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黄石翁
信儿,如果他们来求一次粮,我们就能够拿出十斤粮,咱们当初可是就告诉你爷爷买了五百斤粮,两家加起来可是有十三口人,这根本就不够吃几个月的。到时候,我们还能够拿出来粮,这怎么解释你爷爷便会认为我们家撒谎而记恨我们,我们一样留下不孝的骂名。
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畏之前的举动只能够让他们尊敬我们一家,无论是我们家提前存粮显露出来的智慧,还是肯救济爷爷他们的孝心,都会让他们尊敬我们一家,但是却不能够让他们畏惧。
爹,过些日子,你把家里的牛车改造一下,在牛车的底部做一个暗格。到时候五百斤粮吃完之后,就提前放一百斤粮在暗格里面,然后我和爹赶着牛车进县城,回来的时候就说是和陆伯伯借了一百斤粮。
陆伯伯是什么人
当爷爷知道我们能够从陆伯伯家里借到粮,爷爷一家就会产生畏惧心理。嘿嘿到时候我们还可以说是从知县大人家里借了点儿粮,我就不信爷爷一家还敢不高看我们家
只有这样,一方面我们救济了爷爷一家,尽了孝心。另一方面,我们一家也赢得了地位。以后少了很多麻烦。
太好了,就按照信儿说的办法去做。罗氏眉飞色舞。
罗平思索了一下,最终也点头。
爹,买粮的事情先不要和爷爷说。我们先偷偷买回来一千五百斤,然后再和爷爷说买粮的事情。如果爷爷同意,我们两家就一起去县里买粮。如果爷爷不同意,我们再自己去,那个时候爷爷一家只会知道我们买了五百斤粮回来。
那我们前三次
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二章 进城
万分感谢明末之秽土转生同学1888,嘟噜狐同学1888,不要扫雪同学2个588,鹰飞三月同学2个588,晚秋追梦同学588,iu同学200,不要扫雪同学100,少年立正向前走同学100的打赏
也别三次了罗信思索着道:爹,一辆牛车能够一下子拉一千五百斤粮吧
能最多能够拉两千斤粮,而且县城距离我们村也就不到二十里,没有问题。罗平一家真的去买粮食了,将烟袋往桌子上一敲道:
败家玩意儿
再说罗平一家行走在去县城的路上,罗平的脸上现出了担忧之色道:
信儿,如果今年收成不错,我们家可就是村里丢人了,你爷爷现在都骂我败家玩意儿了,到时候还不知道怎么骂我,你大伯和小叔两家还不知道会怎么挤兑我们家。
罗信便笑:爹,不用担心。我们不能够为了面子就不准备。如果我们不准备,一旦旱情来了,到时候恐怕就是有钱都买不到粮。就算是没有旱情,我们可以留着吃,或者再卖掉就是了。我们现在去县城买粮不会贵,到明年就算是再卖掉也不会赔多少。不要管别人说什么,我们过自己的日子。
好,爹听你的。
距离中午还有一个多时辰,爷三个已经进入到县城,罗信跳下牛车对罗平道:
爹,你们先去买粮,我去陆伯伯家和义父家一趟,既然我有了这个推测,总要告知他们一声。
对,信儿你去吧
看着父亲和大哥的身影渐行渐远,罗信转身向着陆庭芳的家里走去。站在陆府的门前,一种幽静的感觉便袭来,上前握住门环,轻轻敲击三下,门内便传来了脚步声。
吱呀一声,院门打开,露出了老苍头的脸。神色就是一愣,罗信已经有日子没来了。因为罗信已经将陆庭芳书房内的书都读过了不过还是客气地说道:
罗公子来了。
老伯,陆伯伯在家吗
在
罗信便点点头,举步顺着青石路向着书房走去,仿佛走进了幽静的画卷里。他知道一般的情况下,陆庭芳都在书房内。来到门前,举手轻轻地敲了敲门,果然陆庭芳的声音:
进来
罗信推开门走了进来,陆庭芳就是微楞:信儿,你今日怎么来了
拜见陆伯伯罗信还是不紧不慢地先向陆庭芳儒雅地施了一礼,陆庭芳满意地点点头道:
坐吧
谢陆伯伯罗信坐下之后,也不待陆庭芳开口便道:陆伯伯,信儿今日前来有一事儿。
何事陆庭芳将身子靠在椅子背上,望着罗信。
信儿感觉今年的光景会不好,虽然不至于引起大的旱灾,但是恐怕旱情也不会少,还请伯父早日做些准备。当然罗信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羞赧之色道:也许是信儿杞人忧天,但是有备无患。
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三章 再拜师
万分感谢惰奲同学588,太子殿下同学300,飘渺江湖本尊同学300,青松的很同学100,光雨之翼同学100的打赏
陆庭芳的眼中便露出了赞赏之色道:有备无患,不错。信儿,不管今年会不会出现旱灾,你能够想到有备无患就不错。
罗信眼睛就是一亮道:伯父同意信儿的建议?
呵呵陆庭芳便笑道:我是不懂农家之事,不过每到光景不行的时候,总是要做些准备,就像你说的有备无患。反正对我们这种家庭来说,存些粮也费不了几个银子。
伯父高瞻远瞩
臭小子陆庭芳笑骂道。
嘿嘿罗信干笑。
两个人又聊了几句,罗信便告辞,陆庭芳也知道罗平他们去购粮了,便也不留他。罗信离开了陆府之后,便又急急地来到了县衙,见到了周知县之后,又将自己的推测告知了周知县。周知县便叹了一声道:
信儿,我也想到了这一点,如今正是为此事为难。如果朝廷能够减税还好,如果不减税,明年还真是难啊
如果真的出现灾情,官府不开仓放粮?还要继续收税?
周知县的脸便有些难看道:开仓放粮和减免税收都需要朝廷的旨意。不是我一个县令能够决定的事情。唉,我会尽量做些准备。信儿,你既然想到了。就存些粮吧。
信儿这次进城就是和父亲,大哥进来购粮的。
这就好
周知县微皱着眉头思索着,罗信见状便起身告辞。周知县知道他的父亲和大哥都来了,便不再留他。
当罗信来到了城门口,便见到父亲和大哥已经等在了那里。见到罗信,罗青便道:
小弟,这么久?
罗信跳上了牛车道:去了陆府之后。我又去了县衙,将此事告知了义父。
你义父这么说?罗平一边赶着牛车。一边严肃地问道。
唉罗信叹息了一声道:陆伯父和义父都已经开始做准备,看来这粮价很快就会涨起来。
闻听罗信如此说,罗平反而在心中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是害怕成了村里的笑话。更怕被罗恒臭骂。但是随后他又开始担心罗恒了,犹豫了一下道:
信儿,如果真的出现粮荒,我们真的那样对你爷爷?
嗯罗信闷闷地点头,老爹这又是沉不住气了。
可是罗平的脸色很别扭:真的要让你爷爷他们开口向咱们家求粮?
嗯罗信的脸色也有点儿不好看,他也不想这样,但是为了以后避免麻烦,却也不得不硬起心肠。
再说了
他罗信又不是给爷爷一家粮,只是将就一个方式。
可是你爷爷心里会不好受。
爹。我也不想这样罗信叹息了一声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信儿如此做也是齐家的一种方式,并非信儿不孝。
爹明白,就按照信儿说的做
罗平开始默默地赶车,气氛便有些沉闷。罗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看了一眼大哥,便转了话头道:
大哥。还忘了问你了,我记得我醉酒的那天。看到堂兄满脸紫青的从咱家跑了出来
罗信的话还未落,罗青便眉飞色舞起来:那是让我给揍的这小子还以为我是以前呢?和我赌斗,结果让我给轻轻松松就收拾了,哈哈哈
回到了村子里,先是将两袋粮送进了林昌家,然后爷三个才回到了自己的家里。此时,村里人都知道罗平一家真的买粮回来了,而且他们也看到了牛车上的五袋粮,知道那是五百斤。俱都在一旁指指点点,嘁嘁喳喳。
罗老二家太胆小了吧?
就是,这才哪到哪?他就那么肯定以后没有雨水?
再说了,我们今年赢了争水,可是我们上林村先用水,就算光景不好,也能够有六成收成吧?
不过,罗老二家还真是有钱了,一下子就买五百斤粮。啧啧
当然有钱了,罗信赢了争水文斗,知县老爷和县城里面的那些大户一定会送不少银子给罗信。
唉,真是有钱人了啊这就开始败家了啊
这些话罗信都听到了,他没有去解释,特别是针对那些说县令和县里大户送给他银子的事情更没有解释,有这种风传倒也不错,省得有人怀疑他们家的银子从哪里来。
村民们见到罗家把院门关上,这才三三两两地边议论着边离去。
但是
旱情总归来了。
虽然不是那种让庄稼绝收的大旱,但是旱情却也不小。此时全村的人都愁眉苦脸,别说稻田养鱼了,就是庄稼恐怕也收不了几成。
稻田里面养的鱼因为缺水都死了,让罗氏每天都要夸罗信一次有先见之明,读书人就是不一样。
但是,还是没有人去买粮。一方面他们还抱着侥幸的心里,期盼着老天下雨,另一方面,粮价开始涨了,而且还涨了不少,让这些村民不舍手中那几个钱,总觉得花高价买粮不合适。
看到这种情况的罗信便是在心中长叹,越等粮价会越高啊
人家的事情罗信说了不算,便波澜不惊地按照自己的规律生活着,罗信已经不太去林昌那里了,因为林昌告诉他,该教给他的都已经教给他了,他就是一个秀才水平,如果罗信想要更上层楼,就不要在他这里耽误工夫了,而且林昌给他指出了一条明路,让他去请教陆庭芳。
罗信便去拜见陆庭芳,说明了自己的来意。陆庭芳没有推辞,以他对罗信的看重,早就想教导罗信,只是碍着林昌的面子,没有好意思提出来。给罗信一成份子成为合伙人,这种关系并不牢靠,能够成为罗信的老师,这种关系才牢靠。所以当陆庭芳听说是林昌同意罗信前来寻他拜师的时候,当即便点头答应。
于是在第二天,罗信带着六礼再一次来到了陆庭芳的家里拜师,随后便每隔十天来陆府一天,陆庭芳给他讲解时文制艺,然后批改他的作业,一直到午夜,然后罗信会在陆府留宿一夜,第二天离开的时候,陆庭芳再给他留十篇时文作业。
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四章 守夜
万分感谢探歌同学200的打赏
罗信在离开陆府之后,也并没有立刻回家,而是会去周知县那里,再聆听周知县的指点,而且张洵也会在那天来到周府和周玉一起,哥三个一起听周知县传授时文制艺。而且周知县也会给他们三个留五篇时文作业。
当晚,周玉和张洵都会在周府留宿,三兄弟讨论交流,而在交流的时候,罗信也会将陆庭芳的教导毫不藏私地说给周玉和张洵听,而周玉和张洵也会将在县学内学到的东西传授给罗信,只是几个月的时间,三兄弟都感觉到自己的时文制艺有着飞速的成长。
在周府留宿一夜之后,罗信再返回家里。周而复始,每天除了读书,习武,书法,洞箫和围棋也没有落下。就在这种低调而有规律的生活中,罗信的心彻底地静了下来。
心愈静,学愈多,身上的儒雅之气愈浓让林昌都不禁感叹道:
吾弟子竟然已经开始养浩然之气了
秋收了
没有几家买粮的,因为粮价已经飞涨了。罗信爷爷家里就没有买粮。
庄稼的收成最好的只有三成,整个上林村都是愁云一片。此时他们才想起罗信一家买粮的事情,一个个后悔不已,自叹罗老二家有一个神童,当初自己怎么就没跟着神童一家买粮呢?
周知县嘴都气泡了。忙乎了一个月,不断地往知府衙门跑,知府的日子也不好过。一个个折子送往京城,最终得到的旨意是,国家放粮不可能,倒是减税了。
但是
只是减了三成
这对于农民来说是致命的,就是这样的税交上去,连带着去年的余粮,家里也剩不下多少粮食了。有的家里更是颗粒不剩,甚至有的家里连税都交不上。
罗恒的家里。
罗恒坐在炕头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老太太坐在炕尾将手中的小簸箕往炕上重重一放道:
当初老二提醒你买粮,你就不买,还骂老二是败家玩意儿。如今我们一大家子吃什么,家里剩下的粮刚够吃到过年的。过了年吃什么?
你烦不烦?罗恒瞪了老太太一眼。
我怎么就烦了?老太太便掉下了眼泪:年好过,日子难熬啊
哭什么哭
当家的老太太抽噎了一下道:要不我们管老二一家借点儿粮?
罗恒的脸色就有些别扭,以前都是他看不上老二,而且当初还挤兑过老二别上他家借粮,更是骂老二败家玩意儿,如今让他去管老二借粮,那种别扭就不用说了。半响,才长叹了一声道:
先将就着,到时候再说吧
清晨。
县城。
县衙后院。
罗信手中握着那把折扇。一会儿合拢在一起,如剑如笔,一会儿扇面打开。凶猛如刀,大开大合。
但是,身形转动间又偏偏具有着美感,一把折扇被他舞得盘旋如鹤舞
周玉和张洵站在院子里望着罗信,眼中释放着羡慕的光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