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孙小鹤的探灵日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孙致远

    是日晚,帝寝于端妃宫内。夜正深沉,十六名宫女,由杨金英所率,悄然踅近帝榻,先按其四肢,复以汗巾堵其嘴。恰其时,帝双目睁开,宫女惊吓之余,速抖绳索,勒于其颈,结而齐拽,帝目复闭,骤停扭动。正预逃匿,室外人声嘈杂,脚步急促,众宫女魂飞魄散,呆若木鸡,束手就擒。何故事泄中有一女,名张金莲,惊吓之余,逃而报信,故密谋所泄也。

    众人闻讯赶来,嘉靖帝救之及时,终免一死。十六名宫女,则一齐处以极刑。告密者张金莲亦未得赦免。嘉靖帝遭此九死一生之宫变,盖看破红尘矣,遂迁居万寿宫,不理政事,潜心于修道炼丹。

    这段话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嘉靖皇帝身体不行,没孩子,所以从民间找了很多少女,用她们特殊时期的血来炼药,结果宫女们苦不堪言,所以商量了一下之后,就造反了,嘉靖皇帝差点被她们给勒死,等皇帝缓过来之后,将宫女们全部处以极刑,而嘉靖自己则从此之后看破红尘,一心修道炼丹。

    这事儿放到现代来看确实荒唐至极,但是在古代,确实是普遍存在的。

    想想这些女人,我就觉得她们可悲,又觉得有些可怕,因为当一个人的思想产生畸形的时候,它所迸发出来的潜力和力量,几乎是无穷无尽的。

    上面说了这么多,都已经说明水银在古代的地位和重要性。

    可是我面前这里如果没猜错的话,估计整条山谷里都有大量的水银存在,这也是为什么千万年来整个山谷,就算长了草,也没有一棵树木,还有就是没有任何的蚊虫。

    但是如果真按照我推断的话,水银这种东西,在那个时代根本就是千金难得的。

    因为水银的制造工艺和原材料都非常的缺乏,尤其是古代开采极为困难,所以全部都为皇家所掌握,真正能流通到市面上来的,可以说少之又少。

    泰国在古代已经属于蛮荒之地,文化都没有传达过来,又怎么可能把水银这种贵重物品流通到这里呢,那个时候的泰国老百姓估计吃饭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谁有功夫制作出这么多水银来

    思绪至此,我的心里已经在悄然间浮现出了一个念头,那就是结合着前面的铜人,可以推断的是,最开始来到这里的人,一定是来自于秦朝。




173.始皇秘闻
    从宛如前面说过的的话里,我就已经听出来了,她们这个族里的规矩和思想都实在是太过陈旧,很多规矩简直都是非人的。

    我实在是无法想象,万一宛如被族里的那些女人给抓走了,将会面临着什么样的结局。

    思绪至此,我的心里开始有些更加焦急起来,找到绳索,系好了扣子,朝着铜人的顶上一抛,便直接拴住了铜人的脖子。

    伸手使劲拉拉,确定这个铜人倒不了之后,我双手紧握着绳子,开始一点点的向上攀爬,这个铜人大约有三米左右高,而那些文字就写在他的后背上,由于是小篆书写,又加上长时间的风雨侵蚀,所以很多字迹已经变得模糊了起来,只有爬到顶上仔细分辨才能够看得出来。

    秦朝的小篆字体和我们今天的汉字有着很大的差别,虽然有些字看起来差不多,但是也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所以读起来非常的晦涩,难懂。

    由此也可以见得,我们现在推行简体字是多么的重要,我实在是无法想象,像中国大陆这种经常要背课文抄课文的地方,如果全部都用繁体字的话,我们的孩子会有一个怎样的童年

    当然啦,这些和我现在遇到的问题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这铜人后背上的小篆字,写的是密密麻麻,令我看的并不真切,但是依旧可以看到始皇和秦这两个字。

    看见这小篆体上面的文字之后,我感觉到更加的震惊,要知道,秦始皇距离我们现在已经有将近2000多年的历史了。

    而且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虽然周游天下,却应该从来没有到过我们现在的这个地方,而且当时秦朝的影响力也根本就不可能波及到这么远的距离。

    在秦始皇死之后,没有几年,整个秦国便分崩离析了。

    所以有关于秦始皇的传说有很多,比如说他派遣徐福东渡日本,以及到处寻找神仙,以至于秦始皇死了之后,他陵墓里面的东西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但这些,似乎都和我们面前的这两尊铜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那些专业学风水和堪舆的风水师们,基本上都对秦始皇陵以及它的传说有一些了解。

    当然了,我们所说的这些了解和传说都是比较真实的。

    关于秦始皇陵埋藏在哪里现在通过科学手段已经探查了出来,那个位置确实是真的。

    但是秦始皇陵之所以没有开发和研究,是因为里面有很多的禁忌和机关。

    同时,无数的珍贵珠宝一旦暴露在空气之中,没有一个好的保护,很快就会被氧化。

    要知道,那些东西都已经2000多年了,没有一个成熟的技术,现在开采出来完全就是暴敛天物。

    更重要的是,始皇帝的陵墓里,埋藏着大量的水银!

    这大量的水银一直困扰着考古界的专家学者们,碍于秦始皇陵内成吨的大量水银,至今学者们难以探究隐藏在秦始皇陵内室的秘密。

    这也是为什么2000多年以来,无数的帝王陵寝遭到破坏,可是始皇帝的陵寝毅然不动。

    因为在古代,没有人敢去触碰,这些水一旦泄露出来,会对周围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

    没有人敢去触这个霉头。

    这两尊铜人身上的秘密,我是没有能力去揭开了,而且身上也没有什么能够将这些东西记录下来的工具,所以我只好从这一尊铜人的身上先爬下来,再一次来到另外一尊铜人的身上。

    两



174.始皇与清
    而巴蜀九成以上的丹砂,又都掌握在寡妇清的手中,所以秦始皇和寡妇清之间应该说是商业上的往来。

    但是这里面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不是历史上的当事人了解的肯定不多,而且由于年代实在是太过久远,更多的是一些传说罢了,我当时还看过两段野史上的记载。

    第一段记载是非常详细的记载了秦始皇是如何和巴清第一次相遇的。

    有一年,秦始皇周游完六国故地,回到骊山陵探查自己陵墓的修建。

    秦始皇一路走着,一双阴鸷的眼睛四处观看,不时指指点点,传达自己的最高指示,负责陵墓营造的大臣唯唯诺诺地应和着。

    秦始皇来到提炼水银的炉鼎前,看到工人们把丹砂倒进炉鼎里加热,水银从一个孔洞里流了出来。

    秦始皇问:“丹砂的供应不成问题吧”负责提炼水银的工头忙答:“一切正常。”

    听到公投的回答后,始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

    要知道,虽然始皇帝遍访仙山,但是也意识到如果找不到神仙自己,还有可能百年之后,终究会化作尘土,所以也希望能够修建一座盛大的陵墓,同时这座陵墓不能够被任何人盗掘。

    就在始皇巡视之时,一人飞身下马,跪倒在地,高喊:“巴郡发生暴乱,这里有一份800里的加急,还请陛下及时圣裁!”

    此人一边说话的功夫,同时将一份奏报双手捧起高高举过头顶。

    始皇旁边贴身宦官见状,急忙走上前来,将奏表接了过来,呈给秦始皇,秦始皇看到奏表之后,面色凝重,一时无语。

    原来是巴的枳县,一个叫清的女人家兵与巴郡郡守的官兵爆发了冲突。

    清是一个寡妇,她在丈夫死后,接管了偌大的家业。这是一个世代开采丹砂的家族,当时全国有两大丹砂出产地,一个是巴郡,一喝是南越。

    寡妇清掌控的就是整个巴郡地区丹砂的开采权,为了保证庞大的丹砂开采产业顺利进行,清还豢养了一支数千人的家兵。

    秦始皇的陵墓中大量使用着由丹砂提炼的水银,目的不仅是营造恢弘的气象,其水银的流向就是一副大秦帝国的疆域图;更有保尸以求死而复生的意愿,另外利用水银的有毒气体也可以防止盗墓贼的侵犯。

    而丹砂的产地,以巴郡离皇陵的建造地骊山最近,所以清也就成了秦始皇陵所需丹砂最主要的提供者。

    现在清的家兵与秦始皇的官兵发生了冲突,起因就是缘于丹砂,负责收购丹砂的郡守认为丹砂的杂质太多,要求扣除斤两;清的工头认为,这样低廉的销售价格已经基本不获利了,而且杂质并没有超过原来议定的标准。双方争执不下,最后发生了武力冲突,各有死伤。

    按照惯例,像这样胆敢与官军对抗的私人武装一律格杀勿论。但是巴郡郡守感觉皇上与清的关系微妙,不知如何处理这件事为好,于是便赶紧写了一个奏折请皇上圣裁。

    奏报传阅后,秦始皇问身边的随行大臣:“众卿以为当如何处置”

    对于这个问题,朝中的大臣们也分成了两派。

    一些始皇帝贴身的武将认为,这件事情已经触动到了大秦皇帝的权威,所以必须予以剿灭,同时也可以趁这个机会将寡妇清的家财以及影响力,全部都纳为己用。

    寡妇清对于大秦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作为一个巴蜀的商人,她不光是在



175.求丹
    这天,寡妇清正在丹砂开采现场指导工作,只见她身着红似丹砂的大襟窄袖的连身长衣,腰间系一条碧色丝带,虽然已是半老徐娘,却依旧是清丽挺秀,尤其是那双凤眼,格外炯炯有神,透出精明干练之光,令人望上一眼,便印象深刻,心生爱慕之情。

    这时她的贴身侍女说:“清姐,有一位富商要见你。”说着用手一指,清转眼看去,只见一个40多岁的人站在那里,神形冷峻,气宇轩昂,一看便是人中龙凤,富有帝王之相。

    清看上一眼,便知道此人的身份绝不简单,所以赶紧走上前去,开口问道:“这位贵人,不知找我有何贵干”

    富商淡淡一笑,回道:“我有一笔买卖想跟你谈谈。”

    他这一开口也是中气十足,语气中满是睥睨一切的气势。

    “好啊,此地不是讲话之所,还是进屋说吧。”,寡妇清一边,一边说着做出一个请的手势,向一旁走去。

    来到临时的工房,清开门见山。说道:“不知兄台找我谈什么生意”富商问:“最近炼丹吗”清答:“每天都在炼。”富商急问:“可使人长生的仙丹”清答:“想得长生不老的仙丹,那得夺天地的造化,是可遇不可求的。不过保命延寿、安神调息的丹药倒是所得不少。当然,长生不老的仙丹也许已经炼成了,只是因为混杂在其他的仙丹中,没有被发现罢了。”富商说:“你最近三个月的丹药我全收购了,未来的丹药,每次出炉拣成色最好的七七四十九颗,我都要了。”

    清一听,不禁吸了一口凉气,没想到来人如此财大气粗,于是急忙说道:“这么大的买卖,我们立个凭据吧。”富商不语,拿出一面玉牌递给清。

    清接过一看,大惊失色,立即跪倒:“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草民有眼无珠,还请陛下恕罪。”秦始皇让她起来,但是清跪着不动,诚惶诚恐道:“草民约束下人无方,与皇军发生冲突,罪该万死!”

    “夫人以为我是来兴师问罪的吗”秦始皇说,“那你是多虑了,其实你不必为此事挂怀,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不用再提。朕此次微服出行,是真心来求丹药的。”

    原来,寡妇清在秦始皇眼里并不是一个女商人那么简单。秦始皇一直梦求长生,“长生不老药”是他梦寐以求之物。丹砂与水银在当时的代名词就是“不死药”。

    而这种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的主要产地在巴郡东南一带,正是峡江所在地,此处的巫山是神话中的神山——灵山,这里巫风盛行,是“灵山十巫”的飞升处。

    寡妇清生活在这样一个地方,巫师的力量离不开丹砂,而她又是被看作“长生不老药”的头号掌控者,在秦始皇眼里,清就是远古巫师的传人,是一个懂得神仙方术的女巫,拥有最多“不死药”的清,是峡江地区最权威的巫师。

    丹砂除了用作书写、绘画和化妆的颜料外,还用于医药或提炼水银。由于天然水银很少,当时水银的主要获取途径就是用丹砂提炼。开采丹砂之所以成为暴利行业,还与当时的人非常相信神仙方术有关。

    古人认为,红色能通神升天,所以往往死后在墓中撒



176. 熏香
    可是几十年过去了,后来药还没有练成,秦始皇就驾崩了,清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就在始皇帝的陵墓中摆设了水银阵,使秦始皇的棺椁漂浮在水银海的中央,此阵不但可以保秦始皇尸身不腐不灭,更可让秦始皇超脱轮回,羽化成仙。后来传闻清被秦二世胡亥所害,也留在秦陵之中做了陪葬。

    在这两个版本的故事中,清的结局也不一样,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在人们的故事中,清有两个结局,第一个是寿终正寝,受到皇室的追捧。

    第二个则是受到了秦二世的迫害,但两个结局却都说明,清的遗体和她这辈子应该都只应该出现在秦朝的疆域之中。

    可是这两尊铜人所记载的,虽然我看不懂是什么意思,但也说明清的影响力,或者说她本人一定到过我面前的这个地方。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么便会和前面的推论相悖。

    而且后面的这个答案,似乎更有一种石破天惊的意思,如果青真的到过这个地方,并且影响过这里,就说明当时的秦国一定发生了巨大的阴谋,导致清不得不出走。

    可是那场阴谋究竟会是什么

    此刻太阳已经渐渐的升了起来,这个时候必须要及时返回了,否则被人发现的话,会有极大的影响,如果一旦被那些神物们看见我的行踪,被她们抓起来,我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到时候还会连累宛如,这是我最不想去面对的事情和结果。

    就在我独自思索着下一步该如何行进之时,离间忽然嗅到了一阵淡淡的熏香,这股熏香的味道,有点类似于庙宇传出来的香气。

    要知道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完全是荒郊野外,举目四顾,除了茂密的丛林之外,根本看不见其他的东西。

    所以在这个地方能够闻到这股香味,简直是一件令人无法理解的事情。

    而且由此也可以推断,我周围肯定是有什么其他未知的东西存在。

    既然已经到这里了,就必须搞清楚所有问题的关键,否则出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我面前虽然有一些问题,看似已经得到了答案,但迷雾反而更加加深了。

    既然这里有庙宇,就说明是有人烟的,那更应该去一探究竟。

    只有搞清楚这些事情的前后因果,才能够彻底理清所有的脉络。

    绪至此,我只好修改了自己原本的决定。

    原本是打算就此回去和宛如说一下这里的情况,回头有机会带她一起来到这里,看看能不能找到一条出路。

    对于从这条路出去,我还是有一些信心的,如果是一些奇门遁甲的阵法,我应该也可以稍微破解一下,至于水银和其他有毒物质造成的神经错乱,我们也可以用一些艾草以及其他的解毒药混合在一起,挡住自己的口鼻。
1...170171172173174...3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