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而这声音刺穿帷幕,传到外面一队队来往巡逻士卒的耳朵中,传到整个军营的角角落落。

    将士们下意识的挺直腰杆,他们清楚,一场大战又将来临,而在汉中侯的带领下,他们将无往不胜。

    ——————————

    孙群的手心中都是汗水。

    身为曹孝达麾下一名并不起眼的偏将军,他很自然的被派遣到了最不起眼的角落戍守,对于整个襄樊防线来说,恐怕没有什么要比邓塞这个地处汉中和襄阳腹心的要塞更为清闲和无聊了。

    除了可能要面对房陵和上庸方向韦孝宽部偶尔的摩擦之外,邓塞守军确实没有什么需要做的,这里向北就是武关,向东北就是中原,是真正的北周内地。

    可是谁曾想到,短短几个月之内,一切天翻地覆,汉中失守、房陵失守、中原和关中的北周军队拉开阵仗对峙,让这个实际上已经日渐衰落的要塞一下子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前线。

    李荩忱的大军轻而易举的撕开房陵一带脆弱的防线,直接向着邓塞扑过来。

    临阵换将一向是兵家大忌,所以曹孝达并没有想要将孙群替换下去的意思,只是在原来一千名守军的基础上又补充了两千人,让孙群这个偏将军第一次变得名副其实,再加上城中的千余名民夫,孙群自从从军以来,还没有统带过这么多人。

    只不过孙群并没有感觉激动和满足,因为在他的对面,上万敌人森然列阵。

    &n




第785章 看清时局
    可是他想要死守,不代表在场的所有人都打算死守。现在天下战局已经变得扑朔迷离,曾经强大的北周眼见得就要分崩离析,否则不可能连救援襄阳的兵马都派不出来。

    相反,李荩忱率军从巴蜀一路杀过来,可以说一路所向披靡,孙群并不觉得这个时候投降李荩忱是一个有问题的选择。

    人生总是要赌一把的,而孙群不想赌那注定不可能来到的援军,或许在这个时候抢着做一个从龙功臣也是不错的选择。

    李荩忱想干什么,想必天下人都已经看得清楚,这个时候可就要比拼大家的机遇和速度了。

    孙群并不想要做英雄,在这乱世之中已经有太多的英雄了;也不想做枭雄,他自问没有这个天赋和能力。他想做的就是有一亩三分地,手中有一些管理地方的权力

    反正至少不是这个时候战死在这里!

    那名胡人司马显然也意识到什么,皱了皱眉,手已经下意识的落在了刀柄上:“属下说的可有问题”

    孙群冲着那胡人司马身后几个重新抬起头的将领们使了一个眼色,旋即微笑着说道:“现在邓塞处于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下,城中守军甚至连自保的可能都没有,如果敌人一味强攻,那么邓塞只有陷落这一种可能,所以还不如听一听”

    “孙群,你这是投敌!”那胡人司马顿时眉毛倒竖,手中刀霍然出鞘,直指向孙群,不过还不等他向前,脖子上就是一凉,另外两把刀出的更快,架在了胡人的脖子上!

    两名孙群麾下的亲信仗主此时露出狰狞的笑容,看着近在咫尺的胡人司马,只要他有胆量动一下,他们不介意给他一个痛快的。

    其余的将领们都有些诧异和慌乱,而孙群的手向下压了压:“大家不要慌张,司马也是好心,但是我们想要活下去,或许还得换一换思路和法子。”

    顿了一下,孙群一挥手:“来人,请使者入城!”

    “诺!”孙群原本的亲信们率先答应,而其余的将领看着孙群身前身后那些已经严阵以待的亲卫,也只能先答应。

    而孙群缓步走到那还在挣扎的军司马身边,淡淡说道:“你们胡人可以不管不顾的打下去,但是我们不行,这天下的风云已经激荡变幻,你们能够在汉人土地上为非作歹的时日已经不多了。作为汉人,我们也得有所选择了。”

    “无耻!”

    “无耻就无耻吧,保住性命才是重要的。”孙群只是一笑,不再管那胡人,一摆手,“堵住嘴,押下去!”

    而孙群的脚步并没有停下来,紧接着走过那些北周将领,他们神情各异,孙群显然早就料到会是如此,笑容不变:“这时局,我希望在场的诸位能够看清楚才好。”

    顿了一下,孙群回头看向自己的亲卫:“把本城的城防文牒拿来。”

    这么多年来戍守这个小城池已经让孙群看得很清楚,自己在北周的阵列之中已经没有多少上升的空间了,当敌人到来的时候,自己也毫无疑问的成为了第一个牺牲对象。

    聊胜于无的兵马补给说明曹孝达根本就没有指望孙群可以坚持太长时间,只是将这邓塞作为一个缓冲之处罢了,牺牲邓塞守军换来的调整守军兵力的时间才是曹孝达想要的,也是李荩忱想要阻止的。

    对于孙群来说,反正都已经是一个弃子了,反倒不如反过来,趁着自己手中还有兵马和城池,在李荩忱那里换一个不错的位置。

    在邓塞戍守的漫长日子,早就已经消磨掉了孙群的耐心



第786章 军功的算法
    首级自然不用说,和之前一样,但已经不是绝对的因素。

    从军经历成为了首级数量之外另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实际上古人也不是忽略掉从军的时间长短,一般从军时间比较长并且立下功劳的士卒都是有机会转为将领的,这种起于微末的将领并不在少数,甚至就连李荩忱、萧摩诃都算得。

    只不过在计算战功的时候,从军经历一般很难被量化。而按照李荩忱的设想,从军时间长、经历过大战比较多的士卒拥有先犒赏的机会,同时根据他们参与过的战事,在计算功勋的时候会乘上相应的倍数来表彰他们曾经在这一场大战之中浴血奋战。

    毕竟很多人没有拿到首级,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实力不够或者一直在退缩,而是因为前进的队列根本不允许他们有时间切下来敌人的首级,更或者艰难的地形让他们在携带了首级之后移动更加笨重,尤其是在之前苍溪谷之战中,游击作战的形式使得很多将士根本没有获取首级的时间,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李荩忱就有了改革奖赏办法的形式,而那一场大战之后的论功行赏也并不是完全按照首级来的——因为士卒们拿到的首级实在是不多,单纯依靠首级数量,这一战也就等于没打了。

    因此李荩忱迫切的需要一种可以量化从军时间的办法,来取代单纯的首级计算功勋方法。

    除此之外,突出的作战行为自然也就不用说,带头冲锋、先登等等都在其中,有这种行为的话,在之前也本来就应该值得褒奖和鼓励,现在李荩忱也想要将其融入到整个军功体系之中,让军功的计算更加简单、得以统筹,也让军功的计算更加多样化。

    毕竟李荩忱也不想看着自己麾下的将士每一次因为争夺首级而乱了整个队形,或者因为没有来得及砍下首级而战死,最终家中妻儿老小也得不到照顾。

    现在巴蜀的库房还算不得充足,没有办法给每一个战死的将士以抚恤,但是只要多多少少有军功——不管是什么形式的,那么李荩忱不介意拨出来足够的款项。

    毕竟这样计算功勋的方式已经很宽松了,连这样的条件都没有办法满足,只能说明这个士卒在作战上依旧存在一定问题,逃避和怯懦是很大的可能。

    李荩忱也不是做慈善的,这样的部下他不需要。不管怎么说,这个时代既有的规矩就是这样的,李荩忱现在能做的也就只有尽量去完善,没有办法做到一切都改变,这样只会让李荩忱死的很惨,当初的王莽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

    “大军即日过邓塞,攻樊城。程峰!”

    “末将在!”程峰急忙应了一声。

    “你带着本部兵马同某前往鹿门山,”李荩忱沉声下令,“这一次投诚的孙群也带上,鹿门山的情况他肯定比我们了解。至于大军就交给子栋了,先包围樊城,无须着急进攻。”

    “诺!”程峰和戴才一起应道。

    李荩忱微微颔首,樊城是他的囊中之物,所以他并不在乎这一时半刻,让大军停下来修整、喘一口气也是好事,毕竟李荩忱还得等等裴子烈,隆中那边必然没有邓塞好对付。

    而真正让李荩忱担心的

    他的目光久久的停留在自己来的方向。

    汉中,阳平关。

    ————————————-

    相比于李荩忱攻破定军山之后的一路横扫、如入无人之境,阳平关下的萧世廉显然就没有这么意气风发了。

    阳平关到底是阳平关,这屹立在巍巍秦岭之



第787章 破局
    萧世廉知道,李荩忱的想法并不是这样的,但是他没有办法阻止将士们有这样的想法,而且随着战事的时间延长,这种想法只会越来越猛烈,困扰着每一个人。

    真正不足的,并不是唐中所说的粮草和器械,随着进攻的减缓以及每天的减员,粮草和器械的消耗实际上都在下降。真正不足的是没一名士卒的斗志,对于这一场战斗,他们正在失去信心。

    没有李荩忱在这里,显然萧世廉并没有办法给他们带来必胜的信念。萧世廉对此也只能在心中苦笑,无论如何自己都比不上李荩忱那个妖孽的,不过并不代表他会没有一点儿变通。

    当初李荩忱给他的任务实际上很简单,牵制韩擒虎甚至关中的敌人,使其不出关中一步。

    李荩忱并没有明确的表示需要萧世廉在多少天之内拿下阳平关,因此对于萧世廉来说,完成这个任务,实际上并不只有强攻这一种办法,之前麾下的将领们也不是没有提出,但是那个时候显然时机并不成熟。

    且不说韦孝宽如何老奸巨猾的一个人,在经过和韩擒虎短暂而猛烈的较量之后,萧世廉就已经很清楚,眼前的这个也不是一个好对付的角色,萧世廉的作战法则和思路传承自萧摩诃,单纯而迅猛、狂风暴雨一般的进攻一般会在开局就压着敌人打,而韩擒虎竟然能够在这等攻势之下支撑这么长时间,其能力可见一斑。

    易地而处,萧世廉并不觉得自己可以挡得住韩擒虎的进攻。

    因此萧世廉觉得自己一开始的谨慎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韩擒虎产生错觉——一个他会在这阳平关和韩擒虎血战到底的错觉。

    一来这样可以影响关中北周朝廷的判断,让他们以为李荩忱的主攻方向也在阳平关,从而掩护李荩忱南下,二来萧世廉嘴角微微翘起,祁山那边应该要得手了。

    “传令,军中修整一天,后日继续进攻。”萧世廉沉声说道。

    唐中怔了一下,刚想说什么,萧世廉一摆手,旋即冷声说道:“我们再咬牙坚持几天就好了,所以领命吧。”

    唐中有些诧异,只能咬着牙微微颔首。他知道萧世廉的具体安排,但是总觉得萧世廉这样做未免有些冒险

    不过正如将军当时所说,为了打破眼前这僵局,也就只能这样试一试了。

    如何将一池活水调动起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如何将一池死水弄活却很需要本事。

    ——————————————-

    出了祁山就是陇上,这是古往今来种植粮食的地方,陈仓之所以能够被称之为“仓”,和来往转运储藏粮食也有脱不开的关系。陈仓故城早就已经废弃,甚至就连这一条崎岖的陈仓道都已经少有人走,这主要还是因为这些年巴蜀的战乱,让陇西和巴蜀的联系已经越来越少,只是依靠阳平关和褒斜道等传统的大路就已经足够支撑商路和消息的往来。

    但是道路永远是道路,即使是荒废了,也很难抹去其曾经在岁月之中留下来的痕迹,赫赫有名的秦直道即使是在千百年后照样依稀可以看出来轮廓。

    祁山道,也就是陈仓道被废弃也就是近些年的事情,就在三百年前,这里还曾经是诸葛亮北伐的主要路线,狭窄的山路上来往的辎重车队以及其中著名的



第七百八十四章 军屯
    毕竟现在李荩忱在名义上还是南陈的臣子,哪怕这名义已经很浅薄,但是至少李荩忱现在还需要这个名义,自然就不能把什么事情都做得太出格。

    在这个大家的共同敌人还是北周的大背景下,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该做,李荩忱心中还是有点儿数的。

    更重要的是,虎父无犬子并不是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适合的,李荩忱当然并不知道侯秘到底是不是一个有如侯安都那样的将才,自然也不可能直接将一方主将的任务交给他。

    侯秘当然也清楚李荩忱的心思,所以他需要一场战斗来证明自己,而侯家也需要有人能够取得更多的战绩来证明侯家依旧是这个世上一等一的将门世家。

    这一次奔袭陈仓就是萧世廉给侯秘的机会,也是给他的考验。

    废弃的陈仓城现在已经变成了北周的一个小军屯,但是这个军屯统辖的范围却不小,整个祁山脚下的谷子都在这个军屯的管辖范围内,北周在对西北突厥的战事之中捕获的俘虏都会集中在这里,开垦陇西天水到祁山这一带肥沃的土地。

    而侯秘的目标就在陈仓城,或者说陈仓城中囤积的大量粮草。在原本没有巴蜀战事的时候,粮草会从这里汇聚,然后分别转运向关中和汉中,而现在汉中猝然失守,大部分的粮草根本来不及转运走,再加上关中局势混乱也不适合粮草的转运,当然背后还有以安定牛氏为首的关陇地方集团在背后做手脚,所以这些粮草最终就全部堆在了陈仓城。

    当然这些粮草还是上一年的谷子以及夏收的麦子,而今年的谷子还没有到收获的季节,这些粮食如果收拢起来,足够支撑萧世廉军队转战两年的,而如果落入阳平关守军的手中,那么韩擒虎恐怕笑都能笑醒了。

    侯秘的任务就是攻破陈仓军屯,并且将城中的粮草尽最大可能的转运走,而带不走的也要一把火烧掉,一点儿都不能留给北周军队。这才是萧世廉策划的战术,他要用釜底抽薪之计彻底断绝阳平关的粮草供给,让韩擒虎根本没有死守阳平关的资本。

    根据斥候和关陇世家的消息,阳平关中的粮草之前可全部都被韦孝宽调集北上了,留给韩擒虎的恐怕不多。

    眼前的这个陈仓军屯就是韩擒虎最大的依仗。

    侯秘也好,萧世廉也罢,当然没有指望着韩擒虎在这里会一点儿防备都没有,因此侯秘麾下只有三百骁勇精锐以及前方哨探的二百巴人士卒,而萧世廉这些天则猛攻阳平关,其目的自然是吸引韩擒虎的注意力,让韩擒虎依旧以为萧世廉想通过这种方式拿下阳平关。

    荒草丛中,侯秘注视着眼前的陈仓军屯,破败的城墙表明这里已经不复当年雄关模样,而脚下的荒草凄凄也说明曾经鼎鼎大名的陈仓道已经有太久时间没有人走过。

    或许就连军屯之中的人都不记得,这里还有一条道路直通汉中。

    从刘邦、韩信,到诸葛亮、郝昭,名将、名臣在这条道路上匆匆来过,侯秘此时就站在他们曾经走过的道路上,注视着他们曾经激战过的地方。

    不知道在那里等待自己的又会是什么

    “将军,敌人的粮草车队来了。”一名斥候三步并作两步穿过狭窄的道路,钻进侯秘藏身的这一片荒草,“都是空车,应该是从阳平关那边过来的,至少方向无误。”

    侯秘顿时攥紧拳头,不能再等了,一旦这些粮食运走,阳平关




第789章 驱赶
1...179180181182183...6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