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朱郎才尽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破局
“我现在总算明白为什么县尊说‘不是三十多兄弟,而是三万多兄弟’了......”
城墙上的衙役张大了嘴巴,一脸震惊的看着城下百姓源源不断涌上城墙,越来越多,摩肩接踵,放眼望去,争先恐后排队涌上城墙的人们仿佛一条长龙,蜿蜒而上,前面看不到长龙的头,后面看不到长龙的尾。
“咱们县尊一张嘴可顶千军万马啊......只要有县尊在,一切皆有可能。”衙役旁边的兵丁看着朱平安的背影,一脸崇敬的说道,看到这么多群众涌上城墙一起守城,他心中的绝望一扫而空,脸上希望满满了起来。
如兵丁一样,城墙上的衙役、兵丁看到这一幕,对于守城,希望在他们心中又生长了起来。
浓雾一样笼罩在靖南县城上空的绝望气氛,如被一阵劲风吹过,消散了开来。
破局!
必死之危局,迎来了转机。朱平安的这一席动员,绝对可以载入史册。
“诸位父老乡亲,在靖南生死存亡之际,你们挺身而出,你们都是英雄,都是靖南的骄傲,都是靖南的守护神,我朱平安在此拜谢诸位父老乡亲了。”
城墙之上,朱平安看着涌上城墙的群众,眼角不由湿润了,拱手向着众人长鞠一躬。
“县尊言重了,应该是我们拜谢县尊才是。县尊初来靖南,都能不惜性命的守护靖南,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靖南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守护靖南。”
“知县大老爷,快别这么说,我们惭愧,当不得知县大老爷的夸奖。若非知县大老爷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们真就成了被倭寇杀来还被被鄙视的懦夫了。”
“知县大老爷,你才是靖南的守护神。”
“知县大老爷,我们不是懦夫,我们要跟倭寇干到底,保护我们的父母妻儿。”
“靖南也是我们的靖南,我们生于靖南,长于靖南,靖南有难,我们当然要挺身而出。”
人们纷纷开口,不敢受朱平安一拜。
“都是平安无能,连累诸位父老乡亲冒险守城,平安在此向诸位父老乡亲谢罪了。”
朱平安又一次拱手长揖,自己作为靖南的父母官,没有能力守护好靖南,被迫动员百姓守城,让百姓直面凶残没有人性的倭寇,朱平安心中充满了愧疚。
“知县大老爷何罪之有啊,若非知县大老爷坚持,我们早就在西门外被倭寇杀了。还有,知县大老爷你不惜性命守护靖南,我们都看在眼里了。”
“倭寇攻城,跟知县大老爷有什么关系。要不是知县大老爷在城墙上守城,靖南早就被倭寇攻破了。”
“知县大老爷是我们的大恩人,不是罪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咱们靖南本来就没有卫所,哪有什么守城力量,三千多的倭寇攻城,守不住再正常不过了,守住了才不正常,县尊初来乍到,又有什么无能之罪。况且,知县大老爷组织衙役、看门兵守城,守下三千多倭寇攻城,已经是奇迹了。知县大老爷不仅无罪,反而功莫大焉。”
“县尊言重了,不守城,倭寇攻破县城,我们是死路一条。守城,还能为自己为父母妻儿拼一条活路。若非县尊点醒我们,我们只能等死了。”
人们情绪激动的说道,靖南是什么样,他们再清楚不过了,本就没什么守城力量,要是倭寇只来了百十来人,守不住城,还可以说知县无能,可是倭寇一下子来了三千多人,那能守得住,朱平安做的已经足够好了,不可能有谁做的比朱平安更好了。去年,倭寇只来了百十个人就把县城给攻破了。
“多谢诸位父老乡亲,诸位父老乡亲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饶你九千九百九十九死
“打开武库,取出所有军刀、长矛、盾牌和布甲,悉数分发给守城民众。”
朱平安下令再次打开武库,将剩余的武器装备全部分发给参与守城的群众。
武库被翻了个底朝天,也只搜集了军刀五百三十三把,长矛六百六十根,盾牌二百五十面,布甲三百八十副。这些武器装备不足以武装守城的两千群众,不过幸好在武库的犄角旮旯发现了两个木箱子,打开后发现是备用更换的矛头,共计六百多个,削木装上就是长矛,总算是解了当下的燃眉之急。再加上城内百姓贡献的数百刀剑,总算是每个民众人手都有一件武器,不至于空手以血肉之躯与凶残倭寇对战。
城墙之上忽然多了这么多守军,自然瞒不住城下的倭寇,城下的倭寇第一时间就察觉了。
“靖南不会是来援军了吧城上怎么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守军,怕不是多了两三千人吧。”
“他们来援军了”
“首领,城墙上忽然多了很多守军。”
倭寇发现城上守军增加后,不由议论开来,他们还以为是靖南的援军来了,滔天贼焰骤降了三分。
这靖南与其他一攻即破的县城不同,顽强的很,之前靖南只有一百多守军就挡住了己方三千多人的进攻。好在上一波攻城,己方虽然付出了一百多条人命,也让靖南守军减员了六十多人。原以为靖南守军只剩三十人了,这次一鼓作气就可以将靖南县城攻下来了,可是万万没想到,靖南竟然这么快就来了两千多援军,这一下,靖南怕是不好攻啊。
“首领,靖南的援军来了,足有两三千人之多。”一个倭寇向平八郎禀告道。
“你再说一遍”倭寇首领平八郎伸手掏了掏耳朵,眯着眼睛,微笑着开口道。
“首领,靖南的援军来了,足有两三千人之多。”倭寇闻言,又重复了一遍。
唰!
倭寇话音刚落,便看到一道白光闪过,然后他就发现自己的世界往两边轰然崩塌,连一声惨叫都来不及发出,整个人就被一刀当头分为两半。
“妖言惑众,动摇军心,罪该万死!本首领仁慈,饶你九千九百九十九死。”
鲜血溅射了平八郎一脸,平八郎伸出舌头舔了一下溅射到嘴唇上的鲜血,眯着眸子,如视草芥一样看着地上分成两半的倭寇,冷冷的说道。
杀鸡儆猴,立竿见影。
一众倭寇还在讨论靖南援兵的倭寇,立马止住了嘴巴,一个字也不敢出了。
“一群蠢货!”
倭寇首领平八郎将倭刀擦拭干净,还刀于鞘,扫视众倭,摇头骂道。
为啥骂我们蠢货!
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也不敢问,众倭寇都露出如此一副表情来。
“蠢货!瞪大你们的狗眼,给我仔细看,看看城墙上那些你们口中所谓的援军!”
倭寇首领平八郎上前抓住一个倭寇的下巴,将他的脸扳向了城墙,迫使他往城墙上看。
一众倭寇皆随着看向城墙。
“看出来了吗仔细看看那些你们口中所谓的援军,除了他们手中的长矛兵器,还能看出哪里像援军了!瞪大你们的狗眼给我仔细看,看看他们的衣着,还没看出来吗,都是一群泥腿子老百姓,什么狗屁的援军!一千头拿着刀的绵羊,也不是一头狼的对手,这样的两脚羊,不过插标卖首罢了!告诉我,今日,你们砍了多少头这样的两脚羊!!”倭寇平八郎捏着倭寇的下巴,指着墙上的百姓,大声的问道。
“我砍了三头!”
“我砍了一窝五头!”
“我砍了十头……”
“我砍了一头,不过,我上了十头!”
倭寇在首领平八郎的提示下,很快也发现了城墙上的并不是什么援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再次攻城
黑云压城城欲摧!
倭寇抬着攻城梯步步逼向城墙,如黑云压城一样,随着倭寇的逼近,倭寇脸上狰狞的表情都能被看的一清二楚,城墙上的压力越来越大。
“止步!”
当倭寇即将进入县城弓箭射程的时候,倭寇首领平八郎高举倭刀大喊道。
尽管有些杂乱不整齐,但是倭寇在听到平八郎的命令后,都第一时间止住了脚步。
“狗曰的倭寇怎么停住了”
“倭寇要干什么”
“倭寇怕不是害怕了,看到咱们这么多人守城,这些鳖孙不敢攻城了吧”
城墙上众人看到倭寇突然停住了脚步,不由好奇了起来,心里面怀着一丝希望,希望是倭寇看到自己等守军人多势众,不敢攻城,主动退兵。
倭寇又想搞什么阴谋
朱平安眯着眼睛思索,猜不出倭寇首领平八郎的动机,但肯定不会像众人所想的那样倭寇不敢攻城了,心里面隐隐的有一股不祥的预感。
在城墙上众人好奇的眼神中,倭寇首领平八郎转头对身后的倭寇下了一个命令。百余位倭寇点头哈腰,领命出列,转身跑步向后面的树林。
“那倭寇头子说啥呢”
“倭寇下了啥命令,咋有倭寇往后跑了”
城墙上众人不明所以,一脸疑惑的看着城下倭寇的动静,好奇的议论道。
虽然朱平安会唇语,也懂日语,但朱平安也不知道倭寇首领平八郎下了什么命令,因为他是转过头背对着众人下的命令,朱平安看不到,无法读出唇语。
不过,很快众人就知道倭寇要干什么了。刚才跑向树林的百余位倭寇,很快就从树林里走出来了,驱赶着一群平民百姓,百姓被绳索拴着,大约有四五百人。
“救命啊。”
“不要杀我。”
“呜呜呜,放了我吧,我给你们银子,好多好多银子,只要你们放了我,你们要什么我给什么......”
众百姓被倭寇一路拳打脚踢,一直被驱赶到了倭寇最前列,排成两排,直面城墙。
“杀千刀的倭寇怎么驱赶了这么多人过来”
“倭寇要干什么”
“呃,缺德冒烟的倭寇,他们这是要驱赶着百姓替他们挡箭攻城吗”
“丧尽天良啊。”
城墙上众人看到倭寇驱赶老百姓到最前面,不由害怕的变了脸色,怒火冲天的骂道。
战争!这就是战争!血腥,无人性!
朱平安看到倭寇将百姓驱赶到前面后,不由皱紧了眉头,攥紧了拳头。
倭寇,罪孽滔天,恶贯满盈,百死不足恕其罪!
我朱平安发誓,终我所能,一定将倭寇这种灭绝人性的败类,从地球上彻底抹除!
朱平安咬紧了嘴唇,攥紧了拳头,用力的锤了一下城墙,拳头鲜血淋漓。
如果倭寇驱赶百姓攻城,怎么办
答案只有一个。
打!
一样得打,必须得打。
四五百百姓与一城百姓,孰轻孰重,不言而喻,朱平安必须得做这个决定。当然,这是一件很难执行的决定,守城百姓打倭寇就已经很不容易,让他们对被驱赶攻城的百姓下手,更是难上加难,但是为了守城,再难也必须得做。
当然,朱平安也想打开城门,率兵冲杀,从倭寇手中将被驱赶的百姓解救出来。
但是。
做不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自己这些人凭借城墙优势,能够把县城守下就不错了。若是打开城门,抛弃了城墙优势,去跟倭寇野战,那是自取灭亡。
“唉,那不是逃出城的刘财主吗!”
“还有那个,那个,那个,他们不是跟着一块逃出城的张三、刘老二他们吗!”
“那不是弃城而逃的张捕快他们吗”
慢慢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草民本弱,为家则强
倭寇首领平八郎趁城上百姓被杀人祭旗所震慑的时候,一挥倭刀,下令众倭寇攻城。
“杀啊!”
“撕碎他们!”
三千多凶神恶煞的倭寇架着攻城梯,狰狞的喊杀着,像一群来自地狱的恶鬼一样,踏着被祭旗百姓的尸体,杀气腾腾的向靖南县城扑来。
刚才倭寇凶残的杀人祭旗,城上百姓尚未从恐惧中回过神来,此刻倭寇狰狞杀来,百姓恐惧更甚,脸色苍白,两腿战战,手抖得连兵器都快拿不住了。
“打起精神来,怕什么,脑袋掉了碗口大的疤,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倭寇有什么好怕的,都是肉做的。”
“杀了这群没人性的畜生!”
已经参加过一次守城的衙役、兵丁,以及胆子大的百姓大声的喊道,鼓舞众人。
不过,并无卵用。
城上大部分百姓该害怕的,还是害怕,鹌鹑一样瑟缩在城墙垛后,瑟瑟发抖。
城上众人都吓成这样了,还如何守城这样跟弃城投降又有什么区别。
朱平安看到这一幕,不由皱起了眉头,当然,朱平安心里清楚,这样也不怪大家,毕竟大家是平民百姓,又不是职业军人,在靖南生死存亡之际,他们能站出来协助守城已经是莫大的勇气了。倭寇凶残,又故意在阵前残忍杀了这么多老百姓祭旗,立威震慑,大家害怕是正常的。方才,衙役和兵丁面对倭寇第一波攻城的时候,表现的也没有比大家好多少。
只是!
必须得做出改变,鼓舞起众人士气和勇气,不然这城也就不用守了。
想到这里,朱平安毫不犹豫的站起身来,举起盾牌,护着自己,冒着倭寇掩护进攻的箭雨,用刀柄敲击着盾牌,在城墙上来回奔走,对瑟缩发抖的百姓喊道:
“诸位兄弟,倭寇凶残,如果可以,我也想逃,但是不能,身后就是我们的父母妻儿,我们已经无路可退了。如果我们逃了,怂了,谁来守护她们!倭寇会一边嘲笑我们懦夫,一边毫不犹豫杀死我们的父母,蹂躏我们的妻女!为了我们的父母妻儿,我们必须得坚强起来!打倒倭寇!保护父母妻儿!是个爷们的,就给我雄起!人在城在!父母妻儿在!誓与靖南共存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