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1990之隐形富豪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驴蹄千里

    “对,就是这样!你多垫一点塑料布护着,检查的人手比较重万一把东西随便放在地上也不会摔坏了。”苏仁峰说。

    “我这个好弄,你那个相机可不好带!十几个相机包就装满了,50斤恐怕要装一麻袋吧”贾磊回头看了一眼苏仁峰的相机问,他觉得苏仁峰不应该会这么浪费的。

    果然和贾磊想的一样,苏仁峰也看上了这些相机中间的缝隙,他把手表盒打开手表小心的塞到相机盒子间的空隙里,这时候好多倒爷都是这么干的,老毛子海关限重大家倒爷们为了带更多东西回去就会把一些不必要的包装扔掉。

    “你有娜塔莎哥哥的关系干嘛还要和普通人一样遵守海关限重呢”贾磊问。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们和那些倒包的不一样,可以在这边直接雇老毛子帮忙把东西提过去只要花一点小钱就行。不用特意麻烦娜塔莎的哥哥!”苏仁峰说,贾磊听了点点头。

    “倒包客的挣的少,所以才想方设法省钱,我们有边民证可以每天进出不用太在意这些。你要在意的是不要弄些海关会扣押的违禁品就行!”苏仁峰把最后一块手表放到包里警告贾磊说。

    “来!我们把它们挨个放到称上称一下,看哪个包超重没有。”苏仁峰说完把手里的包放到店里的大秤上小心的秤量。

    “我上次来的时候就发现,界河两边边贸区里无论是卖什么的屋里都有一台秤时还奇怪呢,原来是用来称货的。”贾磊恍然大悟说,要知道在边贸区里无论是卖毛毯还是卖食物的店里都有秤。

    ****

    因为是自己人贾磊和苏仁峰的货在苏联海关并没有被刁难,苏仁峰却还是给两个检查站的兵每人塞了10卢布,贾磊知道这是关口的潜规则。

    “停下!检查货物。”在华夏国的海关里苏仁峰被拦了下来。

    “有什么问题吗”贾磊问。

    “不知道,我以前都是用卡车运货的从没出过问题。”苏仁峰说。

    “你们的货物重量和品种都符合华夏法律但是……”

    “我就知道肯定有但是!”贾磊小声吐槽说。

    “但是你们的货物价值比较高,需要交税,按边贸条例需要交正常进出口贸易一半的税费,这些手表每个价值50卢布总共800枚已经超过5000元免税区了。”华夏海关人员说。

    “你以前交过税吗”贾磊问苏仁峰。

    “当然没有,事实上除了像这种真金白银的货物外海关对边民的大多数货物并不收费的。便民们都很穷,很少有人够一次性拿5000元以上的货。以前这些大额的货物,我都是以外贸公司的名义发的。我还从来没交过个人税呢!”苏仁峰回答到,是的在私人企业并不发达的90年代初,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对交税的意识都很单薄。

    “贾磊回来了,快上来!三太爷还在家里等着你们呢。”吴牛赶着马车停在边贸区外面说。

    “力夫伊你们两个把我的包放到马车上。”贾磊对力夫伊兄弟说,两个俄罗斯大汉听话的把东西放到马车上。

    马车“哒哒”的拉着贾磊和苏仁峰往三岔口镇的方向走去。

    ****

    “这次叫大家来就是来分钱的,村里的苹果已经卖了钱都在这!”三太爷指着大队部中央桌子上摆着的美金说,村里人看到前轰得一下就讨论开了。

    “这是美金




第4章 华夏式分红, 顶级食材供应商
    “你孙媳妇怎么生了不是还差几天呢吗”

    有人问杨老太太。

    “我也不知道,就是刚才不小心摔的一跤。”老太太低着头站在产房门外说。

    因为三岔口县离村里只有几里路,这些小村子里的早产的产妇也会到医院去生孩子的。

    “梅玉的家属在哪呢”产科的大夫匆匆地从产房里走出来问。

    “在那呢!”小护士指着杨老太太问。

    “你们今天给产妇吃什么了产妇身上没有损伤反而有催产的迹象,生孩子讲究一个瓜熟蒂落又不是赶火车你们着什么急”大夫批头盖脑的就训起杨老太太来。

    “也没吃什么,就是从镇上的中药店里抓了一副催产药,咱们镇上的老大夫看过药方了他不会害我们的!我就是想要我孙子早几天生。”杨老太太说。

    “镇上的老中医看过药方吗那应该没问题,不过药性有点大可能吃多了,胎动特别厉害!”大夫说完又回去了。

    “杨老太太你算盘打得可真精啊卖苹果的钱昨天才回来,早上村长叫大家去分钱,没想到这钱还没分你家居然就多添了一口人,该不会你们早就知道这笔钱是要按人头分吧”赶马车的吴老六问,刚才就是他把人送医院的。

    杨老太太不说话了,他们家还真是打着这个主意!杨村长可是他弟弟!

    杨老太太的小姑子是邻村里的产婆,昨天正好在他家做客,吴牛下午回来后就把苹果卖的两百万多万的事情说了,村里人都在讨论着这笔钱会怎么分。

    关于这件事村长和书记早就放出风来了,要按人头分!这也是当初全村老少不分男女老幼齐心协力摘苹果又帮忙走私的原因。

    ****(昨天下午)

    “怎么这么快就卖回来了孙媳妇眼看就要生了,要是在拖两天我们家就能多分一份儿的了!”杨老太太听到消息以后跟自己小姑子抱怨说。

    “按人头分吗一个人能分多少”杨老太太的小姑子杨产婆好奇的问。

    “我们村人少,大概一个人能分一万多块!你说为什么我们家运气这么不好,这孩子要是早生两天生,生下来就是个万元户……”杨老太太拍着大腿可惜说,不料杨老太太刚说完她小姑子就激动得站了起来。

    “生下来就是个万元户,你们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错过呢这孩子一定要生,今天就生。”杨产婆激动的说。

    “可是生孩子这种事都是老天爷定的,不到日子生不了啊”杨老太太说。

    “怎么生不了你不知道我婆婆当了几十年产婆了手里头有好几个产妇用的方子,现在这些方子都传给我了,光催产的方子就有三个,一会儿你叫我大侄子悄悄的去镇上中药铺抓药回来给梅玉吃!我保证这孩子一定能在今晚就生下来。”杨产婆说。

    杨老太太把自己妹妹的话跟全家人说的,家里人大部分都同意了。现在一个万元户还是很值钱的!

    可惜孙媳妇胆子小,不敢喝来历不明的药当着老人的面子喝了两口然后一转身就把药倒了,因为是自家人怕出事,方子的药量并不大,杨家孙媳妇晚上只是觉得有点不舒服也没生。

    杨老太太一家人和杨产婆白等了一夜!

    杨产婆觉得不对,如果真吃的药哪怕孩子没生下来也应该发动了可侄孙媳妇却一点事都没有。

    “你是不是没吃药”杨产婆问梅玉。

    “我……我吃了!”梅玉磕磕巴巴的说,她的样子一看就是心虚。

    “家里就这么大点地方,吃没吃找一下就知道了。”杨产婆说。

    杨家人找了一圈果然在窗户底下找到了药味,虽然药已经渗到地里了可是味道却留下了。

    为了能拿到这一万块钱,杨产婆今天起早又买了一副药亲眼看着梅玉一口不剩的喝下去了。十二个小时内连喝了两幅药,哪怕第一幅只喝了两口药性叠加起来也要比正常猛烈的多。

    梅玉就难产了!在医院经过3个小时的抢救后,杨家人如愿以偿的添丁进口多了一个孙子!

    ****

    “这里有55万美金,村里拿三成是41万2500美金,剩下的11万7500美元是你们的。”杨村长把钱分成两部分,把少的那份推过来。

    苏仁峰叹了一口气接了,贾磊有点不高兴。

    “还有一笔款子没收回来呢这笔钱对方要卖了苹果在给。可是现在苏联乱了我怕出意外!”苏仁峰说。

    “收不回来就算了……反正有两百多万早就回本了,苏联乱了是谁都不想的。钱收不回来不怪你们总不能把命搭上……是吧杨村长”三太爷看着杨村长问。

    “是这个理这笔钱如果能收回来的话村里只要一半,剩下的都归你们吧。”杨村长说。

    ****

    缸窑村原来总共有243人……加上贾磊和新生儿现在已经变成了245人了,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已经98岁,年纪最小的只有几个小时——就只刚出生的杨家孙子杨万元!

    “这笔钱村里决定按人头分按户口分,嫁出去有户口的闺女和刚娶进来没户口的媳妇只能拿一半!”杨村长说,下面立刻有人不干了。

    “嫁进来就是村里人了凭什么不能分”有个新媳妇问。

    “没办法这是国家规定,如果你早点把户口迁过来也可以分到钱的。”三太爷凉凉的说。

    “我……我们村里地多我才没把户口迁过来!”新媳妇后悔的说,其他没迁户口的大多是因为不够法定结婚年龄的媳妇。

    “没拿到钱的也别觉得亏,好多人家有闺女的户口也不是没迁出去吗反正总共也不到十个人,卖苹果还有一笔货款没收回来呢,你们现在赶紧把户口迁过来下次就能领到钱了。谁再吵的话下次的钱就不给他分了!”杨村长敲着桌子大声说,下面的人只好闭上嘴。

    “再说一遍!钱是按人头分的村里人都有份,谁都不许抢其他人的钱必须本人来领——尤其是那些不孝敬老人的更不许抢!谁抢了下次分钱就没他的份!”三太爷看着村里人说。

    &



第5章 富豪奇怪的品味和美食标准(求推荐求收藏)
    还没等贾磊动身前往明珠市,大傻就已经从明珠市过来了。贾磊看着大傻叹了一口气把自己的东西递给他,又直接带着他往回走。

    “我还正发愁呢,这么多东西我该怎么拿!幸好你来了,不然我还得找人陪我回家呢。”贾磊说。

    苏仁峰要照顾娜塔莎是肯定不会回去了,贾磊原本是想在贾家找一个堂兄弟一块回明珠的。

    “可我刚来就回去吗我还想在旅店里好好睡一觉呢。”大傻不情不愿的说,火车卧铺上的小床实在是太小了他一直没睡好。

    “别抱怨了,回去我请你吃好吃的!你想吃什么都行,还会给你发工钱。”贾磊说,大傻这才高高兴兴的提着包跟过去。

    “要请我吃饭吗那我要吃烤乳猪,我好久都没吃烤乳猪了,我一个人要吃一头。”大傻高兴的说。

    贾磊听到这脚步一乱差点没跌倒,一个人吃一头猪!大傻难道是猪妖转世吗

    ****

    “你们也是刚从老毛子那边回来的吧”火车上邻座的中年男人刘文问贾磊。

    “你怎么知道的”贾磊问。

    “当然是看包了,这趟车上拿着这么大包的人几乎都是倒爷!一问保准是从苏联刚回来的,从那边回来的人身上都有一股奶味儿。”刘文笑着说,苏联奶制品便宜几乎所有餐馆和街道上都有各种奶制品的小摊。

    “大叔眼睛够亮的呀!那你说说这车上谁不是倒包客”贾磊好奇的凑过去问,他还顺手给刘文递了一根烟过去。

    “这还不是小意思,你看那边的母子俩肯定就不是。她们可没带大包,看那个包的大小也就装点吃的和衣服。”刘文点燃烟卷吸了一口气说。

    贾磊顺着刘文的手指看过去,只见有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和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坐在一起正激动的说着什么,而他们的座位上正放着两个包,大概背包大小。

    “也许他们带的钱呢你就肯定他们不是倒爷了!我去听听他们自己说话。”贾磊说完就八卦的跑到这对母子附近,装作看别人打牌头偷听他们的谈话。

    “儿子我打听过了那个死丫头跑明珠市去了,这次我们一定要把她抓回来!她可是我们家出了2000块聘礼娶回来的媳妇,还没成亲人就跑了胆子也太大了。”老太太瞪着三角眼恶狠狠的说。

    “你放心!等人找到了我一定好好打她一顿,让这个女人知道什么叫三从四德!”中年汉子把拳头握的嘎巴直响说。

    贾磊听到声音望过去发现中年汉子的手掌又大又厚,掌心全都时厚厚的茧子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既然需要打听的消息已经知道了,贾磊就回到座位上了。

    “怎么样我说的对吧。”刘文自信的靠在椅子上说。

    “对!他们的确不是倒爷,你怎么看出来的”贾磊问。

    “这还不容易,除了大包外还要看衣服打扮和说话!咱们这些倒爷穿得虽然都是又脏又破可身上的衣服一点也不旧,大部分都是名牌。对面那母子俩身上的衣服虽然看着挺新挺干净的,但衣服上的褶子太深,有的地方还掉了颜色一看就是压箱底的衣服。而且那个男的身上都是国产货,连一件苏联产的好东西都没有一看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刘文给贾磊指点说。

    “就这样”贾磊瞪大了眼睛问。

    “当然就这样,我能认出你来也是因为你身上的相机和指甲刀!这两样都是苏联的的好货。”刘文笑着说。

    ****

    贾磊在牡丹市和同车的刘文告了别就转车回明珠市,不过让他惊讶的是那对从绥(sui)汾河遇到的母子跟他还是一节车厢,不过这回贾磊买的是卧铺两帮人并没有直接见面。

    贾磊带着大傻一下车就直接奔向了明珠商城,他在男京西路的明珠商城那里下了车看着半年前还是光秃秃没有人的街道,现在已经变成了人来人往的商业街了。

    “鹏城速度!魔都速度!改革开放以后华夏国的发展速度简直就是日新月异,这才是一个多月没回来,我都快认不出来了。”贾磊看着明珠商城感叹了一句然后脚步一拐,走到离商城五六十米外的小木楼去了。

    “博尔先生你在吗”贾磊推开两扇新按的玻璃门喊道。

    为了配合90年代人的审美博尔先生把木楼原来的木门窗换成玻璃门和橱窗了,当然贾磊在他装修的时候已经把原来的门窗都收起来了。

    “我在,我亲爱的房东先生!”博尔先生从里面走出来说,然后他给了贾磊一个大大的拥抱。

    “欢迎回来,我的朋友!”博尔先生说,他看见贾磊两手空空不由的向他身后望去。

    “你是欢迎我的人还是欢迎我的货”贾磊打趣他问到。

    “当然是都欢迎了!美食和朋友都是能让人高兴的事。”博尔先生毫不避讳的说,西方人就是不懂的迂回——政治家和官员除外!

    “好了,不逗你玩了!大傻把东西拿进来吧。”贾磊向门外喊道,大傻提着两个倒爷常用的蓝白条纹大包进来了。
1...7071727374...2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