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黄石翁
自然信得!
众人一片呼声,然后纷纷散去。
赵文华气急败坏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很快便有一个人敲门,赵文华暴喝道:
进来!
便有一个书吏进来,小心翼翼地说道:大人,有个来自京城的人要见你。
赵文华眼睛就是一亮,急忙道:快请!
不一会儿,一个人便走了进来,赵文华将房门关上,然后轻声问道:阁下是?
那个人放低了声音道:赵大人,我给你带来了严阁老的口信
那个人很快地就离开了,只剩下赵文华瘫坐在椅子上。
蹬蹬蹬一阵脚步声传来,刘守有走进了陆炳的衙房:大人,我们得知了《孔孟合璧的作者身份。
陆炳眼神就是一亮:是谁?这些日子,陛下还问过,就连陛下都想要见这位阳林居士一面。
刘守有将手中的那本《孔孟合璧放在了陆炳的面前,然后翻到了罗信那篇乡试文章上道:
大人,你看!
陆炳自然是看过罗信的那篇文章,此时一落目,脸上便现出了震惊之色道:
是罗信?
不错!
陆炳眼中的惊色更浓,心中暗道:好深的城府啊!这次严嵩要悬啊!如果罗信一旦落榜有热闹看了。不行,我要立刻禀报陛下。
求月票!求推荐票!
第四百四十三章 讯
万分感谢rb2011同学,330302同学,bhds99同学,白羊国师同学的打赏!
做的不错!陆炳深深地看着刘守有,他心中已经认定刘守有参与了罗信的计划,以他们两个纵横草原的交情,罗信不会放着刘守有这个人不用pb伸手拍了拍刘守有的肩膀道:
一旦得到大同放榜的消息,立刻通知我。
是,大人!
陆炳匆匆地向着皇宫走去。
内阁。
严嵩,徐阶和马芳坐在那里,每个人的身前放着一叠奏章。三个人似乎都在那里认真地看着,只是这三个人此时都有些心不在焉。严嵩的眉宇之间有着焦虑,虽然极力掩饰,但还是淡淡地流露出来。徐阶的神色很平静,但是那双眼眸中不时地闪过一丝亢奋,马芳的眉宇之间却尽是忧虑,他在担忧罗信。
一阵脚步声传来,门口处出现了一个人,朝着屋内的三个人道:
燕阁老,徐阁老,马阁老,外面有三位阁老的家人求见。
三个人神色之间没有什么变化,这三个人都是城府极深之人。严嵩和马芳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家人为什么这么急着跑到这里来,但是却知道一定是紧急之事。而徐阶心中却是一动,他知道这应该是罗信公布了他是《孔孟合璧作者的事情。
三个人站起身形向着外面走去,在大门外便看到各自的家人站在那里,而且相聚不近,便各自向着自己的家人走去。三个人往各自家人身前一站,大约也只有一息的时间,便转身向着原路返回pb回到内阁之后,三个人表情便有着略微的不同。
马芳眉宇之间的忧虑没有了,反而是浮现出喜悦。严嵩极力掩饰的忧虑终于掩饰不住了,变得明显了起来,而徐阶却依旧是一副古井不波的模样。三个人在内阁之内都不言语。仿佛刚才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一样。
玉熙宫。
嘉靖帝怔怔地望着站在他面前的陆炳,他已经很久没有发怔了,但是这次确实是被罗信给惊到了。半响,嘉靖帝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道:
没有想到《孔孟合璧竟然是罗信所写。他还真是文武双全啊!朕对他真是越来越期待了!
陛下为何不召他进京?陆炳笑眯眯地说道。
不急!嘉靖帝微笑摇头道:很快就是会试了,到时候自然便会见到他。
陆炳心中却是一跳,看来陛下并没有放弃罗信,就算当初封罗信为侯爷之时心中有着犹豫,但是罗信这本《孔孟合璧有让陛下对罗信起了兴趣。如果严嵩真的让罗信落榜
这朝堂之上要起风云了!
阳林县热闹了起来。从放榜之后,阳林县便开始响起了鞭炮声,虽然响起来的不多,但是也让整个阳林县充满了喜庆的气氛,也让阳林县的人多了一份谈资,此时无数人聚集在城门口,都想要第一个得知阳林县有谁中了举人,今年在城门口的人特别多,因为阳林县出了一个罗信,这可是小三元。所以整个阳林县对罗信的期待都十分高,想象着罗信夺得乡试解元,功成大四喜,这可是整个阳林县所有人的骄傲。
罗智的妻子有些坐不住了,自从罗平说罗智应该会高中举人之后,她就坐不住了。随时时间的推移,她是越来越坐不住了。但是此时家中的气氛并不好,她又不能够说想要出去看看报喜的人,最终还是找了一个托词从堂屋内出来,疾步走出了府门。向着城门口走去。
她原本就是农家出身,倒也算是健步如飞,也没有通知府中人,当来到城门口时。身上已经出了一层汗。
她的心中也考虑到自己这么就不回堂屋,恐怕府中人都会对她有看法。但是,只要罗智高中举人,那个时候又有谁会说她,敢说她?她可是举人夫人。
到了城门口,张目一望。便见到城门外的道边聚集着拥挤的人群,人挨着人,就像下饺子一般。每个人都汗透衣衫,但是却在极为亢奋地交谈着,议论着谁能够中举,仿佛他们每个人都是主考官一般。
罗信的妻子想要挤到前面,但是看到这些密集的人群,便放弃了心中的想法,自己一介女流,和这些汉子挤在一起,那可是失了身份,自己可是未来的举人夫人。
游目四顾,便看到一个面向忠厚的小厮站在距离她不远,便走过去问道:
小哥,来了几个喜报了?
两个了!那个小哥兴奋地说道:要知道上届我们阳林县只有一个人中举,这次已经是两个人,而且罗侯爷的喜报还没有来,我们阳林县这次最少也有三个高中举人。
罗信的妻子便撇撇嘴,心中暗道:你说的不错,阳林县这次最少有三个人中举,不过那第三个却不是罗信,而是我的相公罗智,哼!
来了!
这个时候,那个小厮突然兴奋的喊道,罗智的妻子便踮起脚伸着脖子向着前方望去。便见到一队骑手打着牌子,从官道上疾驰而来,只是几息的时间便已经到了城门口,整齐地勒住战马,然后齐声高喊:
恭喜阳林县罗老爷讳智,高中第二十九名!
围观的众人便是一阵欢呼,然后便有人问:罗智是谁?他也姓罗,和罗侯爷什么关系?
而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想起了一个尖锐的声音,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
他是我相公!罗智是我相公!
唰!
所有人目光都汇聚在她的身上,此时她的脸上释放出激动的光彩,使劲儿地挺直了腰杆,脚步飞快地向着府中走去,众人纷纷闪到了一旁,给她让出了一条路,而且纷纷向着她道喜。此时的她走起路都在发飘,这一辈子也没有感觉到今日这般荣耀。
而就在这个时候,官道上又响起了马蹄声,众人不禁转头望去,便又见到一批举着牌子的骑手从官道上疾驰而来。
又来了!这次肯定是罗侯爷的喜报!众人立刻都调转了方向,再也没有人理会罗智的妻子。罗智的妻子也是一顿脚步,向着那些报讯的骑手望了过去。
求订阅!求月票!
第四百四十四章 云涌
求订阅!
恭喜阳林县张老爷讳洵,高中第二名!
是第二名!围观的人群立刻激动了起来。,
我们阳林县竟然竟然出现了一个第二名!
第二名有什么了不起?罗侯爷的喜报还没有到,一定是解元。
不错!我们阳林县终于要出一个解元了!
喂,报讯的大哥,罗侯爷的喜报可是在路上?这个时候便有人忍不住高声喊了起来。
这些报讯的人通报的是第二名,他们自然也知道解元是谁,于是便有人道:
解元是晋阳府周老爷,罗侯爷落榜了!
周围就是一静,罗智的妻子眼中现出了复杂之色,她此时也说不出自己是什么心情,如果这是在几年前,她一定会幸灾乐祸。但是如今却没有了这个心情。她接到罗智的每封信中,罗智都会在心中夸奖罗信,而且叮嘱她和二哥一家搞好关系。并且言道,他的学问最近有着很大的进步,这都是和罗信的指点有关。
默默地转过身,加快脚步向着府中走去。
回到了府中,便见到府中人来人往,到处都是来贺喜的人,想必是那报喜之人早已经在她前面到了,走进府门,便看到府中已经开始摆宴。迎面看到了在忙乎的二嫂,便尴尬地唤了一声:
二嫂!
罗信的母亲看到她,眼睛便是一亮:桂枝,你是不是去看报喜的了?
桂枝便尴尬地点点头,罗信的母亲便急声问道:可有信儿的喜报?
桂枝神色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低声说道:城门那有人问过了,报讯的大哥说信儿落榜了!
罗信的目光呆了一下,然后脸上泛起了苦涩道:果然是如此!
只是在放榜的第二天。
罗信是《孔孟合璧作者的消息就在全国各府传播开来,同时因为新出的《孔孟合璧上有着罗信县试,府试,院试和乡试的文章。所以全国的士林便都看到了罗信乡试的文章。
随后
罗信落榜的消息也迅速地从大同向着全国州府蔓延
罗信的背景和事迹也随之传播开来。
罗信只有十四岁!
曾经率领两千人突袭阿拉坦汗二十万大军,并且将起击败,又曾经率领两千人纵横草原,最终砍下了阿拉坦汗的头颅。以此大功被封为四等候。
曾经在阳林县和阳曲县争水文斗中大放异彩,为阳林县获得了胜利。
曾经作过《桃园秋和《寒江钓两首流传广泛的诗。
曾经连续夺得县试,府试,院试魁首,成为小三元。
如今又作出《孔孟合璧这样的大儒巨著。
这样的人竟然落榜了!
他们详细地看了《孔孟合璧上罗信在乡试中所有的文章。如此绝妙的文章,怎么可能落榜?这就是解元的文章啊!
别说是北方,就是在文化昌盛的南方,这也绝对是解元的文章啊!
好吧!
说是罗信犯禁了!
能够作出《孔孟合璧这样的文章之人会如此粗心吗?
再看看罗信乡试中的文章,所有的文章只有这一篇文章犯禁,而其它文章没有丝毫犯禁之处,这说明罗信是一个十分谨慎之人,怎么可能出现这等低级错误?
好吧!
就算是罗信犯了这样的低级错误,但是以罗信能够作出《孔孟合璧这样巨著的人,人品那是得到了绝对的保证。像他这样人品的人。会做出走出考场之后,便立刻改了犯禁的字眼,公布出去这样的道德败坏的事情吗?
一时之间,无数的士林心中俱是不可置信,这大明朝怎么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紧接着,罗信的一些为人不知的背景也传播了出来。
罗信的老师是陆庭芳。
陆庭芳是何许人?
陆庭芳曾经因为弹劾严嵩被罢官,而且现在又被严嵩抓起来了。如此,大家心中便都恍然,这严嵩就是在报复陆庭芳,所以这次科考在开始之前。罗信便已经注定落榜。
证据很清楚,因为这次大同的主考官就是严嵩的干儿子,赵文华。
那么
赵文华能够在科考中让罗信落榜,会不会在科考中还有其它的舞弊行为?那些落榜的考生都在想。自己是不是也被舞弊了?
还有
既然大同科考出现了舞弊,那么,我们这里的科考是不是也有舞弊行为?我的落榜是不是也是因为被舞弊的原因?
大明各州府的考生在这一刻都在沉默中酝酿的爆发,原本在天下士子心中神圣无比的科考,哗啦哗啦地碎掉了
随后
群情汹涌!
不错!
就是群情汹涌。
各地的士林都爆发了,如此不仅仅是在大同。而是在整个大明,大同科考舞弊案在市井中传得沸沸扬扬
如果在往常有落榜的考生说科考有舞弊行为,便会立刻遭受到那些高中的举人们反击和嘲讽。但是,这次那些高中的举人却整体的沉默了。因为他们无话可说,罗信的文章确实写得比他们好,罗信的人品确实值得信任,这让他们只能够沉默。
这就是名声带来的好处!
哪怕是罗信两次击败阿拉坦汗,更是杀了阿拉坦汗,贵为侯爷。但是,这些在士林的眼中都不算是什么,不过是一个粗鄙的武夫。
哪怕罗信曾经小三元,也不会引起如此轰动。
关键就是《孔孟合璧的出现,而且当初还没有人知道这是罗信所写,所以几乎都是赞扬之声,把《孔孟合璧捧到了极高的地位。
而如今
便是不能够抨击罗信,不能够抨击《孔孟合璧,因为一旦抨击罗信,一旦抨击《孔孟合璧那就是否定自己,会对自己的声誉有着巨大的伤害。
所以,他们只有继续捧罗信,继续捧《孔孟合璧,来证明自己之前的言论是正确的。而且光捧还不够,还要骂!
骂赵文华,骂严嵩,骂严世番,骂整个严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