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寒门崛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朱郎才尽
    “哼,你小子倒是实诚。”

    坐在地上的吃瓜倔老头本来想等朱平安一番天花乱坠的狡辩,然后义当面戳破朱平安虚伪的嘴脸,正言辞的好好教训朱平安一番,可是没想到朱平安会如此实诚,这倒让他一肚子组织好的教训言语憋在了肚子里,憋的很是难受,愣了好一会才哼了一声,捋着花白的胡子,没好脸的道了一句。

    不过,虽然依旧没好脸,但是对朱平安的感官倒是稍稍提高了那么一两分。

    虽然这小子是个马屁精,奸臣的料,但是难得实诚,也不算是无药可救。另外,这小子拍马屁是为了替杨继盛求情,比起那些为了荣华富贵而拍马屁的人,要好得多。

    “人以诚为本......”

    朱平安准备谦虚两句,不过才说了个开头就被倔老头给无情的打断了。

    “你还以诚为本!你以为我是夸你啊。”倔老头没好气的打断了朱平安谦虚的话,伸出瘦骨嶙峋的手指指着头顶的牢顶,花白胡子一抖一抖的教训道,“你为杨继盛求情就可以欺天啊!日之食也,国家将有灾难发生,若不救护,则会危及圣上,危及我大明千秋万代和天下苍生,你为了杨继盛一人,置天下苍生而不顾,你以为你很伟大吗!”

    呃......

    朱平安被老邻居的教训给呛到了。

    不可否认,老邻居是个典型的爱国忠君爱民的好同志。

    只是,老邻居的世界观和自己处在截然不同的两个时代。在老邻居的世界观中,日之食也,国家将有灾难发生,若不救护则会危及天下苍生;而在自己的世界观中,日食只是一种客观的天文现象,不存在什么灾难象征意义。世界观不同,认识和行为自然不一样。朱平安真不知道怎么回老邻居了。

    “小子知道错了。”

    无奈之下,朱平安只好拱手认错了。

    “哼,没有诚意。”

    倔老头哼了一声,对朱平安的认错态度,不是很满意,觉的朱平安认错认的太快了,快的让人觉的有些敷衍了。

    呃,你还真是一个任性的老同志啊,朱平安有些无语的看向老邻居。

    “年轻人啊,不要想着走捷径,捷径是好走,但是走着走着就没路了。做人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虽然走的慢,但是走的直走的正,永无尽头。”

    倔老头抬头看了朱平安一眼,意味深长的说道,半是讽刺半是教育。

    嗯,是的,老邻居说的很有道理,人生的路上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

    “多谢老大人教训,小子铭记于心。”

    朱平安向老邻居揖手道谢,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老邻居的这句人生教




第一千六十四章 又见猛人
    得知杨继盛暂免死刑的消息后,倔老头激动不已的连说了三个好字,连带着对朱平安的感官,在原来的基础上又稍稍提高了那么一两分。

    虽然还没脱离负面,但......能得到倔老头正面评价的人,还真没有几个。

    “你小子不是才拍马屁拍的圣上龙颜大悦吗,怎么会沦落到这诏狱中来呢是不是‘欺天奏疏’被人弹劾,圣上幡然醒悟,你就遭报应了!哼,我就说嘛,年轻人,捷径走不得,走着走着就没路了,是不是应验了”

    倔老头虽然对朱平安感官好了几分,但是一张嘴皮子却一如既往的得理不饶人。

    “不是。”

    朱平安无语的摇了摇头。

    “不是!那是为何”倔老头好奇了起来,按理来说这小子才拍的圣上龙颜大悦,若非被人弹劾‘欺天’,怎么也不至于沦落到诏狱啊。

    “我确实是因为被人弹劾所致,但并非‘欺天奏疏’。”朱平安与老邻居隔着栅栏,找了一块干燥的地儿,垫了些干草,然后一屁股坐了下来。

    “因为何事被弹劾”倔老头更好奇了。

    “师兄杨继盛在递交弹劾奏疏前,我去拜访了师兄,对奏疏提了几点建议。不曾想当时科道官员周方正也在师兄府上,避着我躲在了卧室里。今天早上,周方正向圣上上奏揭发检举了我,弹劾我帮师兄杨继盛修改奏疏、共谋诬陷严阁老、讹传亲王令旨、非议圣上之......所以,我被缉捕到了这里。”朱平安靠在栅栏上,懒洋洋的伸了一个懒腰,缓缓的说道,被周方正这厮检举揭发后,这件事就没有隐瞒的必要了。

    “什么”

    隔壁的倔老头像是被雷劈了一样,震惊的揪下了一撮胡子,疼的龇牙咧嘴。

    “杨小子的奏疏是你参谋的!”

    倔老头震惊的七荤八素,目瞪口呆,伸手穿过栅栏,将朱平安的脸扳了过来,凑上近前,像是要重新认识朱平安一样。在倔老头眼中,朱平安的评价正在急速攀升,从负分区域瞬间达到0,然后继续向上攀升……

    你这个老同志,该不会是个老同志吧!

    朱平安嗖嗖后退。

    “你躲什么!”倔老头不满的胡子一吹,瞪大了眼睛,“老夫还能吃了你不成。”

    朱平安悻悻的笑了笑,我躲什么,还不是您老刚才反应过激让人误判了。

    “老夫问你,你小子给我如实回答,杨小子的奏疏,真是你参谋的”倔老头紧接着问道,一双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朱平安,不错过任何一点微表情。

    “也不能说是参谋的,我当时虽然提了几点建议,可是师兄杨继盛并没有采纳我的建议。”

    朱平安摇了摇头,如实的回道。

    “你提的什么建议”倔老头追问。

    “我主要提了两个建议,一个是建议师兄删除奏疏中涉及圣上的言论,另一个是建议师兄删除其中‘或问二王’的言论。”朱平安回道。

    “哎……若杨小子听你之言,也不至如此……”

    倔老头听了朱平安的建议,枯坐在原地,怅然良久,方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或问二王啊!

    杨小子就是栽在了这一句上,因这句话被定了罪,若是当时杨继盛听了这小子的建议,删除了这句话的话,或许事情结果就大不相同了。

    “若是师兄肯听我的建议,他就不是杨继盛了。”朱平安想到当时的场景,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牢房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唯有两人的叹息,在幽深可怖的诏狱角落里回荡。

    不过想到杨继盛已经免于死刑,倔老头一下子又精神了起来,拍了下栅栏,对朱平安说道,“你叫朱平安是吧,老夫记住你了,日后若是能出去,老夫请你喝酒。”

    &nb



第一千六十五章 臣虽愚鲁,不敢奉诏(一)
    “圣上见了我的奏疏,勃然大怒......”倔老头捋着胡须叹息了一声。

    废话,你这样上疏,圣上不勃然大怒才怪呢,都多少年没有人敢在圣上面前臧否修玄了。你这样都算是命大的了,命小点的,早就被处死了。

    朱平安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接下来的两天,朱平安就在诏狱里度过了。诏狱方面以案情重大、事关机密为由,禁止任何人前来探望,不过好在有杨老做邻居,倒也不孤单。

    朱平安和杨老已经混熟了,两人隔着栅栏画了一张棋盘,用草芥、小泥块、碎石子作为象棋棋子,下下象棋;或是探讨四书五经,在诏狱的这两日,朱平安从杨老这学到了不少学问。

    精神层面很丰富,但物质方面就乏善可陈了。

    虽然现在是夏天,但牢房位于地下,又潮湿又阴冷,朱平安还好,年轻人火气大,扛得住,杨老就不好挨了,虽然朱平安从自己牢房里给杨老抱去了很多干草,可是晚上的时候,杨老仍是不好过,尤其是老寒腿发作的时候,更是度日如年。

    伙食嘛,诏狱里一日三餐能按时供应就不错了,色香味什么的,就不要考虑了。

    第一日朱平安还不习惯,对诏狱供应的馊粥和生有霉点的馒头,难以下咽,但第二日的时候,朱平安虽不能吃的津津有味,但一点饭粒都没剩下。

    第三日中午,朱平安和杨老正下棋下的难解难分的时候,牢房过道里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有人来了还不少”

    朱平安听到这一串脚步声后,很是好奇的抬头看去,只见过道里走来了一行二十多人,有锦衣卫,有内侍太监,衣着华丽,看上去来头不小。

    杨老大人此时也放下来手里的石子卒,抬头看向走来的一行人。

    找谁的

    朱平安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杨老,不知道这一行人是冲谁来的。

    得是找自己的吧

    自己进诏狱三天了,还从没有被审问、过堂过,就像是被遗忘了似的。

    这是终于想起自己了!

    朱平安起身,活动了活动手脚,打起了一百分的精神,准备迎接来人。

    很快,过道一行人就来到了牢房跟前,停住了脚步。打头的是一位头戴高冠,身着大红蟒袍,风凰补子的宦官,手捧佛尘,一脸尖酸刻薄之相。朱平安并不认识此人,不过认识陪在这位宦官身边的人,他是锦衣卫同知拓海,上次与赵大膺刑部陈情的时候,拓海就是主审官之一。

    朱平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可是没想到一行人走到隔壁杨老大人那就停住脚步了。

    “杨老头,圣上派杂家来看你。”

    大红蟒袍宦官停在了杨最牢房前,似乎受不了诏狱的腐臭味道,伸手掏出一个绣帕捂着了鼻子,另一手掐了一个兰花指点向杨最,尖着嗓子喊话道。

    “臣杨最拜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最从地上起身,拍了拍囚服上粘的草芥,向着西苑的方向下跪行大礼。

    礼毕,杨最起身,腰杆笔直,仰着下巴,看向大红蟒袍宦官和锦衣卫同知拓海。

    这个老东西!

    大红蟒袍宦官皱了皱眉,对杨最的态度很是不满,尖着嗓子道,“杨老头,圣上念在你年老不易,特地给了你一次机会,圣上问你,你可知道错了!若是你写上一份认罪奏疏,圣上可念在你为大明奉献的大半辈子



第一千六十六章 臣虽愚鲁,不敢奉诏(二)
    “杨老头,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

    大红蟒袍宦官听了杨最的话,脸都气青了,掐着的兰花指都抖得不成样子了。

    “老夫年纪大了,滴酒不沾。”杨最仰着下巴,用眼睛的余光瞥了大红蟒袍宦官一眼,轻飘飘的回了一句,丝毫不受大红蟒袍宦官的威胁。

    “你!既然敬酒不吃,那就别怪......”大红蟒袍宦官发狠道,虽然圣上口谕让自己前来询问杨最是否知错,若杨最知错能改,则善莫大焉,但是他常年在嘉靖帝跟前伺候,对嘉靖帝的真实想法再清楚不过了。杨最必须得认错,若是杨最不认错,嘉靖帝则会一直如鲠在喉,那自己的差事就没办好。所以,自己必须见机行事,不然如何向圣上复命,如何回报圣上的信任。

    “陈公公稍等,容我劝一句。”大红蟒袍的狠话还没撂完,旁边的锦衣卫同知拓海开口了。

    陈公公

    这大红蟒袍宦官该不会是陈洪吧!一旁牢房里的朱平安听了拓海对大红蟒袍宦官的称呼,心中下意识的猜测道,想了想,觉的八成就是陈洪。

    听说陈洪跟高拱关系不错根据野史记载,在未来十多年后,高拱担任大学士,在冯保和陈洪竞争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时候,高拱力排众议推荐陈洪担任了司礼监掌印太监。为此,冯保对高拱的仇恨与日俱增。

    不过,看这陈洪一脸的尖酸刻薄相,怎么看也不像好人,高拱怎么瞧上的!

    在朱平安思索的时候,锦衣卫同知拓海开口了,他对杨最的气节敬佩不已,不忍心刑罚加身于杨最,因此他开口引导起了杨最,“杨大人,拓某素闻杨大人忠孝之名,明天就是七月十三了,杨家的列祖列宗还在等着杨大人送纸钱呢。杨大人就不能改个说法,只要杨大人遵照圣上口谕,进献一封认错奏疏,杨大人马上就可以离开诏狱回府了。”

    锦衣卫同知拓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杨最忠孝为突破口,攻略杨最。

    若是寻常人的话,锦衣卫拓海这一席话肯定奏效了,但是,可惜他遇到的是杨最。

    “臣虽愚鲁,不敢奉诏。”

    杨最在拓海话音刚落,便梗着脖子果断的拒绝了,丝毫不为之所动。

    “敬酒不吃吃罚酒!”大红蟒袍宦官一脸阴霾。

    “杨大人,你再仔细想想。明天就是七月十三了......”锦衣卫同知拓海于心不忍,再度开口劝道。

    “不用再想了,忠孝二字,忠字在前,孝字在后,老夫若是违心上罪疏,怕是列祖列宗在地下也会唾骂我这个不肖子孙,日后老夫身下九泉,也无颜面拜见列祖列宗。拓大人,不用再劝了,老夫虽愚,不能奉召。”

    杨最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言毕,甚至还闭上了眼睛,表明了决心。

    “杨大人......”锦衣卫同知拓海仍不想放弃。

    不过,一旁的大红蟒袍宦官却是不耐烦了,“拓大人,不要再跟他浪费口舌了。圣上还等着杂家复命呢,杂家可是没时间陪他耗下去了。”

    “陈公公,言之有理。”锦衣卫同知拓海在心里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来人,打开牢门,提出杨最。”大红蟒袍宦官将手举至肩膀,用力向前一挥,尖着嗓子吩咐道。

    诏狱差吏在征得锦衣卫同知拓海同意后,从腰间取下钥匙,打开了杨最的牢门,两个差吏走了进去,将杨最从牢房里架着胳膊提了出来。

    “杨老头,你敬酒不吃,就别怪杂家罚酒了。”大红蟒袍宦官阴恻恻说道。

    “废话真多。”杨最仰起下巴,嗤之以鼻。

    “你!”大红蟒袍宦官气的浑身发抖,似笑非笑的看着杨最,阴阳怪气的说道,“好!杨老头你好的很呢!杂家听说你一向以直谏、硬骨头著称,数十年来,被你谏倒的官员不在少数,那今日,杂家还就要看看你杨老头的骨头能有多直能有多硬!”

    言毕,大红蟒袍宦官扭头笑着看向锦衣卫同知拓海,捏着嗓子道,“拓大人,杂家素来听说诏狱刑罚残酷没有人性,有拶指、上夹棍、剥皮、舌、断脊、堕指、刺心、琵琶等十八种之多,据说还有不少新创的玩意儿,端是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嘿嘿,今日难得有杨老头赏脸,还请拓大人着人将这些刑罚挨个试上一遍,让杂家也开开眼。”
1...472473474475476...7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