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黄石翁
原来的罗信,其实力多是在军方。经过了北方高丽之战和南方倭寇之战,更是将这方面的优势提升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但是这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罗信补充了他的空白。之前在文官系统,罗信并没有多大的实力。但是如今不同了,他几乎掌控了七个省份的文官系统,这就是半壁江山啊!
如此看来,进入锦衣卫大狱,这是罗信早就计划好的。先是躲在锦衣卫大牢,离开了朝堂的斗争漩涡,让高拱和徐阶相争,在躲在一旁渔翁得利。
莫名地,陆庭芳便对罗信有着无比的信心,心中的最后一丝彷徨也消失不见了。
翁婿两个的气氛一下子就和谐起来了,陆庭芳已经不问罗信的秘密了,只是和罗信谈些官场趣闻。然后叮嘱罗信,今天在这里住一天,明天就秘密离开,不要让别人发现。
第二天
罗信一早便秘密地离开了,万大全行走得很慢,在津门,罗信便赶了回来,和万大全和到一处,随后回到了京城。
此时还有一个人几乎和罗信一起进入到京城。
这个人来自西班牙,叫做沙朗。是一个传教士。他曾经去过吕宋,去过琉球,去过倭国。但是传教的成果非常低,几乎没有。如此流浪的几年,逐渐对东方有了一定的了解。他知道在整个东方,所有的国家几乎都收到一个大国的文化影响,这个国家就是大明。
他知道,想要在东方从传教,唯一的办法就是先去征服大明。如果能够在大明从传教成功,周围的国家便不成问题。
所以,他在三年前来到了大明,从广州上岸,在南方传教三年。
但是,结果令他十分失望。
他发现这里的教义主要有两种,道教和佛教,其它的教派很难立足。之所以道教和佛教能够在这个庞大的帝国立足,那是因为在历史上,有过皇帝支持过这两个教派,这两个教派才能够发扬壮大起来。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宫中传出来的消息
特别是道教,这个国家就是道教的发源地,而且如今大明把道教立为国教。而且如今大明的皇帝就是一个修道之人,所以,如今的道教在大明地位非凡。
通过了对中国历史的了解,他知道想要在大明立足传教,就必须得到官府的支持。
这是他这三年来的苦难磨砺的顿悟。
哪怕是这个庞大的帝国在去年经历了天灾,兵祸。他也没有传教成功。这要是在西方,只要有天灾**,便会有着大量的贫困百姓寻求神的庇佑,很容易传教。而大明的百姓却有着他们千年来固有的信仰,去信道和信佛。
甚至很多人连道佛都不信,他们尊崇的是孔子。
在这种痛苦的领悟之后,他决定前往大明的都城,寻求官府的支持,如果能够得到嘉靖帝的支持,他相信自己能够在东方做出一番宏伟的事业。
一进入到京城,沙朗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到了,他作为一个红衣大主教,在西方游历过很多的国家。当初到达广州,就被广州城的巨大所震惊,后来到了苏杭,更是被苏杭的富庶和优雅所迷恋。但是,这一切都比不上北京。
太大了!
在他的一声中,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巨大的城池,如此密集的人口。大街上人流川流不息,两边的商铺层次毗邻。一派繁荣昌盛。
如果不是他刚刚看到过这个庞大的帝国发生过灾荒和战乱,完全不会相信这个帝国曾经发生过那样的事情,要知道那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欧洲,绝对不可能在一年的时间,就恢复到如此程度。可见大明帝国的底蕴。
他完全沉浸在了这个庞大的都城中,震撼在这个庞大的都城中。而且他发现并没有什么人把他当做瞩目的焦点围观,要知道他在南方的时候,可是经常被围观的。他哪里知道,像他这种西方人,在背景城不是没有出现过,他们被叫做色目人,而且还有色目人在大明为官。当然都是一些小官,或者武官。
打听了几个客栈,摸了摸自己的口袋,沙朗不由想起他来京城前,一个大明的文人曾经和他说过的一句话。
居京城,大不易!
这个时候,他才感觉到京城的物价昂贵。只有寻了一家最便宜的客栈住进去,然后每天上街寻找自己的机缘。
罗信返回京城的第二天,便面见的嘉靖帝。
嘉靖帝十分兴奋,如今流寇消灭了。倭寇消灭了,高丽也被击败了。大明又处于安宁的状态。今年秋收也不错,而且市舶司的银子已经送来了,北方互市的银子也就要送过来了。嘉靖帝忽然觉得,自从他登基到如今的四十几年来,从来没有像如今这般轻松过。
不器啊!如果你早生四十年多好啊!嘉靖帝不由感叹。
这是嘉靖帝的真心话,如果罗信能够早生四十年,便是和他同一时代的人。他有信心掌控罗信,让罗信为他治理天下。如此他就能够专心的修道。
罗信闻言却只能够默然而笑。不管怎么说,罗信如今出现也不晚,望着罗信道:
不器,你想要什么奖赏?
奖赏?罗信神色一愣道:陛下不是奖赏过了吗?
嗯?嘉靖帝也是一愣,心道:我什么时候奖赏过了?
陛下不是已经封臣为翰林院掌院了吗?
嘉靖帝想想也是,这个翰林院掌院正是罗信赈灾和消灭流寇之后封的,也算是对罗信的奖赏。不过,后来罗信又消灭了倭寇和高丽。于是嘉靖帝便道:
那是对你消灭流寇和赈灾的奖赏。如今你有击败了高丽,消灭了倭寇。开启了市舶司,建立了互市,每一个都是大功,你想要什么?
罗信却是立刻摇头,嘉靖帝是什么性格他还不知道?
也许这个时候,嘉靖帝是真的龙心大悦,是真的想要给罗信封上。当然也很可能是再度试探罗信。但是,即便是真心封上,罗信也知道,过不了多久,嘉靖帝便又会后悔,再度引起嘉靖帝的猜疑之心。
他当然不会向嘉靖帝要封上,如今他才二十三岁,已经是四品大员。最重要的是,他知道嘉靖帝活了几年。只要嘉靖帝一死,那才说他天高鸟飞的时刻,没有必要在这几年和嘉靖帝死磕,几年的时间他还耐得住寂寞,而且正好将这几年的时间,将精力放在草原和海上。如今无论是草原和海上,都是大布局的时刻,需要牵扯他很多的精力。
陛下,我对如今的状态非常满意。这一段时间,臣南北赈灾,剿灭流寇。又在海上剿灭倭寇,开启市舶司。北方击败高丽,签订互市协议。臣太累了。现在臣什么也不想干,就想歇着。
嘉靖帝看着罗信诚恳的神色,心中突然生出了一丝歉意。但是随即他在心中便将这一丝歉意斩去。略微思索了一下道:
好吧,你现在兼任詹士府左庶子和翰林院掌院。有时间可以将精力多放在詹士府上。
是,臣遵旨!
陪朕用膳!
难得地嘉靖帝请罗信吃饭,这个也不能够推辞,虽然罗信觉得皇宫里面的饭菜也就那样,还是陪着嘉靖帝吃完饭,又陪着喝了一壶茶,直到嘉靖帝开始修炼的时候,才告辞离去。
罗信打心里不愿意陪嘉靖帝吃饭,他恨不得嘉靖帝把他给忘了。但是别人可是不这么看。当那些人看到罗信一大早晨就进入皇宫,然后一直待到午后,从皇宫内传出来的消息,罗信竟然陪着嘉靖帝吃饭喝茶,他们看向罗信的目光都变得不同了。
这罗信要被大用了!
徐阶和高拱的心中也提高了警惕,特别是徐阶,他承认自己越来越奈何不得罗信了。他对罗信可谓非常重视,罗信还很弱小的时候,便千方百计将罗信打倒。但是,每一次对罗信的打击,都没有让罗信倒下,反而让罗信一步步成长起来,变得越来越强。
最后一次,更是将罗信打入了锦衣卫大牢,但是结果呢?
罗信都在皇宫一呆就呆大半天了,而且还陪着陛下吃饭了。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轰动
想一想刚刚踏入官场的罗信,身边只有复兴社那十几个所谓志同道合的人,都是一些六七品的芝麻官。
但是,如今呢?
南方七省中的三个省份和北方六省中的四个省份,这七个省份中的大半官员都是罗信的人,可以说在地方上的实力,罗信已经不弱于他徐阶和高拱了。
也就是在京城,罗信还没有建立起势力,徐阶和高拱可以完全碾压罗信。但是,罗信才多大?罗信才当官几年?
只要给罗信时间,以罗信成长的速度,恐怕很快就会在京城建立起来势力。那个时候,他徐阶还有出路吗?
不行!
绝对不能够让罗信再成长起来,绝对不能够让罗信在京城建立起势力来。
但是
徐阶深深地皱起了眉头,他现在突然感觉自己对付罗信,竟然有些老虎咬刺猬,无从下口的感觉。
但是,事情似乎出了变化。
罗信从皇宫里出来已经十几天了,每个官员都认为罗信又会升官了。但是结果却让所有人跌落了一地眼镜。
皇宫内根本就没有胡来封赏,罗信依旧是詹士府左庶子和翰林院掌院。
这是什么意思?
原本正打算和罗信亲近的京官们有犹豫了,已经和罗信开始亲近的京官,也开始观望起来。罗府门前又冷落了下来。
如今想要打听到皇宫内部的消息,不太容易了。黄锦将皇宫看得很紧,清洗了一批人。但是,无论是高拱,还是徐阶,最终还是一点一点地从皇宫内抠出来断断续续的消息。
这一天,正当徐阶在冥思苦想对付罗信的办法的时候,他在皇宫内买通的暗线打听到的消息,给他传了过来,让他的心中一喜。
因为消息中告诉他,陛下曾经要封赏罗信,但是罗信拒绝了。而且只是拒绝了一次,嘉靖帝就同意了。
徐阶的心里立刻就明白了!
那是嘉靖帝对罗信的试探,否则罗信根本不会立刻拒绝。罗信拼死拼活地南征北战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当官吗?
有机会当官,谁会拒绝?
除非是看出来升官就是一个陷阱。而罗信就是看出来这是嘉靖帝给他的一个陷阱,所以果断地拒绝了。
而且只是拒绝一次,嘉靖帝就同意了。
要知道,按照惯例。如果嘉靖帝是真的想要封赏罗信的话。罗信拒绝一次,嘉靖帝必定会再次封赏,绝对没有可能只是问罗信一次,然后就不了了之。这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嘉靖帝根本就没有真心想要封赏罗信,而是在试探罗信。
看来陛下对罗信愈加的忌惮了!徐阶的眉宇间露出了笑容:也是,罗信的功劳越来越大了,在大明朝野上下的名声越来越响了。
大儒!
军神!
财神!
呵呵
不管是谁,哪怕拥有这三个名号中的任何一个,都要夹着尾巴做人,更何况罗信拥有三个。看来要给罗信加一把劲儿了,把他捧得更高一些。
高拱也收到了这个消息,却是长长地叹息了一声,低声呢喃道:
为臣难啊!
景王在收到了这个消息之后,这几日心中的烦躁平静了不少。反而是裕王,原本好好的心情,变得烦躁了起来。
可是
又过了几天,当消息一点点从皇宫内打听出来,当他们听到了嘉靖帝的一句话,每个人心中便如同刮起了风暴,一时之间,整个京城为之禁声。
是一句什么话?
便是那句让罗信有时间,可以将精力多放放在詹士府上。
这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啊!或是地龙翻身的大事啊!
詹士府是什么地方?
那就是一个为太子准备的地方。
但是嘉靖朝有太子吗?
没有!
所以,詹士府就是嘉靖朝的一个笑话,是嘉靖朝最为落魄的一个衙门。没有哪个官员愿意去詹士府。
但是
就是这样的一个詹士府,嘉靖帝却让罗信将精力多放在那里。
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嘉靖帝要立太子了?
如果嘉靖帝不想要立太子,干嘛要让罗信将精力往詹士府多放一些?
如果嘉靖帝是要立太子,并且还让罗信将精力多放在詹士府。
这是什么意思?
尼玛,这意思太明显了吧?
罗信是裕王的老师啊,这不是在告诉罗信,嘉靖帝准备立裕王为太子?
这样的大事,如何不引起轰动?
门庭冷落的罗府立刻又车水马龙起来。罗信真是十分头疼。实际上,他的心中十分清楚,嘉靖帝也许对裕王比较看好,却绝对没有现在立太子的想法。
毫无疑问,这又是嘉靖帝玩的把戏,想要通过这件事,试探罗信,也是试探百官。
所以,罗信在那天从皇宫出来之后,根本就没有去见裕王。更是没有将精力放在詹士府。实际上,詹士府也没有为什么事情可干,就算罗信想要把精力放在詹士府,都不知道干什么。
一个没有太子的詹士府,你能够干什么?
从这一点上看,就知道嘉靖帝根本就没有立太子的心思。
所以,罗信都做好了应付敷衍的态度。但是却没有想到,这个消息被泄露出去了。
呵呵
罗信毫不怀疑,这个消息就是嘉靖帝故意泄露出去的。这让罗信更加确定,嘉靖帝没有立储之心。
很好玩吗?
罗信对嘉靖帝的做法很是无语,但是情况却让罗信非常的头疼。罗信仿佛一夜之间就火了,成为大明最为火热的人。无数的官员拜访罗信,而罗信又不能够不接待。
如果现在的罗信已经四五十岁,而且官居一品。他完全可以不搭理那些拜访他的官员。但是他不是,他只有二十三岁,也只有正四品。所以,他不得不接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