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红楼大官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因顾惜朝

    薛蟠的身子好了一些,不过还是躺在床上犯懒,努克丽温柔的坐在薛蟠身边,轻柔的递着葡萄喂入薛蟠的口中,听到李曼吐槽,薛蟠懒洋洋的说道:“急什么咱们这一次还要等消息呢,现在都拖着他们就是,没必要松口说什么,对了,李少普最喜欢和人打交道,就交给他去打交道,就说咱们日后是要回去的,这边的事儿,还要他们来主持工作,公主殿下一个人,肯定是办不了许多的事务的,具体的事务还要交给他们,如果他们




一百八十二、政务院议事
    原本川流不息的政事堂今日格外的宁肃,来往的苏拉给事中等都格外的轻手轻脚,特别是在政事堂混了好几十年的老苏拉,从太祖太宗朝就开始当苏拉了,虽然一直也没什么出息,只能是在这政事堂里头打杂,但眼界阅历,等闲的部院高官都不见得比得过他,这个时候他也格外的郑重,素日里头煮茶摆龙门阵的散漫劲儿一扫无影无踪,还特意的叮嘱众人:“今个不同往日,大家伙精神打起来,谨慎些,不要乱说话,也不要乱走动,素日里头阁老中堂们都是笑眯眯好说话的很,可今日要议的事儿不同凡响,你们若是还以为这阁老好说话就乱当差,随便敷衍着,到时候被一棍子打死了,可别埋怨我没有提早告诉你们!”

    “您老也给说说,今个这是怎么了”边上的人按捺不住好奇心,“前头瞧见翁师傅素日里都是宰辅气度,一派雍容大度,怎么今个倒是板着脸了,好像是谁还欠了他银子似的,您老若是知道什么,也和我们说道说道,免得我们到阁老们面前去添堵不是”

    “少说话,多称是,就够了,”老苏拉指点道,“咱们这些日子过得舒坦,接下去如何可就说不好了,宫中的事儿,别多嘴!”

    这话似乎什么都没说,可说到这里,大家伙都是瞎子吃饺子——心中有数了,“宫里头”那不就是圣后老佛爷吗只要是圣后的事儿,那就不是小事儿了,而且只怕也不是什么好事儿,圣后老人家要办的事儿,必然是大事儿,而且瞧着阁老们的表情,只怕也是不是什么好事儿。

    政事堂当中,不设置宰相们的值房,政务院领班大臣,通俗的话语叫做:“首辅”的值房也不在此处,大明宫宫阙千万,这政事堂的办公地点修建的十分宽敞奢华,领班大臣自然占有了最好的宫苑,就在这政事堂的后殿,但政事堂的正殿之中摆放着是一个紫檀木长条大桌子,自南向北,长长的摆在殿中,这是政事堂诸宰相们商议重要事务的地方,但绝不是经常开启的地方,因为每一个宰相都有分管的事务,除却特别重大的事务,都是自己负责决定了,然后向领班大臣禀告,若是领班大臣不同意的,那就根据领班大臣的意思再改了就是,不需要别的宰相们商议什么,今日来这里居然又准备开政务院全体宰相一起的会议,就必然又是什么重特大的事情,众人犹豫不决,要商讨着办了。

    一干文书中书舍人苏拉等鱼贯而入,苏拉准备好了茶水等物,就先退了出去,文书将长条桌子上的笔墨纸砚等物预备好也退了出去,中书舍人不用退出去,他将手里头捧着的盒子珍而重之的放在长条桌子的最上首,转身和另外一个中书舍人站在了布置在殿角的小桌子前垂手而立,他们两人要负责记录政务院的会议记录,这是这一次规模最大的政务院会议里头唯二官位比较低的人。

    两人肃穆站着也不说话,殿内的香炉升腾起了氤氲的香雾,不一会,殿外就传来了许多凌乱的脚步声,当头一人方脸红光满脸,身上穿着四爪金蟒红袍,腰间系着金镶玉的腰



一百八十二、嘉奖还是申饬
    这还是小事儿,更厉害的在后头,后来圣后和摄政王争权,圣后罢黜摄政王为首的政务院所有丞相,并且免了摄政总理衙门大臣的位置,奕劻原本擅于逢迎,又眼色极佳,时常照拂关照圣后母家,那时候他恰好在总理衙门协办,故此这个巡航宰相的权柄都不如他的总理衙门大臣居然就掉到了奕劻的脑袋上,之前永和皇帝大婚,奕劻打点外交等事务颇为妥当,加上旧年的一些功劳,奕劻进位郡王爵,封号为“庆”,这也是相当显赫,除了有数几个人外,也算的上朝中炙手可热之人了。

    首辅的辈分颇高,所以他可以这么称呼奕劻,奕劻听到首辅吩咐,笑道,“我那里敢说什么话儿呢这所有的衙门,都是要归属到政务院来的,总理衙门虽然管着外交之事,却也不能够不听中堂们的吩咐呀,我今个来,只是讲外头的事儿罢了。”

    奕劻看着那上头的首辅,见到首辅笑眯眯的不说话,于是也只好自说自话的下去,“外头英国人可是闹疯了,英国大使布莱尔这些日子压根就没有离开过我那里,而且还不是寻常的官儿来混吃混喝打秋风的,他在我那可是要险些拆了总理衙门的大堂,说若是下官再不给一个合理的解释,那么说不得,他就要递交国书了!”

    之前众人听得倒是无所谓,毕竟这洋人们都不算太懂礼貌,这种人前发飙君子所不齿的事情也是经常做,算不得什么,但说出要递交国书,这可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国书从来都是一国之主和一国之主之间的正式文件往来,而且还不是什么私底下的闲谈碎语,都是要商谈重大事务的那种,才可以出动国书,一般来说两国之间,新大使上任的时候会携带国书,可后头就不会再出示了,其余的情况的话……那也就是断交、宣战等寥寥几种事务才会出动国书了。

    英国大使既然这么说,那可就不会是一般的事情了,英国人这些年行事没有多年前那样的骄横,动不动就威胁断交或者是开战,但他们的嚣张还是需要注意的,所以奕劻这么说,众人都有些惊动了起来,上首的王爵连忙问道,“他们要干什么咱们都还没有和他们算总账呢,他们倒是牛起来要和咱们闹腾了!到底这是要干什么!”

    “无非还是天竺那里头的事儿,”边上一个团团如富家翁一般的人说道,“天竺哪里不是闹了好些事儿出来了”他长相很是富贵,而且说话也慢条斯理温和之极,但眼神却是很敏锐,边说着话,边扫视众人,观察着别人的表情,“咸安宫学生好生了得,居然把英国人在天竺的军队一股脑儿都给灭了,别说是印度总督了,只怕是现在这英国大使在咱们这里跳脚,也是因为这个缘故,英国人在天竺可不仅丢了面子,只怕是里子都没有了,没听见川西传来的奏报说是接下去只怕这天竺处处烽烟都起来了,可以预计,天竺那边英国人自顾



一百八十三、无果
    “若是新军有这样的军功,我自然不好多说什么,这都是圣裁的事儿,可这些人都是一些个半大的少年,说句不好听的,十几岁的人就办出来了这样好的差事,别的不说,难道一个霍去病还当不得”

    胡中堂显然是对着这些人评价甚高,都把霍去病的例子给搬出来了,“我是一个生意人,做事儿要看看能不能赚,如今这些人在天竺可是赚大发了,不是吗英国人在西南边陲,闹得香国叛乱,好不容易把事儿平定下来,如今这户部,还多少饥荒要打呢,翁师傅您继任户部尚书的位置,应该知道这事儿,咱们就单在银钱上花了多少出去,好不容易把这香国的事儿给平下来了,抓了一些英国人的痛脚,可他就是死活不认,这西南一局咱们到底是输了一手。”

    这事儿大家伙都知道,自然也是同意这一位胡中堂的说法,说到这里,自然知道,这就是昔日号称东南蚕神料理两淮盐政,以一白丁商人之身飞黄腾达,掌管户部尚书的位置十年,更是入直政事堂成为正一品穿紫袍的宰相的胡光墉,机遇之奇,无人可比,所以他说一些市侩的话儿没人会觉得不妥,只是那翁师傅,被胡光墉这样语气的潜台词里头说着你接了我的户部尚书的位置,那么这些事情上,还是要多听听我这个前辈的意思才好,你虽然年纪大,可处理政事上的东西,不见得比我老道。翁师傅显然也听懂了胡光墉潜台词的意思,脸色越发的不好看起来。

    首辅礼亲王显然是知道这两个人在互相较真,但他可没有什么主持战场的意思,他连忙说道,“是这个理儿不错,咱们这之前可是吃了大亏,所幸万岁爷知道咱们辛苦,不然的话,就因为这小小的香格里拉国平叛,就要花上这么两年的时候,咱们可都要吃处分,光墉,你说说看,这接下去要怎么办我虽然这不太知道他们多厉害,可的确你说的不错,这杀了英国人,多少是功劳,功劳大小咱们且不论,先说说,这后头怎么办,大家伙还不知道吧瞧一瞧,”礼亲王微微带着苦笑,“天竺的事儿,只怕是没有那么好办!”

    大家一翻眼前的文书,不由得惊呼,“怎么,要立国!”

    “占西邦要立国!”

    众人一时惊愕之余,不免就要想到,这事儿,和自己有没有关系,和大越有没有关系,奕劻显然也还不知道这件事情,不过他也已经习惯,毕竟有存在秘密的情报系统,天竺的事儿,还是宫内传出消息,让自己有所准备后,不至于被英国大使痛骂的没头没脑,他虽然不过是中人之姿,但浸淫外交事务多年,眼光也早就历练出来了,这一看资料,他就敏锐的查出来了这里头的厉害关系,胡光墉大喜,连忙问若有所思的奕劻,“庆王,你是老洋务了,天竺占西邦,这些小鬼头搞出来的花样,能不能成事儿”

    “大约是可以的,”奕劻老实说道,“英国人现在在天竺没有大军了,算起来,咱们这些咸安宫的学生带出去的兵丁已经是天竺最强了,短时间内英国人无法对占西邦有什么威胁,这样的话,只要真的能够建国,几年



第797章 一百八十四、对垒
    众人的意思都不甚统一,翁师傅的意思,是要将这些人速速召回问罪,这起码也是符合了薛蟠一半的心思,起码就可以回京了,但胡光墉觉得不应该问罪,反而要大大的嘉奖,至于翁师傅所言不宜在天竺惹事的意思他反对外,还更提出要在天竺支持咸安宫官学生的行动,“要我说,还是要册封才好!”胡光墉笑道,“既然是他们都搭台了,咱们怎么就不能上去唱戏了若是咱们这里头能够得一个藩属国,在天竺的腹心之地得一个藩属国,这可是咱们的大胜利,不花费一兵一卒,只是几个学生这么一闹,就赚下来大功!”

    若是真的能在天竺弄一个大越朝的藩属国下来,这个对于英国人的打击,可实在是惊天地了,众人正对着胡光墉提出来的意见纷纷开始了讨论反驳和争辩,如此闹了好一会,礼亲王听着头疼,“好了好了,大家伙都别说了,这么吵也不是个法子。”

    胡光墉笑道,“还是请礼王定夺才是,您是阁揆,总揽政务。”

    大家伙的焦点从是否要奖励还是惩处薛蟠等人改成了占西邦的未来是否应该由大越来掌控的问题,毕竟在这些日理万机的宰辅眼里,薛蟠实在还是算不得多大的人物,如此能够在大佬们嘴里提到过几次,这还是薛蟠之前屡次立下的大功,闹出了大事才记得住的,但占西邦之事,的确是极为重大的,所以大家伙各抒己见,就连奕劻也帮着分析分析了这事儿接下去若是真的办了,会有什么结果,礼亲王沉思了一会,“这样的大事儿,我一个人定了不妥,这就递牌子求见吧,还是请万岁爷圣裁才是最好。”

    众人心里微微一叹,就知道这十分中庸平和的礼亲王绝不会做这个决断的事情,他的父亲乃是太祖皇帝最亲的兄弟,昔日为了避嫌,特意就不问世事,且从不干涉政局变动之事,昔日太祖太宗兄终弟及,又有如此的政变风波,尸山血海这么一路死了不知道多少人家,礼亲王这一系毫发无损,也就是因为这样的谦卑和谨慎,所以圣后在罢黜了摄政王首相后,就钦点了他作为阁揆首辅,被当时的文人讽刺为“颂圣首相”,意思为只会山呼万岁皇上圣明,却没自己什么主张,众人都会以为他不过是一个过度的角色,等到那个时候的中法之战平定后必然换人,可是没想到,居然这么十多年之间,经历扶桑之战,又皇帝亲政、大婚、平定香格里拉国这样的大事儿轮番的上,居然做的稳稳当当的,一点要挪窝的意思都没有,这个时候众人才清楚这中庸之道,是何等的厉害。

    既然礼亲王如此说,自然也不好再争论什么,众人于是一起起身,步行到了皇帝所日常起居的毓庆宫,毓庆宫原本不过是普通的宫殿,只是因为永和皇帝被迎入宫中后住的就是这里,故此没有挪地方,那个时候圣后正住在皇帝惯会居住的紫宸殿,自然不可能要圣后给你挪位置,所以一直就住在了此处,后来圣后移居宁寿宫,紫宸殿空了出来,为表示对着圣后的尊敬,永和皇帝也未搬入紫宸殿,而一直居于此处。

    殿不是很大,正殿



一百八十五、圣意
    “如此鲁莽之举,圣上慈心,不以他们胡闹惩戒也就罢了,如何还能够因为他们的冲撞行为致使两国交恶这事儿不可鼓励,此风亦不可长。”

    这话说的极为迂腐,永和皇帝眉心微微一跳,却也不言语,翁师傅继续说下去,“虽然不至于怕了英人,但如今西南方才平定,恰好可以休养生息,将一切事物按照圣人之道慢慢的施展出来,成就今天天朝太平乐土,若是因为这一撮人不慎将这大好局面都给影响了,亦或者是葬送了,实在是不值得。”

    “那按照翁师傅的意思,”胡光墉面无表情的说道,“那占西邦就不必要了”

    “化外之民,何须理会,”翁师傅不屑的说道,“大越千千万万子民,藩属国无数,何须要去火中取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了御前,胡光墉也对着翁师傅毫不客气的反唇相讥,“化外之民也有向中华之心,天竺之民,仰慕中华,在我咸安宫学子的协助下,预备建国,若是咱们在这个时候帮上一把,他们必然感恩戴德,奉我中华为正朔,此举一出,自然是四方景从,天下归心,这乃是圣上仁德感化之举,翁师傅一句化外之民,就准备将他们都抛却了吗”

    翁师傅气的发癫,这么说出来一番话,倒是他这个身为帝师之人,不重视皇帝的丰功伟业起来,于是两个人又在御前吵了起来,虽然翁师傅没有什么援引,但也有人对着胡光墉如此高调甚至说有些跋扈的语气很是不满,纷纷加入了论战,这么政事堂的几个丞相,纷纷吵架起来,若不是在御前,还真的难得一见。也有人对着这些学生还滞留在天竺表示反对:“都是天潢贵胄且龙子凤孙,一直留在天竺,未免实在不合适,且其中颇多年轻俊才,若是万一有什么闪失,只怕是不好交代啊。”

    “就是这个道理,这一次的大比未免太危险了些,咸安宫之中,特别是那些甲班学生,无一不是人中龙凤,若是折损在天竺,实在是我大越朝最大的损失!”

    永和皇帝显然是见多了这样的场面,他不惊讶,但是听到有些话儿就有些不悦,他沉下脸来,脸上的阴沉简直就要滴出来,“好了,”永和皇帝轻声呵斥道,“都是宰辅人物,如同市井中人一般吵架,成何体统!”

    众人纷纷恭声弯腰谢罪,永和皇帝发号施令,“大家伙都没个定论,那么还是朕说吧,咸安宫等人,两班大比之事,已经下诏,无可更改,若是事儿没办成,不准归国,若是有擅自归国者,免去一切爵位,交给兰台寺议罪。”

    这是有关于咸安宫官学生的决定,有人暗暗嘀咕这样到底是不妥的,但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当面提出意见,皇帝亲政以来,权威甚重,当面反对的事情,现在几乎没人敢做了。“占西邦之事,派出理藩院官员秘密的前往天竺宣旨敕封,敕封占西邦的那个公主,是叫什么名字”

    奕劻连忙回道,“回皇上,唤作努克丽,乃是天竺末代皇帝之女和占西邦王公的女儿。”

    “敕封努克丽为占西国国主,加封的封号这些命理藩院和礼部会商,这一次乃是南亚第一个藩属国来朝,不可以不郑重对待,素来册封国主都是国公起,这一次



第799章 一百八十六、不能回来
    这大明宫宫阙万间,这样的窃窃私语,就算是皇帝有心要整治,也是有心无力,窃窃私语还在继续交谈着,“这话是不能够吧众人都说圣后老佛爷把这些王爷立起来,为了图谋紫宸殿里头的那个位置,但我倒是觉得,也不至于吧咱们老佛爷这膝下无人,现在虽然身子康健,可日后总是还要万岁爷照顾的。”

    另外一个人连连冷笑,“你这乡下的念头,我劝你趁早打消了才好,你以为是乡下家里头没房没田的,老太太一个人孤苦伶仃的,没法子只能是过继一个来养老老佛爷岂是普通人物!寻常老太太的想法,自然是不会安排在她身上,我且告诉你,这天家,是没多少人伦亲情的,最要紧的还是这身份地位,虽然如今万岁爷说不让那些王爷们回来,可将来说不定什么时候又要改了主意了。”

    “咱们且打一打赌”

    “自然打赌,就赌出宫去,在东门刘瘸子那上好的桂花酒,一坛!”

    皇帝合上了折子,脸上有些疲倦,他问庞得禄,“隆卿到了吗”

    “王大人已经在外头候着了,听万岁爷在批折子,就让老奴不要惊扰万岁爷,在廊下候着多时了。”

    “糊涂东西,”永和皇帝微微皱眉呵斥道,“对着隆卿还这样怠慢,赶紧请进来!”

    庞得禄出去通传了,不一会王子腾就跟着走了进来,他如今是穿着大红色的官府,上面绣着一只五彩斑斓的锦鸡,这是二品官的服饰,显然,王子腾已经从有名无实的侍读一跃成为了部堂级别的高官,正如皇帝之前许诺过的那样,王子腾凭借平定西南战事的大功,得封一等将军之爵位,这是很难的,毕竟王子腾不是长子,承袭爵位轮不到他,等于他就是给自己的儿子赤手空拳打下了一个将军的爵位,日后几代以内,可以说子孙衣食无忧了。须知道贾赦还不过是一等将军,贾珍已经降到三等将军了,且那是世袭,和王子腾这样凭借军功得来的,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何况,如今王子腾已经升官到了兵部尚书,这一样是因为他知兵且得了大功的缘故,若不是这升官的日子尚短,皇帝说不定都想把他弄进政事堂来了。

    君臣见礼,皇帝赐座,“隆卿何时才能够入政事堂来”皇帝想到适才那闹哄哄的样子,不由得微微一叹,“如今满朝之人,皆不是朕同道之人!”

    王子腾笑道,“圣上抬爱,臣却不敢如此。”
1...139140141142143...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