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黄石翁
一个星期后。
张树的二弟张正来了,罗平便张罗了简单的酒菜和张正在炕上喝了起来。张正喝了一口酒便感叹道:
二哥,你还能够喝上酒,如今我连饭都只能够吃个半饱了。
怎么会?罗平惊讶道:听洵儿说不是也给你们留下了一个月的口粮吗?
张正又给自己斟了一杯酒,一饮而尽道:谁知道这流寇什么时候闹完啊?所以大哥下令,大家只能够每日喝稀粥,喝个半饱,唉
唉罗平也叹息了一声道:老弟,别光喝酒,吃点儿菜。
哎!
两个人推杯换盏,吃得差不多了,张正借着酒劲道:二哥,我今日来想要和你商量一点事情。
什么事?你说,二哥能够做到的,绝对不含糊。
这个张正的脸也不知道是喝酒喝的红,还是羞愧的红:二哥,你看能不能让芸娘现在就进门?
罗平神色就是一怔,随后就明白了。这是张正想要把芸娘送到罗家,如此张家也能够省一份口粮。当下便叹息了一声道:
那就过门吧!只是这兵荒马乱的
一切从简!张正立刻说道:我明天就把芸娘送过来。也别弄什么仪式了。
还是我家去迎吧,只是确实不能够弄什么仪式,让白总兵和周知县知道了,又不能够不招待。要是多来几个人,这个年景还真是招待不起。
是啊!张正也叹息道。
就是委屈了芸娘!罗平再次叹息道。
谈不上委屈不委屈的,这个年景能够活命就不错了。你们罗家是武术世家,芸娘嫁过来,就是城破了。也能够多一分活命的机会。
唉
第二天。
罗家雇了一个小轿就把张芸娘娶了回来。罗青请了一天假,罗信想了一下,还是把张树夫妇和张正夫妇请来,吃了一顿饭。就这样张芸娘就算嫁了过来。
清晨。
罗青便满面红光地离开家去守城了,张芸娘含泪将罗青送到了大门外,倚门相望。
又过去了五天。
张树登门了,张树登门就不是罗平接待了,罗信,罗智陪着爷爷一起将张树接进了堂屋,宾主落座。说了一会儿闲话。张树便有些脸红道:
罗叔,你家罗胜还没有定亲吧?
罗恒闻听就是一愣,随即就明白了张树的意思。这是想要给罗胜提亲啊!脑子里迅速地回忆了一下,张家年龄和罗胜相仿的女子也就是张树的三弟张唐的女儿张芸巧,年方十三。
只是
这个时候多一个人就多一张嘴啊,这已经多了张芸娘一张嘴,如果再多张芸巧一张嘴,家里的粮食哪里还能够坚持到一个月?
这要是放在发生流寇之前,就是罗家为罗胜去张家提亲,想要娶张芸巧都不可能。张芸娘之所以愿意嫁给罗青。那还是因为罗信。而罗信一家已经分家,张芸巧怎么可能愿意嫁给罗胜?
也就是如今这个光景,张家才不得不为了省一份口粮把张巧娘嫁给罗胜。罗恒便有些为难,这都是被一口粮给逼的。见到罗恒在那里沉默不语。张树的一张老脸便更加地红。
怎么说他张树也是一个秀才,如今像卖侄女一般,这也就是因为和罗家关系很好,否则真是张不开这个嘴,便有着掩面而去的心思。
看到张树有着要起身的动作,罗信便急忙开口了。这要是让张树就这么走了。说是结仇那有点儿大,但是心里便种下了刺。再说张芸巧那个人罗信也知道,和张芸娘是一个性子,模样也就比张芸娘略微低一些,配罗胜绰绰有余。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没有这次流寇,;罗胜想要娶张芸巧,做梦去吧!
伯父,这件事情是我堂兄的事情,可是我堂兄却不在家,是不是问一下我大伯?毕竟我大伯是堂兄的父亲,爷爷也是考虑这一点。我这就去找大伯。
罗恒见到罗信开口,便反应了过来。不管怎么说,不能够当面拒绝,相比自己这个孙子主动要求去找他大伯,应该已经有了主意,便点头道:
贤侄,我也是这样想的,你稍等,让信儿去请他大伯来。
这个时候罗信已经走出去了,张树自然是不能够再起身了,便默默地坐在那里。
再说罗信急匆匆地向着大伯的房间走去,见到大伯便将事情快速地说了一遍。大伯和大婶对视了一眼道:
信儿,能够娶芸巧那是胜儿的福分。只是
大伯是担心粮食的问题吧?罗信快速地说道:这个不用担心,信儿只会解决。只是堂兄对张芸巧满不满意?如果满意就将芸巧姐娶过来。
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大婶眉毛一挑道:再说了,这件事他说了也不算,我们作父母才说的算。
罗信这才反应过来,这是大明,不是后世。父母定了,儿女只能够听着。
信儿,你真的能够解决吃的?罗野还是有些愁苦的模样。
放心吧!罗信心中撇了一下嘴暗道:如果不是为了顾全张树的面子,我都懒得管这件事。
第二百零二章 相求
如果大伯和大伯母满意,那就赶紧跟我走,别让张叔叔等久了!
你还等什么?大神推了罗野一把。⌒,
罗野便顺势起身道:信儿,那我们走?
走吧!
罗信已经迈步向着外面走去。罗野跟着罗信进入到堂屋,三言两语便把亲事定了下来,罗恒见到罗野答应的如此痛快,便看了罗信一眼,见到罗信点头,便也露出笑脸,直到将张树送到了门外,这才将罗信拉进了自己的屋子,瞪着罗信道:
信儿,这一下子多了两张嘴芸娘也就罢了,那个亲事早早定下。但是芸巧
爷爷!罗信止住了罗恒道:家里有粮!
有粮?罗恒的眼睛一下子就瞪大了,紧走两步到门口,将房门打开,伸出头左右看了看,见到每人,这才将房门关上,然后转身望着罗信压低了声音道:
信儿,你说有粮?
嗯!罗信点头道:之前没有和爷爷说,害怕家里人不小心泄露出去。
罗恒神色凝重地点头道:信儿你做的对。你把粮藏在了哪里?有多少?
藏在了荷花池内,有八百斤。
荷花池内?罗恒吃惊地望着罗信。
放在坛子里,而且都密封着。
什么时候的事儿?
上次和爹娘来县城就藏了起来。
好!好!
过了三天。
一乘小轿将张芸巧接进了罗家家门,罗胜也请了一天假,和张芸巧完婚。整个一天到第二天早晨离家的时候,罗胜的嘴都咧着。张芸娘和张芸巧姐妹二人将罗青和罗胜送到了大门外,叮咛二人要小心。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县城内饿死的人越来越多。到了这个份上,除了像陆庭芳这样的家庭,很多有功名的人家也开始每天只吃三分饱了。他们从一个月前就开始吃半饱。而寻常百姓家都将城里能够挖的野菜吃光了,就连树皮就给剥得差不多了。
罗信家里早已经开始偷偷从荷花池内取粮了,每次在晚上砸一个冰窟窿。然后让身体最好的大伯在腰间系一根绳子潜进去,然后大家再把他给拽上来。最后再等着水面重新结冰,弄些雪洒上去。
这件事情只有罗恒,罗野。罗平,罗智和罗信这四个人知道,每次取粮的时候都让罗智看着家里的其他人。
张洵来的越来越勤了,因为饿的受不了。经常来罗信和周玉家混吃混喝。罗信和周玉也分别给过张洵几次粮,让张家勉强度日。不至于有人饿死。
罗信也去过陆庭芳家,陆府的粮食还算充足,倒是不虑断粮。每次陆庭芳都要让罗信带些粮回去,罗信也没有推辞。否则也不好解释自己家没有断粮的原因。有着偶尔从陆庭芳家拿点儿粮回来,也不会被白总兵怀疑。
大多数时间,罗信都是呆在自己的房间里读书,他的心已经完全静了下来,感觉经历了此次流寇对自己未必是坏事,让他渐渐养成了处事不惊的心态。
眼看着就到了年关,过了这个年。罗信便十二岁,可以参加科考了。而且转过年正是科考年。只是眼下的流寇依旧住在在城外,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漫天大雪。
屋子里都感觉到寒冷。
罗家一大家子人坐在堂屋内,虽然火炕烧得挺热,但是屋子里还是很冷。罗信也坐在堂屋里,他是被老爹给叫过来了。原本以为有什么事情商议,结果只是大家心里没底,心里发慌,不知道流寇什么时候结束,一起说说话。压制一下心中的慌乱。
实际上,罗信此时心中也有些急了。他问过周玉,军中的粮也维持不了十天了。一旦断了粮,距离城破也就不远了。
罗信有些沉默。渐渐地堂屋内的众人也都没有了聊天的兴致,一个个沉默了下来。这种沉默令堂屋内的空气十分压抑,仿佛空气都有了重量,如水一般从四面八方向着每个人淹没而来,令人在心里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屋子里的几个女人脸色都变得苍白,刚刚嫁过门的张芸娘和张芸巧姐们两个更是大气都不敢出。不时地偷偷将目光望向了罗信。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罗信的过往事迹他们自然非常清楚。而且大家年龄相仿,她们对罗信的钦佩超过了年龄更大的张树,林昌和罗智。
但是屋子里的男人不同,他们更多的将目光望向了林昌和罗智。在这个时候他们还是将罗信看成了一个孩子,毕竟罗信只有十一岁。相比十一岁的罗信来说,他们更相信年龄大的,而且还有秀才功名的林昌和罗智。
见到堂屋内男人的眼睛都汇聚在他们两个身上,这两个人的心中便有些慌乱,这个压力对于他们来说也却是足够大。
林昌酝酿了半天才开口道:应该没事吧,白总兵他们一直做的很好,流寇攻不进来。我们只要等着朝廷的大军前来就好。
朝廷!朝廷!罗智有些失态地吼道:朝廷要是有余力评判早就派兵来了。圣上只是知道修玄,整个朝廷乌烟瘴气,哪里还会管我等死活?
慎言!林昌喝道。
罗智便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瘫坐在椅子上。但是他这一番话令堂屋内的众人更加地紧张了起来。
当当当
寂静的宅院里响起了敲门声,将堂屋内的人吓了一跳。罗信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向着门外走去。不一会儿,罗信带着张树和张洵走了进来。一番见礼之后,重新落座,罗恒望着张树道:
贤侄可是有事?
张树重新站了起来,朝着罗恒就是深深一揖,慌得罗恒急忙从椅子上站起来,匆忙上前几步双手将张树扶了起来。那张树原本还想要坚持不起来,但是就他那个身子骨哪里经受得起练了一辈子武的罗恒一扶?
见到拜不下去了,张树便也顺势站了起来,两行老泪就流了下来,哽咽着说道:
老叔
第二百零三章 喜讯
有话慢慢说!罗恒将张树按回了椅子上坐下,而这个时候罗信已经倒了一杯水放在了张树的身前。⌒,张树稳定了一下情绪道:
老叔,你知道我只有洵儿这么一个儿子!
是!罗恒坐回了椅子上点头道。
这城说不定哪天就破了!而我只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老叔一家是武术世家,一旦城破,或许还有逃生的可能。我想将洵儿托付给老叔您,到时候跟着你们一起逃生。
爹!我要和你一起!要死我们父子两个一起死!张洵站起来哭着说道。
闭嘴!张树转头喝道。
当当当
张树的喝声还在堂屋内回荡,宅院里便又响起了敲门声。罗信便又站了起来,向着门外走去。不一会儿,领着周知县和周玉父子走了进来。堂屋内的众人急忙都站了起来,纷纷向着周知县见礼,周知县急忙上前双手搀扶罗恒,一番忙乎之后,大家再次落座。周知县看到张树和张洵父子落泪的模样,脸上便现出了苦笑,朝着罗恒道:
老叔
罗恒吓得一下子就跳了起来道:大人,草民可不敢当大人如此称呼。
周知县便也站了起来道:以信儿和浩德之间的关系,我称呼您一声老叔不为过,老叔您要是不答应,这是在赶我走。
罗恒在身前搓着大手,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是好。周知县望着罗恒道:
老叔,我想我的来意和张贤弟一样!
罗恒的心中就是一惊,说话都变得结巴了。
大人,您您您也认为要城破了?
周知县便长叹了一声道:老叔,我今日在这里说的话,希望各位能够保守秘密。
是!
众人的神色都变得紧张了起来,只有罗信的脸上现出了苦涩,因为他已经知道军中的存粮只有十日了。想必周知县要说的就是这件事。
周知县严肃地扫了一眼堂屋内的众人,然后压低了声音道:
军中的存粮只够维持十日的了。
什么?罗智惊慌地跳了起来:那岂不是说十日之后就会城破?
闭嘴!
罗恒朝着罗智一瞪眼。原本虽然罗智考中秀才之后,罗恒这个老爹在潜意识中对自己这个三儿子有着一喜尊重和敬畏。但是自从发生了流寇一来,却是越来越看不上自己这个儿子。看看慌张的罗智,再看看一直沉静的罗信。让他深深后悔当初没有逼着罗智习武。哪怕只是练个半吊子,也不会如此没有胆量,在知县大人面前失态。
堂尊!
罗信站起身形开口了,张树和周庭玉亲自登门,就可以预见形势的恶劣。张树和周庭玉是他的义父。周玉和张洵是他的结义兄弟,他不能够不管。而且一旦城破,他罗信虽然有些功夫在身,却也未必能够存活,大不了大家一起死罢了。
见到罗信开口,房间内就是一静,众人的目光不由都汇聚在罗信的身上。罗信望着周知县和张树凝声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