称完美的产业生态链,却沦落到全国排名靠后的境地!这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更是人心的问题!”
人心的问题么陈怡妃承认东北人观念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但是还真的不认为有那么严重,别忘了白山省有经济奇迹的单于乡工业区,有经济飞速发展的松港市靖江区,这些地方人们的思想绝不会落后的!
陈大记者摇摇头:“我们都承认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但是这里人心真的有问题吗这里的人热情好客豪爽大方,如果没有东北人无私的奉献,改革开放初期南方用什么搞基建用什么让数百万的外来务工者吃饱据说当年南方很多地方是靠红薯果腹的!”
贡献真实存在!邓华点点头:“我在西部地区跟他们说起过东部地区对华夏的贡献,但是那是上一代人甚至上上一代人的贡献,那是共和国长子的贡献!现在的东北已经是长孙了,不再是长子了吧,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一点,从九十年代开始东北地区的经济状况出现了危机。”
其实说起来有点神奇,计划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几乎都是在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进入危机的。就像前苏联就像八十年代末的日本,就像华夏的大东北,都是在这段时间经济陷入困境。
实际上这种危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早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今天的经济格局。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n
第3618章 秦歌董事长
小邓同志微微一笑:“没错我是初中肄业生,同时我也是函授中文毕业生,据我所知吴刚是白山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其实我很好奇吴刚的生活经历,68年出生的你不过三十五岁,却有着如此丰富的人生,我想从他的身上已经隐约看到东北人心了!”
用吴刚做自己的司机是偶然,但是邓华绝无可能不对他做一番调查,实际上不需要小邓同志主动调查一个司机,市政府办公室自然有人出售帮忙调查,否则给市委领导身边安置一颗,很多人都要被炸的体无完肤!
看过司机的履历之后,邓华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堂堂的大学生去下海经商不足为奇。在南方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随后却又回到市政府开车,这就让人不得不深思了。
嘎嘎!吴刚完全没有领导干部司机的觉悟:“老板说着了,最初毕业家里帮忙安排了事业单位的工作,只是赚的那点钱不够养家糊口的,所以卖了老爸老妈的楼停薪留职跑运输。后来有了孩子,偏偏败家孩子特敏感,加上她上的学校政府机关孩子特别多。我开着捷达去接她,那些机关干部骑自行车去接孩子,反倒是我被鄙视,所以呵呵!”
从事业单位职工到下海经商,再从大车司机到小车司机,这就是东北人追随内心的选择。因为没钱选择下海经商,因为没有社会地位选择回归体制内,尽管只是体制内一名小小的政府司机!
听过吴刚的经历,陈怡妃忽然想起身边很多人,女人的父母亲不再群英市,但是她却是在东北长大的。在这里有诸多的同学和朋友,自然也知道他们有什么样的生活经历,不过此前的女人并没有什么感触。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前的陈怡妃就是山中人,云里雾里看不清东北的现状,更看不清东北的人心,此时被邓某人一番点拨,听了吴刚的自我剖析,女人豁然开朗!
真的是人心啊!看看手表邓华站起身:“走吧!我们去看看青山餐饮集团,看看那边进展的怎么样了,希望一切顺利吧,也可以安置一批下岗职工。食为天餐饮有限公司的团队晚上到达,也需要让秦歌他们安置一下,要过年了很多事都要抓紧!”
这位到底是效率高还是忙活人啊!说实话认识小邓同志两天不到黑,陈怡妃却感觉他像是上了劲儿的发条,转啊转啊的不停,还真是一个干将!岂止是干将啊,小邓同志雷厉风行的做派,着实吓到了一群人。
按理说下午针对他的选举和任免,邓某人却没心思过去参加,而是直接到市一招。有市政府督查室主任敖立军出面,市一招的工作很好做,那边秦歌也是雷厉风行的,居然开始张罗在市一招食堂开业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