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为后之皇后在上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爱杀
可对顾书毓来说打击就不是一般的大,他知道他爹对他失望透顶,可在他爹出征前也是将大半的候府交到了他的手里,只是他没想到,定远候府里最大的底牌却不是那些,而是顾安手上的十个暗卫。
顾书毓不由得想,如果这些暗卫在他的手里,定远候府现在会是什么样子至少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的,一定会比现在要辉煌的多。
顾书毓也慢慢对老定候府生出了恨意,却拿顾安没办法,只得将两个儿子打发出了书房,一个人在书房里反思及畅想有暗卫护卫着的定远候府会是多么的辉煌。
顾槐没心没肺地回了大房,虽然恨顾安,也恨老一代定远候府,可他现在也没办法,好在他承袭了定远候的爵位,只要能随心所欲地活着,有地位有银子可花,其他的事也没那么太在意,回房后搂着小妾就睡了。
顾枫却是无法安睡,站在自己的书房门前遥望神威将军府,手上青筋突出,手里的折扇让他捏的“咔咔”响。
顾安,顾安,顾安……
回到将军府的顾安和唐氏、顾嫣见了一面,把带卫一去定远候府的事说了一遍。
“我觉得这事儿还是早说为好,趁此机会说了出来,也是为了安皇上的心。皇上虽说认定了咱们手上的暗卫是定远候府留下的那些,可难保有一天他会怀疑什么,或者说他现在也不敢肯定自己所想的,现在我们把暗卫的事提出来,让他知道我们手上的确只有这一批暗卫,那么皇上对我们猜忌就少了很多。
虽说让定远候府那边知道暗卫的事对我们以后行事有些麻烦,不过两害取其轻,只能这么办了。
顾槐那个没脑子的还好说,只要有了爵位他不在乎别的,你祖父也不会多说什么,他知道暗卫的事抖了出来于定远候府不利,可顾枫就不一定了。
那个家伙现在明面上同二皇子走的近,暗里却是大皇子的人,我猜测,他是想走从龙之功,如果他要是做些什么还真不太好说。”
顾安有些担忧,眉头死死地紧皱在一起,手指不停地敲打桌面,显然他现在有些不安。
唐氏也皱着眉头,她帮不上顾安什么忙,只能确保自己不给丈夫和孩子们添乱,这种无力的感觉可不太好受。
顾嫣皱着眉,手指也轻敲桌面,与顾安敲桌的节奏混合在了一起,两种节奏,一高一底,一快一慢,让人听的心紧,也越加的不安。
&
216科举选拨人才
顾安恢复了每天的行程,从早到晚“忙”的不得了,比他更忙的就是魏文帝了,因为科举的事魏文帝已经好几天没睡好了,见到顾安上他御书房里划拉东西也没空搭理他,害的顾安自己兜里划拉东西都没劲头儿,说魏文帝不跟他抢东西没意思,都不愿意去了。
魏文帝气的大骂他不务正业,一气之下把他暂时从北大营那里调了出来,非要他管科考的事,把顾安吓的直接遁了,告病在家死活不出去。
魏文帝才不管他,顾安不出去就拿顾哲瀚顶上,谁让顾哲瀚有个大儒当师傅,文采也应该不错。
顾安一看这哪儿行啊,不能把儿子也牵扯进去啊,回头他们父子还不让人羡慕嫉妒恨天天找他们麻烦
魏文帝这招很好使,顾安第二天就病愈回宫找魏文帝去了。
“皇上,臣就是个大老粗,你让我管科考的事不是……,那什么么!还是让其他人来办吧。”
魏文帝御笔不停地在奏折上写写写,头都没抬一下。
“少在这儿跟老子装可怜,滚回去给老子看着考场,有作弊的给老子揪出去。”
顾安一听就乐了。
好么,连老子都出来了,自称都气的改了,他这是把皇上气的够呛啊!也罢,不就是看考场嘛,没问题,只要不让他看考卷就行,那玩意看了头疼。
顾安磕了头麻溜滚了,好半天之后魏文帝才反应过来,他今天骂顾安时的自称用错了。
魏文帝捂着脸叹口气,“唉!总把他当儿子看,总觉得他可怜,实则这老不要脸的比猴儿都精。”
伺候魏文帝笔墨的孙英撇撇嘴,可不是么,皇上对顾大人真是好的没话说,原先还存着几分让他平定蛮族之心而当朝臣来使。现在可好,让顾安时不时的没皮没脸闹的当儿子养了,有什么好东西都不往私库里摆了,全都摆在御书房里等着顾安来抢,一天不见顾安来抢就浑身不舒服。两人你争我夺的好几天再当破玩儿意似的随手给了顾大人,一个得了东西欢喜的跟个孩子似的,一个送了东西暗自高兴的跟父亲一样,不知道的还真以为顾大人是皇上的私生子呢!
孙英暗自腹诽了半晌,又笑着说道:“顾大人也是皇上的子民,都是皇上的儿子,皇上也没说错。”
魏文帝一听乐了,大手一挥,“没错,都是朕的子民,都是朕的儿子,当儿子似的养就养了,也没什么,谁让他可怜,从小失了娘亲,有爹跟没爹似的,朕也是好心。”
呵呵,皇上您说什么就是什么吧,虽然没娘的孩子多了去了,没爹的孩子也不少,像顾安一样被排挤的庶子更是不知凡已,反正您高兴就好。
孙英把魏文帝拍舒服了,又安心地开始批改奏折。
另一边顾安走出皇宫上了马车,坐在马车里抹了把额头上的冷汗。
“连老子的称呼都出来了,这是把皇上气狠了,下次可得注意着点。”
大魏朝科举安排的时间与前朝不同,前朝是三年一科举,每次会试都是在四月份,由于四月天气还凉,有不少身体不好的士子都晕死在考场上,耽搁了前途,所以大魏开国后就把科举改了,改成四年一科举,时间定在了五月。
科举并不是在同一年全部考完,而是分为两年。
正式举行殿试的头一年夏季进行县试,参加的人员为童生,然后是参加府试和院试,考中的取得秀才功名,也是欲称的秀才公。这个时候就可以进入各州府的县学府学进行学习深造,如果感觉学习良好,或者学了多年觉得可以往下考了,参加乡试。这个考试安排在秋季,也就叫秋闱,由各州府和京城统一考试,主考官由皇帝安排,考中的便是举人老爷,各州府头名为解元。
考中举人后就要参加来年春季在京城举行的会试,也就是春闱,魏文帝让顾安看着的考场就是会试考场,这一次选拨很严格,全国大概要取得前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接下来这三百人就要在三天后参加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排出所有名次,前三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由皇帝亲赐,二甲若干,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赐同进士出身。
就在魏文帝下旨把顾安扔去考场没两天就到了科考的正日子,顾安一早就穿戴好了,银甲银盔手持长枪,端的是威风凛凛。
唐氏围着顾安打量了一圈,满意地点点头,“好了,不错,穿上铠甲比朝服精神多了。”
顾安也笑着点点头,“那是,我是将军,就应该身穿铠甲,那些朝服不适合我。”
顾嫣慢悠悠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凉凉地说道:“科考要连续六天才能出来,父亲确定要一直穿着铠甲”
装逼也得看实际情况,天这么热你受得了一天两天也就罢了,六天下来不累死你。
顾安呆住了,回头看向唐氏,两人面面相视过后都不好意思地咳了咳。
唐氏目光微闪,商量着问道:“要不,相公以后再穿”
顾安皱着眉点点头,“也行,吓到那些弱鸡就不好了。”
唐氏又咳了咳,“书生,那些是书生,不是弱鸡,相公说话小心点,小心让人告到皇上面前去。”
顾安不屑地冷嗤一声,“嗤,谅他们也不敢,这点小事儿都敢拿到皇上面前说,皇上准保把他们骂一顿,现在皇上可向着我了。”
唐氏瞪了眼顾安,“瞧把你能的,行了,赶紧换身衣服走吧。”
顾安见时间来不及了,在唐氏的服侍下赶紧换了衣服,向贡院走去。
到了贡院负责考试的主考官已经来了,顾安一看,呵呵,老熟人。
“常大人,今年怎么是你来了”
常风年双手插进袖口,抱着手臂双眼望天,“皇上心里想的什么咱们哪知道啊昨天老夫还在家呼呼睡大觉呢,今早就让御前侍卫拎到这儿了,喏,还是你儿子把我拎过来的呢,还好他知道咱俩关系好,没让老夫出丑,还知道让老夫套件衣服出来。
那边,那边那个周大人,一点面子都没给,直接从小妾房里给拎出来了,出来时听说裤子还没穿上呢,吓的小妾在屋里嗷嗷直叫,没等周大人离开就晕了。
咱皇上也真是小心,每次科举都搞这一套,不到正点没一个人知道谁是主考的,就连考题也是午后才发,我都怀疑皇上是不是临时现编的。”
常风年做为史部尚书本不应该参与科考,这是礼部的事儿,跟他根本没关系,可魏文帝就是这么的奇葩,每次科考都不是由礼部主考,而是不一定派谁来,有时还兴许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将军上场,凡是正五官的京官都有可能,把众朝臣搞的直懵逼,都不明白魏文帝是怎么选的人。
此时的魏文帝正将写有所有正五品官员的纸条扔到一边的香炉中,走到御书房一侧的书架上来来回回走了四五圈,把跟在后面的孙英弄的直头晕。
“皇上,今年的科考试题是什么礼部尚书姚大人已经在外面等了半天了。”
&nbs
217堪比选妃
唐氏和顾嫣站在大树底下看着出来有说有笑的顾安,两母女面面相视。
顾嫣:今儿算白来了。
唐氏:和其他人不一样啊!
随后二人又好像想起了什么。
唐氏:你爹是监考。
顾嫣:所以是白来了。
两母女没见到顾安邋遢的怂样很失望,理也不理顾安,转身就要走。
猛然间,顾嫣脚步一顿,回头看向贡院大门口,一个熟悉的身影从里面迈了出来。
是他!吴桐,那个与她下棋坚决不认输,又得她资助的书生,上个月清明节时在车舫上还见过他,没想到,在这里又见到他了。
哦,没错,他是来考试的,以他的才学应该不成问题。
顾嫣目光微闪,跟着唐氏坐进了马车里。
封地缺少信任之人,如果把他扔过去倒是可以,不过,还不是时候,他还太嫩了,还得历练,还不如借皇上的手好好打磨一番,等有机会再把他要到手。
顾嫣心下稍安,跟着唐氏回了将军府。
顾安出来后就准备回家,刚出大门就让几个监考大人拦下了,非要拉他去喝酒,顾安也不好拒绝,把最后出来的常风年也拉上了,不顾他吹胡子瞪眼的骂骂咧咧,也不管他那两个熊猫眼有多么的有碍观瞻,把人直接拉到了酒楼。
顾安喝的挺高兴,最让他开心的莫过于终于从贡院里出来了,顿时觉得天也蓝了,水也清了,小鸟叫的也清脆了,瞅什么都顺眼了。
晚上顾安回家后一家三口聚到了一起,吃过晚饭唐氏拿出了一本画册,指着上面的画像说道:“这上面的都是我让人最近整理出来的各家未出嫁的小姐,你们都过来看看,帮我掂量掂量哪个合适瀚哥儿”
顾嫣瞅了一眼唐氏手中的画册嘴角抽了抽。
这是选妃啊!这么多的美人让大哥选,和皇帝选妃有什么区别
顾安瞅都没瞅一眼,“你看着办吧,我看不合适。”
唐氏白了顾安一眼,“我没让你看,我就想问问哪家的合适,等我有看上眼的就问你行不行,你再帮我调查一下看看女方的性情如何,真让你看这些美人画像我不不乐意呢。”
顾安笑了笑,“我说呢,你怎么会让我看,原来是问这个,行,你们娘俩先选,如果觉得合适咱们就去调查看看,合适了再问问瀚哥儿,他要没意见娶回家来就行了。”
唐氏嘀咕道:“这还差不多。”
唐氏又把顾嫣拉近一些,指着上面第一页的姑娘说道:“这个是平阳候府家的小女儿,是你师姐最小的妹妹,性子温和善良,长的也好,只是年纪不大,才十四,要是再大点就好了。
这个是镇国公家的嫡幼女,叫姚芳,与你师姐姚倩同母所出,这个人漂亮,个子也高挑,性子大方爽利,正跟着镇国公夫人学习管家呢,只是她也是十四岁,还得再等两年才行。
这个是护国公府二房的姑娘,母亲早亡,爹也不争气,成天在外面逛花楼,我不太属意她,只是这个姑娘挺刚强的,居然讨好了她祖母,愣是护着弟弟在满是小妾的后院里活了下来,也是个有心机的。
这个你熟悉,刘大人家的刘佳姑娘,也是我最属意的儿媳妇人选,长的漂亮,性子也好,善良温柔又不懦弱,很有主见,要是你哥哥娶了她就好了。”
接下来唐氏一篇篇往后翻着,一边翻一边给顾嫣说各家小姐的性情和成长历程,把顾嫣说的以为是给自己找媳妇,而不是给她哥哥。
唐氏嘚啵嘚嘚啵嘚地说个没完,顾嫣耐着性子听她唠叨,而顾安早在唐氏翻了两页后就溜了,不仗义地把顾嫣留给了唐氏折磨。
顾嫣听到最后觉得自己的忍耐力又上升一层,都可以试着跟明远师傅学佛法了。
终于书册翻完了,唐氏还一脸希翼地看着顾嫣,等着她给出建议。
顾嫣无耐抚额。
“娘,你是给哥哥选媳妇,你应该问问他。”
唐氏翻了个白眼,“问他我也得抓得着他算啊!自从知道了我要给他说媳妇,逃的比兔子还快,都一个月没回来了,前个儿是回来了,屁股没坐热又跑了,我上哪儿找他去再说了,就是他自己中意了也不行,我得好好看看,我顾家的儿媳妇可不好当,你哥哥迟早要放出去替你爹征战沙场,没个贤惠的媳妇在家顶着行吗”
顾嫣也觉得她娘说的没错,于是点点头,“行,那就照娘说的办。”
唐氏翻了个白眼,“我说什么了就照我说的办你听没听我说啊”
顾嫣眨了眨眼,“听了,你不是说要找个贤惠的吗”
唐氏怒了,一拍桌子怒吼道:“我是让你帮我选一个,现在就选。”
顾嫣赶紧安抚道:“好好好,你别生气啊,不就是让我选一个嘛,没问题。”
顾嫣赶紧拿起唐氏手边的书册认真看了起来,半晌过后指着刘佳道:“娘,要不,就选她”
唐氏低头一瞅乐了,合掌道:“我就说嘛,咱们娘俩的眼光一样,真不愧是我的闺女。”
顾嫣抽了抽嘴角。
呵呵,我都听你说了半天了,一个个不是这儿不行就是那儿不行,唯独刘佳你没说出什么缺点来,就是傻子也知道你属意她来当儿媳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