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霸三国之最强系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闽南小书侠
这许攸对袁绍不自信,或许这情报更加重要。
当然,这许攸的情报也需要用,希望可以帮到曹操。
章羽立即让人去散布谣言。
“袁熙跟袁谭在青州跟并州组织兵马,准备争夺继承权。”
“袁熙跟袁谭要在青州跟并州自立。”
章羽传的都是这种消息,弄出多个版本来,让人摸不清到底真假。
章羽没有直接传袁绍要立袁尚的事情,而是直接传出袁谭跟袁熙要造反的事情。
现在章羽是捕风捉影,但是这种事情并非空穴来风,完全可能演变成现实。
在流言的助推之下,很可能会爆发出相当大的威力。
现在曹操其实一直都不好过,虽然首战取得大胜,但袁绍的优势太过明显。
袁绍一直压着曹操打。
曹操的兵马损失很多,几次差点撑不下去。
袁绍兵马众多,就一直靠着人数来堆,将曹操打的抬不起头来。
之后曹昂来援,带着八万兵马,还有张绣贾诩前来。
曹昂再次立功,偷袭袁绍侧方成功,暂时解了袁绍的威胁。
这次袁绍被打退,还损失了几万兵马,恼怒至极。
曹操跟曹昂汇合,张绣跟贾诩前来拜见。
“拜见丞相。”张绣跟贾诩拜道。
“哈哈,早就听闻两位,如今能得两位相助,这袁绍便不可怕了。”曹操大笑说道。
这次曹操可谓比较重视两人,将自己的文武大臣都招来。
“确实,袁绍并没有什么好怕的。”
曹操话音刚落,这贾诩便用轻蔑的口气说道。
众人顿时吓蒙,这贾诩是找死呢还是找死呢。
袁绍如果不可怕,他们一群人又为何会将他们逼得几次差点崩溃。
刚刚曹操只是客气一下,表示对两人的重视,没想到这贾诩直接接过他的话说了起来。
曹操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也是语塞了一下。
不过曹操是个大度之人呵呵一笑之后说道:“先生可有什么妙计”
“妙计不妙计,还要丞相说的算,我与张将军在路上思考了一些计策,献于丞相。”贾诩并没有受到现场诡异的气氛影响,淡定的说道。
其他人都安静了下来,不敢说什么,他们都看着曹操的脸色。
曹操脸色没有变,不过沉默了片刻。
之后曹操站了起来,双手一拜说道:“还请先生教我。”
曹操的举动让众人都大感意外。
贾诩倒是挺淡定的,倒是一旁的张绣心中紧张无比,他根本不知道有这一出。
贾诩说道:“袁绍兵将虽多,但后勤压力巨大,我们如果能烧毁他一批粮草,他的攻势就立即缓下来,没有后勤保障,他兵马越多就越加危险,百万大军,单单每日的粮草就是海量的。”
贾诩继续说道:“另外,袁绍称王,有大文章可做,一则下旨承认袁绍明王的地位,并且命他退回去,二则,下旨册封袁熙为世子。”
贾诩一说,众人眼睛都亮了起来,这两个注意都太毒了。
承认袁绍称王,那么袁绍就等于还是大汉的臣子,他这是叛乱。
如果他不退回去,就是造反,虽然此时谁都不在乎是不是造反了,都在造反。
但是他们内部肯定还有一小部分是忠于大汉的,这些人可能会成为他们内部的不定因素。
第二个办法更加毒辣,册封袁熙为世子。
要知道,袁谭是长子,最应该继承的是他。
而袁尚是幼子,深得袁绍喜爱,袁绍最可能就是让袁尚来当世子。
所以此招毒
第850章 刘备造反
许攸回来之后就做了其他准备,他可不希望跟袁绍灭亡。
曹操的动作也很快,没几天袁军军营里面就流传了各种版本的流言,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一部分是章羽散播的。
本来章羽散播的威力没那么大,毕竟有些人会思考,而且没有很坚实的基础。
但是现在不一样,有曹操的圣旨,一切流言就有了基础。
虽然章羽跟曹操打击的对象不一样,章羽手中没有皇帝,不能封谁就封谁,所以流言里面世子的对象是袁尚。
这让袁军上下更加的迷茫。
更重要的是这涉及到袁家传人,所以袁绍的手下都不敢对他说,袁绍到现在都没有得到消息。
未得到消息,袁绍还不知道军营里面已经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事态持续发酵,袁熙偷偷将布置在幽州边境的军队撤回了一部分。
袁谭差不多也做同样的事情,而袁尚则在邺城拉拢权贵,让他们支持自己。
袁家三子,表面上还是和和气气,暗地里已经开始有了各种动作。
章羽一直关注着这一切,袁熙的动作他最先了解到。
“本来就没有多少兵马,他们居然撤回去一部分,这是天赐良机啊。”章羽收到消息可是把他高兴坏了。
从情报上看,本来在青州内共有十五万左右的兵马,一半布置在边境,另外一部分随时支援袁绍。
此时袁熙偷偷从边境上撤回了一部分。
本来就不多,现在又撤走一部分了。
章羽感觉机会是要来了,加紧备战。
话说这曹操也争气,派兵偷袭了袁绍的运粮队伍。
这次曹操可是下了血本,让曹昂带着几个大将,还有五万兵马,偷袭了袁绍的运粮队伍。
结果袁绍的粮食被烧毁,但曹操的兵马也就回来一万出头,损失可谓也很大。
损失虽然大,但结果却很好,袁绍在前线马上就打不下去,士兵只有三天的粮草,必须先退回来,等新的粮草补充上来之后才能继续作战。
一大批的粮草被烧毁,袁绍攻势立即顿住,只能撤退。
袁绍暴怒,下令处罚了一批的官兵。
但是还得想办法,于是袁绍命令青州跟冀州筹集一批粮草运过来,同时从冀州跟青州又调集了一部分兵马过来。
袁绍从青州调兵,立即遭到反对,几个幕僚认为如今他们的兵力还占据优势,无需增派兵力。
而且增派兵力会导致他们的后勤更加困难。
但是袁绍认为,等支援兵马一到,就全军压上去,一举将曹操给灭掉,如此一劳永逸。
此办法在其他时候是可行的,但是他们忘记了青州后方还有章羽这头猛兽在。
“怕什么,章羽完全被拖在江东,另外北方的匈奴可是闹的越来越凶了,如今他自顾不暇,绝对没有能力来攻打我们。”
就这样,袁绍一意孤行,下了命令。
众人看到,这袁绍是越来越独断专行,经常是意气用事,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曹操可以缓了一口气,虽然兵马损失很大,但毕竟撑了过来。
曹操召集他的一众将领跟谋士议事。
“诸位,此次能打败袁绍,取得阶段性胜利,最大的功劳应属文和先生,请文和先生受曹某一拜。”曹操起身拜谢,一旁的曹昂也赶紧拜谢。
之后曹操问道:“诸位,如今袁绍的威胁还在,我们只是暂时取得休整的机会,不久袁绍必然卷土重来,可有什么好办法”
袁绍会卷土重来,已经不是需要讨论的问题,而是必然的问题。
&nbs
第851章 火烧乌巢
刘备造反,在徐州攻击曹操。
曹操命令曹昂前去征讨。
刘备迅速被打败,逃亡青州,在青州袁熙接纳了他。
正在此时,汝南刘辟归降袁绍,袁绍命令刘辟攻击许昌,袁绍另外命令刘备前去支援刘辟。
此时正是七月天阳之时,刘备带着数千兵马跟张飞还有简雍前往汝南。
汝南不稳,导致许都危险,曹昂再次被曹操派去灭火。
那边打的十分的火热,章羽这边倒是非常沉得住气,天天收收情报,然后就是喝茶读书,其他的也没有事情可以做。
匈奴那边很能折腾,不仅折腾幽州,连冀州、并州也一起折腾了,这反而让人更加相信章羽脱不开身。
袁绍方是完全忽略了章羽,曹操虽然有心关注,但没那个精力。
“乱打一气,打的热闹啊。”章羽完全就是在看戏。
别人打的火热,而他目前也只能看热闹。
接连的变化,都朝着有利章羽的方向发展。
如今章羽跟孙策在江东打的非常热闹,但是大部分都是章羽在游击战,他完全封锁了一段长江航道,之后就沿着长江四处出击,打击孙策。
孙策是有建船队的,而且规模还不小,只是他的船队被蔡瑁给拖住了,他不敢出来对付章羽。
整个华夏到处都是战火,热闹非常,各诸侯也都跳了出来。
八月,袁曹又交锋了数次,互有胜负,曹操又损失了几万兵马,程昱不得不紧急回许昌凑集粮草跟兵员。
而袁绍同样损失不小,但他仍然占据很大优势,继续压着曹操打。
袁绍从新集结兵力,更凑集粮草之后就对官渡一带猛攻。
曹操一直避免跟袁绍正面交战,经常派兵袭击袁绍的其他地方,两军就在官渡周围展开连续的混战。
大战一个月,双方消耗巨大。
然而曹操还是一直处在被压制状态,并没有改变战局。
双方继续大战,而章羽已经悄悄的布置好兵马。
章羽的船队已经到齐,可以一次性将兵马运过去,另外他还秘密的在替换兵马,将赵云跟黄忠的兵马调到了边境上,并且将几个大将也调集过来。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他们大战有了结果。
然而汝南地区先有了结果,这刘备被曹昂打败,灰溜溜的回去。
回去之后袁绍就不太待见刘备,刘备借口去用汉室宗亲的身份去拉拢刘表。
反正袁绍也没给刘备什么,他去拉拢万一能成功是最好的,于是袁绍给了刘备数百人马和一切钱,让他前去荆州。
这刘备自然是一去不复返,直接去投奔了刘表。
刘备几经沉浮,再次从零开始。
袁曹大战也是越来越到关键时候。
在袁绍军营中,许攸最近一直是忧心忡忡。
他一直留心大局的变化,最近的事情让他越来越感觉不好。
让他对袁绍彻底失去信心的是他的三个儿子的变化。
袁尚在邺城一直拉拢各方人马,甚至有人怂恿他在邺城自立。
当然,袁绍还在位,而且袁绍最喜欢他,这袁尚还没必要此时造反。
但是他要防备袁谭跟袁熙。
而袁谭跟袁熙是最为紧张的,都想争夺继承权。
本来袁谭是最有希望成为世子的,结果却成为最弱的一个。
袁尚有天然的优势,不仅得到袁绍的喜爱,如今还占据了冀州,入主邺城,替袁绍打理一切。
袁熙却得到皇帝的册封,怎么都比他有优势。
袁家三子的变化许攸得到消息之后就知道这袁绍早晚要完蛋。
跟着袁绍已经没有前途了。
“天下诸侯,以曹操、袁绍、章羽为大,袁绍注定灭亡,看来我唯有投靠曹操了,毕竟是发小,投靠章羽,之前暗中卖主,去了也不会得到重用。”许攸心中想道。
他很明白,之前暗中跟章羽交易,如果投靠章羽,章羽会用他才怪。
第852章 袁绍逃命
乌巢火起,烧红了半边天。
袁军在远远的地方就看到乌巢方向隐隐的火光。
有人急忙报给袁绍。
袁绍当即下令说道:“鞠义立即率一支轻兵前往乌巢支援。”
“张颌、高览听令,立刻率领大军攻击曹军大营,务必将曹军大营攻破了。”
当袁绍知道曹操的兵马攻击乌巢的时候,过于自信,认为乌巢能防守住,另外此时曹操大营一定空虚,所以他派重兵前往攻击曹军大营。
也有人劝袁绍,如此做法过于冒险,但是袁绍已经听不进去,并没有派重兵去支援乌巢。
鞠义快速向乌巢方向前进,曹操也收到消息。
“命令曹洪、夏侯渊率一万五千人去袭击鞠义,务必将他们给我拦住,其余人,继续猛攻。”曹操下令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