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官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因顾惜朝
唐亦宋哈哈一笑,倒也不生气,他摇头晃脑的说道,“这原本我唐家的地方,自然俗气的很,可我前些日子早就把这个园献给了薛大人,如今正经是薛大人的园子了,那又怎么会俗气呢。”
听到唐亦宋这样说,满室哗然,“好一个唐老三!”有人冷冷的说道,“居然近水楼台先得月,靠这样的东西偷偷的给我们来这一下子!”
也有人朝着薛蟠打千问好,“薛大人不用看他的这个,我家的园子也有极好的,比个园还要大几倍,个园虽然竹子不算差,但是到底一年四季一样的风景,扬州此地,最有名的花就是琼花,鄙家的何园里头,琼花最好,且比这个个园大多了,个园狭
三十三、两淮第一家
故此这七八十年来,刘家在扬州可谓是长盛不衰,屹立不倒,其余的盐商换了一拨又一拨,比如这马家,不过是在这十多年之间崛起的,从来没有盐商的资格老的过刘家的。所以,他才是坐在第一个位置上。
和其余盐商派了其余的人来不同,刘家来的乃是家主,刘炳德,字少璞,今年五十七岁,论起来是那一位刘家书生的孙子,他身材不算高大,气势也很是谦和,丝毫看不出来这是盐商第一家的领袖,他咳嗽一声,对着薛蟠笑道:“这些园子都在城中,虽然精致小巧可爱,却少了浑厚大气之风,拘泥于细处,却忘了我们这扬州园林乃是南北交融,精细之余还要见大气磅礴才是,鄙人家里头的平山堂,乃是昔日宋欧阳文忠公修建的,就在扬州城外,衔远山,望长江,颇有极目江天舒之感,园林斐然,更是处处匠心独运,若是薛大人不嫌弃,请移驾此处,细细观赏,方得扬州园林之妙,雅致之处还需雅人来住。”
薛蟠大为惊讶,这平山堂可是赫赫有名的,位于扬州城西北郊蜀岗中峰大明寺左近,的确乃是扬州风景绝佳之地,宋仁宗庆历八年,当时任扬州知府的欧阳修,极为欣赏此地的清幽古朴,于此筑堂,坐此堂上,江南诸山,历历在目,似与堂平,平山堂就因此得名,薛蟠就算是再不懂历史,欧阳修的事迹还是知道一二的,这平山堂可算是扬州第一名胜之地了,和瘦西湖不相上下。
刘炳德如此大礼,却是比这个园何园等,更是多了好几倍,实在是谦和极了,谦和的过分……刘家这样的人物,算起来,不用太过于担心这盐引改派之事,何况算起来,薛家和刘家,也不是没有交情,薛蟠笑道:“刘老何须如此客气,小子实在是不敢生受如此大礼,算起来,我家薛祖昔日和贵府祖上都在太祖驾前为臣,薛祖料理后勤,贵府祖上为太祖皇帝的书记,彼此也都有交情,算起来……”薛蟠环视众人,把大家伙的表情一一尽收眼底,“不是外人。”
唐三胖子微露失望之色,随即消隐无踪,马嵩和身边的人不住的交谈,坐在唐三胖子对面的桑公子,倒是十分淡定,只是挥着折扇,也不知道心里想着什么,四大金刚盐商之家,却只是来了三个人,还有一个空位在刘炳德对面空着,薛蟠也不在乎有没有人来,只是和刘炳德谈笑风生,刘炳德却十分谦虚,连忙道不敢:“虽然是世交,但是小老儿却不敢倚老卖老,今个大人来办盐引改派的事儿,我刘家在此和大家伙说清楚,”刘炳德义正言辞,环视众人,“大人怎么说,我们刘家就怎么做,和大人为难,就是和我刘家为难,和我刘家为难的人,走不出这扬州城!”
大家沉默不语,但也有许多人脸上露出不屑的表情,特别那桑公子,折扇一合,冷笑连连,“咱们扬州的盐商,都是忠君爱国之辈,绝不会有什么阻拦朝廷大计的小人,刘翁无需如此,大家伙虽然各有竞争,但是国在家前,这一个大义,是绝不敢忘却的。”
三十四、晋商和徽商
且面面相觑之下,根本就没人做什么冤大头要把这些中等和小盐商都赶尽杀绝,大家私底下如何的男盗女娼,面上总是要保持一团和气的。
不过大家伙都是盐商,算起来,不会摆在明面上窝里斗,可对着别的人,就不怎么友善了,唐三胖子捂着嘴咳嗽一声,他身后就有一个红脸的华服汉子站了起来,这是八大天王的李家子弟,“大人说的极是,咱们这些扬州的盐商,都听着大人的吩咐,绝不敢有什么贰心,只是今个在座的,有一些和咱们这盐政无关的,还请大人先把这些人,都打发了,咱们都是自家兄弟,怎么办,都好说的很。”
“说的极是,”人群之中许多人纷纷附和,“这里头有不少人都不是咱们的,请大人把这些人请出去,不是这个圈子里头,不懂盐政,怎么当差反而耽误事儿!”
后头起来了一个雄赳赳的高壮汉子,气愤的说道,“提督大人招呼我们进来,你等是什么东西,敢在提督大人面前吆三喝四的!”
“就是!”几个人面色不善的站了起来,“我们都敬仰薛大人的威名,故此前来伺候,怎么地,你们要把我们都赶出去了还是觉得你们几个能给薛大人做主”
自然是不能够替薛蟠做主的,这话不好接,但是不代表其余的人不会说话,听到这话顿时就有人冷笑连连:“你们这些老西儿,在北边赚的银子还不够怎么还朝着南边来抢我们的饭碗了你们可是要仔细,断人财路,杀人父母,这是一样的大仇,轻易没人肯把饭碗让出来的。”
原来这些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晋商,北边有晋商,金陵此地有徽商,南边两广之处还有粤商,算得上是天下最出众的做生意之人了,那高壮汉子乃是平谷乔家的主事人,乔致越,看上去大大咧咧,十分豪爽,话却说的十分圆滑,他嘿嘿一笑,“话却是不能这么说,银子是谁都不愿意多拿着,还有人嫌钱多不成我们这些北方人,当然也不能老是和那些草原上的蛮人做什么皮草羊毛的生意,这赚钱的生意,谁都想做,我们这些晋商,自然也想,何况扬州此地,算甚南边大家伙都是徽商居多,算起来,都还是北边的人呢,论起来,大家伙不如把盐业交出去给南方人得了!”
又有人冷笑,“你们晋商惯会看风头啊,昔日胡阁老在这里主政的时候,你们可是不敢南下的,怎么地,今个倒是知道了这今日不同往日了巴巴的居然敢南下了!”
马嵩皱眉的看了一眼那话里头暗含挑拨离间之意的人,“再怎么着,也不能够和外人勾结着,”有人阴阳怪气的说道,“暗算自己人!做出这种混淆华夷大防的事儿来!”
这又是昔日的一点旧恩怨了,胡光墉未主政扬州,还是商人的时候,野心勃勃,想要一统出口的货物之权,很是和晋商斗法了好一阵子,晋商联合了几家洋人们的商行,又在京中寻了大人物来要给胡光墉好看,那时候胡光墉的生意险些遭受灭顶之灾,所幸圣后巡视江南,督战南洋,知道胡光墉此人才干
三十五、怕什么
“两淮的盐业,素来就是这几家办的,其余的人根本没资格!”
“长芦的盐场,还不够你们分呢我告诉你,乔掌柜,老话说的好,人心不足蛇吞象,吞了象,可是要撑死的!”
这些既得利益者,自己内部无论如何勾心斗角,对着外人总是同仇敌忾的,见到晋商想要染指两淮盐业,纷纷就要一致对外起来,开玩笑,就这么点盐引,自己个都不够分,还给外人拿去
马嵩许久没有说话,他自觉乃是政事堂宰相胡光墉在此地的代言人,十分不愿意见到晋商南下侵蚀徽商们的地盘,但是徽商这些人,也都不是什么好鸟,胡光墉若不是位极人臣,眼界放开了许多,知道乡党之重要作用,故此留了这些人,作为在经济界自己的助力,不然早就一股脑的都打发了。他想了想,转过头看着薛蟠,只见到薛蟠端坐在位置上,歪着头,双眼半合,似乎正在打盹。
马嵩很是惊讶,推了推边上预备要站起来和乔致越吵架的上官云飞,指了指薛蟠,大家吵成一锅粥,但是未见薛蟠喝止,转过头来,才有些哭笑不得,没想到薛蟠居然坐在位置上打盹了。
大家伙纷纷停了下来,面面相觑,原本在边上老神在在的贾雨村,故意咳嗽了一声,“大人,”他喊着薛蟠,“大家伙都听你的话儿了。”
薛蟠惊醒,揉了揉眼,尴尬的一笑,“哈哈,这屋里头,委实是闷热了些,不知怎的,这些日子倒是有些乏了,实在是罪过罪过。”
刘炳德笑道:“这个园的确是小了些,这些日子的菊花开的极好,平山堂那里,观山见水,登高赏菊,是最好的时候,若是大人不嫌弃,明个小老儿做东,请在座的各位一起去平山堂喝酒,请大人万万要赏脸光临。”
“这喝酒观景倒也不急,多谢刘老盛情,”薛蟠眼珠子乌溜溜的转了转,“今个请大家来,一来是见见面,大家伙认识认识,谁知道来了这么多人,我倒是有些分不清楚了,二来呢,也说一说我的意思,兰台大人赏识的很,我也不好推却,但是有一点我是知道的,大家伙都是爱国的商人,朝廷的大小事儿,都是抢着办,绝没有什么推脱的道理,我到底是年轻,什么事儿,还是要请盐政老爷做主,我不过是敲边鼓的。”
马嵩说道,“大人就不必谦逊了,御史大人是拿总的人,凡事都是你主持,办一个章程出来,想着若是办好了,御史大人是必然不会驳回的,大人想要怎么办,大家伙都在,听着大人吩咐就是了。”
薛蟠笑眯眯的点点头,“大家伙都是这么觉得”
“正是此理,只要大人吩咐,绝不敢不尊的。”
这话是假的恶心了,薛蟠若是贪财的人,这时候指不定就要将十万多张盐引一股脑儿的都给自己办,但是只要是触动了大家伙的奶酪,不知道到时候要怎么跳出来反对了。
他才不会做这个冤大头,薛蟠笑道,“我初来乍到,虽然家里头也当过盐政,但已经许多年不知道了,这里头的事儿,我还真不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今日见过面,过些日子,我先看一看地
三十六、鲶鱼效应
“哎,”马嵩叹了一口气,“一朝天子一朝臣,这道理,三公子不会不懂,我原本想着仗着祖父辈的余荫,能够混吃等死就罢了,可惜家里头还有这么多人养着,不得不要强支撑着出来办好盐引。若是比势力,咱们可比得过刘家那可是保育太祖皇帝的大恩,可今个,刘炳德那老儿不也亲自来了他今个一到,反而衬托着咱们这几家不懂礼数,都是一些年轻人在,家主不来了。”
桑三公子是有点瞧不起马家的,特别是马嵩此人,酷爱戏曲,养了戈阳腔、昆山腔、秦腔、川戏等班子七八个,都是私班,仅供自己家里头消遣的,每次唱堂会,必然是要七天七夜不停休,就算盐商都是大手大脚惯了,马家的奢侈也是格外之上的,桑三公子暗暗腹诽,家里人多,若是把这些戏班子都遣了,必然可以宽裕许多年了,只是打脸的话儿不好当面说,三公子于是顾左右而言他,“咱们这几家,不能够改,”桑三公子说道,“这些盐引都是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无论如何,不能从咱们手里头丢出去,薛蟠想要拿咱们的银子,可以,这原本是题中之意,可若是想要拿咱们的盐引,这就不能够同意的事儿了。”
马嵩心里冷笑连连,你就这样强硬有何作用,面上淡淡的说道,“本朝虽然商人不算太差,可比起来,还是斗不过官家的,薛蟠此人又是商人,又是官家,他懂这些生意里头的事儿,又有官威,不是这么一句话,就可以打发的。”
“我的意思,倒是和三公子的意思一般,”马嵩继续说道,“不如选一些和咱们没什么关系的盐商丢出去,他们手里的盐引多多少少都有几十张,凑一凑,总是能到三分之一的。”
“这若是能成,就是最好的了,”桑三公子点点头,“不能损了咱们的就成,若是有损,那么我也只好入京去告状了。”
马嵩不以为然,桑家的依靠无非就是一介藩王罢了,本朝的藩王算起来,和前明养猪一样的宗室相比,能够出将入相当差办事,权柄已然大了许多,但是相比较之下,却也算不得什么,何况那藩王还在地方上当着钦差大臣,治理一省,算起来,胡光墉都不会把他放在眼里,何况薛蟠和林如海身后的皇帝呢
这样骄横,也要让人杀一杀他的锐气才好,马嵩心里暗暗思量,若是趁着这次机会一股脑儿把其余的大盐商都打倒了,何须去对付那些三百罗汉这些小虾米呢
刘炳德上了轿子,这些年西洋的物件颇为流行起来,年轻人爱时髦喜欢风潮的,都用上了高头大马拉着的西洋马车,而刘炳德却还喜欢坐轿子,他认为坐马车,不如轿子稳当,轿子稳稳当当的,人力抬着,有一定的幅度前进,摇摇晃晃,倒是有些助睡眠。
只是这一次,到底是睡不着的,刘炳德的管家搀扶着他上了轿子,自己就在轿子里头伺候,说是轿子,只怕有一个暖阁那么大,里头罗汉床小几子一应俱全,管家给刘炳德倒了一杯茶,“老爷,喝杯茶润润喉咙吧。”
刘炳德摇摇头,“在个园里头喝的够多了
三十七、天北一柱石,鲸海李阁老
“盐商们都朝着这一位小薛大人送礼,咱们家要送什么礼”
“送什么礼,合不合心意,不算太重要,”刘炳德摇摇头,“要的就是最贵重的东西,唐家送了个园去,想必这一位大人,喜欢的是园子,论起园子,整个扬州城,没有咱们家的平山堂最好的,回去把地契找出来,蜀岗一带的,全部都送给薛大人去。”
“老爷,这一带的出息可是极好的啊,”管家有些舍不得,“算起来,平山堂的景色,就连老爷素日时不时都去观赏,这心头好,如何可舍得拿出去”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刘炳德摇摇头,“不拿着好东西打动了别人,别人就不会尽心帮你办事儿,咱们所谓盐商第一家,也没有那么多的盐引可以全部拿出去改派的,我如今就想着咱们家的盐引能够少一些,不至于太削弱了咱们家的根本,这就是足够了,我现在就担心,哎,有些人,”刘炳德望着窗外的景色担忧不已,“就好像是鲨鱼一般,闻到了血腥,就要上来赶尽杀绝了。”
刘炳德似乎有些杞人忧天,管家却是不以为然,“无非就是一些山西佬罢了,老爷不必担心,扬州这里,都是安徽人的天下,他们这些人,人生地不熟,做不好盐业的生意的。”
“什么安徽人,”刘炳德淡然说道,“咱们刘家就不是安徽人,不也占据了扬州城一个角落指望着那些最会窝里斗的人抵御外敌纯粹是做梦。”
本地的盐商们都陆续离开了,只有一群山西人还候在此地,这算是很厚的脸皮了,因为薛蟠端茶送客,意味着今日的这一场接待已经结束,但是乔致越此人还是硬留了下来,等到众人散尽,掀开袍子,跪了下来请安,“小的给薛大人请安。”
“这是做什么,”薛蟠请乔致越起来,“我这个大人,只是唬弄人的,当不得什么真儿,我自己没当回事儿,你们怎么都把我当回事儿了”
贾雨村起身,搀扶起乔致越,虽然薛蟠客气,可乔致越他和身后的那些晋商们都结结实实的磕了三个头,方起来垂着手站在薛蟠面前,“论理儿,今个乃是第一次拜见大人,不应该乱说什么话儿,只是我们这些人,却不是为自己来的。”
“哦”薛蟠自然知道这些人不是自己能来的,开玩笑,什么时候商人可以独立于政治外存在了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这些人若是没有仰仗,怎么敢来扬州城惹是生非还一来就要拿着最有钱的盐商们作伐子,若是没有仰仗,那可真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了。“那是为了何人而来啊”薛蟠问道,乔致越看了一眼边上的贾雨村,“雨村先生乃是我最为信任之人,想着你带来的这些人,也应是最为可信之人,若是有什么事儿,请直接说就是。”
薛蟠说的和蔼可亲,乔致越也不会藉此托大,“这一次我们几个来,想要盐引,一来呢,自然是为了自己家里头的生意,二来却是要奉承公事。”
 
三十八、飞黄腾达的机会
这些朝中的大事儿,薛蟠是不想听的,毕竟若是要这么仔细倾听大家伙的苦衷,那么谁都可以说出一箩筐的事儿来,可李阁老的确是极为厉害之人,别的事儿不清楚,但是昔日他和胡光墉阁老相争,几乎将江南之地搞的天翻地覆,叫胡光墉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若不是有圣后出面调停,只怕是胡光墉早就完蛋了,可见其厉害之处。所以李章铜派的人来,不得不小心听一听他的话。
“这若是减了拨款,鲸海那边就不得不先筹谋着,我们这些老西儿跟着李阁老办事当差,自然是赚了不少银子的,可这要办船政,银子是金山银山才够用,思来想去,没有别的法子,只好来扬州寻一寻门道了。”
“这事儿,李阁老径直和皇上说,想必万岁爷不会不准,”薛蟠笑道,“要知道李阁老可是万岁爷的老丈人,怎么这点面子都不会给何况办的还是公事儿!”
李章铜的小女儿被皇帝看中,选为妃子养在宫中,听说很是受宠,这一节也是李章铜不愿意入京为相的缘故,素来这后戚把持国政,起码名声上不太好听,薛蟠这么说,乔致越却是说道,“阁老也是不愿让万岁爷分心,现在西北战事正炽,若是还要担心这一头,圣心不安,实在是难为。”
薛蟠大赞李章铜为国分忧之意,“那李阁老是什么意思强龙不压地头蛇,两淮的盐商厉害的很,若是想要虎口夺食,只怕是不容易吧”
“所以还请薛大人提携一二才好,”乔致越笑眯眯的说道,他虽然姿态十分谦卑,但是话里头却不算很多的恭顺之意,算起来,李阁老乃是疆臣第一,又是椒房贵眷,原本无需要对着一介六品芝麻小官太客气,只是县官不如现管,这时候有求于薛蟠,不得不礼贤下士罢了,“李阁老说了,只要办好此事儿,李阁老必然会上本保举薛大人,并且在皇上面前再当面举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