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0之隐形富豪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驴蹄千里
俄罗斯人立刻迅速的派了5条长长的队伍,速度之快简直让贾磊目瞪口呆!
“这也太快了吧,恐怕还不到十分钟吧”贾磊惊讶的问。
“要知道现在苏联人只有两件事最拿手,一件事是喝酒另一件事就是排队了!”喀秋莎苦笑着说。
从1990年六月份俄罗斯独立开始市场上物资短缺的想像就更严重了,以前是抢不到紧俏商品现在连基本生活物资的供应都开始出现短缺了。肉类更是每天只有极少数幸运儿才能从供应商店卖的。
“怎么会这样,上面没人管吗”贾磊问。
“上面的人都在忙着国家大事,这种小事当然没人管!叶利钦做莫斯科市市长时曾经亲自伪装成普通人去一家有新鲜小牛肉供应的肉店去买肉,他排了很久的队却没买到肉,营业员告诉他牛肉卖光了。
可是他跟踪售货员到了商店的库房,从窗户外面看到原本被宣布卖光了的小牛肉居然还有好几大块挂在在哪里。那可是莫斯科!连首府城市的人都吃不上肉更何况我们这种小城市的人了。”克斯布尔用嘲笑的语气说。
贾磊才真正发现苏联这个外表华丽强硬、街道整齐的国家的真面目,苏联这个现在世界最大的国家内里已经腐朽糜烂了,现在只要有人轻轻一推它就会昏然倒塌。
“我们的国家需要叶利钦这样的勇士,他会代表我们老百姓说话,他反对这种不公平的分配,听说叶利钦会和我们一样乘坐公共交通系统上班……”喀秋莎在一旁滔滔不绝、无比推崇的讲起了叶利钦的各种事迹,听见她讲述的民众和士兵眼里都发出了希望的亮光。
“我们还有正事要办,这些事以后再说吧!”贾磊看不下去打断了喀秋莎的演讲。
贾磊怜悯的看着这些人,这些人不知道被他们寄予厚望一手捧上俄罗斯首任总统宝座的叶利钦用了十年时间和一个休克疗法彻底把苏联这个工业强国弄得分崩离析——负债累累、元气大伤。
“噢!你说得对,我们还有正事要办。”喀秋莎不好意思的笑了,然后就带着人开始卖鸡肉了。
“这些鸡我们都分装好了,每只上面已经写好了标价,你只要按着标价牌上的价格买就行了。”贾磊说,反正他们出库时要记账贾磊就直接让人算好价钱贴在包鸡的袋子上了。
“太好了,我们可以省好多事!鸡肉你们打算买多少钱一斤”喀秋莎问。
“黑市牛肉价格是40卢布一公斤,鸡肉就买三十五卢布一公斤吧,这些鸡肉我们分了的大中小三个规格,你就按规格和商标上的价格卖这样省事点。”贾磊说,然后喀秋莎就宣布了价钱和规格。
“店里还有一些人等着购买活鸡,我现在陪你过去吧。”克斯布尔说,那里现在正有一场小型拍卖会等着贾磊呢。
“走吧!这些鸡王可是费了我好大心思选出来的,如果不卖上一个好价钱我就对不起自己。”贾磊深吸一口气说。
****
娜塔莎商店里。
商店里的大厅此时正站着一百位左右的客人,于外面购物的客人不同,商店里的人衣着明显光鲜精致的多,这些人大概分为三个团体。
月薪两百卢布以上的白领阶级、小有家产的中产阶级和苏联正在崛起的小商人们。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有钱,却没有太多钱!
重要的是这些人没有太多背景,搞不到国营商店里的各种紧俏物资,而平时黑市上的物资也因为新年临近发生了短缺,因为卢布贬值的幅度太大其他国家进口食品正在磋商中。
 
第17章 一根毛都不放过!(对不起晚了!)
贾磊出去时候是带着一群鸡,回来的时候却带了一堆钞票,这批鸡全加起来卖了将近90万卢布的高价!
“这是什么味”吴牛抽着鼻子问,现在他们离村子还有不到一里路。
“香!真香!闻着怎么有股肉味啊”苏仁峰问。
“你鼻子真好使,是狗鼻子吗这离村里还有一里地呢你都能闻出来!”贾磊惊讶的说。
“我又没有鼻炎,这么大的一股卤肉味怎么可能闻不到。”苏仁峰边说边抽着鼻子。
冬天和夏天不同,没有么多花花草草散发着各种味道所以空气中那股浓浓的卤肉味特别明显,真是十里飘香……
“这味不错,地道!待会儿的卤味一定特别香!”贾磊深吸一口气说。
卡车很快就开到了村里,可奇怪的是平时村里街道上总会有两个人在说闲话,今天大街上居然一个人都没有,苏仁峰不知道缸窑村的人都去哪了。
“你们村的人都去哪了一户人家都没有人。”苏仁峰问。
“这你不用管,你就顺着香味儿走吧!”贾磊一点也不担心的说,苏仁峰只好拉着人进村。
“去大队部!”贾齐佳好心提醒起自己的便宜外甥,苏仁峰立刻把车开到村委会去了。
车子刚子停在村委会苏仁峰就愣了,村委会的院子里居然全是人,打眼一看缸窑村的男女老少几乎都在这,村委会的空屋子门全都打开了,屋里屋外摆了二十多张桌子!院子里更是垒了好几个大土灶,这些大土灶上全都放在一米多宽的大铁锅。
这些大铁锅下烧着长长的木头,锅里正在“咕嘟!咕嘟!”的冒着泡,深红色的卤水里放着八角、茴香、花椒、肉桂等,满满的一锅鸡头、鸡脚、鸡脖子正在里面不停的冒着泡。
“你们村这是要干什么有谁家要办喜事吗”苏仁峰问。
“没有人家办喜事!也不看看现在都几点了。”贾磊说完从车里爬下去,他刚一落地村里人就都看向他。
“回来啦”三太爷站起来问。
“嗯!回来了。”贾磊点点头。
“还顺利吗”杨村长赶紧问。
“一切顺利!”贾磊回答。
“吴牛你这次出去怎么样”有村民向吴牛求证到。
“我们这次特别顺利,所有的东西都卖了!”吴牛咧着嘴笑着说。
“轰!”的一下子人群就兴奋起来了。几个人上来拉过自己的亲人就问这次去苏联的情况,贾磊也被三太爷爷叫过去了。
“娃!这次你没赔吧”三太爷问。
“你老说什么呢我做生意什么时候赔过”贾磊说。
“没赔就好!没赔就好!你弄的那个鸡王大赛可是花了上万块呢,这些钱都能买上千只鸡了。我这不是担心你吗”三太爷说。
“老毛子钱值钱,那边又缺肉!赔不了!而且我们还赚大发了,别的东西不说,就这锅里煮的东西就是咱们赚的。”贾磊得意的看着几口大锅说,饭菜的香味飘进鼻子里馋的他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是啊,赚大了!苏联人不会享受,这么好吃的东西都不吃,全便宜给我们了。”吴牛媳妇笑呵呵的说。
“这是怎么回事要办流水席吗”苏仁峰凑过来问。
“对!流水席。全村人忙活了好几天了,也该好好补补了!反正外国人不吃鸡爪子、鸡头、鸡脖子、鸡杂什么的,我就让大伙收拾鸡褪毛的时候顺便把这些东西都剁下来了,这样不但咱们的鸡卖相好看剩下的东西也不至于让老外白扔了浪费了。”贾磊坐在一把椅子上说,苏仁峰边听边抻着脖子挨个大量锅里都是什么。
“卤鸡脚、鸡头、鸡脖子,爆炒鸡胗,水煮鸡肝,溜鸡小肠……”苏仁峰看着菜色说。
“贾三太爷开席吗”掌勺的大厨问。
“开席!开席!人都回来了干嘛不开席啊,起锅!上菜!”三太爷底气十足的大声喊道,帮厨的、跑堂的村民立刻齐声应好。
男女老少们纷纷三五成群的找地方坐在一起,有那人口多得人家,一家只就能占上两张桌子。
“开席了!开席了!”好多小孩拍着巴掌喊道,他们可能是最开心的了。
“油了!油了!大家让一让!”跑堂的男人喊,只见他把一个一米长的大长方形托盘格外肩膀上,上面层层叠叠的摆了三层盘子。
90年代好多地方用的还是老规矩,像这种流水席掌勺的大厨和端方盘的跑堂可不是谁都能干的,大厨炒菜一锅要出几十盘,没有眼力和十几年的经验做出菜味道好不好先不说,万一没掌握好分量!多出来两盘或是少两盘都不行!
端方盘都是18——35岁的青壮男子,因为一盘子菜要有四五十斤,很少能有女人拿的动,端方盘的盘子里放上两层盘子才算合格,如果只能端一层七八个盘子哪是不行的!大厨炒的菜多又快,不马上端走就会没有地方放了。
****
“鸡爪子!好多鸡爪子!我好久没吃酱鸡爪了……”贾磊流着口水看着桌上的卤鸡爪说。
1990年菜市场卖的鸡都是整只整只的卖的,根本没有单独卖鸡爪、鸡翅、鸡脖子的,贾磊做梦都梦到好几次泡椒凤爪,可乐鸡翅、麻辣鸡脖之类的菜了。
“好吃!太
第18章 三毛之死(过渡章可不盯)
1991年1月1日
贾磊在床上正呼呼大睡,三妮走进来喊他起床。
“贾磊起床了,起床了!再不起来就要晚了,现在已经已经8:30分了。”三妮喊道。
“不要吵,让我再睡一会。”贾磊翻了个身把头埋在被子里。
“不能再睡了,一会还有事呢!”三妮推了贾磊一下说。
“你这样叫没用!我们昨天晚上12点多的火车进站,大家折腾到凌晨2点才睡着,这时候是睡的最香的时候,你看我的!”姑奶奶走进来说,然后她就把贾磊的被子一掀。
“好冷啊!”贾磊迷迷糊糊的说了一句,然后闭着眼睛开始伸手摸被子,姑奶奶把被子放到一边把两只手往贾磊的脖子上一放。
“啊啊啊!冻死我了,什么东西这么凉”贾磊叫了一声立刻睁开眼睛。
“清醒过来了吧要是还没醒我再拔(冻)你一下!”姑奶奶问,她可是刚从旅馆走路过来身上都是凉的。
“不麻烦你老人家了,我清醒了!你出去吧,我换了衣服马上来。”贾磊赶紧说。
“瞧你那熊样,我们东北的孩子都是这么叫起床的!你还不如三妮小时候呢。”姑奶奶说完就带着三妮走了。
贾磊唉声叹气的起来穿衣服,这时候的人冬天都穿秋衣秋裤所以也不会走光,在东北如果这两样都叫不起床,下面就该拿雪球放脸上了。贾磊这时无比庆幸明珠市冬天很少下雪!
是的,贾磊和贾春杏现在在明珠市,同来的还有三太爷和大房的大伯。
他们这些人吃了流水席后就连夜赶火车来明珠市了,他们要给贾爱国烧周年。
缸窑村现在人人都是万元户了,所以大家都能拿出几百块钱的路费走这一趟!贾磊还小,贾爱国又是为缸窑村光宗耀祖的人物,本家人在这种大日子还是应该在场的。
****
“贾磊你包里是什么看着怪沉的,我帮你拿吧。”大堂伯看着贾磊的背包问。
“是我从老家祖坟里带的土,人家都说叶落归根!我爸这是国家给安排的回不去了,我给他带点土过来。”贾磊说,他背上的包里装了足有三斤多的土,都是贾磊趁着空闲的时候上祖坟挖的。
“你去祖坟取土,惊了祖宗们该怎么办祖宗会不会怪你”姑奶奶担心的问。
“应该不会,我挖土前给祖宗上香烧纸钱问过了。”贾磊说。
贾磊虽然不迷信但是总觉得自己当初没能救下自己亲爹特别遗憾,贾磊总想为贾爱国做点什么才能对得起贾爱国的养育之恩。
“到烈士陵园了,下车吧!”司机说到,这车是纺织厂特意派来的,前面那辆小汽车是市政府的人派来的。
贾磊和缸窑村贾家的人带着香烛纸钱和祭品摆在贾爱国的陵墓前,副市长和副厂长则每人献了一个花圈。
今天可是新年的第一天,这时候给人扫墓肯定让人觉得晦气,所以各单位不约而同的派了副职来,只有港口来的是个正职主任。
贾磊跪在地上给贾磊爱国烧了纸钱后就“砰砰砰!”的给贾爱国磕了三个响头,抬头是额头都红了。
“爸……这些钱你别省着,到了地下随便花!你儿子现在能挣钱了,管够!你也别舍不得我不去投胎,我现在过得很好!你在下边估计也能看到,现在投胎可是个好时候……一出生就是九零后,一点苦都不用吃还能赶上21世纪……”贾磊念念叨叨的跟着贾爱国说话,其他人则也跟着烧纸钱上香。
九零后和21世纪这些词没问题,贾磊可以放心的说,那些不能做出口的话他也在心里和贾爱国唠叨了一遍。
“把土拿来,围着坟头洒一圈!”三太爷看了看烈士陵园的构造说,大堂伯听话的把贾磊背包里的土拿出来洒了起来。
“爱国你安心吧,家里人都好着呢!你生了一个好儿子,带着村里人发了大财。这个儿子多孝顺啊,他怕你想家还特意去山上给你挖了祖坟的土。这些土洒在你身边就和家里人陪在身边一样,祖宗们会保佑你的。”贾三太爷说。
****
周年仪式过后贾家人并没有着急回家,好不容易来到明珠市这种大城市一趟,大家都想好好逛逛买点礼物带回去,三太爷和大堂伯天天出门,倒是姑奶奶除去烈士陵园参加葬礼以外就没出过门。
贾春杏这次来一是给贾爱国烧周年的,二就是给自己的大孙子媳妇李春花侍候月子来的。
“奶奶我这次又生了一个丫头该怎么办啊,生二丫的时候孩子他爸的工作都就了,还罚了一千块钱,这又生一胎还得罚吧”李春花问。
“我托人到镇上打听过,还得罚而且是加倍至少两千块!”贾春杏叹了一口气说。
 
第19章 上山打猎!傻狍子(求收藏求推荐)
“咯吱!咯吱!”脚踩在雪地上的声音传来,一行人慢慢的走在东北的深山老林里,贾磊腿一迈突然整个身子往下一陷半埋在及腰身的雪里。
“哎呦!怎么有个坑啊大傻你快把我拔出来!”贾磊在雪地里挣扎着说,跟在他身后的大傻立刻上来抓着他的棉衣领子使劲一提把他从雪地里拔了出来。
“你这娃……不是告诉你跟着我的脚印子走吗,你怎么又掉雪窝子里去了”贾齐佳走过来说。
“你们步子太大我腿短够不着!”贾磊闷声闷气的说,他脸上戴着口罩脖子上围一条狐皮围脖,头上戴着帽子手上带着皮手套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连根头发丝都没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