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黄石翁
陆庭芳在被逼之下,写信与阳林县退婚。随后,你便派人前往面见阳林候,要把你的孙女嫁给罗信。
呵呵
但是,你没有想到,这天下文人有傲骨,那阳林候更是铁骨铮铮,竟然拒绝了你。随后,阳林候就落榜了,呵呵
这一声呵呵意味深长,徐阶的名声就有了臭的趋势,随后便有人寻到了陆庭芳相问是否有此事,陆庭芳此时对徐阶恨之入骨。
不是徐阶,他的家产会被严嵩贪墨吗?
不是徐阶,他陆庭芳会和罗信退婚吗?
所以,陆庭芳也没有言语,只是阴沉着脸点头。
如此,徐阶的名声就臭了
如果,最终罗信和严嵩选择了握手言和,徐阶和心学真是会哭晕在厕所。
所以,何心隐此时很紧张!
罗信淡淡一笑道:你觉得我和严嵩有可能和解吗?
这没有什么不可能!何心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道:在朝堂之上,什么事情都能够发生,本来就没有泾渭分明的敌我关系pb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做一些妥协,只是很正常的事情。如今就看不器你怎么决定了。是觉得和严嵩联手对你更有利,还是和心学联手更有利。
罗信缓缓地端起茶杯,轻轻地饮了一口,目光渐渐地变得锐利。
何先生。别拿我和那些政客相比。严嵩是政客,徐阶也是政客。我一向认为政客是肮脏的。而且实际上,我不认为严嵩就比徐阶脏多少。你应该去过徐阶的家乡,如果只是以他在朝文官的俸禄,他凭什么占据良田数十万亩?
这何心隐脸上现出尴尬之色。
我不是政客!罗信目光灼灼地盯着何心隐道:所以我不会和严嵩联手。
何心隐心中就是一松。他十分相信罗信。这个人品是罗信自己赚来的,正如他自己说的,他罗信不是政客。没有哪个政客会甘冒奇险深入草原。所以,罗信说他不会和严嵩联手,他便信。
不器,需要我们做什么?何心隐真诚的问道。
罗信闭上了眼睛,几息之后睁开了眼睛,凝声道:你认为这次会搬到严嵩吗?
何心隐神色就是一黯,摇头道:不知道!
说到这里,何心隐的脸上现出忧虑之色。看了罗信一眼,叹息了一声道:
不器,如今也不瞒你。这件事情还真是不好说啊!如果在之前,我们有着七成把握,如今却是连三成把握都没有。
为何?罗信淡淡地说道。
还不是因为徐阶的名声陆兄也真是的!
罗信神色一肃道:我老师是按照本心去做事。怎么?只有他徐阶能做,我老师不能够说?要我说,我老师做的还不够,应该去徐阶的大门前,指着他的鼻子骂一声卑鄙!
我知道!何心隐脸上现出无奈道:但是这不是时候啊!陆兄有些不顾大局了。
大局?呵呵
罗信的笑声里充满了讽刺,何心隐的神色便更为尴尬。罗信凝视着何心隐道:
何先生,你还真以为在这件事情上,你们心学,他徐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难道不是吗?何心隐眉毛一挑道:我知道在这件事情上。不器你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我们心学也起着不下于你的作用吧?
罗信便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道:你把我罗信看得太高了,也把你们心学看得太高了,更是把徐阶看得太高了。如果你们心学有着那个能耐,徐阶有着那个能耐。早就搬到严嵩了,那严嵩怎么会还屹立朝堂?
不器,你什么意思?
在这件事情上,我只是创造了一个机会,而你们只是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真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是我,也不是你们心学。
那是谁?
陛下!陛下的态度!
罗信冷然说道,何心隐的神色就是一愣。罗信继续说道:
在这之前,不是没有弹劾严嵩的机会,也不是没有人弹劾过,远的说就有我师父,近的就有沈炼沈青霞。
但是又如何?
严嵩不依旧稳若磐石?
那些弹劾如果是弹劾在别人身上,恐怕早就被罢官了,但是放在严嵩的身上,却如同清风拂山岗一般。我想何先生不会不知道原因吧?
陛下的信!何心隐脸色非常不好地说道。
不错!罗信点头道:只要陛下对严嵩的信不减,严嵩便会稳如磐石。
那我们何心隐的脸上现出了紧张之色。他的心中浮现出一种命运不在自己手中的无奈和彷徨。
徐阶为内阁次辅,不会一点儿关于陛下的消息都没有吧?罗信轻声问道。
没有!何心隐摇头道:陛下如今非常平静!
平静?罗信低着头思索了片刻道:也许是陛下正在暗中有动作。
何心隐的眼睛就是一亮。
也许陛下根本就没把这件事情当作一回事儿!罗信又道。
何心隐的眼睛不由又是一黯。
那我们就再加一把火,让陛下把这件事情当作一回事吧!
不器,你有办法?何心隐黯然的眼睛又亮了起来。
何先生,还请你在太行山休息吧,这里的景致不错,不器可以陪你四处走走。
求月票!求票!
第四百五十三章 阳林百篇
万分感谢波yhoods99同学,西百兔同学,郝小帝同学的打赏!
你什么意思?
罗信将目光望向了窗外,轻声道:明日他就该到了!
谁到了?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走吧,这里的景致真的不错!
罗信站了起来,对何心隐做出请的姿势,何心隐便无奈地站了起来,两个人并肩走在太行山营寨的土道上,其间也看到了周玉等人,有的在吟诗作对,有的在谈论天下经典文章,还有的干脆就是在讨论《孔孟合璧,一个个身影相映在翠绿林间,好一派世外桃源。
何心隐一边和罗信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一边暗自思量着。
如果这次真的能够搬到严嵩,徐阶几乎就是板上钉钉地成为内阁首府。这原本是心学的伟大胜利,这一代有徐阶,徐阶之后有张居正,心学会成为大明第一学。
但是
这次事件可不是只有心学得利,不是只有徐阶得利,还有身旁的罗信。
一旦罗信被恢复了举人的身份,将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步入朝堂,以他和徐阶的恩怨,恐怕会成为徐阶的一个对手。
徐阶是老谋深算,隐忍得令人恐惧。但是罗信就简单吗?
罗信不是一个隐忍的人,如果他肯隐忍,怎么会去冲击阿拉坦汗二十万大军?怎么会纵横草原,怎么会在有严嵩陷害,徐阶打压的情况下,还悍然反击?
而且他的数次举动还都成功了,就是这次对严嵩和徐阶的反击也有着很大的成功性,这样的一个人,也同样令人恐惧,不过他令人恐惧的不是他的隐忍,而是他的智慧。
罗信和徐阶完全是两种人!
徐阶隐忍,罗信强势。
徐阶城府极深。罗信智慧无比。
这样的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人,如果在朝堂上碰撞,会发生什么事情?
是罗信的强势让他碰壁,还是徐阶隐忍成了习惯。面对罗信的强势,又习惯性地选择了隐忍?
唉
何心隐不由心中叹息了一声,一直到他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还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第二日。
中午时分,何心隐终于看到了罗信一直在等待的人。这个人他如今也认识,正是状元书局的掌柜宋泰。当即何心隐心中就是一跳。
难道罗信又有什么计划要通过宋泰施行?又将自己留下,看来要清雅书局同时行动。想到这里,何心隐的眼睛不由亮了起来。
说实话,昨日罗信对他所说的那些话,让他真切地意识到他们没有什么胜算,一切都在嘉靖帝的态度上,所以此时他对于罗信的行动就更为期待了起来。
三人进入到房间之后,分宾主落座。罗信微笑望着宋泰道:
这几日不器在这太行山上,倒是过上了难得清静的生活。反倒是劳累宋兄。
罗信一边说着,一边端起茶壶为三个人都斟上茶,宋泰急忙客气地说道:
侯爷客气了。
如今的宋泰口中再也不敢称呼罗信为兄弟,而是恭敬地称呼侯爷。他通过此事可是见识到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罗信,心中对罗信已经有了畏惧。
罗信却摆摆手道:这次我请宋兄和何先生前来,是有事相求。
闻听到罗信口中的话,宋泰和何心隐眼中都闪过了一丝喜色。宋泰此时已经上了罗信的车,他以后的荣华富贵都与罗信连在了一起。所以罗信又有事情让他去做,这说明罗信对他的信任,也说明罗信对眼下的局势还不够满意。又要进一步进攻了,只是不知道罗信会如何做,这不禁让他的心中期待了起来。
何心隐同样欣喜和期待,罗信能够有事让心学去做。这就是有着恢复关系的趋势,而且他还清晰的记得昨日罗信和他说过的一句话让陛下把这件事情当作一回事吧,这不禁让他更为期待。
既然昨日罗信能够说出那番话,那么就表明罗信已经有了应对之策。一旁的宋泰已经急忙开口道:
侯爷太客气了,有什么事情,您尽管吩咐!
不器。你说吧,我们心学一到。何心隐也凝声说道。
罗信便取出了两本手抄书,分别递给了何心隐和宋泰道:这本书是不器新近所写,还请两位分别在状元书局和清雅书局。
说到这里,罗信转向宋泰道:宋兄,这次我可没有金银让你印刷了。
宋泰却仿佛根本就没有听到罗信的话一般,呆愣愣地望着手中的那本书,心中掀起的惊涛骇浪。
难道侯爷又写出来一本如同《孔孟合璧那般的文章?
宋兄?罗信便只好无奈地再次呼唤。
啊?宋泰猛然惊醒了过来:侯爷,您刚才说什么?
罗信不由莞尔道:我说这次我可没有金银让你印刷了,需要贵书局出资印刷。
宋泰的脸腾的一声就涨红了,急忙说道:侯爷,这次《孔孟合璧所赚的金银属于您的那一份都已经算了出来,存在了书局之中,随时都可以给侯爷送去。只是因为侯爷一直没有回家,所以便一直存放在书局。哪里还需要侯爷出资印刷。
嗯!罗信便点点头,又转向了何心隐,那何心隐还未等罗信开口,便立刻道:
不器,自然是清雅书局出资印刷,而且我们那里也将账目算清,你什么时候方便,我们什么时候就把《孔孟合璧中属于你份子给你送过去。
罗信便又点头道:上次为了尽快宣传《孔孟合璧,所以这本《孔孟合璧的价格定得很低,但是这次却不能够如此了,该什么价格就什么价格。
自然如此!何心隐和宋泰一起点头道:书的价格总要配上不器你的身份和地位。
罗信便笑道:还是先请二位看看这本书!
两个人点头,这才低头看了起来,这本书的书名为《阳林百篇。
实际上,罗信在写下《孔孟合璧之后,就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虽然《孔孟合璧这本书的理论性很高,有着划时代的作用。但是罗信想要凭借这一本书而成为一代大儒还缺少基础。
求订阅!求月票!
第四百五十四章 武成名将,文成大儒
求订阅!
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因为一本书而成就一代大儒的地位,都会有很多传世文章。~,一个真正的思想体系要建立在一系列的文章基础之上。而罗信缺少的正是这些,至今为止,罗信除了县试,府试,院试和乡试上的文章之外,并没有什么文章现世,所以罗信缺少成为大儒的基础。
而这一百篇文章正是罗信为了科考准备出来的文章,当初罗信将本届到以后总共三届的大明各州府乡试题目都写出了文章,而且每个题目还写出了上中下三篇作为准备,先说这些文章的题目便包罗万象,涉及到四书五经各个方面,要比注重思想体系的《孔孟合璧广博和完整了许多。而且这些文章都是罗信从后世经典之中挑选出来的,又经过他的细心润色,最终形成的文章。
毫不夸张的说,这些文章都是令人拍案叫绝的文章,别说是达到乡试的水平,就是会试,甚至是殿试的文章也不过如此。
更为重要的是,《孔孟合璧是在论述一个思想体系,而这从数百篇经典文章中挑选出来的一百篇文章可都是针对科考的,对天下考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指点作用,对士林子弟的冲击力非同一般。
到时候受到冲击的那些士林子弟,会将罗信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许便成就了他一代大儒的地位。
有了大儒的地位,然后却落榜了。这便给了嘉靖帝压力,就算你贵为皇帝,也要给天下士林一个交代。
毕竟大明朝是一个皇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时代!
宋泰的境界要差一些,但是何心隐不同啊!当他一篇篇看着书中的文章,他的心剧烈地跳动了起来。罗信能够想到的,他也都能够想到,而且这百篇文章也确实将他给镇住了。
篇篇都是精妙文章啊!
这本《阳林百篇一旦问世,罗信的大儒地位可就板上钉钉了!
罗信将不再是才子,也不再是青年一代的领袖。而是在士林高层占据一席之地。
十四岁的大儒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