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唐朝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肥皂快乐水
尉迟恭不是个会聊天的人,谈完了这件事,他吭吭吃吃地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看到尉迟恭的样子,李佑知道他有私事要谈,于是问道:“尉迟叔叔,咱们不是外人,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尉迟恭说道:“殿下,听说您府上有一位名叫古若雨的小娘,能不能让臣见见”
李佑心里“咯噔”一下,顿时警觉了起来。他不动声色的问道:“她去了军医学校工作,没在府上。尉迟叔,你是如何知道我府上有这位小娘的”
尉迟恭不好意思地
第五百三十四章 国家利益
李佑问道:“既然大家都有撮合他们的意思,可以为他们创造一个彼此熟悉的环境,不如让若雨去工业城上班,让他在宝琪的身边工作,让他们彼此熟悉了解。如果他们两人合得来,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萧婉玉说道:“这样好,我赞成。”
柳飞絮别表示了赞成。不过她心中还有一个疑问,她说道:“鄂国公见过若雨的母亲,也见过古坣,将来他一定会认出他们来的,他要是知道了若雨的真实身份,会不会有麻烦啊”
李佑说道;“这一点我已经考虑过了,我之所以选择了尉迟宝琪,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如果宝琪能够娶了若雨,尉迟恭知道了她的真实身份,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媳,他一定会守口如瓶的。”
柳飞絮赞道:“还是殿下考虑的周到。”
李佑说道:“今天她刚刚去了军医学校,突然又让她去工业城,这个工作还得由你们来做。”
柳飞絮说道:“殿下放心,这件事就交给我吧。”
随后,也不知道柳飞絮是如何跟古若雨谈的,反正古若雨答应去工业城上班了。
鄂国公府。
尉迟宝琪特地回到家里,兴奋地对尉迟恭和母亲高氏说道:“阿爹,阿娘,齐王殿下对我真是没的说,他派古若雨到工业城的秘书处上班,让我和她互相了解呢。”
尉迟恭说道:“齐王殿下做事,我是一贯的钦佩。宝琪,你跟着殿下做事,可千万不要让他失望。”
尉迟宝琪郑重的说道:“阿爹,孩儿知道了。”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李佑整天忙忙碌碌的,对于古若雨的事情已经忘在了脑后。
这天,萧婉玉对李佑说道:“佑哥,若雨对宝琪很有好感呢,我问过了,她对宝琪很是欣赏,不反对和他进一步交往下去。”古若雨到了工业城,看到尉迟宝琪在那里威信很高,他勤劳,正直,淳朴,和古若雨的为人很相像,两人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和共同语言。
尉迟宝琪对古若雨十分关照,古若雨渐渐地开始对他有了好感。
李佑欣慰地说道:“好事啊,等他们再发展一段时间,如果条件成熟了,就撮合他们的婚事。”
一天下午,百骑司的副总管周攀求见李佑,他说道:“殿下,臣奉旨接雕版工匠古坣等人去造币厂居住,参与雕版的其他工匠也都已经接到了造币厂里面去了。”
李佑一听就知道这是李世民不放心,要将参与印制纸币的人看管起来。他虽然觉得李世民有些小题大做,不过他也理解李世民的担忧,毕竟纸币对国计民生的影响力太大了,小心无大错。
李佑说道:“好吧,你去找田敏,然后就把古坣接走吧。”
不久,周攀接走了古坣。
古若雨在工业城住宿,每隔六天回来一次,她回来后看到古坣被接走了,就又赶去了造币厂。
这天下午,古若雨来了,不仅她来了。其他三位参与雕刻纸币印版的人的家眷也跟着她来了。这些人一见到李佑,就跪在地上哭了起来。
李佑让他们起来说话,可是他们都不肯起来,只是跪在那里哭。
李佑问道:“你们这是怎么了若雨,你说。”
古若雨的脸色也很难看,她就说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参与雕刻纸币印版的人到了印钞厂,就被软禁了起来,他们被关在一个院子里,每天锦衣玉食的伺候着,每个月给他们发放俸禄直接送到他们个人的家里。可是,他们却不准走出这个院子。
他们的家眷想要看望他们,每隔六天才可以见到他们一次,见面的时候身边还有好几个百骑司的人在一旁监视,就跟坐牢没有什么区别。他们的家人觉得不公平,因此一齐来到了李佑的府上。
李佑很郁闷,他说道:“这件事,我会亲自去找陛下,你们先回去吧,有了消息我会派人去通知你们。”
除了古若雨,其他人都离开了。古若雨愤愤不平地说道:“那个人怎么会这样呢实在是太过分了。”她指的是李世民,她对李世民的不负责任和狠心充满了幽怨之情。
&
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唐毒瘤
魏征收到的是一封私人信件,上面署名“魏征大人亲启”,魏征问道:“这信是什么人送来的”
一名书办说道:“回大人,这封信是门口的一名衙役送送来的,下官问过了,他说是一个乡下人打扮的人送来的。那人把信交给了门口的衙役,急匆匆地就走了。”
魏征打开书信,看着看着眉头就皱了起来。
信中写道:“清河县土地兼并问题严重,全县七成良田都归崔氏所有。崔氏巧取豪夺,手段极其毒辣。
本月十二,清河崔氏三房子弟崔云和,为了扩大自己家的后花园,要强占乡民王德宝的七分宅基地,王德宝不愿意,崔云和派恶奴放火焚烧了王德宝的祖宅,逼迫王德宝一家流落街头。
王德宝到县衙告状,官府不予受理。王德宝一家准备到京城告状,一家五口人全部遇害。
恳请魏大人派人前往调查,我会提供相关证据。”
署名是知情人。
魏征看完了来信,十分愤怒,不过他却没有声张,将信揣进了怀里。
唐朝建立以来,实行了均田制,为广大的农民分发了土地,因此得到了田敏的支持,可是以门阀氏族为首的各地的豪强,采用发放高利贷等手段,逼迫农民放弃土地,大量的土地被他们占据,那些无地的农民只能沦为了他们的佃户。
举报信里面提到的只是无数其土地兼并的案例中的一个。
这时,一名御史问道:“魏大人,哪里来的书信,有什么问题吗”
魏征说道:“没什么,是我一位远房侄子的来信,说他的父亲病了,想跟我借点儿钱看病。”他不能说出实情,御史台的12名御史中,就有两名跟清河崔氏有很深的渊源,他们平时都以此为荣,经常挂着嘴边炫耀。
也难怪他们炫耀,清河崔氏有着辉煌的历史。
清河崔氏在春秋时就是齐国公卿之一,至西汉时居住在清河郡,东汉以后成为山东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门下。西晋时讲究士族门第,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崔卢王谢”之首。
北魏时一度与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大家”唐代崔氏仍然显赫,有2人做过宰相。杜甫的母亲,就是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掌握着大量的土地,控制着大批的依附土地生活的农民,还有庞大的商业网络,在李佑到来之前,在山东,河北等地垄断着粮食、布匹等传统商业。
清河崔氏的势力十分庞大,他们人丁兴旺,有着庞大的姻亲关系,还有门生故吏,势力渗透到了朝廷的各个方面,在清河县所在的贝州,清河崔氏系统的官吏能够占到三成以上,其他的官员也都看崔氏的脸色,不跟他们同流合污的官员,这里根本就待不下去。闪舞清河县乃至整个贝州,基本上就是他们的独立王国。
朝廷的政令在这里形同虚设。
如果说门阀氏族是大唐肌体上的毒瘤,清河崔氏就是最大的毒瘤之一。不清除这个毒瘤,大唐迟早会走向灭亡。
魏征接到的举报信,内容涉及到了清河崔氏,魏征不得不十分小心。他心里很难受,却若无其事的继续办公,整个上午都没有一开御史台。
中午魏征说自己有事要回家一趟,说自己下午会晚来一些,他出了门,直奔齐王府。他不能直接去找李世民,朝廷里到处都有清河崔氏的人,李世民身边的中书省呢,就有崔氏的一个子弟和一个女婿。他想通过李佑将这封信转给李世民。
齐王府。
魏征说道:“殿下,请您看看这封信”
李佑看完了来信,问道:“魏大人,你有什么想法”
魏征说道:“这么严重的事情,一定要严查到底。”
李佑说道:“你怎么查”
魏征说道:“从朝廷派个钦差大臣,到清河县去查。”
李佑说道:“那里从官员到衙役,到处都是崔氏的人,你能查出什么结果”
魏征说道:“臣已经想好了一个办法,查访的人分为一明一暗,公开派一个钦
第五百三十六章 打上门来了
李佑说道:“魏大人,不满你说,这件事我已经和陛下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了,这样吧,你和我一起进宫见驾。”
两仪殿,书房。
李世民、李承乾、李佑、长孙无忌、侯君集和魏征,商讨了行动计划,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
登州刺史府。
登州刺史姚东接到了老搭档原登州司马,现任刑部侍中王怀仁的来信,信上加盖着齐王李佑的印章,要求他按照名单将一批办案能力强的县尉、缉盗使和捕快,秘密派往冀州折冲府。
姚东执行了齐王殿下的指示,按照名单派遣了人员。与此同时,来自陇州、陕州、原州等地的办案高手,也秘密向冀州折冲府集中。
这次调集的人员多达140人,这些办案人员都是平民出身,与门阀氏族没有瓜葛的人员,他们也不知道朝廷调动他们干什么,只是奉命前往冀州。
王怀仁也离开了长安,前往冀州。
东征军重新集结到了登州,侯君集秘密调集了大军开往了登州,他们的最终目的地也是冀州,此次调动的军队总数多达2万余人。
大军的调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李世民在早朝上宣布,说要进行第二次东征,有了第一次东征的成功案例,朝野之间也没有什么异议。
一切都在秘密进行,没有人知道李世民要干什么,也没有人知道李世民的决心有多大。
门下省侍中崔子轩,是现任崔氏家主崔演的次子,是清河崔氏在朝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这天,他的府中来了一位客人。来人是一位年轻人,他说道:“二叔,大伯让小侄向您问好。”
崔子轩说道:“隐元,你来长安有什么事情”来人叫崔隐元,是崔子轩的族侄。
崔会元说道:“清河出了一点事情,大伯让我来知会您一声。”接着,他讲了事情的经过。
清河崔氏三房子弟崔云和,为了强占乡民王德宝的宅基地,杀了王德宝全家,当地官府都是他们崔氏的人,也没有人追究此事。可是,清河县有个书办,名叫唐辉,他和王德宝的女儿有婚约。王德宝一家死后,他派人到长安给魏征送信,被人察觉后,逃离了清河县,有可能来到了长安。
家主崔演担心唐辉在长安惹出麻烦,特地派崔会元来长安知会崔子轩,万一魏征要追究此事,让他设法阻止。
崔子轩想了想说道:“我会在朝中留意此事的,你派人在魏征府前盯着,不要让他见到魏征。只要魏征没有人证,他即使派人去清河调查,也没有任何用处。”
崔会元说道:“是,二叔,我这就去亲自盯着此事,只是我不知道魏征的住处,您派人带我去一趟。”
魏征府上。
这天早晨,魏征起床后,正要去上早朝,门房凤凰张张的跑了进来,说道:“老爷,不好啦,有人死在咱们府上的门前,您快去看看吧。”
魏征急忙来到了府门前,就看到一个农户打扮的人躺在府门前,身下流了很多血,人已经死去多时了。
魏征看到自己府上的大门前的台阶上有血迹,就连很少也沾上了一些血迹。看得出此人是想进入自己的府上时,被人杀死的。
这时,几名武侯赶了过来,他们检死者的尸体,没有发现能够证明死者身份的东西。
魏征直觉此人是来找自己的,他说道:“你们查明死者的身份,然后向我禀报。”
武侯们抬走了尸体,回去检验时,在他的鞋帮里发现了一封书信。
不久以后,御史台。
负责办案的武侯见到了魏征,对他说道:“魏大人,死者的身份已经清楚了,此人名叫唐辉,来自贝州清河县,是一名县衙的书办,这是从他的鞋帮里发现的写给您的书信。”
魏征问道:“这件事还有谁知道”
武侯说道:“伍长知道,他已经上报了京兆府衙门。”
魏征十分后悔,他觉得自己当初应该让武侯们保密,可是武侯们办的程序就是这样,像这样的涉及人命的案子,是要上报京兆府衙门的,而京兆府衙门也会上报刑部的。
也就是说,这封信的内容,已经有很多人知道了,而且崔氏的人一定也知道了。
朝廷已经决定要采取行动了,部署一时还无法到位,这就给了崔氏毁灭证据的时间了。魏征很郁闷,又去找李佑商量了。
比如魏征所想,崔子轩很快就知道了此事,他心中暗暗骂道:”崔会元也不会办事儿了,一件小事儿
第五百三十七章 长安浪漫
齐王府,书房。
武正在向李佑汇报喜鹊商社今年的经营情况,尉迟宝琪求见。
武为尉迟宝琪沏好了茶,说道:“王爷,宝琪,你们谈,我先出去了。”说着就要离开。
“请等一下。”尉迟宝琪说道。
“哦”武停下了脚步,好奇地望着他。
尉迟宝琪有些扭捏的说道:“王爷,王妃,臣有件事儿想请教你们。”
武坐下来,问道:“有什么事情,你请说。”
尉迟宝琪有点儿羞涩,脸有些红了,不过他那张脸比较黑,看不出来,他支吾了一会儿,终于说出了他来的目的。
原来,尉迟宝琪爱上了古若雨,对她百般呵护,赢得了她的一些好感,可是古若雨对尉迟宝琪的热情,还是若即若离,没有进一步的升温。尉迟宝琪感到束手无策,就来请教李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