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为后之皇后在上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爱杀
这回众人反应的还算快,第二天就跑到安亲王府和顾府去见顾嫣和唐氏,但没一个能进得门的,随后又全都跑到了善堂那边,把银子全都交到了善堂那边的负责人,指名道姓要交给唐氏和顾嫣,让她们两人拿这些银子多做点御寒的衣物送到边关。
唐氏看着到手的银票乐的眼不见缝儿。
她们母女不过花了万八两银子就帮了顾安一个大忙,筹集了十几万两的银子给边关战士做寒衣,等这些寒衣做好送到边关,顾安又能安心打仗了。
别人不知道,她在边关呆了好几年要是一清二楚,每年顾安管朝庭要军需备品都很费劲,朝中各大派系相互扯皮,把时间都浪费到打嘴仗上,真正关心边关战士的又有几人
靠人不如靠已,现在她预先把寒衣备好,至少这个冬天边关的战士不用挨冻了,而接下来她要想办法筹粮了。
唐氏一边大批够买棉布和棉花,让善堂里的人帮忙缝制冬
衣,一边请京中百姓在家闲来无事的妇女加入进来,按件计算银钱,每日一结,只要质量过关,拿到衣服的当天就给结帐,半点不会拖欠。
唐氏的这一举动很快引起了京中百姓的响应,纷纷去善堂领活,帮着做冬衣。
冬的事安排完了,唐氏又马不停蹄地进了宫,请求金太后和冯皇后有空跟魏文帝提一声,她想收粮。
原本唐氏想收粮就收好了,商家收粮很正常,但唐氏想的多,怕以后有人找后帐,说她哄抬粮价或是收了那么多的粮食恐怕意图不轨,毕竟顾安和顾哲瀚都不在京城,万一蛮族那里有什么不好的风声传出来,说顾安和顾哲瀚背叛了大魏什么的,这次收粮的事将对顾安是一大打击,所以唐氏直接找上了金太后和冯皇后,向魏文帝报备一声,让他心里有个数。
&n
397肖锋身死
当年顾安离开后奉命将边关兵权交给黄俊生,由他顶替顾安的位置驻守边关,这些年来黄俊生也确实做的不错,虽然没有顾安厉害,但边关在他的守卫下真没出什么大问题,偶有蛮军来犯也是小打小闹,三两万人顶天了,但是也有不少蛮族人进入大魏的云州群山之内,在他几次围剿之下这些人也死的差不多了。
边关在黄俊生的治理之下各方面都不错,各种政令和军令都能传达到位,边关这些军士也挺服他的,就连鲁羽和马天成对他也是服气的很,只要他发话,这两人都是无条件服从。
因为他们很清楚,说是边关由黄俊生掌管,但实际的掌控者是顾安,小事由他做主,大事很多都是报给顾安,这些事也是魏文帝默许的。
说白了,黄俊生就是替顾安看着边关的,等顾安回来还得归他管。
魏文帝也没亏待他,连升了两级做到了从三品,而鲁羽和马天成也成了正四品的将军。
现在顾安要回到边关了,黄俊生非但没有丝毫的不满,还兴奋了好几天,连夜把边城城主府收拾了出来给顾安住,顺便让人把城主府两边的宅子也收拾出来,给董天宝等人入住。
顾哲瀚和骆荣轩到达边关后就找到了黄俊生,连同鲁羽和马天成二十多人一起商量了半宿,得知忽尔扎泰回到了蛮族后,第二天就封住了大魏通往蛮族的三城,并且将边关二十万大军全部安排驻扎到了易城。
顾哲瀚和骆荣轩也没歇着,马不停蹄地了解边关现状,带着董天宝等人每天在三座城中来回转悠,甚至各个街道都没放过。
这样在城里城外转悠了十几天,顾安的信到了。
收到信后顾哲瀚立即整兵待发,挑选出两万精兵突袭云州总兵府。
云州总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身死于自家府门外,云州总兵所属近万士兵死了二千余人,剩下的全都带回了边关充做边关士兵。
随后顾哲瀚将楚云天和骆荣锦留了下来,让两人查抄总兵府,他则是和骆荣轩等人连夜向新州赶去。
接来的几天新州一片混乱,提前得到消息的新州总兵和知州两人在新州城里放了好几把大火,趁乱将家财收敛到一起,向外突围。
顾安收到消息后调配兵力守在他们的逃窜的路上,两天后,顾安和顾哲瀚领兵夹击,将这些人全部斩杀。
新州和云州两州的驻兵死伤惨重,也不可能再用他们驻守,因此顾安从边关挑选一万人放到两大州里,再派人去京城送信,让魏文帝再重新派人驻守两州。
边关兵力由二十万人增加到二十万零五千人,顾安又查抄了两个总兵府和知州府,收获颇丰,这些东西魏文帝收回一大半,剩下的让顾安分成了两份,大部分添做了军需,剩下的给边关将士当福利分了。
顾安和顾哲瀚闹出的动静不小,蛮族那里很快收到了消息,回到蛮族不过半个月的忽尔扎泰急速进宫与戈尔金进行商讨,最终决定严密注意边关的动静,整兵待发,一旦大魏有出兵的打算,蛮族将全力反击。
只是他们没想到,最后决定与大魏作战的人会是他们。
戈尔吉原在跟忽尔扎泰回蛮族的一路上更加阴沉了,说是面沉似水也不过份。
这次出来他的计划没能顺利完成,虽然戈尔燕没能顺利嫁给宁王让他好受了不少,但他想向大魏求助的事却是没能开口,还是让他十分的不爽的。
肖锋正是看到戈
398专坑朕一个人
七天后的夜晚,肖锋“死”了,死前忽尔扎泰和戈尔吉原都来看过他,此时的他面部和身上已经溃烂的不能再看,身上散发着浓烈的恶臭和死亡的气息,呼吸时断时续,整个人晕睡了大半夜,到了后半夜,就在忽尔扎泰和戈尔吉原离开休息的一个时辰后,肖锋再也没有了呼吸。
第二天一早,守卫将肖锋“死亡”的消息告诉了忽尔扎泰和戈尔吉原,两人见了他最后一面,虽然肖锋面部溃烂的厉害,但依然能看出是他本人。
忽尔扎泰命人将肖锋整理一番再进行火葬,看着燃烧的肖锋“尸体”,戈尔吉原唏嘘不已,为肖锋的“死”而感到难过。
不知道为什么,居然想起了肖锋在死前跟他说的那些话,他让他离开这里,为夺回王位而努力,他要他不要放弃。
戈尔吉原看着面色阴沉的忽尔扎泰突然退缩了。
他能成功吗戈尔金有忽尔扎泰在,他能成事好像不太现实啊!
戈尔吉原又突然想到了大魏,肖锋临“死”前曾说过,让他去大魏试试,他在大魏京城期间没有机会靠近魏文帝,他本想向大魏求助的计划没能成行,现在他还可以吗难道说,他要和顾安联系
顾安的儿子亲手砍断了父王的头颅,他非但不能给他报仇,还要卑躬屈膝地向他们父子求助
戈尔吉原紧紧地握住了拳头,咬牙扫了大魏边关的方向一眼,低下头敛目收回心神,让任何人都看不到他的眼神。
认贼做父他做不到,但是将蛮族拱手让人他更做不到,还不如先示敌以弱等待时机,等他坐上王位再给父王报仇雪恨。
戈尔吉原下定了决心,不再犹豫不决,火葬了肖锋后的第二天就离开了忽尔部落,向蛮族王城赶去。
他要联络父王最忠心可靠的部下,让他们忠心于他,再找人去给顾安送信,与其联手,等一切安排妥当后便向戈尔金发动突袭。
忽尔扎泰这里事太多,实在离不开人,得知他已经回了蛮族王城后就放下了心,一心一意在忽尔部落处理瘟疫的事。
顾安赶到边关后立即将人召集到一起开了个简短的会议,把训练和布防的事交待下去,随后又与黄俊生和鲁羽、马天成三人喝了一夜的酒联络感情,到达后的第三天才开始正式接手边关的诸多事宜。
黄俊生三人对顾安回到边关表现出了极大的喜悦,三人好似松了口气般极积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完全按照顾安的吩咐办事,半点懈怠也没有。
魏文帝在接收顾安送回来的查抄新州和云州总兵及知州府的脏物和财产后只轻慢地扫了一眼,随后吩咐户部尚书王元舟把这些东西单独收好,准备用于前线作战所需,不允许别做它用。
王元舟深知魏文帝对边关的重视,因此不敢违背,将这些东西全上册收到好,随后又通过其他渠道将一些首饰和古董等用不上的东西卖了出去换成银票,等秋收用银子时就方便多了,毕竟百姓们都不想拿粮食去换没用的古董,还是银子实惠些,也更加让人放心些。
顾嫣在王府里养胎也没闲着,谨记顾安临走时给她的任务,在消沉了几日后就将解瘴气之毒的解药配方交给了太医院,同时上交的还有各种金创药和消炎药、止痛药的药方,每一种都是上好的,虽说离他们自己用的还差点,但也比太医院和军医们用的强上不少。
紧接着顾嫣叫书香和墨香联系多家药铺大批量进货,配制可解百毒的解毒丸分成了五家药铺进货,就是这样也有几样药没有在药铺定货,而是让暗卫悄悄去往别的州城买。
时间一晃而过,顾嫣配制解毒丸的过程并不顺利,一是药难以配制成功,二是她身体不允许她高强度的呆在专门配药的房间里配药,所以配出来的药丸并不多,只有不到百颗。
唐氏那边则顺利很多,不但在短短两个月里做完了二十万套的棉衣,还多余出不少时间做了棉鞋,只是鞋子做的不多,只有三万多双,但再过两个月送往边关的话足够做出二十万双了。
另外唐氏四处收粮要送往边关的事传遍了大魏,百姓纷纷给予配合,明确表示除了上税的用粮和种粮以及自家这一年的口粮外,其余的愿意全部卖给唐氏,就连与农户签定好协议的粮商那里都松口愿意出让一部分粮食,这样一来唐氏收粮的事顺利的不可思意,等到秋收之时光她收上来的粮食就够边关士兵饱地吃上大半年的了。
粮食是够了,可银子不够啊!于是唐氏又把主意打到了魏文帝身上。
魏文帝捏着鼻梁看着眼前冲他笑的跟朵花儿似的唐氏突然觉得心好累。
麻蛋的!不用想了,又来坑朕来了,想到顾安送来的那些刚入库不到半个月的好东西,魏文帝才明白过来,敢情这是给他媳妇预备的啊!
魏文帝一脸幽怨地瞅了唐氏一眼,有气无力地叹了口气,“你不用说了,朕都知道了,回头儿朕会让人给你送过去,并且一定会宣扬的天下皆知,让你能再收点银子入帐。”
特么的!你们这一家子就不能换个人坑吗你们是坑完了朕的儿子就来坑朕,坑完朕就去坑皇后和太后,最后坑了一个遍又回过头来坑朕,朕的小金库自打你们入京后就没满过,三天两头儿给你们家送东西不说,还得自掏腰包预备着给你们坑,这不是犯贱嘛!
魏文帝的郁闷无处诉说,没办法,人家夫妻和闺女儿子都是为了他办事,总不能还让人家自己掏银子吧!
唐氏一听魏文帝会帮她办好,起身就要离开,可一看魏文帝的面色好像不太好,后知后觉地想起了她要的银子都是从魏文帝的私库里出,不能走户部的帐,于是唐氏在离开前安慰地劝解了一番。
“皇上,臣妇所为虽然让皇上掏了不少的银子,但大头儿还在其他人家那里,这样一来,户部就能省下不少的银子,这些银子可以做为那些战死士兵的抚慰银子,这样既节省了很多银子又让皇上的美名更上一层楼,一举两得啊!”
魏文帝直想呵呵她一脸。
&n
bsp; 私库里的银子是朕一个人的,他想花就花,不想花除了你们一家子朕毛都不用往外掏,户部的银子是属于整个大魏的,就是他想动也不行啊,不说户部尚书王元舟有多死板,就是那些御史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一旦动了户部的银子花到自己身上,他就等着挨骂吧。
不管魏文帝如何憋屈,唐氏算是达到了目的,随后很快出了皇宫。
唐氏到家后不到半个时辰,宫中下了旨意,魏文帝自掏腰包十万两银子给唐氏用于够买粮食。
魏文帝旨意下达之时十万两银票也跟着送来了,随后冯皇后和金太后紧随魏文帝脚步每人给唐氏送来了五万两银子。
这个头儿一开,各府主母又坐不住了,暗骂唐氏的同时不得不跟着又往唐家送银子,少则一万两,
399再次失踪
姚慧婕将玉菱郡主照顾的很好,嘉和县主又与刘佳聊的投契,这样就让顾嫣和程艳容有了机会聊天。
顾嫣邀程艳容去亭子外的花园里赏花,两人走在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上,联着花香,身心都得到了放松。
顾嫣回头瞅了眼程艳容不算艳丽的脸庞笑道:“程姐姐倒是看着越来越漂亮了,哥哥有福了。”
程艳容被顾嫣调侃的脸色通红,但也不让份,指着顾嫣的肚子道:“你也不差啊!你可比我还有福气,不但嫁了个听话又知道上进的相公,现在连孩子都有了,以后你的福气比谁的都大。”
程艳容一点恭维顾嫣的意思都没有,在她看来顾嫣确实是有福的,安亲王的位置早晚是骆荣轩的,以后顾嫣就是安亲王妃,亲王妃和其他命妇可不一样,地位高,巴结的人也多,走到哪里都是受人追捧的人物。
再有骆荣轩现在变好了,为人上进又务实,再也不是那个京城第一纨绔了,而且他又独宠顾嫣,把顾嫣捧在手心里宠着,要天上的星星不给月亮的,哪个女人不梦想着能嫁给这样的男人
顾嫣听到程艳容念叨孩子,立即垮下了脸。
“唉!程姐姐还没成亲生子,你是不知道啊,怀个孩子有多辛苦!一开始吃不好,吃什么吐什么,恨不能把胆汁都吐出来,睡觉倒是多,缝个针线都能睡着了,到了后来就不行了,睡到半夜总得起夜,有时起晚了都能尿裤子。
您瞧瞧我这腿浮肿的厉害,一按一个坑,鞋子都换了好几双了,而且现在越吃越多,最近我都胖了好多。
这些也就罢了,我都能忍着,但这小家伙最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见天的折腾,就没个老实时候,在肚子翻跟头打把式似的,肚子一鼓一个大包,半天也不下去,有时候疼的我真想捶他两下。
唉!真想赶紧把他生出来,生完了也就好了。”
程艳容瞪了顾嫣一眼,抬手轻轻地抚上了顾嫣的肚子。
“哪有这么说自己孩子的活泼点还不好难道要他总也不动到那时恐怕你比谁都担心他是不是出了问题。
嫣儿,你这怀孕也有七个月了吧,再有两三个月也该生了,再忍忍吧。”
顾嫣点点头,“嗯,满六个月了,再有二个多月就该生了,也不知道我爹他们怎么样了,生孩子的时候恐怕他们是回不来了。”
顾嫣惆怅地低头叹了口气,突然又想到什么,抬起头看向程艳容。
“程姐姐,再有一年哥哥就出孝了,你们的婚事安排好了吗”
这些日子顾嫣没怎么出门,连顾家都没回,肚子大了行动不便,无论是安亲王妃还是唐氏都不让她外出,她要想唐氏了就去信让她到王府里来看她,只是最近唐氏忙粮草的事没有时间,有半个多月没来看她了,就算来了她也不好问程艳容的事,毕竟唐氏是程艳容的婆婆,婚事自有她和护国公夫人去商量,她一个小姑子参和什么!
程艳容对顾嫣倒是毫无顾及和保留,冲顾嫣点点头,“嫁妆准备的差不多了,不瞒你说,家母去世时留给我和弟弟的嫁妆不少,这些东西大伯母一点没动,全都封存起来了,庄子铺面的盈利每年也都算清楚让祖父祖母和大伯三伯过目,真的是一点没私藏。到了我及笄后这些帐目和这些年的盈利就交给了我,由我自己掌管,半点不再插手,有我处理不了的大伯母还出头帮我,说实话,我觉得就算是亲娘也就如此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