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吃货唐朝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肥皂快乐水

    张宝贵和第三军的军使孙永胜蹲在地上,在一群士兵的遮挡下,他们点亮了马灯,查看铺在地上的一张地形图。

    在登陆之前,他们已经审问了熟悉这一带地形的百济战俘,知道距离这里三里多路有一个800多人口的镇子。

    在经过他们带来的战俘的确认后,张宝贵等人压着那个俘虏,朝着那个镇子奔去。

    不久以后,张某贵等人就看到远处有一片黑幽幽的建筑,个别的地方还有着星星点点的亮光。

    张宝贵和第三军的军使孙永胜,各自带了600人,朝着那个镇子包围了过去。到了距离镇子200步左右,部队停了下来,按照计划首先由特战队的一个小队,前去打开城门。

    特战队员们来到了镇子跟前,发现镇子大门处有一些手持刀枪的民兵在把守,没有发现军队的影子。

    百济人两面环海,海岸线实在是太长了,他们没有那么多军队能够将整个海岸线都进行布防,只能在通往重点城市的海边和道路上,进行重点布防。

    士兵们避开大门,找到了一处背静的围墙,从那里爬了上去,上了围墙之后,他们进入了镇子里面,朝着大门方向摸去。

    张宝贵带着队伍紧盯着大门方向,不久就看见那里亮起了灯光。灯光连续画了几个圆圈,表示大门已经被夺下了。

    张宝贵一声不响地带着队伍朝着大门跑去,就在他们快要到大门口的时候,大门那里响起了喊杀声。一些被惊醒的壮丁们和特战队员们发生了交战。

    张宝贵大喊一声:“杀呀。”朝着大门口猛冲,官兵们也都呐喊着向前冲去。

    那些和特战队员们交战的壮丁们,看到如此大的队伍冲了过来,顿时吓得四散逃窜。这时,在镇子另一侧的第三军军使孙永胜,听到了镇子里的动静,也带着队伍冲了过来。

    镇子里响起了喊杀声、惨叫声、妇女和孩子们的尖叫声。大约半个小时后,镇子里安静了下来,接着就燃起了冲天的大火。

    不久以后,在镇子的北面朝着内陆方向的一个路口上,张宝贵带着一群士兵,将200多颗百济人的人头堆成了一堵墙。那200多颗人头流着鲜血,在凄冷的月光下,狰狞的面目看上去令人毛骨悚然。这个就叫做京观。

    京观不是唐朝人首创,它的发明人是高句丽人。隋炀帝东征高句丽战败后,10万大军投降了高句丽人,结果全部被斩杀了。他们的头颅被堆放在鸭绿江边,形成了一道长长的墙壁,高句丽人称之为京观。现在已经数十年过去了,那些早已化为枯骨的头颅依然摆放在那里,象征着汉民族的耻辱。

    随后,张宝贵等人押着抢来的妇女和财物扬长而去,他们来到岸边,登上了舢板和游艇,然后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之上。

    薛仁贵亲自带第一军的部分官兵登上了海岸,他选择的目标是百济人的一个屯田所,里面有500名士兵。他们隶属于海防部队平时以种田为主,战时投入战斗,有一定的战斗力。此时他们已经接到了通知,严防唐军登陆作战。

    尽管李佑规定不以杀伤对方的军队为主,可是薛仁贵认为,如果能歼灭对方的军队,对于他们的打击会更大。因此,他主动选择了这样一个目标。

    屯田所虽然是不是百济人的精锐部队,但是他们毕竟是军队,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他们得到了通知以后,做了准备,晚上睡觉穿着衣服,兵器也放在了房间里。并且朝着海滩方向放出了警戒哨。

    百济人的屯田所不是城镇,没有高大的围墙,只有不到两米高的单薄的土墙,大门也是一扇木质的栅栏门。

    这些情况,薛仁贵早已从俘虏那里了解过了,对于里面的兵力部署,军队的训练程度,兵器装备的情况等等,都已经心中有数。上岸以后,他没有派特战队前去摸营,因为在夜间敌人的岗哨尤其是暗烧的位置很难摸清。他决定采取的战术是,全军迅速接近屯田所,假如百济人的岗哨发现了唐军的行动,全军就立刻发起进攻。

    等百济人从睡梦中惊醒,要去拿武器,然后要去整队,这都需要一些时间。这些时间就足够唐军冲进敌人的营垒了,仍然能够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薛仁贵等人排着六列纵队,借着微弱的月光,朝着敌人军营的方向行进,不久以后,他们就看到了前面的一批大片建筑物。

    百济人这些年也打过仗,不过是在海上进行过交战,陆军的士兵们很多年没有打过仗了。屯田所的这些士兵都没有任何战争的经验,他们也听说了唐军大概来了几万人,能够登陆作战的充其量也就1万人。这么大的海防线,他们这里也不是什么重要目标,唐朝人来这里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他们的警惕性也不是很高。

    他们只在大门口放了两个岗哨,在距离屯田所围墙几十米处放了两个暗哨。

    海滨的夜间潮湿阴冷,两名穿着单衣的百济士兵,躲在一处水渠的后面,迷迷糊糊的打盹儿。

    突然,他们听到了一阵脚步声。这些脚步声虽然很轻,但是数量众多,将他们惊醒了。一个士兵坐直了身子,从水渠上向外望去,




第四百九十三章 敌变我变
    “陛下,不好了,唐军攻占了新游港,我水师损失了6条战船。”

    “陛下,唐军血洗了干成镇,我百姓死伤了300余人,妇女被掳走了80余人。”

    “陛下,唐军在高英镇摆了京观。”

    “陛下,唐军在……”

    一个大臣哭道:“现在,我府上的一艘商船被唐军击沉了,我夫人的妹妹被唐军掳走了。呜呜,请陛下救救他们吧。”

    “够了,都给我闭嘴。”武王夫余璋面色铁青,大声吼道。

    王宫里顿时一片安静,只有那位大臣忍不住小声地抽泣了几下。

    武王沉思了一会儿,深吸了一口气,说道:“你们大家有什么意见”

    宰相说道:“陛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不如我们就答应了他们的条件吧”

    户部尚书说道:“陛下,臣查看了一下,近几年来风调雨顺,国库有很大的盈余,即使支付了唐朝人所要的那些费用,对于整个朝廷的影响并不是太大。可是不答应唐朝人的条件,这样下去,造成的损失会远远超过唐朝人所要的那些费用。臣建议答应唐朝人的条件。”

    大将军扶余槐说道:“陛下,不行,唐朝人给咱们造成这么大的损失,咱们如果就这样屈服了,如何向臣民们交代”

    礼部尚书说道:“大将军,不屈服又能怎么办你们能把唐朝人打走吗”

    一位将军说道:“陛下,这件事万万不能答应他们,去唐朝登州参与抢劫的人中,有很多人是咱们百济国的官兵,把他们交出去会严重的影响我军士气的。唐朝人如此残忍,我军民都十分愤慨,如果向唐朝人屈服了,有损于陛下的威严。”

    “陛下,臣赞同答应唐朝人的条件。”

    “陛下,臣反对。”

    两派争论不休。

    武王夫余璋是个狠辣的人物,他经过了深思熟虑后说道:“唐朝人欺我太甚,我绝不能对他们屈服。从现在起,再有敢说向唐朝人屈服的人,我绝不留情。”

    说着,他拔出了宝剑,一剑砍下了几案上的一只角来。他使的这一招,是向《三国演义》里孙权的在赤壁之战时的招数学的,他看过从唐朝人那里买来的《三国演义》,很喜欢这本书。

    大将军说道:“陛下,唐朝人仗着他们的战船厉害,可以随意侵扰我们的海疆,的确是不好对付。臣倒是有一个主意,可以迫使他们退兵。”

    武王说道:“你有何良策说来听听。”

    大将军说道:“唐朝人对我国肆意骚扰的这么多起事件中,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不敢深入我百济国纵深,是因为他们的兵力少,不敢深入我国内陆。他们携带的给养有限,也不可能长期在海上停留。

    臣的建议是,在海滨实行坚壁清野,逼迫唐军深入我纵深作战。只要他敢进入我纵深腹地,我就可以集中大军围歼他们。如果歼灭了他们的陆军的主力,他们必然就会退兵。如果他们不敢深入咱们的腹地作战,得不到我百济国的粮草进行补充,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自动退去。”

    大臣们议论纷纷,因为百济国是濒海国家,他们在海边有不少地方比较繁华,要是实行坚壁清野,造成的损失也会很大。

    武王夫余璋考虑再三,果断的下了决心。他说道:“我百济国是英雄的国度,绝不能向唐朝人屈服,我决定实行坚壁清野。”

    “臣等遵旨。”大臣们一起说道。

    连续三天的登陆抢劫作战,都获得了较大的战果。李佑等人信心满满的,就等着武王夫余璋前来求和。

    不料,从第四天开始,登陆的唐军就一无所获了,靠近海边的百济人都撤离了。唐军第二军的登陆部队遭遇了百济军队的反击,死伤了一百余人。

    “扬州”号上,李佑等人召开了作战会议。

    程咬金说道:“这些百济人还真是有两下子,一时还拿他们没办法了。”

    王国祥也有些郁闷,说道:“殿下,要不咱们进入他们的内河,那里人口稠密,他们能够躲到哪里去”

    刘仁轨说道:“不妥,他们的内河航道狭窄,万一咱们进去了,人家弄几条沉船堵住了航道,咱们想撤都撤不出来。”

    &



第四九十四章 大国脸面
    看到王宣策的态度,新罗的外交部官员有点为他担心。顶 点 x 23 u s

    新罗女王是个十分厉害的人物,她虽然是个女人,却能够将新罗治理的井井有条,在臣民们心目中威信很高。王玄策在大唐只不过是个5品的官员,竟然敢给女王殿下摔脸子,他难道不怕女王陛下因此而迁怒他只要女王殿下不理他,王宣策就完不不成他们唐朝人交给他的任务,他回去如何交代换成新罗的外交部官员就不敢这么干。

    新罗的外交部官员又劝说了王宣策几句,看着不管用,只好回去向女王陛下禀报。

    新罗的外交部官员走后,王玄策的随行人员也有些担心。他说道:“王大人,您来了这么久,人家新罗的女王都没有接见您,您也一直无法完成齐王殿下交给的任务。您这么做,万一触怒了新罗的女王,人家不来和您见面,如何完成齐王殿下的嘱托呢那不会耽误大事儿吗

    王玄策笑道:“你们呀,我跟你们说。算了,说了你们也不懂。你们只要记住一条,咱们是干什么的咱们是大唐的使臣,一言一行要代表大唐的威仪。

    我大唐国疆域万里,军队的人数比他们的百姓都多,小小的新罗竟敢慢待我,让我失去脸面,那就是让咱们大唐失去了脸面。这份尊严,我必须得找回来。”

    当天,新罗人没有任何动静。王宣策索性带着手下的官员们上街游玩,去品尝新罗的特色美食。他越来越觉得齐王殿下说的有道理,民以食为天。品尝美食是个很大的享受,吃饭不仅能够享受到色香味的美感,还能够缓解内心的焦虑,有助于冷静地思考。难怪王爷如此的聪明了,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一个“吃”字上。

    第二天一早,新罗国的宰相来了。

    王玄策仍然躺在床上,在头上搭了一块毛巾。宰相大人热情地问寒问暖,王玄策哼哼唧唧的应付了一通。新罗的宰相看到谈不出什么东西来,就掉头回去了。

    王宣策手下的官员们劝王玄策,说人家宰相大人都亲自来了,这个面子差不多了。王玄策不干,他说道:“新罗国的女王必须亲自来探望我,这才能够表达他们的诚意。接下来才能够和他们正式谈判。

    新罗国的王宫。

    新罗国宰相气冲冲地说道:“陛下,这个唐朝使臣,在唐朝只是个小小的5品官员,架子竟然如此之大,真是气死臣了。臣建议不要理睬他,干脆就让他回他们的唐朝去吧。”

    不少大臣们也都叫嚷着,将唐朝的使臣轰走。

    在新罗国的朝廷里,以宰相为首的文官们,原本一直都是温和派,以大将军为首的军方都很强硬。不过,今天他们的态度却调了个个。

    大将军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唐朝人的舰队实在是太强大了,原本比咱们新罗水师强大的百济人的水师,一战就被人家吃掉了一半。现在百济人的战船只敢龟缩到内河或者岛礁群中,他们所有的重要港口都已经被唐朝人占了,整个百济的海域也全部被封锁了。

    咱们的水师报告,他们见到了唐朝人的战舰,上面足足有九根桅杆,五层高的船楼,比咱们的王宫的宫殿还要高,上面安装了很多大型的武器,这样的战船,臣也不知道该如何对付。

    这些天来,唐朝人四处打击百济人,百济人损失惨重,放弃了沿海的所有的居住点。唐朝人已经登上了百济国的海岸,派出了骑兵部队四处袭击百济人,百济国损失惨重。

    臣听说,唐朝的使臣是来和咱们新罗谈判合作的,所谈的内容必然对我新罗国有利。唐朝的使臣虽然有些无理,然而事出有因。臣建议,女王陛下心胸宽阔,不必同唐朝使臣计较这些枝末细节。为了显示我女王陛下与唐朝人友好交往的诚意,对唐朝使臣的病情表示关切,亲自去探视他一番,也是一种美谈。”

    作为大将军,他实在是不愿意与唐朝这样的强敌交战。

    中午,王宣策等人吃饱了喝足了,回到了客舍,就看到新罗的外交部官员在那里等着自己。

    他说道:“唐使大人,我家女王陛下听说您病了,下午要来亲自探视您。



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将军的感慨
    高桥太郎在来见父亲高桥一木之前就已经有了主意。他说道:“父亲,儿臣跟唐朝人的舰队交过手,到现在也不知如何来对付他们。百济人水军的情况您也清楚,现在基本上被唐朝人消灭了。假如他们打过来,咱们的水军对他们恐怕也是束手无策。

    据儿臣所知,唐朝人这次组织东征军,目标就是咱们九州岛。百济人是咱们的盟友,唐朝人这次首先攻打百济,就是要先打掉咱们的盟友。下一个目标恐怕就是,不,一定就是咱们九州岛了。

    儿臣认为,要想避免九州岛遭受灭顶之灾,接受唐朝人的条件恐怕是唯一的选择,再说了九美子还在他们的手里。因此儿臣的意见是跟唐朝人谈判。”

    高桥一木问道:“既然唐朝人有着这么强大的战斗力,他们在打败百济人之后,完全有能力来攻打九州岛,他们为什么要跟咱们谈判呢”

    高桥太郎说道:“这件事,儿臣一时还想不明白,不过,其中必然有他的原因。儿臣认为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他们他们东征军的兵力并不多,打完百济人也会遭受相当的损失,暂时无力攻打咱们九州岛。第二个原因是他们内部有着他们自己的矛盾,不允许他们再继续攻打九州岛。至于到底是什么原因,儿臣一时无法得知。或许还有其他的原因。

    儿臣的建议是,儿臣亲自去和唐朝人谈判,探一探他们的虚实再说。

    儿臣认为,假如真的像九美子信上所说的那样,能够和唐朝人达成协议,借助唐朝人的力量,就可以战胜咱们的宿敌,恢复祖上的荣光。”

    高桥一木点点头说道:“你说的有道理,那你就亲自去一趟吧。如果你能够判断唐朝人的确对咱们没有恶意,就答应他们的条件。”

    “是,父亲,儿臣马上就动身去百济,和唐朝的亲王会谈。”

    “扬州”号。

1...140141142143144...3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