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朱郎才尽





寒门崛起 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出来吧,火炮倍径技术
看到欧止戈迫不及待迫不及待的想要研究火药,朱平安善解人意的起身告辞。
下一站,张鸿。
一样的流程,一样的套路,一样的礼贤下士,一样的嘘寒问暖唠家常,然后再不经意表露自己曾经执掌翰林院藏书阁,其内典藏数百本火器典籍,以及集大明一国之力研发的最新、最尖端、最机密的火器典籍,当然还有那十余本处心积虑收集的关于欧罗巴、佛朗机、红毛夷等洋夷的火器典籍。
“十余本关于欧罗巴、佛郎机、红毛夷的火器典籍?!其中可有火炮方面?”
一听到翰林院藏书阁内有十余本欧罗巴、佛朗机、红毛夷等洋夷的火器典籍,张鸿端着茶杯的手不住的哆嗦,茶水都被荡出来了,激动之情丝毫不弱于欧止戈。
他可是曾经下南洋偷师红夷火炮的人,在南洋偷师过一段时间,深知红夷等虽是蛮夷,不晓礼仪,但是他们的火铳、火炮大大领先于大明。
“当然有,其中还有一本专门研究一门名为佛郎机炮的火炮,书中记载‘铳发弹落如雨,所向披靡,其炮用铜铸,因其由佛郎机人铸造,故名为佛郎机炮’。我对佛郎机炮颇感兴趣,在佛郎机炮之前,我大明火炮都得前装火药,且不能连发,发完一发后需得待火炮冷却,实际使用局限颇大,而佛郎机炮其设有子铳,发射时将装填火药的子铳装入母铳,发射后子铳便废弃退出,可再发射另一子铳,几个子铳迅速替换,大大提高发射速度,于实战大有裨益。哦,还有一书记载了一门名为红夷大炮的火炮,长两丈余,重达两三千斤,一炮数里,威力极大。”
朱平安毫不犹豫的回道,末了还提到了一句红夷大炮。
听了朱平安的话后,张鸿激动的不能自己,朱平安所描述的佛郎机火炮完全正确,而且他在南洋偷师红毛夷火炮的时候,曾经在红毛夷的舰船船首看到过一次朱平安所描述的“红夷大炮”,虽然他当时不知道那个大炮叫红夷大炮,但是当时那个长三丈大炮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翰林院藏书阁内真的有关于欧罗巴、红毛夷等洋夷火炮的典籍。
他当初为了提高火炮技艺,都能背井离乡,厮混南洋,偷师红毛夷学习制炮。
虽然他绞尽脑汁,用尽手段,在红毛夷那学到了不少技术,但是毕竟是偷师,没有红毛夷全面指导,他还是没有将佛郎机炮等火器技艺学到位。
要是让他自己评价的话,大概只学到了五成左右吧。他仿制出来的佛郎机炮性远比不上红毛夷制造的真正的佛郎机炮,让他心里很是不甘。
现在听说翰林院藏书阁内有十多本关于欧罗巴、红毛夷等洋夷火器的典籍,如何能不激动呢。
“虽然有些唐突,但是不知大人当时可以研读这些典籍,如今可还记得其中内容。”
张鸿激动的问道。
朱平安把对欧止戈说的那一番话再度对张鸿说了一遍,什么自己记性好,当时时间多,翻阅过数遍,还记得其中七八成左右的内容之类。
“还请大人教我洋夷火炮相关知识,我张鸿此生唯大人马首是瞻,大人有话,莫敢不从。”
张鸿也和欧止戈一样,激动的噗通下跪,向朱平安表忠心,求教朱平安。
之所以张鸿和欧止戈一样,都是下跪表忠,或是是因为他们出身卑微,身无长物,也就只有卖身投靠,是他们唯一能拿的出手的筹码了吧。
“张匠师言重了,快快请起,张匠师乃我浙军匠师,我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朱平安扶起了张鸿,将对欧止戈说过的话又对张鸿说了一遍,以安其心。
“还请大人赐教,我张某定不负大人所望。”张鸿一脸认真的抱拳道。
“关于火炮,我看了不少内容,时间又过去这么久,一时有些混乱,那就想到哪说到哪吧,以后我会常来跟张匠师探讨的。想必佛郎机炮母铳两侧安装了照门,具有辅助瞄准、增加命中率的作用,张匠师肯定是知晓的吧。”
朱平安喝了一口茶,缓缓说道。
“是的,红毛夷异想天开,在炮身增加了照门,大大的提高了命中率。我朝火炮还从未有此装置,可以借鉴沿用至其他火炮,以便增加命中。”
张鸿用力的点了点头,回道。
“不错,红毛夷的一些想法还是很具有借鉴价值的,比如其在炮身增加钢箍,像是箍桶一样箍住炮身,据其书中记载可以有效的仿制火炮炸膛。”
朱平安又举了一个例子说道。
“哦,有道理,可以增加钢箍防止火炮炸膛啊,虽然不能百分百防止,但肯定可以大大减低火炮炸膛......”张鸿听后,深受启发,连连点头。
“关于佛郎机炮,我大明最新、最尖端的火炮典籍也有研究,针对佛郎机火炮,我大明京城兵仗局也多次测试,推陈革新,得出了好几个实用的成果,具体我记不太住,只记住了三点,第一便是子铳一定要紧密贴合母铳;第二便是用佛郎机炮照门瞄准时要用三点一线法,即照门、准星与目标连成一条直线;第三更为实用,在子铳上加装木柄,以便于装卸和固定。”
朱平安接着说道。
“子铳贴合母铳这一点我也注意到了,三点一线,子铳加装木柄......不愧是京师的兵仗局,果真名不虚传。”张鸿一脸佩服的说道,他深受启发。
“关于佛郎机炮,炮身增加炮耳以便于转移这些表面道理我就不再多说了,有一点我却是要与张匠师说一番的。”朱平安语气认真了起来。
“还请大人教我。”张鸿抱拳深深一礼道。
“欧罗巴、佛郎机等洋夷的十余本火器典籍,其中有好多本提到了火炮倍径技术,言其是火炮的根本准则之一,制作火炮必须要遵循该技术。”朱平安一脸庄重的说道。
“火炮倍径技术?火炮的根本准则,制作火炮必须遵循?”
张鸿生平第一次听说‘火炮倍径’这个词,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如闻天书一样。




寒门崛起 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出来吧,改良版虎蹲炮
“火炮倍径之术?此乃何术?怎地以前闻所未闻。洋夷好大的口气,竟敢称之为火炮的根本准则?我们祖先以前也不知道这什么火炮倍径技术,不也一样造出了火炮吗,要说起来,洋夷的火炮还是从我们祖先这学去的呢。”
张鸿不服的嘟囔了几句,不过未等朱平安开口,他自己又眯起了独眼,接着若有所思的喃喃点了点头,“是了,洋人精于计算,总是念叨什么赛恩斯,我之前南洋偷师时见洋人做火炮的零件前总是拿出一本鬼画符计算一通。当初还以为洋人信教,做火炮前要念咒施法呢。现在想来,大约就是计算火炮倍径的吧。”
朱平安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轻声道,“或许吧,我未曾见过洋人匠师,不晓得他们的习惯,但是根据洋夷的火器典籍记载,他们确实喜欢用公示计算来计算去。”
“还请大人教我火炮倍径之术。”张鸿一脸恳求道,“若是确实如洋人所言那样,我定能制造出不弱于洋人的火炮,不给祖宗丢人。”
“这是当然,火器源于我神州,我相信张匠师你们定能研制出不弱于洋人的火器。我就尽我所知,倾囊相告。不过,我对火炮倍径之术也是一知半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所谓火炮倍径之术,是指炮身各处壁厚多少倍炮口口径的意思,主要是指炮身长度与炮口粗细之比。我还是在我大明一本最新、最尖端火炮典籍中注意到的,其载:‘洋夷铸造炮铳,长短大小厚薄尺量之制着实慎重,未敢徒恃聪明创臆妄造,以致误事,必依一定真传比照度数推例。其法不以尺寸为则,只以铳口空径为则,盖谓各铳异制尺寸不同之故也。’我翻阅多本典籍,理解就是只有按照一种科学的固定的比例设计火炮的各个部位的尺寸,火炮才能取得重量与威力之间的最佳平衡。否则,火药要么壁厚过厚,徒增炮体重量,要么壁厚不足,容易产生炸膛风险。”朱平安点了点头,缓缓说道。
张鸿听的一脸认真,听到这禁不住感慨万千,大受启发,连忙问道,“原来制造火炮还有这种说法,怪不得我之前总觉得火炮要么太重,要么就容易炸膛,不知比例几何为最佳平衡。”
“具体火炮倍径比例如何计算,我却是不知,当时看了也未看懂,故而记不得了。不过在书中看到总结,言称经过无数测试,炮身与炮口的火炮倍径在22倍左右,威力射程可以达到一个比较理想值。另外,我大明最新、最尖端的一本火炮典籍中记载,‘洋夷有比例推算之法,以炮膛口径为则。譬如一炮,约定膛口口径空为一寸,则炮墙近尾处应厚一寸,近耳处厚七分五厘,口边处厚五分,故自外观视之,火炮口锐而尾丰。耳之圆径及耳之长俱应一寸,比例相生作为定率推步......”朱平安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没办法他是文科生出身,对于火器啊这些,都是现代时出于兴趣,在网上看到的。
这也亏了自己记性好,勉强还记住了一些,不然怕是更尴尬了。
“炮身与炮口的火炮倍径在22倍左右,威力射程达到一个理想值。请问大人,这里的炮身指的是炮管长度还是整体炮长?”
张鸿请教道。
真不愧向红毛夷偷学过火炮技术的人,这问题问的专业。
“指的是炮管长度。”朱平安想了想,确定自己没有回答错误。
“多谢大人。如果火炮倍径之术确定无误的话,那可真是一个不得了的技术,炮身多长,威力多大,需铁铜几何,这些火炮的关键问题就都解决了。以前研制火炮,总觉得火炮越重、炮口越粗、炮身越粗,装的火药越多,火炮的威力越大,所以火炮都是炮身粗,炮口粗,却忽略了炮身长度。怪不得,以前总觉得火炮虽然重了、粗了,可是威力却不尽如人意,还常常发生炸膛事件,原来火炮并不是越粗越好......”
张鸿兴奋的说道,整个人越说越激动,“这个火炮倍径技术不得了啊,怪不得红毛夷他们的火炮比我们好,怪不得总觉得红毛夷的火炮大小长短有点东西。原来还真有东西啊。当前我大明的火炮都过于笨重而威力有限,城防用炮需得大威力,攻城还有野战需得灵活便于携带,有了火炮倍径之术,草民就可以在重量和威力之间找到平衡,缩减火炮的重量,提高火炮的威力,大大的改善城防火炮、野战火炮......”
张鸿激动的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将城防炮、野战炮都改善一番。
“张匠师,当前最主要的敌人是倭寇,我想要张匠师帮我研发一款适合倭江南多水多林多丘陵地形,便于携带、搬运方便的轻便火炮。当前的佛朗机炮虽然威力大,但是过于笨重了,碗口铳射程太短,威力也有限,眼下急需一款新型轻便火炮打击倭寇。”
朱平安见张匠师雄心万丈,想要研发完善城防炮、野战炮等火炮,不有额头冒汗,即便有了火炮倍径之术,改善火炮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没有个十年八年是完不成的。
当前倭寇已是刻不容缓,倭患日益糜烂,日益严重,没有那么多时间了。
所以朱平安直接指明了方向,让张鸿有针对性的研发一款适用于江南地形的火炮。
与其费时费力费钱研发种类繁多的火炮,不如精心研制一款火炮。江南多是丘陵、森林和水田等,笨重的城防炮、野战炮都不适用,唯有轻便的火炮才适合。
“我在翰林院藏书阁翻阅欧罗巴等洋夷的典籍,发现其中一册记载了一款火炮草图,是洋夷正在研制的一款轻型火炮。为了便于射击,将火炮射击摆成了一个固定的姿势,像是猛虎蹲坐一样,仰角发射。”
朱平安将未来戚继光发明常用的虎蹲炮简单描述了一下,让张鸿利用更先进的火炮倍径之术进行改良研制,相信定然不会让自己失望。
“大人放心,草民一定不负大人所望。”张鸿用力的攥紧拳头,重重的锤了一下胸口,掷地有声道。




寒门崛起 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我种下一颗种子
朱平安从张匠师那离开后,又一一拜访了其他匠师以及所有学徒,嘘寒问暖唠家常,无一遗漏,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重视,虽不至于感激涕零,却也都感动的不轻,对浙军的归属感直线飙升,身心也安稳了下来。
无他,这年代铁匠的地位太低了,在等级森严的封建年代,一个四品官员对他们嘘寒问暖,陪他们聊天,这是很难想象的一件事。这种事情也就现代社会才较为常见。
这些匠师中还有一位名叫刘金的匠师也是出身兵仗局,后期因为也参与造过火炮,不过他并不是专业火器匠师,只是参与几次过炮身浇铸,本身还是冷兵器匠师,擅长的还是打造铠甲、铸造刀剑等冷兵器。
不过,在这个冷兵器年代,一次能获得两位优秀的火器匠师,朱平安已经知足了。
“我种下一颗种子,早晚能结出果实,过些时候就是伟大日子......”
朱平安哼着小歌走向校场。
朱平安毕竟是文科出身,对于火器也就知道些大方向,对于具体如何做是一窍不通的,不过相信有了这些方向指引,可以保证欧止戈、张鸿他们可以走上正确的道路,而且还可以节省海量的时间、精力、成本。正如那句“成功就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很多时候这1%的灵感比99%的汗水更重要”,自己给他们的方向指引就是灵感中的灵感。
很期待欧止戈、张鸿他们带给自己惊喜的那一天,相信这一天不会太久。
朱平安一路哼着小歌去了校场,到了校场后发现伍长选拔已经到了尾声,只剩下最后七个伍长还在激烈角逐中,其他的伍长都已经出炉了。
朱平安问刘牧要了下新鲜出炉的伍长名单,然后吃惊的发现竟然是义乌新兵占了大半。
确切的说,除了凭借上上等则纪效考核直接获得伍长任命的五十五个伍长外,剩下的六十五名伍长,现在还有七个伍长在角逐,已经角逐传来的五十八名伍长中,义乌新兵竟然一举夺得了三十五个伍长名额,老兵只夺得了二十三个名额。
随着最后七个伍长角逐结束,最终的名额也确定下来了。
义乌人不愧是天生兵种,他们经年累月在械斗第一线厮杀出来的经验,再加上天赋,让他们在这一场场伍长角逐中大发光彩,义乌新兵一共斩获了三十八个伍长名额,老兵最终只斩获了二十七个伍长名额。
其实老兵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们土匪山贼出身,刀口上舔血,加入浙军后又脱产几个月专事操练,还跟倭寇较量过一次,其实也不弱了。
奈何,义乌新兵太生猛了。
“大刀,你们这次跟大人募兵,可真是募得了一批了不得的新兵啊。”
若峰等营长、把总在伍长角逐过程中,目睹了义乌新兵的生猛,禁不住感慨赞叹了起来。
他们原本以为这次比试伍长,肯定是老兵们占便宜,估计能抢走绝大多数伍长之位,可是万万没想到,义乌新兵看着一个个老实憨厚,可是身体素质、身手生猛的一塌糊涂,一个赛一个的能打,一个赛一个的能抗,一个赛一个的厉害,竟然硬生生的从老兵手中抢走了一大半的伍长之位。
这些新兵还真是生猛啊。
不过,新兵老兵都是他们的兵,他们是把总、营长,手下的兵越厉害越好。
“哈哈,那当然,你们是没看到当时义乌人械斗的场景,那真是一呼百应、前赴后继、不畏生死,爹械斗死了,哥哥顶上去,哥哥械斗死了,弟弟顶上去,男人械斗死了,女人顶上去......等到日后跟倭寇打起仗来,你们会更佩服大人带我们募得义乌兵。另外,大人带我们募兵时专门挑选的那些老实听话、吃苦耐劳的,你们操练起来就知道这是一批多好的兵了。”
刘大刀一脸得意的说道。
“大刀,你们干得好!你们这次募的兵个顶个的牛,真是没话说。大人说咱们浙军还有几千人的空缺,下次咱们浙军再募兵,还是去义乌吧。”
若峰等人对新兵赞不绝口,想到浙军还要空缺,再募兵可以定要再去义乌才行。
“当然要去义乌了,我告诉你们啊,我们这次去募兵,因为募兵数量有限,我们优中选优再优中选优,都还剩下好多精壮老实的小伙子因为名没有名额而落选,别提有多心疼了。要是放开了招募,达到要求的精壮老实小伙至少能招募一万二三。这还只是义乌县一县而已,除了义乌县,它们隔壁的永康人也不差,义乌人主要就是跟永康人械斗的,械斗这么多年,义乌人也没占太大便宜,可见永康人的素质跟义乌人相比也差不了多少。这两个地方至少能提供小三万的优秀兵源。”
刘大刀信誓旦旦的说道。
“真是好期待咱们浙军再扩军啊。”听到还有小三万的优秀兵源,夏老七等人禁不住浮想联翩。
“呵呵,想要扩军,还是快点先把新兵训出来,然后再跟倭寇真刀真枪的干上几架,立下足以说服人的功绩来才行。养兵可是需要银子的,特别是咱们浙军待遇这么好,需要的银子更多。咱们这次扩军,就是咱们上次在应天城下表现的好,驱逐了倭寇,又趁夜全歼了倭寇,上面满意了,才有了这次扩军。”
若峰撸起来袖子,一脸干起十足,扫了一眼场内的新兵,对夏老七等人说道。
“有咱们大人英明领导,咱们几个营长也都是刀口舔血的狠角色,手下的老兵也都是见过血的,新兵又都是这样生猛,兵甲又这样齐全......最关键的是,外面的倭寇越闹越凶,越闹越多,还怕没有立功的机会吗?!”
夏老七等人看着场内的新兵,信心十足的说道。
“哼,别把打仗想的这么简单,上次打倭寇,咱们浙军可是出了不少软蛋,若非大人计划周详,结果还真不好说。”若峰哼了一声说道。
“放心,那些个软蛋,咱们不都门清了吗,虽然没有当众点他们的名,但是咱们也都私下收拾他们了。他们也都痛改前非了,这些时日操练都脱胎换骨了。日后打仗,有了连坐律,他们要是再敢软蛋,白刃不相饶!”
夏老七等人闻言,不由微微红了红脸,那些软蛋多数出现在他们几个营里面。
“嗯,也是。”若峰点了点头,有了连坐律,不怕他们不奋勇杀敌。




寒门崛起 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军官齐备
“恭喜诸位新晋伍长,无论是通过纪效考核晋升的,还是通过比试脱颖而出的,你们都是凭自己本事晋升的伍长,都是我浙军的精英,恭喜你们。”
朱平安将纪效考核出来的伍长以及比试出来的伍长全都召集了搭起来的高台上,当着全营将士的面宣布了他们伍长的任命,并向他们表示恭喜。
“多谢大人给我等机会,多谢大人赏识,我们今后定誓死报效大人,奋勇杀敌,不辜负大人的信任。”一众新晋伍长激动的上前听封,尤其是新招募的义乌新兵伍长,更是激动的难以言表,纷纷跪地表态,誓死报效朱平安。
“诸位伍长请起,这是你们凭自己本事得到的,不用感谢本官。伍长既是荣耀,更是责任,你们肩上的担子可不轻。总之一句话,带好兵,打好仗,不要让本官失望。”
朱平安将距离自己最近的三个伍长拉了起来,示意所有新晋伍长都起身,勉励道。
“我等定不让大人失望。”一众伍长大声喊道。、
“很好。”朱平安点了点头,接着又面向所有将士,鼓舞道“诸位落选的将士也不要灰心,好生操练,严守军纪,奋勇杀敌,日后有的是加官进爵的机会。”
“好生操练,奋勇杀敌。”落选的将士在朱平安的鼓舞下,复又充满了斗志。
伍长选拔结束了,还有哨长选拔。这次招募了一千二百名新兵,共计一百二十伍,应设哨长三十名。
哨长选拔跟伍长选拔一样,先是通过纪效考核晋升,上上等则的伍长晋升哨长。近期纪效考核上上等则的伍长共有十八人,全部晋升哨长。
纪效考核晋升后,还剩下十二个哨长职位。
朱平安宣布这十二个哨长职位跟伍长一样,也是通过比试产生,所有的伍长,无论老伍长还是新伍长,一视同仁,皆可参加哨长比试角逐。
一众伍长莫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随着朱平安一声令下,哨长比试开始,山呼海啸的加油声,在桃花集校场此起彼伏。
一番激烈的角逐后,十二名哨长出炉,其中四名为老伍长,六名义乌新伍长,两名老兵新伍长。
义乌人不愧天生兵种,朱平安看到陈大成等六名义乌新晋哨长,不由在心中赞叹了一句。
十二名哨长,义乌人足足占据了半壁江山,老伍长加上老兵新伍长一起才占了一半。老伍长才占了四个名额,老伍长是数月前比试胜出的,他们是老兵之中的佼佼者,成为伍长后,浙军向他们倾斜了资源,培养了数月,他们也不是义乌人的对手;老兵新伍长才占了两个名额......
朱平安当众恭喜并宣布了他们哨长任命。
由于他们十二个伍长晋升了哨长,又留下了十二个伍长空缺,经过一番角逐后,又有十二个幸运的新伍长诞生。
接下来是把总选拔。
浙军之前有王熊、夏老九、柳伯、胡老三、钱豹、张黑子六个把总,现在新增了一千二百新兵,增设了七个总,也就是说还有七个把总的空缺。
与伍长、哨长选拔一样,把总选拔也是先通过纪效考核选拔,六个上上等则的哨长晋升把总。只余下了一个把总名额,这一个名额通过比试产生。
1...665666667668669...7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