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冠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雨落未敢愁

    多少人想要加入世家高门,不惜以入赘的方式。

    而王生现在有堂堂正正的‘归宗’这条路可以走,可谓太原王氏的一员。

    何乐而不为

    这是张宾开始的想法。

    但张宾何其聪明。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只是想了一下太原王氏的目的,张宾便将整件事串起来了。

    原本他还担心王生会做一个错误的选择,但是现在看来,是他多想了。

    自己的这个主君,论起智慧来说,是丝毫不差他的。

    在某些方面,甚至要胜过他。

    唯一不如自己的,张宾想了很久,只得说是基础的东西,自己的这个主君懂得不多。

    类似兵书,类似春秋,乃至与有些字,都还需要请教他。

    虽然这个很奇怪,一个有奇才的人,居然是基础很差的家伙。

    但一想到这个人是洛阳王生。

    或许

    自己的这个主君,真的是文曲星转世了。

    当然,也有自己的这个主君故意藏拙的可能性。

    不过,这个可能性不大就是了。

    “先生觉得好,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

    王生向来是察纳雅言的。

    善于纳谏,是一个很好的传统。

    张宾毕竟是谋士,而且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或许也有区别。

    或许张宾有不同的见解也是说不定的。

    “不好的地方”

    张宾思索一阵,话也是说出来了。

    “主君的处理,大部分是好的,但有一处,却是有些莽撞了。”

    “哦”

    王生眼睛微亮。

    “哪一处”

    “主君不该与那王汶承诺,言之西征之前与他回复,所谓大丈夫,一言九鼎,主君若是食言了,恐怕”

    这确实是一个莽撞的决定。

    但

    却不致命。

    拖字诀,是很好用的。

    称病即可。

    这样一来,太原王氏也不敢拿王生如何。

    只是可能会受到太原王氏的嫉恨,之后归宗之事,说不定的泡汤。

    不过

    王生依旧不担心。

    西征,毕竟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事情。

    且不说现在隆冬寒日,天气酷寒,路上的积雪,都行不得马车。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想打仗,首先要准备的,就是粮食问题。

    在粮食问题方面上,如果不想动用粮仓里面的粮食,要想征粮的话,绝对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事情。

    而且,信使到长安,到河间王那里,又需要时间。

    在潼关被阻断之后,信使为了安全起见,当然是要绕路了。

    绕路,代表着时间延长。

    寒冬行程,自然又会拖延时间。

    一来一回之下,即便是信使全速前进,至少也要一两个月的时间。

    王生还有的是时间。

    “原来是这个。”

    王生呵呵一笑,再问道:“本侯可还有其他笨拙应付”

    “没有了。”

    这是缺点还是张宾鸡蛋里找骨头找到的,再找,就真的找不到了。

    对于王生的想法,张宾也明白一些。

    西征还有很长的时间,在这很长的时间之内,会有很大的变数。

    第一个变数,是齐王。

    所谓之浑水好摸鱼。

    如果齐王将司马遹搅得头昏脑涨,便是在这个时候,王生承认他是太原王氏的人,司马遹恐怕也顾及不到王生。

    王生现在是需要一个时机。

    也就是要有一阵东风。

    洛阳皇宫。

    太极殿东堂。

    晋朝皇帝司马遹,此时的脸色很是黑沉。

    他手上握着从齐国传来的文书,篡得很紧,以至于羊皮文书,在司马遹手上都起了褶皱。

    “齐王!”

    皇帝咬着牙,一个字一个字从牙缝里面挤了出来,面目狰狞无比。

    在一旁,不管是掌印内监,亦或者宫女小内监,一个个都趴在地上,瑟瑟发抖,不敢动弹。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成为皇帝之后,司马遹的耐心,也被朝政上的繁琐,一点点消磨了。

    他现在想杀人。

    杀很多的人!




第四十二章 河间王司马颙
    雍州,三辅,长安。

    长安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千余年,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是十三朝古都。

    秦建都咸阳,古代咸阳的地理位置在渭河两岸,地理位置涵盖今天的西安和咸阳部分区域。

    咸阳是秦孝公十二年商鞅变法后秦国的都城。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国都仍在咸阳。

    当时的秦都咸阳规模宏大,包括渭河两岸的广阔地域。

    以咸阳为中心,东迄黄河,西达千、渭河之滨;北起九山和林光宫,南至秦岭北麓,东西400公里,南北200公里的范围内,都建有离宫别馆。

    渭河以北主要有冀阙、咸阳宫、兰池宫及各具特色的“六国宫殿“;渭河以南有举世闻名的“阿房宫“,供皇帝游玩的甘泉宫和上林苑。

    渭河穿流于咸阳城的宫殿间。一座宽6丈、长380步的木桥把渭北、渭南联在一起。咸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秦末汉初,长安其地时为秦都咸阳的一个乡聚,是秦始皇的兄弟长安君的封地,因此被称为“长安“。

    汉初,高祖刘邦下诏,相国萧何主持营造都城长安,开启了汉帝国的宏大基业。

    在西汉的200余年历史里,长安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自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通商道,长安城成为连接欧亚的桥梁、“丝绸之路“的起点,繁盛一时。全盛时期如汉平帝元始二年时,城中有88万户,246万人。

    至东汉光武帝刘秀建国,长安改称西京。及至汉末,汉献帝曾迁都回长安。两汉时期,长安一直作为都城存在。

    多年的战乱,加之多年的休养生息,长安恢复了不少往日的盛世景象,但是要回到西汉时的盛景,那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如今的长安,也可以说是晋朝的西都,秦雍之地,有沃野千里,更是与西域交通的要道。

    重要性不言而喻。

    晋朝如今在这几个地方有驻军。

    邺城,长安,宛县,洛阳。

    邺城原本是曹魏的中心,后来迁都之后,邺城的地理位置也极为重要,屯兵于此,可以有效的防范北方的匈奴鲜卑人。

    邺城如今是成都王司马颖的势力,邺城驻军多是百战之师,其中不仅有汉人军队,还有专门的胡人军队。

    这些胡奴军虽然忠诚度不如汉人军队,但是论起勇猛程度来说,却是要超过汉人不少的。

    当然,是一般的汉人军队,像是驻守在北营里面的中军,恐怕就比不上了。

    长安居秦雍之地,自汉以来的故事,秦雍之地的异族人格外多,若是没有驻军的话,恐怕齐万年这样的事情,会发生不止一次。

    如今的长安,是河间王司马颙的驻地,而在天下外封诸王之中,河间王司马颙的实力,可以排进前三。

    宛县在荆州,如今是长沙王

    现在还不能说是长沙王,在前几年的动乱之中,同母兄楚王司马玮被贾后杀死,长沙王司马乂也被贬为常山王。

    当然

    封国与驻地,是不一样的概念。

    譬如司马颖是成都王,为什么是在邺城,河间王是河间王,不是长安王,为何他在洛阳。

    驻地不在封国,正是为了防止诸侯王尾大不掉。

    然而,即便是驻地不在封国,只有手上有军队,便就会尾大不掉。

    齐王,长沙王,河间王,新野王,成都王

    在各自的驻地之中,与皇帝无疑。

    他们掌握军权,间接掌握政权,还有一定的任免权。

    有这般军队,这也是八王之乱的隐患。

    有了权力,便会想着更大的权力。

    人皆如此。

    此时长安,河间王府邸。

    偌大的主堂,与皇宫没有多少区别。

    长安其他的东西或许没有,但是地方是有的。

    宫殿也是有的。

    除了主殿群之外,其他的地方,基本上都成了河间王府。

    司马颙此时端坐在主位王座之上,在他下首,主殿之中端坐了上百人。

    其中一列是文官,另外一列是武将。

    长安驻军十万,但其实这个人数不止十万。

    十几万,接近二十万。

    雍州,秦州,凉州,皆是河间王要统管的地方。

    偏偏这些地方又是最乱的。

    譬如在雍州,便有了齐万年的起义,河间王是嫌齐万年麻烦,才没有去理会他。

    若是他想管,恐怕在齐万年萌芽之际,就彻底胎死腹中了。

    要灭齐万年很容易,但也要付出代价,而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河间王不会去做。

    在长安盘旋了十多年,河间王是彻头彻尾的秦雍之主。

    “诸位,洛阳那边来了消息,要我等与朝廷中军里应外合,将齐万年剿灭在潼关之处,诸位有何看法”

    司马颙正值壮年,常年戎马,也让司马颙生得壮硕,与洛阳的王侯在皮肤上就有了直接的区别。

    相比于赵王东海王他们来说,司马颙更像一个军人。

    “大王。”

    武将一侧,主位之上站起来了一个披甲将军。

    他身长八尺有余,满脸须发,身上的肌肉如爬在树上的藤蔓一般,盘虬卧龙,整个人散发着嗜血之气。

    仅仅是一眼看过去,便知道他非是常人了。

    “这齐万年现在已经成了气候,要想除去他,可不容易,朝廷说不定是借这个机会削弱大王,我看,此事还是得从长计议。”

    前锋张方,乃是河间王司马颙手上最锋利的兵刃。

    “臣下觉得不妥。”

    文官一列,也站出了一个人。

    此人身穿官袍,与张方比起来不仅人矮上一头,身形也要瘦弱不少。

    不过他的气势,却是与张方不逞多让。

    “参军有何见解”

    此人正是河间王参军皇甫商,是河间王的核心谋士。

    “既然是朝廷的命令,陛下的命令,大王自然不得违抗,若是乱了事,恐怕陛下也会追究责任,这一点,与大王来说可是不利的,况且之前大王以齐万年之事不去洛阳,如今不管此事的话,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正是因为齐万年的事情,司马颙才得以特赦不回洛阳。

    “也不一定。”

    在文官一列,又走出了一人,此人正是河间王长史李晗。

    “大王也可出工不出力,而且,留着齐万年在弘农郡,对大王可是有好处的。”

    养寇自重

    齐万年还是有些作用的。

    诸臣之中,张方算是第一个出来说话的将领,也是唯一一个。

    参军皇甫官一列,那些谋士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比起成都王来说,河间王司马颙经营多年,手底下的人才也更多一些。
1...171172173174175...4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