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冠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雨落未敢愁
秦汉乃至魏晋都禁制赘婿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税收。
打个比方。
张三有三个女儿,李四有三个儿子。
按照律法来说,李四的这三个儿子,娶妻之后都是要立户的,也就是独立出去。
如果李四的三个儿子都到张三家里做了赘婿,那原本应该有的三个户头,就全没了。
李四的三个儿子,都与张三算一个户口。
也就是说,不用交税。
孟姜女哭长城,他夫君就是赘婿,所以被发配去修长城了。
赘婿在这个时代,就相当于漏税的行为,律法自然不容忍。
世家现在的情况,也大致相同。
部曲,奴仆,佃户,都归在主人家,他们向主人家交税即可,不用向朝廷交税。
而主人交的税,又不包括这些奴仆的。
一来二往之下,这些奴仆佃户便成了黑户了。
一听到王生说有办法,司马遹马上就精神起来了。
这皇宫年久失修,尤其是太极殿,原本是司马衷居住的地方,但司马衷是个傻子,对太极殿虽然有维护,但也仅仅是维护而已。
远没有原来长秋宫的那般奢华。
司马遹想要大修皇宫,再修缮洛阳郊外的行宫。
他今年可打算去邙山田猎,因此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他将自己的想法与少府一说,后者给皇帝算了一笔账。
这笔账很长,很臭,司马遹听了一个时辰都没听完。
但这又长又臭的账,却是给他传递了一个十分明显的信号。
没钱。
皇帝也有缺钱的时候。
这也是司马遹始料未及的事情。
所以他要搞钱。
当然,卖官鬻爵这种事情,他是不会做的。
汉之桓帝灵帝的教训在先,司马遹不可能自己给自己挖坑。
税收源头都在户头上,在人口上,司马遹花费了不少的心力于其中,就是要将世家从他手上抢的钱给抢回来。
试想若是天下多了两百万户,少府岂会缺钱
朝廷岂会缺钱
有了钱之后,对付宗王岂不简单了许多
“爱卿有主意,可细细道来。”
皇帝要做的,就是人口普查。
但在这个时代做人口普查,并不容易。
首先一点,这就是触及到了世家的利益。
世家肯定不会将自己原来就有的好处送给皇帝。
人是一个很实际的动物。
俗话说得好,断人财路,无异于杀人父母。
而司马遹要做的事情,无疑是要将世家的父母全杀了。
岂会容易
王生斟酌了一下,还是把方法说出来了。
“陛下要用软的,还是硬的”
软的
硬的
司马遹愣了一下,问道:“何谓软,何谓硬”
王生也不卖关子了,直接说道:“软的时间需要长一些,陛下掌盐铁,只需要看一郡之地一月或者一年用盐铁的数量,便可知道一郡大体上有多少人,届时陛下在那郡县中报出人数,让世家自己定夺,谓之软。”
盐是必需品,每个人都要用的。
这个方法可以粗略的解决地方的人口
第二十四章 世家之才
当夜。
王生回到金谷园,马上召见了张宾。
张宾见到王生召见他,也知道是皇帝同意王生选才的事情了。
毕竟屯田的时间,是越来越近了。
“主公。”
张宾先对着王生行了一礼,之后才问道:“不知道主公今日将张宾唤来,有何事情吩咐。”
王生哈哈一笑,心情看起来不错。
“陛下已经答应我选才了,世家之人也可用之,只要不是琅琊王氏的,皆可。”
其实便是王生要用琅琊王氏的人,琅琊王氏的人也不会到王生手底下干活啊!
原因也十分简单。
琅琊王氏的士子,自然有王衍王戎,王敦王导等人追随,岂是会找他一介寒门
这不是白白的丢了面子嘛
便是皇帝不说出这个要求,王生也是很难招到琅琊世家之人的。
现在说了这个要求,对王生的选才也是没有多少影响的。
“哦这对于君侯来说,的确是一个好消息。”
王生轻轻点头。
“对于这选才人选,不知道先生有什么建议”
王生要问的,就是这选才,要选谁
张宾低头沉思片刻,紧随其后说道:“以张宾看来,主公应该选两种人。”
“哪两种人”
王生脸上不动声色。
“第一种,颍川士族,加上荥阳郑氏。”
王生屯田与这两处,自然是要招这两地的士子,不然的话,屯田之事,就不好展开了。
但王生却有一种担忧。
“若招了荥阳颍川士子,屯田之事,说不定也不能很好的进行下去,况且,世家愿不愿意为本侯做事,还是一个未知数。”
张宾轻轻一笑,安抚王生说道:“这一点,主公就不需要担忧了。”
张宾马上进行分析。
“世家高门自然是有世家高门的骄傲,但主公也并非是一般的寒门,如今身居高位高爵,且文才德行并不比他们差,即便是有些人看不起君侯,也绝对不敢说出来,而且,主公也不必将世家看得太高,世家不得志者,千千万,总是有人壮志难酬,想要为主公做事的。”
这倒也是。
世家中,得意者毕竟是少数,现在裴行这种出身世家高门,却与寒门混在一起的人,并不是少数。
他们并非是没有才德,只是因为自己不是主家,而被主脉压制了,没有得到世家的政治资源,定品的时候自然也不是高品,也很难进入朝堂,展示自己的实力。
“你所言之,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王生轻轻点头,算是认可了张宾这一番话。
“而张宾所言之第二种人,也是世家中人,但这些世家,却并非显赫,譬如太原王氏,虽然世家显赫,但如今在朝堂上,却是势力不显,这些世家家学渊源,族中有才之人不少,即便是无大才,有小才,也足够君侯用之了。”
说起来,王生还想着归太原王氏呢。
只是现在不是时机,便将这事情给耽搁下来了。
倒是可以招一些太原王氏的人进来,也可以稳住太原王氏的人。
他们不惜认王生为本家人,原本便是为了借王生之手,进入朝堂,登上高位。
不然,为何要亲自到金谷园来
即便是高傲的世家,在很多时候,也是很现实的。
“有道理。”
王生再点头。
“这是选才,该如何选”
张宾这个时候就不好给王生建议了。
选才之事,是王生的事情,他说多了,不是太好。
况且,在张宾看来,王生是可以想出科举的这种奇人,选世家之才,那自然更是手到擒来了。
“主公应该比张宾更有想法才是。”
听到张宾这句话,王生也知道是因为自己前面显摆得太过于厉害了。
导致自己的谋臣给自己献策的时候都有班门弄斧的感觉。
王生轻轻摇头,说道:“你看本侯可否这般,让颍川荀家,陈氏,程氏、荥阳郑氏,四家各选出五人出来,其他世家,每家选两人,本侯再考校之,若是良玉,则通,若非贤才,则弃之。则你觉得如何”
张宾听完之后,眉头微微皱起。
“只是如此的话,世家便知道君侯待之不公了,反而不美了。以在下看来,君侯可让所有世家,愿来者,皆可纳之,至于主公心中的尺度,主公心中知道,选才的时候,再遴选之即可。”
王生轻轻点头。
“还是先生想得周到,既然如此,恐怕明日,还得有劳先生书写招贤令了。”
写令赋这种东西,还是交给张宾这样的人来做好了。
王生虽然可以写,但一没时间,二来写的也不够张宾好。
“诺。”
张宾旋即领命。
有了这些人之后,屯田便可以开始了。
只是这些世家之人,在王生看来,也只是打工的工具人而已,不值得重用的。
当然,这些人也不会想着忠心王生。
可以这么说。
王生与即将招过来的这些人,就像是后世公司的招聘一般。
公司需要人来运作,而员工需要混资历,拿工资。
不过。
也只能这般先用之了。
随着时间积累,随着自己的权势日益提高,愿意效忠的人,总会是越来越多的。
譬如那个裴行,好好培养一下,未必将来不能做大事。
那些寒门士子,同样如此。
王生觉得自己可以开一个书院。
书院之中,可为寒门士子提供书籍笔墨纸张,可以培养一些寒门,甚至是平民士子。
甚至也可以为世家高门提供书籍。
总之,这个书院,是完全赔钱的生意。
但对于王生自己来说,绝对是有利的。
首先,他不缺这些钱,其次,他是真的缺人。
而且金谷园够大,或者对王生来说,是属于那种太大的范畴了。
甚至于在这金谷园书院建成之后,王生还可以在金谷园讲学,让德高望重者在里面讲学。
一方面,可以提高王生的名声与逼格,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为那些文学方面的大佬提供便利。
毕竟文学巨匠,也是需要名声的。
可谓是一举多得。
可以做!
只是想了一下之后,王生便觉得自己的这个想法很不错了。
思绪畅通,乘着张宾还在眼前,王生马上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听完之后,张宾也不仅啧啧称奇起来了。
“君侯的这个想法,非常新奇,非常大胆,但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
三个非常,算是肯定了王生这个主意了。
“若是这个书院建起来了,想必这金谷园会成为全洛阳寒门士子的圣地。”
“当然,也或许有许多人想要到这书院里偷笔偷纸,是故还是得防范一二的。”
王生承认人里面是有许多高尚者存在的,但同时,他也明白,卑鄙者,永远被高尚的人要多得多。
张宾轻轻点头。
“确实是这个道理。”
“今日我召见你过来,所言之事,便是如此了,你且下去罢。”
“诺。”
张宾轻轻点头。
今夜王生给他的事情,任务可是一点都不轻的。
要做好这几件事,也是不那么容易的。
.......
深夜。
一轮高月独挂夜空,几颗繁星无力的守侯在其身边。
在深不可测的高空里,夜,借着月色披拂,呈现出伟大的奇观黑暗展开了墨色的天鹅绒,掩盖着地平线,无数星星正发散着亮光,闪着磷色的光辉,织成美艳
第二十五章 内忧外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