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黄石翁
没有!罗信摇头道:大约还有十册左右。不过马上我就要科考了,最后这十册就要押后了。
这是自然!宋泰连忙说道:一切都以科考为重。再说了,有着这数十册,明年一年也出售不完。不着急。
话落,又将目光转向了罗青,这时罗信才反应过来,光顾着看到《蜀山传将要出售高兴了,忘记了介绍自己的大哥。
宋兄,这位是我大哥。罗青。大哥,这是宋泰宋掌柜。
宋掌柜!
罗贤弟!
两个人相互招呼,这个时候那个伙计送上茶水,三个人便闲聊了起来。
罗贤弟,你准备今日就回,还是住上一日?
我准备今日就回!罗信道。
宋泰便略微寻思了一下道:罗贤弟稍等,我去筹备一下银两。我还有一件礼物送给贤弟。
好!
罗信也没有推辞宋泰口中的礼物,而且他也知道如此大的银两数目,不可能放在店里,需要时间去筹备。宋泰又安排伙计给罗信兄弟两个端上来一些点心,这才匆匆而去。
大约半个时辰的时间,宋掌柜才带着一个人返回来。那个人手中拎着两个褡裢放在在火炕上然后就退了出去。宋泰伸手一指火炕上的两个褡裢道:
罗贤弟,我把银子都换成了金子。这是四百两金子,预付了最后十册的稿酬。
罗信打开褡裢一看,里面放着一锭锭金元宝,便拱手道:谢谢宋兄。
罗贤弟客气!宋泰又站了起来,打开一个柜子从里面取出了一个紫檀木制作而成的书箱放在罗信的面前道:
罗贤弟,这是老哥我送给你的礼物,打开看看。
罗信的目光一落在这个书箱上心中就是喜欢,整个书箱都是用上好的紫檀木制作而成,透着一种尊贵。箱子还真是不小,上面有着把手可以用手拎着,还有着带子,可以背在后背上。
罗信伸手将盖子打开,便见到里面摆放着文房四宝,每一件器物都价值不凡。
罗信的目光便落在了那个砚台之上,便知道这个砚台应该有着不短的历史,将砚台拿在手中,伸出手轻轻地抚摸了一下,又屈指用指甲轻轻一弹,再细看砚上的纹理,最后将那砚轻轻地拿起,又轻轻地放下,脸上便现出欢喜之色道:
宋兄,您这砚可是不凡啊。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而且纹理绮丽,各竟然是石砚之首的端砚,有些贵重了。
罗贤弟喜欢就好!宋泰揽须微笑道。
求月票!求推荐票!
第二百一十八章 风尘仆仆
万分感谢腾宽同学的打赏!
罗信又拿起了放在旁边的那支毛笔,抬头望着宋泰,眼中流露出一丝犹豫道:
宋兄,真的有些贵重了,这笔也是不凡啊!
哦?如何不凡?
宋泰的脸上现出了笑容,他为了结交罗信,可是下了不少的功夫。搜罗这些东西也费了他不少的时间和金钱。原先还怕罗信不识货,枉费了他一片心意,如今见到罗信竟然识货,心中在高兴之余也惊讶不已,这罗信小小的年纪,竟然懂得辨识古董。
实际上罗信就是个半瓶水,对于鉴定古董在前世的时候倒是研究过一段时间,这是研究历史人的通病,研究历史的人多多少少对于古董都有些一些了解。所以罗信也能够多多少少地看出一些门道。
更何况
宋泰不可能送给他仿品,于是见到宋泰相问,便笑道:宋兄这是在考校我。
说说!宋泰的脸上露出感兴趣的神色道:有很多人都喜欢收藏笔砚,你说说如何分辨一支好笔?
罗信略微寻思了一下,将自己的心得整理了一遍,然后才缓声说道:
收藏的古笔着重要看笔管,汉制笔,雕以黄金,饰以和壁,缀以隋珠,文以裴翠。管非文犀,必以象牙,极为华丽矣。而后代更是将制笔发扬光大,实际上这种笔管已经不仅仅是书画的工具,已经达到了鉴赏的条件,成为了艺术品。工匠甚至还能够利用笔管不及寸的圆周上,描绘镌刻巧妙的山水人物,描出山石海水的气势,足以表现了独特的装饰趣味。
当然只有这些也不能够确定古笔的价值,还需要对古笔的历史要做系统的了解,把握各时代制笔名家的特点,分清是民间制作,还是宫廷的御用品。或是宫廷的御制品,是宫内定型民间作为贡品的,还是宫廷造办处自制的。其次,再看笔毫损坏情况。而后再着眼于笔管的装饰。是否有制笔名家的镌刻,是否有名人的赠语及题跋。
这是古笔的重要坚定方面,当然还需要补足古笔的笔头,因为古笔流传到如今,笔头已经毁坏。便需要请当代的制笔名家重制笔头,笔头毛色光润,浑圆壮实,葫芦式锋尖锥状,美观挺拔,精工巧制,尖齐圆健四德完备,这才是一支上佳的毛笔。
说的好!宋泰抚掌而笑道:那你看看这支笔如何?
罗信轻轻地将那支笔从书箱里拿了出来,细细端量。笔管镶金扣,髹黑漆为地。用彩漆描绘山海。大海波涛汹涌,山石耸立,其间,浪击山石,惊涛四起,寥寥数笔,勾画出一派海阔天高的意境,彩漆描绘精细,色彩明丽和谐,画面构图主次分明。布局严谨。罗信不由脱口而出:
好笔!
宋泰的脸上便现出骄傲之色道:再看看笔头。
罗信便开始检查笔头,笔头讲究尖,齐,园。键四德。
所谓尖就是指笔毫聚拢时,末端要尖锐。笔尖则写字锋棱易出,较易传神。古时文人常以秃笔称自己的笔,但笔不尖则成秃笔,做书神采顿失。在检查旧笔时,先将笔润湿。毫毛聚拢,便可分辨尖秃。
所谓齐就是指笔尖润开压平后,毫尖平齐。毫若齐则压平时长短相等,中无空隙,运笔时万毫齐力。因为需把笔完全润开。
所谓园就是指笔毫圆满如枣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如毫毛充足则书写时笔力完足,反之则身瘦,缺乏笔力。笔锋圆满,运笔自能圆转如意。
所谓键就是笔腰弹力;将笔毫重压后提起,随即恢复原状。笔有弹力,则能运用自如。
罗信不舍地将笔放下,那墨纸就不用看了,都是上等货色。只是这笔砚就已经让罗信欢喜不已,只是觉得宋泰这礼物有些贵重了,脸上便现出了犹豫之色。
看到罗信脸上现出犹豫之色,宋泰便笑道:再看看里面。
罗信便发现这个书箱是一层层的,可以拉开。拉开了一层,便见到里面又是一个小空间,宋泰在旁边道:
这一层可以放一些糕点之类吃的东西,还有第三层。
罗信便又打开了第三层,便看到里面放着一个小铜壶,一个装着茶叶的盒子,一个茶杯,还空闲着一些地方,一旁的宋泰道:
这空的地方可以放些米。再看看最后一层。
罗信有打开第四层,便看到一大一小两个炉子,一个是可以做饭的小炉子,一个是手炉,还有一个小铜锅。
罗信心中便不由暗赞,这简直就是一个科考的顶级装备。一层层关上,最后关上书箱的盖子,望向了宋泰。但是,还没有等罗信开口,宋泰便率先开口道:
罗贤弟,这个礼物是老哥预祝你科考一帆风顺,马到成功,你可不能够推辞。
宋泰如此开口,罗信反而不能够拒绝了,读书人都喜欢讨个好口彩。神色略微犹豫了一下便拱手道:
如此就多谢宋兄了!
小小心意,罗贤弟不要挂在心上。宋泰笑了一下,继续说道:天色也不早了,贤弟路途遥远,老哥就不留你们兄弟二人了。
罗信再次道谢,罗青拎着两个褡裢,罗信拎着那个书箱离开了状元书局。兄弟两个直奔晋阳府北风铁匠铺。进入铁匠铺,只是看到了那个铁匠已经打造出来的兵器,罗青的眼睛就发亮,在罗青谈好了盔甲和关刀的要求和价格之后,罗信痛快地扔下了三十两金子,便和罗青离开了晋阳府,一路飞奔向着阳林县而去。
罗信兄弟两个在状元书局和北风铁匠铺耽搁了不少时间,当太阳落山的时候才赶到了阳林县,已经来不及赶回上林村。索性两个人便进入阳林县,直奔县城里面的家。
梁大柱开门见到罗信和罗青,脸上便现出欢喜之色,罗信兄弟两个将马缰交给了梁大柱,罗青拎着褡裢,罗信拎着书箱便进入到堂屋之内。梁大柱的妻子先是给罗信兄弟两个端上茶水。
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
第二百一十九章 担保
求订阅!
听说兄弟两个还没有吃饭,梁氏便急匆匆地去给兄弟两个一边烧洗澡水,一边做饭。而这个时候,梁大柱已经走进了堂屋。见到梁大柱进来,罗信便道:
大柱,你坐下。
公子,大柱站着就行。梁大柱规规矩矩地说道。
让你坐下你就坐下,坐下好说话。罗信摆摆手道。
谢公子!梁大柱这才将半拉屁股坐在椅子上,恭敬地望向了罗信。
大柱,我们一家准备搬到县城里面住,上林村的庄子会另有人管理,那个管家是我同村人,信得过。
梁大柱脸色就是一喜,原本留在县城他就有些心中不愿。毕竟罗信不住在县城,而是住在上林村,这样下去就会渐渐被罗信淡忘,就算不会被罗信忘记,这长久以来也不会成为罗信的心腹。如今听说罗信要回来住,心中便是雀跃。
公子,是公子的双亲和老太爷都来?
罗信神色就是一凝道:我们家已经和爷爷一家分家了。
大柱明白了。梁大柱低下了头。
大柱,这个宅子太过破败,需要收拾一下,翻新的翻新,该修缮的修缮。罗信一边说着一边二十两金子放在桌子上道:这是二十两金子留给你,你去雇人将这个宅子重新修缮。
是!
梁大柱的眼中现出激动之色,罗信能够将这么大一笔金子交给他,那是对他的信任,他没有向罗信表忠心,这种军队出来的人,做的永远比说的多。
摆摆手让还处于激动中的梁大柱出去,然后又从褡裢里面取出来十两金子推给了罗青道:
大哥,这十两金子你拿着,到了军队该用的地方就用,不要舍不得。上面需要打点。下面需要结交,有机会心腹也要收,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你在军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此时的罗青已经不是过去的罗青了,他的智慧已经打开。闻言便点头道:
大哥懂得,只是打兵器和盔甲就要三百两银子,小弟你又给了我一百两,刚才又给了梁大柱二百两,这就是六百两了。买田要用二千两。如此就剩下了一千四百两。你还要读书,科考,将来还要游历。而且将来为官的时候也需要银钱打点
大哥不需顾虑!罗信笑道:能够剩下一千四百两已经足够多了,而且至此以后家里可是有着五百亩田,家里不会缺钱的。你我兄弟今后要做的就是在官场上有一番作为。
说到将来,罗青的眼睛就亮了起来,使劲儿地点头道:小弟,你放心,大哥不会被你拉下太远。
我相信!罗信认真地点头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说得好!你我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兄弟两个的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哈哈大笑了起来。
第二天。
梁大柱将罗青和罗信兄弟二人送走,便匆匆地开始张罗修缮房屋。罗信兄弟二人则是打马回家,一个时辰左右,兄弟二人便返回了家。回到了家里,罗信自己留下了四十两金子,将余下的三百两金子交给了父母。罗平夫妻两个登时就被闪亮的金子晃花了眼睛,那罗氏用手摸着金子道:
我们不买田了吧,就把这些金子留着。
糊涂!罗平倒是从迷醉中清醒了过来:你留着这些金子永远只是这些金子,如果用他们买田。会生出更多的金子!
当家的说的对!罗氏的脸就是一红,罗信和罗青站在一旁就笑。
次日。
罗青陪着老爹前往县城过田契,罗信则是恢复了往日的规律。习武,读书。只是在练字的时候慢慢地写着《蜀山传剩下的十册。
心渐渐地沉静了下来,因为流寇耽误的一些学业完全捡了回来。
这一日。
老爹罗平走了进来,见到罗信正在读书,便欲言又止。见到老爹进来,罗信急忙站了起来。
爹。
信儿,坐。爹和你有话说。
是,爹!罗信给老爹倒了一杯水,然后坐在了老爹对面,望向了老爹。
信儿,这眼瞅着就要过年了,过完年就距离二月科考不远了。昨日我听你小叔说,想要科考是需要联名结保的,或是有廪生担保的。你小叔虽然是秀才,但是却不是廪生,而且你小叔说了,你老师林秀才和你义父张秀才也都不是廪生。信儿,你可是找好了联保的人?听你小叔说可是需要五人联名结保才行。
罗信这才想起来在大明科考还有着这么一回事,这些日子又是闹流寇,又是想着为家里赚钱,倒是把这个重要的事情给忘记了。不过他也不是十分担心,凭着自己的名声,如今找四个人联名结保不成问题。
但是这种情况对于罗信也是有些冒险的。大明的联名结保是有着株连效果的,在大明没有功名的读书人要由五个人联名互相担保彼此的身份,被称之为五童结,如果其中有一个身份不对,在家庭背景上造假,便会牵连到其他的四个人。所以五童结中的五个人一定都是彼此了解的人。
这就是罗信要冒的风险,因为这一届在上林村并没有下场科考的人,而对于其它村子或者县城里面的读书人的背景罗信并不了解。如果因为五童结将来出了问题而连累到罗信,他哭的地方都没有。
罗信的心中突然一动,他想到了周玉。他知道周玉可是一个廪生,让周玉给自己作保应该没有问题。在大明没有那个廪生愿意给童子作保,因为一旦他作保的那个童生身份出现了问题,那个廪生便会被取消秀才资格,有时候甚至有着坐牢的风险。
但是周玉和罗信之间并不存在这个问题,两个人之间都知根知底,想到这里,罗信的脸上便现出了笑容道:
爹,你不用担心。我大兄就是一个廪生,等过年的时候我去县城给义父拜年的时候,让大兄给我作保。
求月票!求推荐票!
第二百二十章 又是一年守年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