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朱郎才尽

    倭寇逃窜向大海的消息,宛如给宴席加了一道世间最美味的珍馐,将宴席的气氛推到了最高点。同时,没了倭寇的后顾之忧,宴席上本来有意控制的酒水,这一刻不要钱一样,一坛子一坛子的抱了上来,众人也不再节制,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大饮了起来。

    欢迎宴似乎变成了庆功宴。

    过了盏茶时间,在众人欢饮的时候,又有一位小兵从外面一路小跑,跑了进来。

    “报,禀府尊、将军,小的前往临海县探查,临海县已于三日前已被倭寇攻破,县城被倭寇一抢而空,县衙被倭寇放火烧毁,临海知县不知所踪。”

    小兵到了宴席,跪地向台州知府谭纶、宁台参将俞大猷等人禀告道。

    临海县距离台州府城最近,所以探查临海县情况的小兵是最先回来的。

    小兵一席话,让热闹喧嚣的宴席,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听到小兵禀告临海县城已经在三日前被倭寇攻破的消息后,台州知府谭纶准备夹菜的竹箸顿在了半空中,瞬间一脸黑线,良久之后幽幽一声叹息,索然无味的将筷子放在碟子上,心情沉重非常,糟糕非常。

    尽管他心里已经有数了,但是毕竟还抱有一丝丝希望,临海县地势易守难攻、临海县是一个物阜民丰的大县、临海知县颇有才名、希望他可以力挽狂澜、力保临海县城不失,但此刻小兵禀告的临海县城已失的消息,宛若一阵萧瑟寒风,将他那最后一丝丝希望撕的粉碎

    唉

    其实,自己心里早就有数了不是吗倭寇凶悍,人多势众,我台州府都几乎失陷了,临海县城一个小县城被倭寇攻陷,不是在所难免吗

    良久之后,谭纶摆了摆手,示意小兵下去用膳,他本人则强行打起精神,复又提起筷子,指着一道新上的菜,强颜欢笑的对俞大猷等人劝膳道,“吃菜,吃菜,俞将军,诸位将士尝尝这道国舅泡鲞,此菜主食材为松门白鲞,是我台州特产,由大黄鱼加工而成,色灰白中带淡黄,以灰白为多,故名松门白鲞。泡鲞肉质结实,外松里嫩,鲜美非常,是我台州不可多见的美味佳肴。来我台州,不可不尝此国舅泡鲞也。”

    “嗯,果然好吃。”

    众将士尝后,交口称赞。

    在谭纶的主持下,宴席气氛复苏,又热闹了起来。

    宴席方热闹不过盏茶时间,外面又响起了一阵马蹄声,继而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很快,又是一位探马小兵风尘仆仆的从外面走了进来。

    有了上一次的经历,这一次众人有所猜测,自觉的安静了下来,将目光转向探马小兵。

    “报,天台县城战报禀府尊、将军,小的奉命前往天台县探查”

    探马小兵到了宴席跪地向台州知府谭纶、宁台参将俞大猷等人禀告道。

    天台县

    听到小兵回禀的是天台县的战报后,台州知府谭纶压根就没抱希望了。

    天台县不比临海县,天台县只是一个小县,人口仅是临海县的一半,比较贫瘠,周围没有山地没有护城河,无险可守,易攻难守;而且,天台县的知县年纪快六十了,都是要致仕的年纪了,据说常年累月吃斋念佛,已经提前步入致仕生活了,更关键的是,天台老知县还是个腐儒,只读四书五经,不通晓时事,对于行军打仗等更是一窍不通。如何仰仗他守城呢

    所以,谭纶对临海县还抱有一丝丝希望,但是对天台县,压根就没报一点希望。

    “天台县于三日前被倭寇围困,围困天台县的倭寇是江门主麾下刘秃子”探马小兵继续禀告道。

    围困天台县的倭寇是江门主麾下倭寇

    听到这里,台州知府谭纶更是对天台县不抱任何希望了,江门主是饿狼盟的盟主,麾下倭寇最是人多势众、兵强马壮,天台县被江门主麾下的倭寇包围了,哪里还有保全的可能呢。

    果然下一秒,探马小兵就继续禀告了,“据探,天台县知县在倭寇围城后,带领属官在城墙上烧香拜佛,举行法事,跪求佛祖庇佑天台县。结果,法事进行完毕后不久,天台县知县在城墙上不慎被倭寇一箭射死”

    听到小兵禀告天台县知县烧香拜佛、举办法事抵御倭寇的消息后,台州知府谭纶嘴角都抽搐了,忍不住差点骂出声来,后面听到天台县知县在城墙上被倭寇一箭射死后,念在逝者为大的份上,谭纶忍住了。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诸县倭患战报(中)
拜佛御倭,知县被射杀……天台县已经是倭寇的囊中之物了,又岂能幸免!

    谭纶等人不用听探马小兵往下说,就已经知道天台县被倭寇攻破了。

    尽管没报希望,但此刻台州知府谭纶亦不免失望至极,心情糟糕透了。

    早就知道天台县会被倭寇攻破,只是没想到天台县竟然是以这种窝囊的方式被倭寇

    《寒门崛起》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诸县倭患战报(中)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诸县倭患战报(下)
    原来宁海县是这么被倭寇攻陷的

    关耀啊关耀,名不副实坏我大事你说你好好的守城多好,你要是好好的守城,一千多守军据城墙防守两千多倭寇,宁海县稳如泰山不敢说,但是倭寇想攻陷宁海县,也是千难万难。你说你,事关全县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你瞎逞什么能啊唉,真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啊。你这无能逞能,坑害了自己不说,你还害了宁海县全城百姓啊。

    原本宁海县是最有可能在倭患中保全的了,现在全被关耀给毁了

    原本,在这场规模浩大的倭患之中,台州府城保全了,天台县也保全了,只要宁海县再保全的话,那自己的这一场政治灾难,就会减轻很多,自己再走走关系,找人疏通一下关节,就有几分把握平安度过了。

    可是现在

    这一切都被关耀的鲁莽出战给毁了最有保全希望的宁海县陷落了

    唉

    希望原本都触手可及了,现在却被撕得粉碎

    台州知府谭纶内心遭受了一万点重击,脸色黑的要命,手里的茶杯都快被攥碎了。

    “唉,关千户也太鲁莽了,若是按部就班守城的话,宁海县何至于被倭寇攻陷”

    “就是,宁海县城高池深,背靠大山,四周环绕护城河,在台州七县里最是易守难攻。有一千多守军守城的话,两千多倭寇如何能攻陷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哎,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啊,古人诚不我欺也,可惜,可惜啊”

    听到宁海县被倭寇攻陷的经过,宴席上众人一个个无不扼腕叹息。

    众人的每一声叹息,都如同一柄利刃刺入台州知府谭纶的胸口

    宁海县沦陷的消息让宴席蒙上了一层阴影,热闹的宴席一下子降温了不少。

    又过了一盏茶时间,宴席上众人又听到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接着又是一阵脚步声。

    好熟悉的节奏,不用说,又有探马小兵传来新的倭患战报了。

    众人俱是将视线转向了宴席入口。

    果然,众人很快便看到一个探马小兵,一身风尘仆仆的小跑了进来。

    “报禀府尊、将军,黄岩县战报。”

    探马小兵一路小跑进了宴席,半跪于地向台州知府谭纶和俞大猷等人禀告道。

    黄岩县战报

    听到是黄岩县战报,台州知府谭纶就微微叹了一口气。

    黄岩县临近临海县,唇亡齿寒,临海县都沦陷了,黄岩县岂能幸免黄岩县不同于临海县,临海县地势易守难攻、物阜民丰,可是黄岩县地形狭长,境内多是平原,县城根本无险可守,另外,黄岩县也不如临海县富饶,所辖百姓数量也远不如临海县。强如临海县都陷落了,黄岩县又岂能幸免

    漆黑一片,毫无亮光,毫无希望,台州知府谭纶心里没抱一丝希望。

    果然,接下来探马小兵的禀告,也证实了谭纶心中所想。

    “禀府尊、将军。四日前,倭寇贼首江门率倭寇突袭黄岩县,黄岩县未及反应,便被倭寇攻陷。黄岩知县率一众衙役在县衙坚守,大约坚持了盏茶时间,县衙便被倭寇攻破,黄岩知县在乱兵中被杀”

    探马小兵回禀道。

    唉

    果如自己所想黄岩县沦陷

    一点奇迹也没有

    台州知府幽幽叹了一口气,脸色更黑了,屡遭打击,屡屡失望的他整个人如同冰块一样,散发着浓浓冷气,让身处他旁边的属官,如临冬日。

    很快,这位探马小兵禀告后刚离开不久,外面又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又是一位探马小兵到了。

    “报,禀知府大老爷,禀将军,仙居县战报。”探马小兵走进了宴席,向谭纶和俞大猷等人行礼道。

    仙居县

    只听到仙居县三个字,尚未听到战报内容,台州知府谭纶便又叹了一口气。

    在防守上,仙居县还不如黄岩县呢,仙居县在台州府是出了名的易攻难守,是标准的软柿子。另外,仙居县就在海边上,处在倭寇劫掠的第一线,倭寇又岂会放过这么一个软柿子呢。仙居县是在劫难逃了。

    想到这里,谭纶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果然,探马小兵接下来的禀告,再一次证实了谭纶心中所想。

    “五日前倭寇贼首铁金刚登陆仙居县东南海岸,当日便长驱直入围困了仙居县城。仙居县知县率人守城,坚守了半个多时辰,终因寡不敌众,被倭寇攻破了城门。仙居县知县在倭寇破城后,不知所踪。有人说仙居知县通过密道逃出县城,也有人说仙居知县已被倭寇杀害。”

    探马小兵将他探查到的消息,系数禀告了出来。

    唉

    多希望像天台县一样,自己再猜错一次啊。

    可惜,没有一点转折天台县的侥幸可遇不可求仙居县沦陷了,没有一点意外发生。

    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台州知府谭纶摆了摆手,令探马小兵下去用膳。

    台州府下辖七县,如今已有五县有战报传来了,五座县城只有天台县侥幸保存,其余临海县、宁海县、黄岩县以及仙居县,俱都被倭寇攻陷了。

    只剩下最南边的太平县和靖南县还没有倭患战报传来。

    说实话,对于太平和靖南这两个县城,尤其是靖南县,台州知府谭纶压根没有抱什么希望。如果说对于太平县,台州知府谭纶还有那么一丝丝不算希望的希望的话,那对于靖南县,台州知府谭纶则压根就没有抱一丁点的希望。

    谭纶心里很清楚,靖南县城城墙低矮不说,又年久失修,破坏严重,近年来经雨水浸泡后,更是破损严重;最最令人提不起丝毫希望的是,靖南县是个是非之地、不祥之地,五年死了六任知县,新任知县朱平安月前才刚刚上任,年纪不过十五六,年青的可怕,科举出身,经验不足

    就在谭纶心中若是想的时候,又是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来了,一阵脚步声之后,又来了一位探马小兵。

    “报,禀府尊、将军,靖南县战报”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靖南战报惊府城 (上)
    靖南县战报他终于还是来了......

    台州知府谭纶深吸了一口气,放下了手里茶杯,他做好了接受靖南陷落的心理准备。其实也不用做多少心理准备,他内心已经被接二连三的县城陷落给打击的麻木了,失望的麻木了。

    台州府下七县,仅一县幸存,其余六县皆没。

    自己的政治生涯避免不了这一致命之劫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大船,要在这一劫中沉没了,希望的大海上被绝望充斥,没有一片木板,没有一根稻草.....

    哎!

    人生啊,这就是人生啊!

    谭纶如同一位古稀的老人一样,将目光看向探马小兵,一双眸子波澜不惊,但也毫无光亮。

    “报,禀府尊、将军,靖南县战报......六日前,倭寇贼首本田平八率三千余倭寇自靖南县登陆,突袭靖南县......”探马小兵禀告道。

    六日前。

    那是倭寇刚入侵台州府境的时候,那个时候整个台州府一点倭寇的消息都没有,完全没有任何防备。

    靖南县在这个时候遭受倭寇突然袭击,只有陷落,无有其他可能了。

    一听倭寇入侵靖南的时间,台州知府谭纶就更是不抱任何希望了,在他心里彻彻底底的给靖南下了死刑。

    “得知倭寇来犯的消息,靖南县城大乱,官吏、百姓竞相逃窜,据查探,靖南县丞、主簿、典史在倭寇围城前弃城而逃……”探马小兵继续禀告道。

    “可恶!尔食民禄,安敢如此!”

    听到靖南县丞、主簿、典史在倭寇来临前弃城而逃的消息后,台州知府忍不住气的拍了一下桌子。

    “危机时刻,靖南知县朱平安第一时间下令关闭城门,任何人不得出人城门,其本人携铺盖卷儿至城门……”探马小兵待台州知府怒气稍消,继续禀告道。

    什么?!靖南知县卷铺盖卷?!

    靖南知县下令关闭城门,任何人不得出入,他本人却携带铺盖卷儿出逃?!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这靖南知县真是无耻至极!

    倭寇来袭,靖南官府不思抵抗,只知道跑路,如此靖南不陷落才怪呢!

    尤其是靖南知县朱平安,身为知县,一县父母官,不思报销朝廷,不顾保境安民之责,竟然在倭寇来临之际、县城生生死存亡之际,携铺盖卷跑路!跟逃难老农一样!真是丢尽了朝廷的脸面!

    这种人竟然还是状元郎?!听说在京城还素有名声?!

    呵!

    呸!

    真是羞于与此人为伍!

    台州知府谭纶听到朱平安卷铺盖卷的时候,简直要气炸肺了!
1...500501502503504...7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