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娱乐时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白色十三号
看一部恐怖片好不好,恐怖气氛的营造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温子仁必然会在整个好莱坞恐怖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由于档期选在了八月底,《潜伏》后面也没有冲击力特别强大的影片上映,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北美票房走势,北美第二个周末的票房跌幅还不到百分之四十,次周末以1875美元蝉联了第二个北美票房榜冠军。
北美上映仅仅十天,《潜伏》的票房就累积高达5512万美元,是150万美元制片成本的三十倍还多。
毫无疑问,这部恐怖片必然会被列为史上最成功的以小博大的电影行列之中。
第1055章 凛冬将至
有了良好的开端,后续的计划自然会顺利展开,随着《潜伏》票房一路走高,除去詹姆斯-温正在拍摄制作的《招魂》,“恐怖电影宇宙”的第三部影片,由《招魂》和现实世界的沃伦灵异博物馆当中的恐怖娃娃延伸而来的《安娜贝尔》,也被沙海娱乐提上了日程。
这个项目投资同样很低,制作成本只有400万美元。
低成本的恐怖片项目,是相对论娱乐起家的根本。
沙海娱乐正式进入影院上映的第一部影片《人类清除计划》,虽然因为避免审美疲劳的缘故,电影系列进入了暂停阶段,但沙海娱乐那边准备借用世界观设定,拍摄制作相关的剧集,并且与奈飞流媒体达成了协议。
罗南考虑过后,为这一项目开了绿灯,剧集跟电影一样,都会保持小投资小制作的模式。
另外,奈飞流媒体方面提议,能否拍摄制作《谍影重重》的剧集版本?
这个项目的初步规划,也由沙海娱乐送到了罗南的办公室,《谍影重重》三部曲已经宣告了电影系列的一个完结,再拍摄后续的系列电影,也要多等几年。
其实这几年,《谍影重重》的三部电影,在dvd租售市场上一直都是热门,合理运用热度是一家好莱坞公司的基本能力。
不过,《谍影重重》三部曲之后的故事,是留给将来的电影续集的,拍摄制作剧集并不合适,而且剧集一旦出现问题,也会对未来的续集电影产生负面影响。
罗南经过仔细考虑,同样给《谍影重重》剧集开了绿灯,电影三部曲只是截取了原著的一部分,其余的内容可以找合适的进行剧集改编。
众所周知,根据改编的电影或者剧集,一旦失去原著的支撑,很容易就在大层面上垮掉。
有原著作为剧集改编的基础,剧集也能多几分底气。
但剧集的情节要放在杰森-伯恩失忆之前,聚焦于电影三部曲频繁提及,影迷们又极其关注并且不断脑补的那个重要事件——绊脚石计划!
熟悉《谍影重重》三部曲的人都知道,绊脚石行动就是cia的一个秘密行动计划,目标是为美国政府解决他们不喜欢的各个国家不听话的政客,是一种背后的黑暗计划。
说简单点就是政府培养的专业杀手,去杀不听美国话的人,比如《谍影重重》第一部中的那个黑人,他要挟美国政府,结果被干死。
罗南还着重提醒了沙海娱乐,剧集可以与电影联动,但要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同时将剧集主要集中在“绊脚石计划”上面,不要上来就挖太大的坑。
有些剧集开端挖的坑比天还大,后面想要填起来,简直比登天还难。
比如杰瑞弗-艾布拉姆斯的《迷失》剧集,到现在拍摄制作了三季,虽然从口碑到用户订阅数据都极好,但挖出的天坑,连杰瑞弗-艾布拉姆斯本人都不知道后面该怎么填,只能拍一季说一季。
罗伯特-陆德伦的原著,格局和特工组织之类的,比电影大太多了,如果剧集想要涵盖陆德伦里的种种特工项目,必然会挖出一个巨大的坑来。
第一季剧集,就聚焦于“绊脚石计划”及其紧密联系的一些行动。
特工题材从来都不缺乏受众,如果能拍好了,市场反响肯定差不了。
再就是风格,必须与电影一脉相承。
最近一二十年,优秀的特工题材剧集可谓凤毛麟角,特工或间谍纷纷成为高科技的摆设,坚持着肉搏、枪战、尔虞我诈的特工影视剧,真的是少之又少。
在罗南开绿灯之后,这个剧集项目也被沙海娱乐推上了日程,正式命名为《谍影重重:绊脚石计划》。
奈飞流媒体那边,也第一时间向沙海娱乐下了剧集订单。
凭借海量内容和个性化推荐,以及优秀独播剧的支持,奈飞流媒体的发展速度一直非常迅速,目前播放业务遍及北美、拉美、欧洲、东亚和澳洲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稳坐全球在线视频平台第一把交椅,甚至后面的追赶者连奈飞的背影都看不到。
从相对论娱乐最初入主奈飞时起,由罗南倡导的个性化推荐,一直是奈飞各项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奈飞网络为此也开发设计了专门的算法。
算法推荐对于奈飞来说是一项最大的优势。
这个月,奈飞网络对包括在线视频、dvd租售和流媒体业务的评分系统进行了彻底的变革,用点赞喜欢取代了影视圈传统的5分评级系统。
互联网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经过数年的统计,奈飞网络方面发现,用户的评分与消费几乎是完全割裂的。
过往,以传统影视圈评分制计算的评分,只要够一百名用户打分,相关影视剧的评分就会显现。
这样的评分根本无法代表内容的消费热度。
众所周知,很多电影或者剧集,往往越小众,评分用户越少,评分反而越高。
广泛传播的影视内容,因为受众极其广泛,评分相对较低。
在奈飞这样的消费型网站上面,按照评分寻找心仪的内容因此变得很不靠谱,用户选择了某一个类型,按照评分查找时,优先出现的经常是些非常小众或者文艺化的电影。
不可否认,在某一个群体当中,这些高分小众内容,可能是神级的作品。
但对于大众消费者,对于网站的运营来说,这鸟用没有一点。
与之相对应的,那些真正大众消费的热门,反而因为评分相对较低,在评分选择时反而落在了后面。
如今这个快餐时代,网络上可以娱乐的内容太多了,不要指望所有用户都有耐心换个形式去检索或者能看到后面,部分用户可能因为前面没有找到心仪的内容,直接选择关闭网页。
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并不小。
所以,用户对于内容的“评分评价”对于奈飞变得没那么重要。
相比之下,能直接显示数量的点赞更为直观,更能代表互联网消费热度。
根据不同标签的用户点赞行为,能为更多同样标签的用户推荐同样匹配的内容。
这也是曾经互联网发展中经过充分验证的,消费用户能更容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热门内容。
内容丰富度此时变得更加重要,庞大的用户观影行为数据、标签数据等数据收集,需要更庞大的视频内容库,这意味着奈飞内容库必须不断扩大、更新。
在原有的基础上,奈飞网络最近几年始终没有放松过内容的收集。
不仅仅是相对论娱乐,好莱坞其他公司合适的作品,奈飞同样会购买。
在流媒体平台合作上,作为内容提供方,和像奈飞这样的渠道商打交道,稳赚销售分成,好莱坞其他公司短时间内也不会拒绝。
当然,好莱坞像二十世纪福克斯开设福克斯在线那样,积极进军在线流媒体业务的公司也不少。
就连风雨飘摇中的华特迪士尼,都在筹划迪士尼在线业务。
进入九月份,一部重量级剧集登陆奈飞流媒体平台!
经过多年筹划拍摄制作,《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在九月份正式上线。
电视剧集开播之前,无论是相对论娱乐,还是奈飞网络,都做了大量的宣传,尤其针对乔治-马丁。
或许在太平洋对岸,《权力的游戏》所谓的政治和阴谋有些小家子气,就像小孩过家家一样,但原著这两年在出版社和相对论娱乐的宣传推动下,在北美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已经有了不小的影响力,总销售册数也上了千万。
乔治-马丁甚至在媒体和书迷口中,有了“美利坚的托尔金”的称呼。
“《权力的游戏》改编自真正伟大的作品,乔治-马丁编织了一个极其复杂的故事,其覆盖了千里的地域,塑造了众多的人物,跨越了千年的历史,这让乔治-马丁被《时代》杂志誉为‘美国的托尔金’。”
这样的宣传,也开始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
“凛冬将至”这句史塔克家族的箴言,也渐渐成为了网络流行语。
至于守夜人的誓言,更是在互联网上炒的一片火热。
坦白地讲,那段话确实气势非凡,充满感染力。
出演“大愚若智”的艾德-史塔克的肖恩-宾,也是宣传的一个热点。
有宣传软文专门统计了肖恩-宾的演员生涯的传奇经历:他出演电影非常悲剧,角色各种死,累计被被活埋1次,枪杀7次,炸死1次,分尸1次,斩首1次,吊死2次,割喉2次,捅死2次,摔死2次,射死1次,压死1次……
简直悲惨的让人无法直视。
情节的张力、死亡与希望、命运的冰原狼、奇幻元素和幻想空间、家族的纷争、权利的诱惑、越轨的性.爱、残酷的暴力……
这些都能成为剧集吸引观众的因素。
《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登陆奈飞流媒体当天,订阅用户数就超过了400万!
随后的一周里,北美订阅用户轻松超过1500万,并且包括近150万全新的付费用户。
庞大的付费用户量及用户数据库、优质自制内容、以及全球化扩张进程,这都是奈飞网络冲击千亿市值的底气。
第1056章 动力
如同好莱坞的电影一样,但凡在北美热度很高的剧集,在全球市场上的反响也不会差,况且还有原著作为基础。
《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热度很快扩散到了整个西方世界,短短十几天的时间里面,就为奈飞网络带来了近800万的全新付费用户。
剧集和用户带来的热潮,直接反应在了股市上面,奈飞网络在九月中旬跨过了市值900亿美元的门槛,距离千亿美元仅剩一步之遥。
今年年底,奈飞网络的市值突破千亿美元完全不是问题。
作为绝对控股方的相对论娱乐,有奈飞网络在手,也等于多了一条运作渠道。
《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热播的同时,罗南专门抽时间找乔治-马丁聊了聊。
“我们的第一步取得了巨大成功。”
会客室里,罗南心情不错,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笑容:“乔治,你要继续参与第二部的剧本创作。”
乔治-马丁心情比罗南更好,长满白胡子的脸上,嘴笑得都快合不拢了:“剧本创作已经开始了,很快我们就能拿出初稿。”
罗南转入正题:“乔治,我这次找你,还有一件事,这一系列的什么时候能够完成?你有具体的计划吗?”
“不要着急。”乔治-马丁很沉得住气:“我已经开写第五部了,第六部也有了规划,你总要给我点时间。”
罗南又说道:“剧集基本上会以每年一季的速度推出,乔治,总不能几年后让剧集的进度超过你的原著吧?”
乔治-马丁笑了笑,说道:“没关系,我不介意的。”
“你要抓紧。”罗南还是督促道:“希望剧集完结之前,你的就全部完成了。”
乔治-马丁看罗南说的认真,连忙保证道:“我会尽全力的。”
罗南没有再多说,希望乔治-马丁后面还有足够的动力。
曾经的《权力的游戏》的原著,那真的是有生之年系列。
鉴于第一季的巨大成功,第二季迅速开始筹备制作,但跟第一季一样,第二季也会维持在十集左右。
对外宣传是为了保证质量,对内则有另外一层考虑,即便砍掉了那些大型的战争戏份,这个系列的制作费用还是太高了,每增加一集,也意味着风险会成倍的增加。
《权力的游戏》的热播,也反应出了观众对于这种权谋题材的兴趣。
大卫-芬奇还在拍摄的《纸牌屋》,也可以说是权谋类型,而且比《权力的游戏》更加贴近现实社会。
这部剧集制作进度并不快,最快也要到明年夏季才能上线。
不过,为了宣传放出的物料和广告片,却吸引了不少人关注。
关于华府当局的题材,在北美一向不缺乏观众。
好莱坞为什么动不动就把华府当局拖出来当反派背黑锅?还不是因为公众时刻都在关注那边,关注社会政治形势。
虽然不能亲自参与权力的角逐,但津津有味的充当看客,并且热烈的讨论,太平洋两岸的公众其实都差不多。
任何关于权力的角逐都异常残酷。
用《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原著中的话来说:权力决非单纯的事物,权威与暴力一直是权力的两大支柱。如果将权力比作一支魔杖,那么魔杖镶有宝钻的顶端叫权威,它意味着权力的正当性与威严尊贵;魔杖尾端锋利的尖刺是暴力,必要的时候,它会显出权力的残酷性。
只要人性的贪婪和**还在,权力的游戏就永远不会停止和终结,除却一堆堆尸体和牺牲品,它并不会真正留下一个活口。
所有的胜利都是暂时的,而胜利者在旷日持久的权力之战中终会败北,让位于下一个强者。
乔治-马丁已经写出的几卷,里面的权力当然不能套用到现实社会,却也是一些情况的真实反应,特别是那些独裁和战乱的国家。
简单点来说,权力是什么?
权力并非恐惧,所以善于让别人惊恐、手段酷烈的小剥皮拉姆齐和异鬼大军不会是最后的赢家;权力并非强权和宫廷权诈,格局狭小的瑟曦和詹姆也不是最终的胜者;权力不是玄学和幻术,所以老想走捷径的史坦尼斯-拜拉西恩命丧战场;权力不等同于正义,因此代表底层民意的主教大麻雀和无旗兄弟会的身影如此浅隐;权力也不是道德和荣誉感,这就是为什么北境之王史塔克家族接近灭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