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朱郎才尽
“给朕滚去无逸殿,将司值阁臣给朕宣来!”
嘉靖帝的骂声从小太监头顶响起,小太监顿时生出一种死里逃生的感觉。
很快,小太监就从地上倒退膝行出了宫殿,起身一路小跑去无逸殿传旨。
很快,严嵩、徐阶以及若干大臣奉旨面圣。
看到一片狼藉的宫殿,严嵩、徐阶等人顿时心中一紧,方才在路上就已经向小太监打听了大体情况,现在看来,圣上之怒比想象中更甚三分。
圣上为何而怒,他们作为阁臣,都是心有九窍,耳目众多,心里也大都有数。
北边的胡虏不消停,但是也没有闹出多大的阵仗,反倒是江南的倭患愈演愈烈,隔三差五的就有倭患急报从江南八百里加急传入京城来。
不久前,正好有一封南边来的八百里加急倭患急报,圣上的盛怒应该跟此报有关。
不过,究竟这封急报写了什么,竟然令圣上如此盛怒。
江南的倭患虽然愈演愈烈,但是都在可控范围之内,难不成江南倭患出现重大变故,已经控制不住了吗?!难道是倭国大举入寇江南?!
严嵩、徐阶等人一边大礼拜见嘉靖帝,一边紧急进行头脑风暴以便待会应对。
“这是刚送来的八百里加急,你们看看吧,看看朕的好臣子,是如何在江南给朕分忧解难的!”
嘉靖帝用脚将揉成一团的八百里加急踢向严嵩等人,嘴里阴阳怪气的冷笑道。
严嵩躬着身子上前两步,捡起地上的八百里加急,展开仔细看了起来。
“一百余倭寇自绍兴上虞登陆,攻会稽,绍兴知府刘锡、所千户徐子懿率兵三千围剿,倭寇突围而出,杀返乡御史钱鲸,横行杭州府并劫掠于潜、昌化二县,西进劫掠淳安县,出浙江,入徽州府歙县,徽州守卫关隘五百官兵悉崩溃,望风而逃......五十七名倭寇破江宁,大败应天阻军,杀四百余人,倭酋红衣黄盖,骑大马,率众犯应天大安德门......应天告急,特此上报......”
严嵩只看了一眼,就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脑门子上冷汗不住的冒。
怪不得圣上如此盛怒,倭寇竟然兵犯留都应天!倭酋还红衣黄盖,僭越冒犯圣上!
严嵩匆匆看完,将八百里加急递给了一旁的徐阶,徐阶迫不及待接过观看,然后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怪不得圣上如此盛怒,区区百余倭寇竟然转战数千里,破城十余座,杀死官兵数千人,最后竟然以五十七名兵力悍然攻打应天......
徐阶看完后将八百里加急传给了身后的人,接着,一声声倒抽凉气的声音此起彼伏。
“看到了吧,你们都看到了吧,这就是朕的好臣子!好的很,好的很呢!区区五十七名倭寇就能纵横我大明江南江浙、南直隶一带,转战数千里,横行无忌,如入无人之境!最后还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攻打我留都应天!江南有多少臣子,有多少兵马,竟然让区区五十七名倭寇攻打应天,呵呵,好得很呢!朕要谢谢这五十七名倭寇,朕要重重的嘉奖这五十七名倭寇,是他们让朕看到了江南的臣子究竟有多好!”
嘉靖帝缓步走到严嵩等人跟前,咬牙切齿好一通阴阳怪气的咆哮。
嘉靖帝太生气了,五十七名倭寇纵横大明数千里,最后悍然攻打应天,大明的颜面被这伙倭寇狠狠的踩在脚下摩擦,他嘉靖帝的脸面也一样被倭寇狠狠的踩在脚下摩擦。
这种感觉,这种耻辱,比前年北虏胡酋俺答兵临京城城下更甚!最起码,当年北虏胡酋俺答还带领了三万蒙古铁骑!而倭寇呢,倭寇只有区区五十七人!
太讽刺了,太难以置信了!
如果不是八百里加急,嘉靖帝甚至都怀疑这是哪个胆大包天的混蛋开的玩笑!
“圣上息怒,臣等死罪!”
严嵩、徐阶等人麻溜下跪请罪。
“起来吧,该死的不是你们!”嘉靖帝臭着一张脸,冷冷的摆了摆手。





寒门崛起 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压抑的西苑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寒门崛起最新章节!
西苑宫殿内,气氛压抑紧张的几乎令人窒息。
即便严嵩、徐阶等人身为阁臣,但是面对盛怒的嘉靖帝,他们也是战战兢兢、胆颤心惊,伴君如伴虎这一句话可不是说着玩的。
尤其,嘉靖帝可不是一般的君。他虽不御殿,却张弛操纵,威柄不移。别看严嵩、徐阶他们身为内阁大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他们打个喷嚏,官场都得感冒,但只要嘉靖帝一个饬令,就能令他们丢官回家,甚至他们的性命,都在嘉靖帝一念之间。嘉靖帝自始至终,一直牢牢的掌控着帝国的一切大权,无人可动摇。
嘉靖帝的性格,也非同一般。
他绝顶聪明并且极度自信,甚至有些自大狂妄,小气而好面子。
上虞之倭寇围攻应天,倭酋还器张的红衣黄伞,动摇了大明江南根基尚且不论,这一行为狠狠的打了大明的脸,打了嘉靖帝的脸。
这就是致命了。
该死的倭寇打哪里不好,打应无,该死的倭寇穿什么不好,穿红衣张黄伞!
严嵩、徐阶等人心里的弦绷的紧紧的,身上都有冷汗开始往外冒了。
“情况就是这个情况,现在该怎么办?你们议一议吧。”嘉靖帝一甩宽大道袍袖子,随意的一屁股坐在了被掀翻侧立的桌楞上,眯着眼睛看向严嵩、徐阶等人,淡淡说道。
徐阶没有开口,目光微不可察的瞟了严嵩一眼,这一刻他很庆幸他是次辅,不需要第一个开口表态。
平日里严嵩口灿莲花,此刻却哑巴了。他年纪大了,反应也慢,何况昨夜又熬了一宿写青词颂意了呢。另外还有他不擅长治军,对兵事并不精通,上次庚戌之变时,严嵩就充分暴露了他不擅长治军了。所以,在嘉靖帝发问后,严嵩一时间哑巴了,扬长避短嘛,先让别人发言,然后他再总结提炼其中精华。
严嵩虽然不能治军,但是他能治人。圣上问话了,绝对不能冷场啊。
所以,严嵩选择做哑巴的同时,用眼神警了一下徐阶,示意徐阶先开口。
徐阶接收到严嵩的眼神暗示,心里面不由一群糙泥马呼啸而过。可是没办法,为将来大事计,还得再忍辱负重有从一段时间才好。
于是,徐阶清了下嗓子,准备开口。
不过,这个时候嘉靖帝开口了,直接点名了严蒿,“分宜,你先说说。“
严嵩心中一惊,慌忙拱手一礼,不过他毕竟是严嵩,只慌了一下,便镇定自若的缓缓开口道:“这不过是五十七个倭冠而已应天乃巨城,墙高池深炮利,又有守军数万,区区五十七名倭寇如何能攻下应天,圣上不必担心。”
一旁的徐阶闻言,禁不住微微挑了下眉,严嵩的回答怎么有点耳熟啊,哦,是了,当时庚戌之变三万北虏兵临京城下时,严嵩就说俺答北虏不过是一帮恶贼,抢掠完了自然会走,圣上不必担心。
这完全是一句没有解决问题且不负责任的无耻废话!说了跟没说没什么两样。
这个回答看似无懈可击,实则放屁。
“朕问的是怎么办!”嘉靖帝自然不满的瞪了一眼严嵩,转头看向徐阶,“徐阶,你来说说。”
“回圣上,以臣看来,区区五十七名倭寇而已,以应天的防务及兵力,无论是出战还是守城,都可以解决这伙倭寇,蚍蜉岂能撼大树。不过,臣个人倾向于战,以雷霆之力出击,一举覆灭这伙倭寇,杀一儆百,狠狠的打击倭寇的器张气焰,震慑江南各地愈演愈烈的倭患局势!不然,区区五十七名倭寇都敢兵犯应天,这是开了一个不好的头,恐怕各地倭寇会大受鼓舞,倭患也就更加糜烂。”
徐阶上前行了一礼,然后从容自若的侃侃而谈,最后提出了“战”的建议。
嘉靖帝满意的点了点头,目光避着嘉许,继续追问道,“战则如何战?”
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徐阶对此早有准备,他清楚嘉靖帝为性格,知道嘉靖帝是一个看重结果,注重解决问题的人,所以早在提出建议时就打好了腹稿,在嘉靖帝追问后,徐阶就游刃有余的给出了回答,“回尽上,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臣以为,此战亦然。应天有守军五万余,可挑选精锐敢战之七三千,同时令周边州府配合出兵,合围灭倭!如此以来,区区五十七名倭冠,必定插翅难飞,死无葬身之地。”
听了徐阶的建议,嘉靖帝赞许的点了点头。
区区五十七名倭寇也敢撩虎须,打应天,还敢罪大恶极的穿红衣张意余!
不杀了这伙胆大妄为、僭越龙颜的倭寇,嘉靖帝心中的恶气如何出的来。
徐阶狮子搏兔的建议,正是落在了嘉靖帝的心坎里。
当年庚戌之变时,俺答敌酋领精锐骑兵三万兵临京城下,嘉靖帝虽然一开始采取的是拖延战术,用俺答入贡文书没有蒙文为由,拖延等到了勤王援军。但是,等到勤王援军一来,嘉靖帝就令当时的兵部尚书丁汝菱准备对城外的鞑靼军队发动反击。不过,当时的兵部尚书丁汝萎唯严嵩之名是从,严嵩担心反击有可能战败,战败的话会连累到作为内阁首辅的他,所以严嵩令丁汝菱不要反击,放任靴靼兵马在城外抢掠后扬长而去。严嵩拍着胸膛向丁汝菱保证,不用担心违背圣命,有我在,必保你无事。丁汝菱在严嵩的忽悠下,按兵不动,没有对鞑靼发动反击。最后丁汝夔在鞑靼兵马大摇大摆的撤退后,被嘉靖帝愤怒的问罪,领了一把明晃晃的鬼头刀,结束了大好生命。
当年三万鞑靼兵临城下,嘉靖帝就想要反击挽回颜面,此刻区区五十七名倭寇也敢兵临陪都应天,嘉靖帝又岂能容忍他们活着离开!
当年的耻辱,嘉靖帝可不想再重温一遍了!
当年的鞑靼围城,他嘉靖帝就已经丢了一半的脸了,此刻若是放任倭寇平安离去,那他嘉靖帝的脸可就丢尽了,这是自命不凡的嘉靖帝绝对不能接受的结果。




寒门崛起 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十难三策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寒门崛起最新章节!
嘉靖帝的意向很明确了,其他官员又岂是不懂眼色之人,在嘉靖帝再询问兵部尚书何鳌等人意见时,俱都皆言出兵剿倭,只是出兵策略有所不同而已。
“区区五十七名倭寇,胆敢红衣黄伞坐观应天城池,可欤?不一征诛,何以示惩!谕令,着应天及周边州府征诛此倭,不得有误,必不使倭寇漏网一人!”
嘉靖帝问了数人之后,当场下了一道谕令,令人八百里加急传达应天等地。
应天的倭情处理后,嘉靖帝又挥了挥袖子,对严嵩等人道,“上虞之倭寇并非偶然,也非孤例,这段时间以来,相信卿等也都知道,江南一带倭患此起彼伏,已有愈演愈烈之势。江南之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江南倭患已刻不容缓,卿等下去召六部尚书、左右侍郎一个时辰后于无逸殿廷议。”
“遵旨。”
严嵩等人跪地领旨告退。
嘉靖帝发话要廷议,严嵩等人可不敢懈怠,第一时间派人召集六部尚书及左右侍郎前来无逸殿廷议。
很快,六部尚书以及左右侍郎等都到齐了,又过了盏茶时间,嘉靖帝也驾临无逸殿。
“朕御极天下三十有一,敬天地而修自身,夙兴夜寐,未敢懈怠,然天灾人祸不断,北虏未有消停,南倭又此起彼伏,朕深感有愧于天下黎民百姓,此皆朕之过。”
嘉靖帝着一袭滚金道袍,高坐御座之上,目光扫视一众廷臣,情真意切的缓缓开口道。
听到嘉靖帝言“皆朕之过”,一众廷臣全都慌忙下跪磕头不已,纷纷请罪不已,口称,“圣上恕罪,一切都是臣等之错。圣上御极天下,殚精竭虑,方有我大明如此盛世,北虏南倭皆是臣等无能,累圣上费心了,害万民受罪。”
不下跪请罪不行啊,历史已经证明了,每次嘉靖帝说“皆朕之过”的时候,其实嘉靖帝心里却是罪在别人。
比如有一年天降大雪,特别大的雪,历史上没有过的大,数十万百姓受灾,数百万亩麦苗被冻死。嘉靖帝召集廷臣商议救灾的时候,就说过“皆朕之过”的话,廷议中有位钦天监的官员顺着嘉靖帝的话,提议嘉靖帝下一份罪己诏,祈求上天原谅......然后,这位耿直的钦天监官员就被活活廷杖打死了。
这种例子很多,最近的一次便是庚戌之变时期,嘉靖帝也曾说过“皆朕之过”,然后兵部尚书丁汝夔就被处死了......
所以,听到嘉靖帝这句“皆朕之过”,廷臣皆是冷汗直冒,唯恐成了嘉靖帝心中的罪犯。
“不用争了,都起来吧,此事容后再议。今日,召卿等来,是关于江南倭患一事。诸位爱卿,江南倭患已是刻不容缓,卿等议个条陈出来,勿要令朕失望。”
嘉靖帝不置可否的摆了摆手,示意众人起身,令众人围绕江南倭患开始廷议。
这一次严嵩自觉了,没用嘉靖帝点名,就主动第一时间开始发言了。
严嵩可是一个人精,刚刚在宫殿里他没有主动发言,被嘉靖帝点名才被迫发言,且发言内容也没有得到嘉靖帝认可,他心里是心知肚明的,这一次可是特意好好准备了的,目的是挽回方才在宫殿里的失分,挽回在嘉靖帝心中的形象。
他从宫殿出来后,第一时间就将廷议一事,令人快马加鞭回严府告知了他儿子严世蕃,令他儿子速速拟一个条陈出来,供他在廷议上发言。
近年来,随着严嵩年纪增大,他在内阁首辅位上,很多事情都是依仗他儿子严世蕃的参谋。
当时,严世蕃正趁着酒兴在女人堆里辛苦耕耘呢,收到老爹的指示后,不得不中断耕耘,以热毛巾绞额头醒酒,提笔写了一份“御倭十难三策”。
严嵩在廷议开始前收到严世蕃的“御倭十难三策”,览后连连点头不已,心里面顿时有底了,所以在嘉靖帝话音落后,他就上前一步,第一个发言了。
“回圣上。臣以为,御江南之倭有十难。”严嵩向嘉靖帝行了一礼,胸有成竹的开口道。
“哦,有何十难?”嘉靖帝饶有兴趣的问道。
“回圣上,这一难为:倭寇自大海而来,来去飘忽不定,难以测知,故难御也;这二难为:海岸线长而曲折,难以守御;这三难为:水陆交错,忽进忽退,难战;这四难为:倭寇奸诈多端,无伦常,无人性,其计难知;这五难为:倭寇盘据海外荒岛久矣,长久经营,据点坚久,难备;这六难为:居民脆弱,沿海多有不孝之子民与倭寇里应外合,难使;这七难为:江南沿海土地多泻卤,难以筑城,难以筑城则无险可守,难以抵御倭寇。这八难为:主客兵力有限,难以长久维持;这九难为:粮草缺乏,难以筹集,再加上水旱蝗虫等天灾,令粮草更难筹集;这十难则为:多有将领骄横而懦弱,难以信任,御倭不力。”
严嵩拱手,一一禀道。
嘉靖帝闻言点了点头,赞许的看了严嵩一样,对严嵩总结的御倭十难比较满意。
“既有此十难,卿有何策?”嘉靖帝又问道。
“臣对兵事并不是很擅长,不过对江南倭患,也多有研究,针对这十难,有御倭三策,抛砖引玉。”严嵩缓缓开口道。
嘉靖帝微微点了点头,示意严嵩继续往下说。
“微臣这御倭三策为:一、增建战船,占据要害,来则击之,去则捣之。二、集沙船五百艘迭哨于苏州海口,选士兵万余人守戍于松江护塘,倭寇登岸即掩击于其中。三、集苏、松轻便战船五、六百艘游哨于黄浦、吴淞、太湖等处,使倭寇步不敢深入,舟不敢横行。同时,加练卫所兵马,可考虑征调狼兵、土兵、漳兵作为补充,并留淮、浙余盐银十万两或借南赣军饷八、九万两为粮、赏之需。”严嵩缓缓开口道。
嘉靖帝一边听一边点头,显然严嵩的十难三策都入了他的眼,令他比较满意。




寒门崛起 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大胆的徐阶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寒门崛起最新章节!
严嵩发言之后,自然就是次辅徐阶了。
徐阶对严嵩的十难三策也是心中称彩不己,严嵩此刻的表现,跟方才官殿的内的表现简直判若两人,不过徐阶对此并不意外,每次遇到这种关键时刻,严嵩都会令小阁老严世藩紧急拟写条陈,这次肯定也不例外,这“十难三策”定然是出自严世藩的手笔,其中很多建议,徐阶一听就知道是严世藩的主意,他对严世藩太熟悉了。
不得不承认,严嵩有一个好儿子。若不是严世藩,他早就坐不稳这个内阁首辅的位置了。现在有严世藩冠绝常人的急智,严嵩再以他几十年的经验把握大方向,他这艘大船还稳稳的行驶在宦海之中。
一时间,还看不到倾覆的迹象。
不过不急,严嵩他再有经验,年龄也在一天天与日俱增,严世藩虽有冠绝常人的急智,但是他身上的毛病也是冠绝常人的多,他们合力掌舵的这艘大船,隐患也是与日俱增,虽然现在看不出倾覆的端倪,但是随着隐患的增多,总有一日,他们这一艘大船定会倾覆于宣海风浪之中!徐阶对此坚信不疑,也为此而暗中不懈努力。
“华亭,你有何高见?”嘉靖帝在徐阶主动开口前,点名问道。
“回圣上,严大人的"十难三策’一语中的、直击要害,有严大人珠玉在前,臣的建议就相形见绌多了,不敢称高见。”徐阶谦虚的拱手道。
严嵩满意的瞥了徐阶一眼,不错,徐阶这老小子表现越来越好了。
也越看越顺眼了。
虽然用起来不如文华、燃卿他们顺手,但是也可以稍稍放心使用了。
相对于严嵩,一边的吏部尚书李默听了徐阶的话,对徐阶暗啐不已。
呸!
没想到,徐阶竞然沦为了严老儿的舔狗!真是我辈文人的耻辱。羞于与严嵩为伍,更羞于与尔为伍!
老子真是瞎了眼,当年徐阶与时任内阁大学士的张孚敬就孔子祭祀标准争执时,张孚敬大骂徐阶你想背叛我,而徐阶从容的说“背叛生于依附,我没有依附你,何来背叛?”,结果被贬为延平府推官。当时,自己还高看徐阶一眼,以为他有文人风骨,万万没想到,终究是我瞎了眼,徐阶哪里有什么文人风骨,真是令人失望至极。
看来,拨乱反正、对抗严老狗党羽、还朝堂以清风明月的重任,只有我辈一力承担了。
李默默默的下定了决心,然后默默挪了挪脚步,离严嵩、徐阶更远了.......
“你有什么建议,直说便是,至于其中成色几何,众人自会分辨。”
嘉靖帝面无表情的催促道。
“是,是,圣上所言极是。方才严大人的三策言增战船、哨海口、黄浦、吴淞太湖等处、征调狼兵、土兵等,既可御倭于海外,又可灭倭于路上。臣也是受了严大人三策的启发,臣窃以为,增战船、哨海口内湖、征调狼兵土兵、加练卫所兵马,江南沿海一带势必兵马众多,师出所处,以江南现有官职体系,难以统一调度、指挥,御倭之时,恐怕指挥混乱、掣肘颇多,难以发挥全部实力。如今江南倭患愈演愈烈,倭寇猖獗到攻袭应天,所以臣斗胆建议设总督大臣,督理南直隶、浙江、山东、两广、福建等六省军务,放权使其调兵筹饷,得以便宜从事。”徐阶拱着双手缓缓开口道。
“设总督大臣?!还是六省总督?!”
“那六省那可是半壁江山啊,还是最富饶的半壁江山。可统兵,可筹饷,六省总督的权限也太大了,几乎就相当于六省的无冕之王啊。
廷议现场众官员不少人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被徐阶的建议惊到了。
徐阶这一建议,可不是斗胆了,那时泼天大胆了。徐阶疯了吧,他提这个建议,这不是犯圣上的忌讳吗?!这六省总督又能调兵又能筹饷,虽说对于江南统一调兵剿灭倭寇是大大大大的有利,但是六省总督这么大的权利,这六省不就成了一个小王国了吗?!若是六省总督有什么异心,那岂不是太危险了,说不好又是一个内乱啊。便是六省总督本人没什么异心,可是手下的骄兵悍将呢?!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是怎么来的?!这都是前车之鉴啊。
当然,历朝历代兵权重的人,多了去了,也不是都出问题,只是个别的人出了问题......这种事情不好说,谁都不会预知未来,但一旦出问题,就是大问题,受损害最大的还是朝廷,还是圣上。
严嵩听了徐阶的建议,也不由的吃了一惊,徐阶的建议太大胆了。
不过,若是被圣上采纳的话……
严嵩心头也不由激动起来,热络了起来。他看到了一个天大的机会。
六省总督啊。
这个职位太重要了,一定要抓在自己手中,置于自己掌握之中。
正愁军中无人呢,若是掌握了这个职位,那军中也就有人可用了。
如此一来,朝中、军中都有一定分量,那自己这个位子也就更稳了。
懋卿、文华.......
谁来做这个位置好呢,嗯,除了忠心之外,还要有兵事方面的真本事才行,毕竟倭寇也不是吃素的,坐在这个位置上,那就必须有能力将倭患剿灭,至少得控制住倭患才行,嗯,我得好好想一想,谁来做这个位置更合适。
“总督大臣?”嘉靖帝听了徐阶的建议,轻声重复了一遍。
徐阶躬身殿下,看似淡定,实则内心紧张不已,后背都出现了冷汗了,他自然也知道自己这个建议有多大胆。
但是,以他对嘉靖帝的了解,这个建议也有很大的可能被采纳。
1...628629630631632...7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