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日新说313
“正是。”甘陵果决地说道,“候选、宋宪都是有头脑的人,但同时也是附势之人,袁绍势强,他们就极言麹义的兵盛,张杨势衰,他们就将张杨贬低得过分,因此他们的话也不能完全尽信。”
“堆土成山,仰攻城墙,这个办法来攻打野王城我也曾经想过,但是张杨在城中严防死守,野王城中的战守军械也都充足,若是张杨待我大军用土石堆筑成山后,用行楼防守,我军的土山攻城之法就又是徒劳而无功了。”
堆土成山,形成靠近城墙的一道土坡,然后大批步卒沿着土坡仰攻,占据城墙确实是一个方法,因为土山不比云梯车、井阑等攻城器械,它很难被城头上的守卒所摧毁。
除非是张杨派出兵马,出城摧毁土山,否则只能是用弓箭迟延堆积进程,而渐渐堆积的土山也能起到抵挡箭雨的效果,到那个时候,城中守卒就只能够眼睁睁看着土山成型了。
但这种情况的出现,需要取决于城中守将不精攻守之法,城中也没有充足的战具军械,否则城外的大军能够堆土登高,城墙上的守卒一样也能够修建行楼,再从马道上推上城墙,这样就相当于在城墙上又修筑了城墙。
这个时候,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想从土山登上城墙的攻城士卒,就会望着高耸坚固的行楼,徒叹奈何,颓然退兵。
这个法子看起来不错,但用在野王城上,效果并不比围困城池这种笨办法来得好,所以甘陵不会劳师动众采用。
“而在野战击退麹义,也不是没有机会。”甘陵继续分析战局道。
“我听说袁绍在幽青二州与公孙瓒都有争斗,需要屯驻大量兵力在边境上,而且今年的饥荒在河北之地同样严重,袁绍去岁与黑山军大战,虽然取得了优势,但也没能够取得全胜,像攻灭于毒一样攻灭张燕,可见袁绍连年征战,多处用兵,河北的兵马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
“因此,我等分兵前去对付麹义的援军,并不一定就要速战,只要作出与其对峙僵持的姿态,袁绍与张杨原本就有构隙,麹义还击败过张杨,张杨对袁绍并无深恩,我等与袁绍也无血仇,河北绝不愿意为了河内白白耗费大量粮草。”
“那麹义僵持不下,又受袁绍勒令进军,必要弄险用兵,这就是我等的机会了,也不用大败麹义,只需要我军小胜他一仗,让他知道我河东兵马的厉害,他就不敢再冒进救援张杨了,而张杨在城中枯等无援,继而发现麹义为我军所败,再无可依仗,必定士气大衰。”
“到那个时候,野王必陷!”
甘陵这番话显然已经说动了徐晃,徐晃也赞同他的见解和分析,于是问道:
“那中郎将打算如何分兵”
“我意率一万五千兵马,同马蔺、孟突、张辽等将前往阻击麹义的援军,留下一万兵马和征召的民役继续围困野王,你为主将,围城之事皆由你决断,如何”
安邑定将之时,阎行就已经定下了合军之后,以甘陵为主将的,以徐晃为辅的军中将校组合。此时对于甘陵的兵力分配,徐晃自然不会反对。
甘陵看着稳健干练的徐晃,甚是放心,只是围困野王城事关重大,容不得有丝毫差错,在临晋城已经吃过亏的甘陵现下行事十分谨慎,他出言问道:
“分兵之后,围城的兵马减少,只怕张杨会临机起意,出兵试探,你可有对策”
徐晃摸了摸自己颌下的虎须,沉思了一会,认真说道:
“张杨颇知兵事,城外兵马的减少,若是用虚张声势、多树旌旗的计谋,我估计不能瞒过他,可以采用虚实之法,就反用候选的献策,解开一面包围,露出突围道路给他。”
“而河内兵马多次战败,城中的张杨已经成了惊弓之鸟,看到这种情况,定会怀疑是“围三阙一”之计,到时候狐疑不定,反而不敢出城突围。”
“善!如此用兵,有虚有实,正印证了兵法之道。”
甘陵对徐晃这么快就想出分兵之后的对策,大胆反用“围三阙一”之计,颇为惊叹,当即也拊掌大笑,赞同徐晃的决策。
陕县,大河边上。
张济带着一队亲卫,正驻马在路旁的平地上,而成千上万的弘农士卒组成的队伍长龙,正在官道上齐头并进,浩浩荡荡,人马如龙,
43、张文远生擒小儿(上)
两侧的山岭虽然还有树木,却变得有些稀疏,与刚刚经过的一段山岭不同,这当然有可能是和地势、土壤、阳光等等自然原因有关,但也有可能是人为的因素。
在山岭上砍伐树木,既是为了埋伏兵马,也是为了制作滚木,堵截中伏兵马的退路。
而剩下的那些稀疏的树木,则是出于遮挡敌军斥候的视线,掩蔽己方伏兵的目的。
胡车儿一开始也被自己的疯狂想法吓到了,雒阳令裴潜都已经弃城而逃,准备逃亡河内了,怎么还可能有伏兵。
只是又联想到了最近的一批斥候还没有回来,胡车儿不自觉身上就冒出了冷汗。
因此他一个激灵,大声下令身边的骑兵停止前进。
正急冲冲准备追赶弃城而逃的雒阳人马,生擒裴潜立下的大功的众多骑兵,愕然听到了胡车儿嘶声裂肺的大吼,身旁的骑士坐骑也被吓得仰头长嘶,不禁在内心生出一丝怪诞的感觉。
只是胡车儿的亲兵也跟着大喊“停止进军”之后,众多骑兵才开始勒住马匹,减慢马速,直至停了下来。?一千正在追击途中的骑兵,就这样愣愣地停了下来,因为骤然停下,骑兵们参差不齐,队伍拉得又长又乱。
胡车儿眯着眼睛,向最近的一处山头上望去,他似乎看到的不是树木,而是——
人影!白日下的人影,而且还是越来越多的人影。
“不好,有伏兵!”胡车儿再次大吼起来。
只是当他意识到自己处于危险境地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伴随着胡车儿的喊声,在下一个瞬间,几百支弩箭破空而至,带着锐利的尖啸。
与此同时,大批滚木、落石从山岭上一股脑地倾泻而下,瞬间骑士惨叫,战马哀鸣,正在路中的骑兵纷纷中箭落马,而被滚木落石砸中的骑兵,更是血肉横飞,惨不忍睹。
剧烈又短暂的木石倾泻,瞬间在山道上形成了一道不规则散乱的障碍,宛如一段矮墙,将长长的骑兵队伍截成长短不一的两截。
立功心切、毫无心理准备的弘农骑兵被这股突如其来的死亡巨浪吓懵了,许多士兵来不及取下马上的盾牌,直接就被射成了刺猬,而有的骑兵取下了盾牌,却被落石砸中,盾牌四碎,人马尽皆扑地。
他们在倒地前发出凄厉的惨叫声,震撼着邻近同伴的心神;一些骑兵甚至被连人带马砸死在了山壁之上,在染红的落石、滚木外露出的手脚还兀自抽搐着。
还没等受袭者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第二轮密集的射击接踵而至,然后是第三、第四轮箭雨……而伴随这种疯狂的弩箭攻势的是,宛如雪崩的滚木落石,四下掉落,令胡车儿麾下的骑兵的阵列与战斗意志随着四溅的血肉径直崩溃。
没被滚木、落石砸死,又恰好幸运地身处后段的骑兵,已经毫不犹豫地调转马头,冒着漫天的箭矢,拼命拍马往后方逃去,他们已经顾不得了自己的主将胡车儿是否还活着,有没有下令撤退。
在这种巨大伤亡面前,没有人会在意主将、军令,心中剩下的只有无尽的逃生**。
甚至在不少士卒眼中,带着骑兵跑到前头的胡车儿已经死了,就算现下不死,退路被滚木、落石隔断,估计也活不下来了。
被截断的前段山道中,不断响起一阵沉钝的噗噗声,那是箭头穿破皮甲,锲入**的可怕声音。
胡车儿勒马回顾,擦了擦被血肉飞溅模糊了的眼睛,刚刚中伏,他万幸地没有被滚木、落石砸中,虽然身上中了弩箭,但因为铁铠坚固,不至于重伤,强壮的他还能够支撑得住。
他惊恐地看着后方散落在地的滚木、落石,现下已经成了一道犹如梦魇般的障碍,断绝了前方骑兵的逃生之路。
箭雨还在倾洒,胡车儿身边幸存下来的亲兵护卫,都是跟随他多时的战场老兵,这个时候都已经反应过来,支撑着盾牌慢慢向胡车儿靠拢,同时着急地询问:
“校尉,眼下我等如何是好”
想要跃马冲过障碍满地的山道,已经不可能了,除非胡车儿等人下马,一面清除障碍,一面翻越步行,才有可能越过这些滚木落石堆积成的障碍。
但是山岭上还有数量不明的敌军,箭矢更是凌厉密集,骑兵步行突围,只怕会死的更快。
胡车儿在生死边缘,也被激发出了身上的凶性,他充血的眼睛看了看山道,又看了看山口方向,心中很快就有了决断。
这一处山道其实还不是最佳的伏击地点,也许是被自己提前发现,山岭上的伏兵才会提前仓促发动,也许是因为伏兵准备不充分,这才造成了没能够完全堵死全部退路。
冲过前面的山道,山口就在咫尺,自己身边大致还有三四百骑兵,只要冲过了山口,到了宽阔的平地上,那些伏兵步卒,就奈何不了自己了。
“往前冲!”胡车儿一发狠,策马就往前面冲去,身边的亲卫连忙呐喊着赶上,带领着其他幸存下来的骑兵也跟着向前,挣扎前进冲锋。
只是越靠近山口,滚木、落石还有箭雨就愈发密集,冲锋的骑兵数量在急剧减少,从一开始地保持着冲锋阵型,很快就在惨重伤亡下,演变成了茫然失措的逃生。
有马奔驰的骑兵,还有步行奔跑的骑兵,一边漫无目的地先前奔跑,一边发狂似的大叫,直到被箭矢射倒在地上。
胡车儿身边一名亲兵被弩箭射中颈脖侧面,在哀鸣声中跌落马下,从伤口喷射出的鲜血溅了他一脸。但胡车儿却根本没有时间理会那腥红的血液挂在自己的脸上,他知道眼下的局势已经无法控制,只能够硬着头皮让士兵们向山道口逃去。
“只要我不死,在开阔地重整骑兵队伍,他们这些小卒,就杀不了我。”
胡车儿在心里莫名地激励着自己,同时拼命忍住痛楚,加快马速,他又中了三箭,身上的鲜血已经浸透了铁铠下的衣物,所幸都不是致命伤。
比起其他普通骑兵而言,身为主将的胡车儿是十分幸运的,他胯下的战马是一匹飞快的良驹,身上的铁铠更是张济赏赐的的精甲,虽然几支弩箭从不同方向射中了他的手臂和后背,但势头已经衰减,刺穿铁甲后没能够造成致命伤害。
凭借着这个优势,重伤的胡车儿带着几个亲兵,奇迹般地第一批冲出了山道口。
但奇迹也仅仅到此而已了,甫一出山道口,他胯下的战马就骤然马失前蹄,哀鸣一声倒在了地上,山道口外,已经密密麻麻挖好了陷马坑,胡车儿几乎是和几名亲卫同时落地的,有的亲兵运气不好,直接摔倒了胳膊,只有血流不止的胡车儿和两名亲兵还勉强爬了起来,徒步挣扎着继续向前逃命。
胡车儿重伤之下,已经知道今日是难以活下去了,但当看到眼前突然涌出无数敌军士卒的时候,逃生无望的他还是凶性大发,不肯投降,大吼一声,拔出身上的环刀,仿佛自己还是张济麾下的骁将在冲阵一般,瞪着受伤充血的眼睛向敌军冲去。
“砰”胡车儿的环刀砍倒了一面盾牌上,但在下一个瞬间,他重伤的身躯就被四支长矛从不同方向刺穿了身躯,这一次张济赏赐的铁铠没能够挡住长矛的突刺,胡车儿感觉自己的内脏都被长矛的锋芒搅烂了,他吐着鲜血,仰首发出了惨烈的嘶吼。
44、张文远生擒小儿(下
天才壹秒記住完美,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麹英口出狂言,自然是有着一份骄傲在的。
他的父亲麹义,在韩馥执掌冀州的时候,就已经敢于对抗一州方伯了,韩馥也曾发兵来攻,结果反而被麹义击败,逼得韩馥在内忧外患之下拱手让位。
而新执掌冀州的袁绍,也需要大力笼络他们麹家,随后迎战公孙瓒,更是凭借麹义的先登精锐,一举击败了公孙瓒的大军,帮助袁绍稳住了冀州的局面。
之后,河北兵马击公孙、斩于毒、败黑山的一连串胜仗,都少不了他父亲麹义的身影,更少不了麹家兵马的功劳。
有着父辈和家族的骄傲,年纪轻轻,就执掌一营兵马的麹英是意气飞扬,睥睨疆场。
特别是听说率领敌军游骑的骑将,似乎是去岁从河北叛逃的吕布麾下的将领张辽,如今又战败投降了河东兵马,更是让眼高于顶的麹英不屑一顾。
败军之将,岂敢言勇,也敢跑到了我麹家兵马驻扎的地方撒野,不知死活。?麹英看着那些游走不定的羌胡骑兵,想了想,计上心头,就下令让麾下的士卒喊话,以言语谩骂张辽,挑衅搦战。
“张辽,你乃是一败卒残兵,先败于我河北,又奔投河东,可谓是善败之将,今日遇上我河北精兵强将,还不速速下马投降。若自恃还有颜面胆气,可敢列阵与我一战!”
“张辽,可敢列阵与我一战!”
“张辽,可敢列阵与我一战!”
麹英麾下的河北兵卒齐齐发声大吼,声音震动四野,很快就传到了张辽的耳中。
张辽听到了河北兵卒的喊话,脸部肌肉痉挛了一下,因为脸赤,倒是看不出有多少怒容。
跟在身旁的乌楼棘倒是也听懂了对面河北兵卒的喊话,他嘴角微微一勾,转首看向张辽问道:
“都尉,敌军在向你搦战呢!”
张辽也看了这个有些幸灾乐祸的上郡胡人一眼,他在吕布麾下的时候,担任骑都尉一职,甘陵礼待他,在他力屈投降之后,依旧给了他都尉一职,只是手下却再无骑兵可领。
甘陵拨给他的三百羌胡义从,表面上是以他为首,但实际上他却得通过身边这个乌楼棘的胡人,才能够指挥得动这些骑兵,一旦张辽有想要叛逃汲县,逃归吕布麾下的迹象,乌楼棘就会立马下令,射杀张辽,将他的脑袋带回去给甘陵。
派张辽渡过清水,试探麹义军队的动静,既是对张辽本事的考量,也是甘陵出于对张辽忠诚的考验。
“若我下令进攻两面夹击,冲杀突阵,你以为如何”
张辽看着乌楼棘,沉静地问道。乌楼棘也不客气,径直摇摇头。
“不行,这些敌军士卒列阵坚守,我的骑兵试探过,大楯之后还有强弩,不能径直进攻,需要先调动、消耗他们力气,再行破阵。”
“但是这里是敌军的驻地,等你消耗完他们的力气,只怕马力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能够撤回已经是万幸,还能够再消灭他们吗”
乌楼棘眨了眨眼睛,下意识地反驳说道:
“虽然如此,但是这样强攻坚阵,必败无疑,除非——”
说到这里,乌楼棘的话戛然而止,这个上郡的杂胡战士已经完全明白了张辽的打算,他试探着问道:
“所以你是想要。。。”
“没错,我已经派了骑兵回去,就是去禀告孟司马,现在,进攻吧!”
乌楼棘突然感觉面前这个赤脸大汉一点也不好笑了,甚至有点怀疑他刚刚的动怒都是装出来的,这让他有点尴尬,摸了摸自己鼻子,转身下令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