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黄石翁
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
小弟,你再说什么要还的?
背后传来了熟悉的声音。罗信回头一望,却是见到大哥和堂哥两个人正骑着马跟在自己的身后,自己一时失神,竟然没有听到背后的马蹄声。
大哥。堂兄!罗信喜道:你们怎么回来了?
罗青和罗胜跳下马,牵着马缰和罗信并肩而行道:我二人被总兵大人许了一个月的假期,一个月后去晋阳府寻他。
这么说大哥和堂兄要高升了?罗信喜道。
总兵大人倒是给我们透了一个底,说是一个月后去了晋阳府,那个时候朝廷的旨意也就差不多到了。不出意外的话,我会是从七品武修校尉,而堂兄会是正九品巡检。
恭喜两位哥哥!罗信便拱手笑道。
罗青便咧着嘴笑,罗胜虽然也高兴,但是眉宇之间还是有着一丝落寞,毕竟罗青如今已经是从七品,而他只是一个正九品。
你这是去哪儿了?罗青问道。
去老师家辞行。
这么说我们是要会上林村了?罗青兴奋地问道。
嗯!罗青点头道:昨日父亲已经会村里看过来,家里没有什么损坏,这就要过年了,还要祭祖。所以自然要回去。
兄弟三人说说笑笑,便回到了家里。罗青和罗胜自然要先去见爷爷和各自的父母,而罗信则是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取出了当初写下来的防止瘟疫的两页纸揣到了怀里,再次出门,向着县衙走去。
轻车熟路地来到了县衙,也没有人拦他,如今罗信进县衙就像走平地一般,根本不需要通报。打听了一下,周知县公务繁忙。罗信便直接去找周玉。周玉倒是老老实实地留在书房内温书,对于他来说距离乡试的时间也不多了,前些日子又沉不下心来读书,此时流寇的事情已经解决。他也开始沉下心来读书。
兄弟两个坐下,周玉给罗信倒了一杯茶道:可是要会上林村了?
嗯!罗信点头,然后从怀里取出那两页纸放在了周玉的面前道:一场流寇不仅仅是城外,就是城内也死了不少人。虽然如今还是冬季,但是我们也不能不防瘟疫的发生。
是啊!周玉叹息了一声道:父亲这几日就是头疼这件事情,父亲对防止瘟疫根本就没有什么经验。每日都在和同僚商议此事。原本父亲成功的将武斗争水转变成文斗争水,这就是一个功绩,随后我们阳林县和阳曲县的文斗有赢了,这便是父亲的教化之功,刚刚又守住了城,这更是大功一件。只要不发生瘟疫,父亲应该很快得到升迁。但是如果发生了瘟疫,以前的功劳便都会被抹杀。这是什么?
周玉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了罗信放在桌子上的两页纸,罗信便道:
这是我写的关于防止瘟疫的条陈,拿给义父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什么?
周玉闻听神色一愣,继而低头飞快地读了起来,罗信在那两页纸上写的很详细,每一个条陈下面就陈述了理由。比如集中火化尸体的理由,洒石灰的理由,灭鼠的理由等等。
周玉很快就将两页纸看完,抬头激动地望着罗信道:信弟,这一切都是真的?
罗信便含笑道:我怎么会拿此事开玩笑?
不是!周玉急道:你怎么知道这么多?你怎么知道这些能够防止瘟疫的发生?
罗信便得意地一挑眉毛道:你知道我看的杂书比较多。而且这些条陈不是一定能够防止瘟疫的发生,只是能够降低发生的程度。
这已经很了不起了!你等着,我立刻去找父亲。
周玉起身急匆匆而去,罗信便起身在书架上浏览了起来,看到书架上有严嵩和徐阶写的文章,便抽出一本坐在椅子上看了起来。
再说那周玉一溜小跑来到了大堂外,伸手在门上敲了三下,便听到父亲的声音有些焦躁地传了出来。
进来。
周玉便推开了门,望着坐在里面的周知县道:父亲,孩儿找您有事。
第二百零九章 让功
万分感谢腾宽同学 , ra逼t2011同学 , 齐安小刀同学的打赏!
周庭玉便微微皱了皱眉头,最终还是吩咐属下继续商讨防止瘟疫的事情,举步向着大堂外走来。⌒,
何事?周知县的神色有着一丝不悦。
周玉抬手将大门关上,然后轻声道:父亲,这边。
周知县狐疑地跟着周玉走到了一个僻静之处,周玉将手中的两页纸递给了周庭玉道:
父亲,您看。
周庭玉接过那两页纸一边看一边问道:这是什么?
随后他便没有了声音,目光迅速地从纸上扫过,然后翻开第一张去看第二张。待看完之后抬头道:
信儿在哪里?
周玉的神色就是一愣:父亲,您怎么知道这是信弟写的?
废话,信儿的笔迹我会认不出来?赶紧带我去见信儿。
在我书房!
罗信正在书房内看着徐阶的文章,眉飞色舞,恨不得拍案叫绝。而就在这个时候,门外响起了匆匆地脚步声。
砰!
门被大力地推开,吓了正在沉醉在文章之中的罗信一跳,抬头看,却是周庭玉满脸激动地冲了进来。
啪!将那两页纸拍在了罗信的身前桌子上,瞪着罗信道:信儿,这些条陈都是你写的?
是!
这些都是真的?
真倒是真!罗信笑着站了起来,一边为周庭玉倒茶一边道:义父,别急,先喝杯水。
周知县此时也反应过来自己有些失态,便坐了下去,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望向了罗信。罗信便道:
这些条陈有用,但是却不一定能够防止瘟疫的发生,只能够降低瘟疫发生的程度。
能有几成?周庭玉期待地望着罗信。
罗信思索了一下道:如果能够完全按照这些条陈上写的去做,应该有着非常大的可能防止瘟疫的发生。毕竟现在还是冬季。特别是第五条,一定要让百姓喝烧开的水,这一点我们监视不到,只能够通过宣传。告知不喝开水很可能就会染上瘟疫。还有,不要捡死尸身上的衣服穿,那些衣服一定要烧毁。勒令百姓洗澡,将现在身上的衣服都用开水煮一遍。这些条陈是有用,但是想要完全执行下去。却并不容易。
周庭玉此时也冷静了下来,他知道罗信说的不错。必须逐家逐户的检查,这是一个繁重的工作。但是再繁重,这件事情也必须去做。想清楚了一切,周知县立刻站了起来道:
信儿,你在这里坐着,我先去将事情安排下去,然后回来我们再详谈。
义父!罗信站起来道:这些条陈就不要说出是我写的,就说是义父您想出来的。
周庭玉神色就是一沉道:义父是那种贪他人之功的人吗?
不是!义父您误会了我的意思。罗信忙道:信儿在科考之前并不想出名。
为什么?周玉不解地望着罗信。
罗信沉吟了一下道:我不想被严党过早地注意到我。
周庭玉沉吟了一下道:你可是害怕因为陆翁的原因使严党阻挠你科考?
是!
信儿你想差了!周庭玉再次坐下道:正是因为你的老师是陆翁,你才更应该出名。只有出名了,才会令严党忌惮于你,不敢在科考上为难于你。而且我觉得信儿你多虑了,严党不会在科考上冒那个风险的,科考是圣上的禁脔,一旦事发,谁也保不了严党。
罗信摇头道:义父,信儿是需要名声,但是却不是这种名声。如果信儿只是在学问上名声鹊起,严党未必会在科考上为难于我。毕竟学问只是学问。就算我考上进士为官,却未必能够做好官。以严党的谋算想要在官途中拿捏和陷害于我十分简单,这要比在科考上为难我容易得多,风险小得多。所以就算我在学问上有着再大的名声。只要我还没有进入官场,严党便不会理会我。
但是,如果我现在于为官之道上显露出才能,有了这种名声,恐怕就会引起严党的注意。他们一旦认为我有着成为能臣的可能,哪怕是一丝可能。恐怕就会冒上一些风险,在科考上阻挠我。
周庭玉的神色变得严肃了起来,罗信在心中就是一叹,心中暗道,何止是严党,还有一个徐党啊!学问上的名声可以有,能臣的名声现在真是不到时候啊!
也罢!周庭玉点头道:义父就觍颜冒领了这个功劳。
也不算是冒领!罗信笑嘻嘻地说道:我们是父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义父如果能够高升一步,对信儿也有好处。
你啊!你啊!周知县伸出手指点了点罗信道:留在这里,晚上一起吃饭,我还有些话和你说。对了周知县又将目光转向了周玉道:去把洵儿也叫过来。
是!罗信和周玉急忙应道。
周庭玉便匆匆地离去了,周玉坐在对面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罗信,把罗信看得发毛,不由问道:
干嘛?
周玉便向着罗信竖起了大拇指:我服了你,你这脑袋瓜子里面装的东西真多。
罗信便笑了笑,转了话头道:大兄温习的如何?
别提了,都是这流寇闹的算了,我先去找洵弟。
我和你一起去!罗信也站了起来。
兄弟两个便又一起来到了张家。一进入张家,便见到张家正在忙乎,罗信便笑道:
张叔,您这也是要回村?
是啊!张叔道:和你们家已经约好了,后天一起回村。你们两个这是?
张叔,我们来找洵弟,我父亲让子玉晚上去家里吃饭。
好!好!县太爷请自己儿子吃饭还有什么不同意的?张叔立刻对张洵道:
洵儿,家里用不到你,你跟着浩德和信儿去吧。
嗯!
周玉和罗信向张树告辞,三兄弟又回到了县衙,一边交流着一边等待着周知县。直到天都完全黑了下来,周庭玉才疲惫地回来。
求订阅!求月票!去求推荐票!
第二百一十章 失去
求订阅!
周庭玉疲惫地回来了,便立刻开饭。席间,大家都没有说话,周庭玉是累的。罗信等三个人是饿的,这一顿饭倒是吃的快,不到两刻钟的时间便吃完了,四个人便来到了周知县的书房。周玉忙着沏了一壶茶,三兄弟这才将目光望向了周庭玉。
马上就要科考了,为父和你们说说科考。这些话之前我和浩德都没有说过,因为他的积累不够,上次他没有考中举人在我的预料之内。
周玉的脸就是一红,罗信却是心中了然,周庭玉一定是想要说和陆庭芳一样的话。但是两个人对于科考也一定有着各自的理解,所以罗信也打起精神认真的听着。当周知县讲完之后,虽然和陆庭芳说得大同小异,但是却也让罗信受益匪浅,因为那里有着和陆庭芳不同的细微之处。当周知县讲完之后,目光望着三个人道:
听明白了吗?
三兄弟各自沉吟了一下,然后点头道:明白了。
周知县点点头,然后却是长叹了一声道:如今让你们进入官场也不知道是对是错。
父亲这是何意?周玉迟疑地问道。
唉周庭玉又叹息了一声道:如今朝中风气不正,就是一潭浑水。你们贸贸然一头钻进去,不知是祸是福?
周庭玉的目光扫过眼前三人道:你们三个真想做官?
三兄弟交流了一下目光,周玉苦笑道:不做官又能够做什么?难道整日混吃等死?
张洵认真地说道:我父亲毕生的心愿就是我能够在朝为官。
书房内三个人的目光就汇聚在罗信的身上,罗信苦笑道:义父也说了,如今大明朝堂乌烟瘴气,风气不正。如此百姓的日子就更苦,获得更没有尊严。所以,就算是为了活得有尊严,也要做官。
是啊!周庭玉的神色变得很不好看:如今大明已经腐朽了,不仅仅是朝堂之上风气不正,乌烟瘴气。就是边关各地也是一片糜烂。
不会吧?三兄弟不由吃惊地望着周玉。
你们没有为官自然不知道一些消息。周庭玉叹息道:先说我们北方,蒙古这些年没有一年消停过,连年入侵,他们叫做打秋谷。我大明百万边军在蒙古人面前如同土鸡瓦狗一般。这十年来,我大明边关子民死伤无数,有数十万人口被蒙古人掳走。
罗信沉默不语,这些事情在后世都有记载,所以罗信心中十分清楚。但是周玉和张洵却是面面相觑。震惊不已。
这还只是北面,东南方的沿海也同样祸乱连绵。想必你们也听说过倭寇,但是你们却不知道倭寇之祸究竟有多大。
多大?周玉不由脱口问道。
实际上倭寇只是少数,大多数是海盗为祸沿海。有两个最大的海盗,一个叫做王直,一个叫做徐海,这两个人手下聚集着大量的海盗,而且他们还勾结倭寇,在山东至福建等沿海流窜,烧杀抢掠。大明军队竟然望风而逃,不敢直面迎敌,让沿海百姓尽受倭寇之乱。
周玉惊道:那里可是我大明的钱库粮仓啊!
不错!周知县点头道:可恨朝中那些大员都知道,却只知道每日扯皮,任由倭寇横行。还有那云南和蜀地的蛮族土司也发生过数次叛乱,如今的大明内外俱都糜烂,就算为官,想要活得有尊严,又谈何容易?
周玉和张洵处于巨大的震惊之中,就是罗信心中也充满了震惊。在后世他只是以一个研究历史的角度看待这些事情。但是如今他已经被迫参与了进来。亲耳听到周庭玉所讲,感受完全不同。
你们还要为官吗?周庭玉严肃地望着三个人道:也许你们将来就会被派到上述几个地方为官,你们随时都有着以身殉国的可能,就如同刚刚经历的流寇一般。
望着陷入沉思中的三个人。周庭玉站了起来,走出了书房,将三个人扔在了书房内。实际上他的心中也很矛盾,既希望这三个晚辈能够为官,又担心他们是仕途中一败涂地,甚至不明不白地失去了性命。所以他也只能够将大明如今的实际情况说给他们听。至于他们最后的选择就由他们自己决定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