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占诸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无丝竹之乱耳
瞬间,翠馨楼在大厅里面顿时就寂静了起来。
“一群井底之蛙,不配他亲自过来?”在场的一众书生士子、武勋子弟以及长安吃瓜群众们,均都是不禁脸上露出了一抹错愕之色:面对这种事关自己名声的比斗,这百晓生居然如此自信?
根本就没有将对手放在眼中,连来这里都觉得浪费时间,只是让几个书坊的掌柜过来当灵纸鹤传书的途径,这种事情简直就是让人难以置信。
原本在那里无聊地磕着瓜果糕点的程家三兄弟看到这里,忍不住感叹了起来:“这百晓生当真是嚣张,根本就没有将温陵跟李含这几个儒生放在眼中!”
“俺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霸气嚣张的读书人,太对胃口了!”
“不知道百晓生这小子成品了没有?”
“大兄,我觉得可以介绍小妹给他认识一下。”
……
作为评判之人的那两个老学究却是忍不住皱起了眉头来,百晓生的这等做法让他们有些不喜,过于嚣张跋扈,没有一点读书人的谦虚礼让,他们的第一印象并不好。
当然了,要说在场反应最大的还是国子监儒生温陵和李含,还有灵韵诗社的林修和赵耿等人。
他们脸上的表情分外难看,盯着对面站着的三大书坊掌柜,内心之中怒火飙升,身上文气涌动,差点儿因为刚刚那一番话而心神不稳,文气逆转,走火入魔:“这百晓生简直就是欺人太甚!”
“他分明没有将我等放在眼中,简直就是可恨之极!”
“岂有此理!”
“他以为他百晓生是谁,一而再、再而三地无视我等,真将自己当成个大人物了?”
温陵跟李含已然气得直哆嗦,脸上的表情更是愤恨不已,要是百晓生在这里的话,他们恐怕早就忍不住当场跟对方拼命了。
当然了,要说在场最恼怒的当属被邀请来的灵韵诗社成员林修和赵耿二人,这百晓生直言他们是井底之蛙,连来都不想来,他们堂堂灵韵诗社的成员,什么时候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当下,林修和赵耿二人重重地哼一声,伸手一巴掌拍到面前的桌子上,身上文气汹涌,冷声说道:“真是猖狂至极!”
“我们当时想要见识一下这百晓生到底有何能耐,居然如此轻视我等!”
“今日比斗诗文以‘情’为主题,做一首情诗,之后由请来的苏先生跟张先生、以及翠馨楼花魁兰蔻小姐还有在场的一众文人评判,以这样公平的方式决出胜负。”
三大书坊掌柜对视了一眼,那边反应不过来,伸手拿出一张纸,写下一个‘情’字,然后,将纸张系在那传信灵纸鹤身上,它扑闪着翅膀,在众目睽睽之下便朝着外边飞去。
一刻钟后,很快便飞到了一个院子之中,墨羽拿着毛笔,正在那里梳理着新书的大纲跟剧情,他已经有了动笔的打算。
看着那传信灵纸鹤落到面前的桌子上,他伸手拿起了上面的纸张,看着那一个大大的‘情’字,很快就明白了这次比斗诗文的主题便在于‘情’字。
他好歹也是熟读唐诗宋词的男人,稍微思索片刻之后就选好了要写哪首诗,毛笔一挥,没一会儿的功夫,便将整篇诗给写了下来。
在末尾大笔一挥,写下‘百晓生’三个字,随后,系到了那传信灵鹤之上,逆动法诀,它扑扇着翅膀便朝来时的方向飞了过去。
在翠馨楼之中,国子监儒生温陵跟李含看着一旁的林修和赵耿,沉声说道:“林兄,赵兄,此事就拜托二位了,定然要让那百晓生名声扫地,明白猖狂自大的后果!”
“两位放心,我等早就看不惯这百晓生的猖狂姿态了!”林修和赵耿的脸上露出了一抹自信的笑容,拿起了旁边的一壶酒,用力灌了几口,随手扔到了一旁。
旁边很快便有儒生拿来纸笔,个人正准备借酒写诗,之前飞出去的传言灵纸鹤扑扇着翅膀再一次回来,落到了三大掌柜的面前:“百晓生的诗已然做完了。”
这前后不到两刻钟,也就是常人喝完一壶茶的时间,百晓生居然已然做好了一首诗?这速度未免也太快了吧?
在场也有不少文人,他们自然明白做出一首好诗有多困难,无不需要仔细打磨斟酌,哪怕是随意一个字,也能够表达出截然不同的意境。
对面站着的温陵和李含却是有些紧张了起来,这百晓生作诗居然这么快?难不成对方是深藏不露的诗人?
“写的那么快,怕不是胡拼乱凑、随意写的诗?不如念出来给大家听听。”林修和赵耿却是不以为然,他们都对自己的诗有自信,怎么也不相信百晓生能够在短短时间内做出比他们更好的诗来。
三个书坊掌柜看完桌面上的那首诗,脸上露出了一抹惊叹之色,目光古怪地看着说话的林修和赵耿二人。
身形微胖的长乐书坊掌柜站出来,大声念起纸张上的诗来:“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坐在旁边当评判的两个老学究没有什么反应,在场的众文人们也觉得第一句不算出彩,对面站着的林修跟赵耿则是脸上露出一抹冷笑,目光有些轻蔑了。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随着长乐书坊掌柜第二句念出,原本没什么反应的两个老学究猛然瞪大了两只眼睛,旁边的花魁兰蔻则是眼睛发亮,在场的众文人则是深吸了一口气,林修跟赵耿脸上直接表情僵硬起来。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随着长乐书坊的掌柜念完整首诗,现场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几乎可听见针落在地上的声音。
一首诗念完,全场皆静!
两个老学究如同是中毒一样,旁边坐着的花魁兰蔻双目迷离,在场的众文人同样也是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林修和赵耿他们面色苍白如纸,身为国子监的儒生,他们余诗文之类的基本鉴赏能力还是有的,光是第二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便足以成为名传千古的绝句,可见这首诗的水平之高。
在场众人的一番反应看得程家三兄弟这样的武勋子弟脸色有些懵逼,他们均都是粗人一个,让他们骑马射箭、打架、斗鸡遛狗之类的完全没有问题,然而,真要让他们吟诗作对之类的,那根本就是白瞎。
此刻,他们这学不学无术的武勋弟子却是有点儿忍不住这比斗诗文的结果。
尤其是程家三兄弟,但下面忍不住内心的好奇与冲动,嚷着大嗓门开口了:“你们不要不说话啊,跟中了邪一样,百晓生写的这首诗到底怎么样?”
“你们怎么都不说话?看得俺都有些着急了。”
“只是评判一首诗而已,弄得跟什么国家大事一样,至于吗?”
“没错,说得对!”
“我们又不是你们这些文人,这诗文到底咋样?”
“你们倒是说一句话啊,我们都在这里等着看戏呢!”
……
程家三兄弟的话还没有说完,坐在上方的两个老学究神色激动,用力一拍手,大喊了一声‘好’,身子都有些颤抖了。
看到这一幕,程家三兄弟却是忍不住嘀咕了起来:“半天就说了一个好字,这两个老头子不会是犯羊癫疯了吧?”
“半天就说了一个好字,身子在那里抖个不停,跟中邪似的?”
“当评判的要求这么低了吗?”
“早知道如此,我们也去当评判了!”
……
在场一众文人们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脸上露出了一抹无语之色,这三个大老粗对诗文一窍不通还想当评判,这不是开玩笑吗?
坐在一旁的那个花魁‘兰蔻’露出一抹好看的笑容,这才柔声说道:“百晓生先生所做的这首诗当真是精妙绝伦,尤其是第二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将‘情’之一字拔高到了顶点,全诗光凭这一句便足以名传千古!”
“兰蔻姑娘说得对,全诗上下最妙的便是这一句,堪称千古名句,全诗上下虽不见一个‘情’字,但却处处都可见那浓情爱意,真是厉害……”两个老学究也在这时候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墨羽特意选了李商隐的这首无题诗,别的不说,光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便足以轻松碾压对方,这可是真正的千古名句,李商隐的诗岂是浪得虚名?
李商隐与李白、李贺合称‘三李’,有多少诗人能达到他这的地步?
此诗一出,结果都不用想,直接就是碾压。
听到这一番话之后,程家三兄弟和其余相邀过来看戏的其余武勋子弟们脸上这才露出了一抹恍然之色。
那些现场的文人们可是见过世面的,正是因为了解,所以他们才会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程家三兄弟很快就看向温陵和李含,还有被请来的灵韵诗社成员林修和赵耿二人身上,嚷着大嗓门开口了:“百晓生的诗文念完了,现在该你们几个作诗了,不要让大家等久了!”
林修和赵耿等人忍不住内心暗自叫苦,连传世的诗文都能出来了,这还比个大西瓜啊!
有朱玉在前,就算他们强行将自己的诗写出来,也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传出去徒惹人嘲笑罢了。
林修和赵耿对视了一眼,直接扔掉了手中的纸笔,神色感叹地说道:“我等二人自愧不如,就不在大家面前献丑了,告辞……”
说完这话,二人便匆匆转身离开这里,他们一刻也不想多待,省得自取其辱。
而国子监儒生温陵和李含等人感受着在场众人的目光,脸色清白交错,万万没想到居然会发生这种事情,他们的一番算计不亚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当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就跟之前一样,他们也是找了个借口,说肚子不舒服,灰溜溜地便离开这里,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笠日,翠馨楼发生的事情在一众吃瓜群众的八卦之下,如同是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播出去,那首诗同样也在文人的圈子之中引起无数震动。
与之对应的则是温陵和李含等人以为百晓生不懂诗文,邀对方比斗,谁曾想人家居然拥有这等诗才。
一刻钟的时间便写出了这等足以传世佳作,他们这根本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成了文人圈子中的笑话。
而经过了一晚上的发酵之后,百晓生这首无题诗被长安众多文人研读研读过后,内心赞叹不已,因此还多了不少思春闺中少女的崇拜跟青睬。
还有,甚至翠馨楼的花魁兰蔻更是在事后对百晓生发出了邀请,想与他秉烛夜谈,讨论诗文,并且,着重说明了‘不取分文’。
要知道,这可是翠馨楼的花魁啊!
不少长安的富家子弟哪怕一掷千金也难以得到这机会,再加上这花魁兰蔻也是京城小有名气的才女,一时间引得不知多少人对百晓生羡慕嫉妒,恨意满满。
不仅仅是翠馨楼的花魁,其他长安青楼的花魁也在这个时候纷纷对百晓生伸出玉手,只因为那首诗太惊艳了。
要是能打好关系,给自己做一首诗,名气定然倍增,随着诗文流传后世。
这是百晓生为某花魁亲笔所作之诗,大多打的都是这个主意。
当然了,同样也有一些文人才子佳人们打算与百晓生结交,不过,后者太过神秘了。
就只出了一本风靡长安的《白蛇传》小说,除了几大书坊掌柜,至今似乎还没有外人见过百晓生的本尊。
另一边,程家三兄弟自从昨天晚上看了百晓生与温陵等人一番比斗之后,虽然没有亲眼见到百晓生,不过,却是觉得对方异常对胃口。
于是乎,程家三兄弟一番琢磨之后,很快便想到了自家幺妹程铁环,幺妹也有十五、六岁了,是时候给她找个如意郎君,便准备探一下她的口风:“幺妹,知道你喜欢诗,哥哥们给你找了一首诗。”
“没错!是百晓生那小子写的!”
“那小子我们也觉得对胃口!”
程处嗣、程处亮和程处弼笑眯眯地看着自家幺妹,后者听到了这里笑了一下,扬了一下手中的纸张,轻声说道:“是这首无题吧?已经有闺蜜跟我说了,这诗是写得极好……”
程处嗣三人对视一眼,交换了个眼神,这是有戏啊!
皇宫,乾宁殿之中。
长乐公主又一次看完了一遍《白蛇传》,将手中的小说放下:“又看了一遍,也不知道百晓生的下一本小说什么时候出来?”
旁边有宫女说道:“殿下,昨日百晓生跟国子监的几个儒生比斗诗文写了一首诗,惊动了长安的整个文人圈,要不要婢女念给您听听?”
“写诗?好好的小说不写,非要跑去写诗,这家伙是忘本了!”长乐公主撇了撇小嘴,轻哼了一声:“不行,本公主要催一下更才行!”
霸占诸天 第1613章 法海背锅
听到外边的风波,看着那频繁落到自己桌前的灵纸鹤,墨羽也是有些无语。
其中,有不少都是长安各大青楼花魁委托长乐书坊、吉祥书坊和安庆书坊这三大掌柜送来的,无外乎就是小女子非常仰慕百晓生的才华、想与他秉烛夜谈之类的。
这些随着灵纸鹤而来的拜访信,隐约之间还能够嗅到女子身上胭脂、香粉的味道,墨羽看了几眼,却是忍不住在心里感叹了起来:“还是古人有情调,青楼女子也不一样,吊打前世的那些小姐,这品位就甩了后世小姐不止三条街。”
他现在要是顶着‘百晓生’的名号去逛青楼,恐怕都不用给银子。
这让他不由得想起了唐伯虎跟柳三变,这二位也是逛青楼不用银子,甚至青楼女子还倒给银子的典范,这绝对是男人逛青楼的最高境界。
可惜的是,他对逛青楼没兴趣,这些青楼女子一双玉臂千人枕、一点朱唇万人尝,他个人有些许洁癖心理,让他去跟这些青楼女子深入交流,还是算了。
在白蛇传完结的这么多天时间里,墨羽一直在想下一本书要写些什么,还有关于系统的能力,倒也是有所收获。
首先,这兑换能力需要的是传说成就度,而且还需要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才能开启小说世界能力兑换列表。
要是他现在就行了行战斗力爆炸的小说,恐怕里面随便一个法术的兑换对他来说都是天文数字,这也直接断了他一步登天的念头,步子不能迈太大,不然容易卡着蛋。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拿起手中的毛笔,在眼前的纸张上面整齐的写下五个大字——《仙剑奇侠传1》。
仙剑奇侠传这绝对是永恒的经典,前世里,光是仙剑奇侠传的游戏,墨羽便刷过无数次,就连电视剧他也看过不下五遍。
其中,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无疑就是李逍遥、赵灵儿以及林月如之间错综复杂的爱情故事,还有那新奇有趣的设定。
在前世之中,这《仙剑奇侠传1》是无数八零、九零后的回忆跟童年,无论游戏还是电视剧,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跟他一样进行二刷、三刷乃至四刷的人都大有在,从这一点便足以看出其优秀程度。
墨羽选择《仙剑奇侠传1》作为‘百晓生’的第二本小说,也是经过了不少的思考,这里面的人物等级与《白蛇传》差得不多,等到以后进行能力兑换的时候,需要的传说成就也不会太夸张。
当然了,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对于这《仙剑奇侠传》拥有足够的信心,有前世巨大成功的例子在,他一点也不担心写崩了,从而导致没人看之类的问题。
想到这里,墨羽很快便动笔写了起来,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让这个世界的古人们见识一下前世经典之作。
正当他奋笔疾书着《仙剑奇侠传》的时候,完本的《白蛇传》小说已然随着长安来来往往的行商传播开来。
很快,又在各处掀起了一阵流行,众人争相传看,在大唐不少的地方,都能够看到这小说的身影。
在西杭富庶之地,富余茶馆里面,说书先生老许喝了一口茶,清了一下嗓子,看着下方坐着稀稀拉拉的那些听客们,他忍不住皱了一下眉头。
这年头,说书这一行也不是很好干,穷书生中举、穷苦学子十年寒窗苦读终中状元郎之类的剧本太多了,都已经说了不知道多少次,刚开始听的时候还觉得不错,听多了之后便已然没有半点期待。
这些励志故事听得多了都能背出来,这也导致那些听客越来越少,茶馆分润给他的例钱也越来越少,这日子自然也就过得越来越难了。
想到了这里,老许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要是再按这样的情况下去,这日子可就没法过了,必须得想想办法才行,轻咳了一声,一拍手中木板,这才说起书来:“今天,我们来说一下张秀才得许家小姐青睬的事情……”
老许这才刚刚说了一个开头,下方坐着的一众听客们却是纷纷在这个时候起哄了:“老许怎么又是这些书生才子的故事,有没有点新鲜的?”
“是啊,你说的这秀才书生、才子佳人的事情已经听多了,不要总说这些,来点新奇的……”
老许的脸上露出了一抹苦色,他擅长的也就是这些才子佳人、穷苦书生之类的励志故事,不说这些还能说什么呢?
“这……这个……”看着他那眉头紧皱,无言以对的模样,下方坐着的众听客们对视了一眼,却是忍不住在这个时候哈哈大笑了起来。
一时之间,空气之中都充满了快活的气息,反倒是老许脸上的表情在这时候变得越加苦闷了。
在度过了这有些郁闷的一天,老许眉头紧皱,内心之中有了不小的危机感,他咬了咬牙,决定去买点新奇的书看一下,于是转身去了书坊。
一圈看下来,老许却是头都有些大了,大部分都是那些儒家经文以及诗书之类的东西,看得他忍不住眉头紧皱。
茶馆里面那些来听他说书的听客们自然不可能对这些酸书生的经文东西感兴趣,为的就是消遣休闲娱乐。
在书房之中翻看了一会儿之后,总算是看到了摆在一旁的《白蛇传》,这名字让他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拿起来翻看了几眼,却是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从左到右的文字书写方式,还有那流畅的半白话文,极其通俗易懂,让他看得极快。
这《白蛇传》讲的是一个名为白素贞的蛇妖与书生之间的爱情故事,如此新奇与众不同的小说一下子为他打开了新世界大门,让他忍不住睁大了两只眼睛:原来这小说还能这么写?
当他意犹未尽地拿起了其他卷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书坊小厮确实在这个时候走了过来,皱着眉头看着他,轻声开口提醒道:“您已经在这里看了有一段时间了……”
老许忍不住脸色一红,讪讪笑了一下,这才小声开口问道:“不知这《白蛇传》要卖多少钱?”
那个书房小厮笑了一下,比画了一个十:“十两银子……”
“十……十两银子?”老许不禁笑出了一口凉气,瞪大了两只眼睛,他在茶馆之中说书,一天的例钱也就四十文左右,这差不多要他二十五天的例钱:“这……这也太贵了吧?能不能便宜点?”
“这已经算得上是很便宜了,这可是从长安来的小说。”书坊小厮耸了耸肩,说道:“当然了,你要是买不起的话,可以先买上卷,只要三两银子。”
“三两银子?”老许的内心斗争了一会儿之后,他这才深吸了一口气,做好了艰难的决定,准备赌一把:“好,我要一本《白蛇传》上卷……”
拿着《白蛇传》上卷走出了书坊,老许迫不及待的回到了家中观看了起来。
自家婆娘得知了他花三两银子买了半本书,当下就跟他闹了起来,他费了好一番功夫才安抚下去,之后他便彻夜研读这本《白蛇传》上卷,越看越觉得这书的作者百晓生是个奇才,不仅仅故事新奇,而且通顺流畅,简直吊打他们。
在这两天的时间里,老许几乎完全沉迷于《白蛇传》上卷,如同是入了魔一般,一遍又一遍地进行研读,几乎已经到达了废寝忘食的境界。
看着自家老伴在这两天时间里都窝在房间里面,跟中了邪一样翻看《白蛇传》的举动,老许的婆娘也是忍不住骂了起来:“我看你这是看书看得中邪了,还是走在路上被哪个黄皮子迷了眼?这两天窝在家里哪里都不去,连饭都不吃了……”
“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些什么?头发长见识短。”老许顶着双黑眼圈骂道:“我这是为了说新的书,你哪知道这书的妙处,咱家以后吃饭还是喝稀粥就看这本书了……”
“不就是一本破书吗,价钱还那么贵?有什么妙处可言?”老许婆娘重重地哼了一声:“那可是足足三两银子,家里藏了快半年的钱,现在为了一本破书扔出去,这你也舍得?”
老许冷哼一声,一句话也没说,更加努力地钻研手中的《白蛇传》,将它以说书人的方式编撰起来,异常流畅,他独自尝试着说了一遍之后,更是被彻底折服了。
将这《白蛇传》与自己之前说的那些穷书生中状元、才子佳人之类的戏码对比起来,简直就是云泥之别,差距大得难以想象。
这小说的优点在于其设定新奇、剧情婉转、文笔流畅、大胆创新,哪怕是老许看了四五遍之后,依旧觉得看不够,内心之中更是对于《白蛇传》中卷、下卷以及终卷都期待万分。
要不是身上没有银子,他恨不得现在就去将这剩下的三本都给买下来。
这两天的时间里,他总算是将这《白蛇传》上卷以说书的段落方式给编撰好了,这才总算是忍不住松了一口气,随意扒拉了几口晚饭,躺在床上倒头便睡。
第二天,老许这才匆匆地赶到了茶馆之中。
“老许,你这两天去哪里了?”茶馆的掌柜看着他来了,忍不住询问起来:“怎么没来说书了?我还以为你不想干了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