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蜜语心言
对方的身形消瘦了很多,看的方晶耀有一些心疼,说实话对于方妙真惹出的祸方晶耀虽然生气,但也只是气方妙真的手段不行,套路别人竟然能被别人给反套路了去。
而对于方妙真的卑鄙手段,方晶耀不但没生气,甚至是有些欣赏的,她对自己大女儿方妙晴和她外祖母如出一辙的诚信经商做法其实是不屑一顾的。
方晶耀自己的起家靠的就不是循规蹈矩,而是剑走偏锋,而方晶耀对此也是十分自得的,自认为自己手段高超,要不然岂会有方家如今的方半城之名。
所以对于方妙真的所作所为,恼怒之余,方晶耀也有一种生女肖母的欣慰感觉,此刻看到柳溪这消瘦又隐忍哭泣的样子,方晶耀不由得心软了。
就在方晶耀想要开口安慰一下柳溪,而柳溪也摆好了姿态。
他就等着方晶耀开口就顺势诉苦撒娇来一波苦肉计,挽回方晶耀的心,谁知道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极大的敲门声。
突然响起的敲门声吓的屋子里的两个人心下同时一跳,不但打断了方晶耀即将出口的安抚,也让准备好了施展苦肉计的柳溪身形一僵。
柳溪心下暗恨敲门的
第1512章 女尊 16
而且方家靠着这五百万两银子,已经搭上了一个更厉害的靠山,方家就是靠着这个靠山,几次从亓官双双的手下死里逃生。
后来还是方妙晴把银矿的事情告诉了亓官双双,官府挖开废弃的银矿,发现了里面埋着的几百个被方家买去挖矿之人的尸骨。
这辈子银矿才刚刚被方家发现,方妙晴还不知道方家有这个银矿,亓官双双直接把这银矿的事情告诉了方妙晴,让方妙晴用来和蕴城知府做交易。
如此也算是亓官双双做一回好事了,至少那银矿里面的几百个挖矿的人不用死了。
方晶耀自从发现银矿的事情之后,就知道自家这次是倒定了,她倒也果决,立刻就命令管家带人去收拾细软,准备跑路。
方晶耀也是够冷血,她这次跑路只通知了方妙真和柳溪,还有管家以及两个心腹,把大女儿方妙晴完全瞒在鼓里的扔在了家里。
出了如此大事,方妙晴留在这里肯定会被官府给抓起来,方晶耀这明显是要把方妙晴当作弃子用来拖延官府的时间。
方晶耀跑的急,随身就带了金锭银锭和值钱的细软,剩下的东西一概没拿,连马车都没用,所有人骑马,出了蕴城直奔边关而去。
方晶耀想的很明白,她私自开采银矿,这是仅次于造反的大罪,本朝肯定是容不下她了,不如逃到别国去,只要有钱财傍身,她早晚还可以东山再起。
城墙之上,亓官双双和方妙晴并肩而立,一起看着方晶耀一行人策马飞奔的背影,方妙晴脸上的表情似哭似悲,却无泪可留。
她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会很绝情,却从没有想过,她竟然会这么绝情的对她,当真是一点点的母女亲情都不念。
亓官双双握着折扇,在掌心一下下的敲打着,看了看边上要哭不哭的方妙晴,嘴角勾起一抹略带嘲讽的笑,忍不住摇了摇头。
“你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就为了和知府大人换来了一个睁一眼闭一眼的放她们私逃的决定,如今看她如此绝情,你可后悔了吗”
方妙晴闭了闭眼,深深的吸了口气,声音也是无比的悲哀:“我知道你看不起我优柔寡断,明明心里恨不得杀了她,最后还如此心慈手软。
可是,她毕竟是我的母亲,我总不能真的亲手逼死她,不过你放心,我没有打算放过她,我已经在前面安排了人,她身上的钱财我都会收回。
既然她是因为我的父亲而获得了富足的生活,如今父亲离开了,她也该过回她该有的日子了。
没有银子,还要面对官府的追捕,她们的日子不会好过,这世上,不是死亡才是最痛苦的,活着有的时候,更加的生不如死。”
亓官双双轻笑了一声,手中的折扇转了几个圈,无所谓的道:“行吧,反正被辜负的是你,你要放她一马,我也不好说什么。”
“亓官家主,谢谢你。”方妙晴突然回头看着亓官双双,十分郑重的到了一声谢,并且还郑重的向着她施了一礼。
亓官双双看着方妙晴突然的郑重,收了嘴角的笑容,半晌才再度勾起嘴角轻笑道:“我把方家弄的分崩离析,让你的大好家业落了空,你谢我什么”
方妙晴面色严肃道:“好女儿志在四方,就算没了方家的家业,我也能自己打拼出一片家业来,我并不介意方家的财产是否能被我继承。
我要谢你让我知道父亲的死因,谢你让我看明白母亲的绝情,谢你让疼爱我的外祖母不用被我母亲继续吸血。
&nb
第1513章 女尊 17
在躲躲藏藏徒步逃了几日之后,吃不了苦头又受不了罪的方晶耀和方妙真再也忍受不了这种艰苦的生活了。
这两个人一合计,竟然把柳溪这个虽然已经上了些年纪,却还是姿色绝佳的人给买入了青楼之中。
别说,凭借着柳溪的美貌风情,还正经卖了不少银子出去,方晶耀和方妙真就靠着买自己正君|亲爹的银子,买了两头毛驴继续往边关跑。
一个是曾经不惜害死原配也要娶自己的妻主,一个是自己的亲生女儿,结果竟然联合把自己送入火坑!
柳溪从没有想过他竟然会被如此对待,如果说方晶耀这么对他柳溪还不算意外,这么多年相处,他早看穿方晶耀是什么人了,那就是个不能依靠的。
可是自己全心全意对待的女儿也如此对他,这才是让柳溪绝望的根本原因,他在被送入青楼的当天就受不了这个打击,整个人都有些疯癫了。
可惜他就算痛不欲生也没那个胆量寻死,曾经发疯的柳溪也想过一头碰死了求个解脱,结果却在最后关头心生胆怯放松了力道。
结果自杀不成,反倒惹怒了鸨公,被用青楼特有的阴狠手段收拾的十分凄惨,要不是看柳溪貌美,鸨公说不定得打死了他。
最后柳溪受不了折磨还是屈服了,他享受了半辈子的好日子,临了却被自己的妻主女儿一切抛弃,落得个在青楼里了此残生的下场。
本来方妙晴还在想怎么处理柳溪这个人,她对自己的母亲无法下手,但对柳溪却不会心慈手软。
不过在得知柳溪在青楼里的生活之后,方妙晴左思右想还是放弃了继续做什么,只是让人盯着,决不允许柳溪被人赎身,然后就不再关注柳溪了。
方妙晴现在更重要的是要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万幸她有一个好外祖母,处处帮扶她,不用真的白手起家那么困难。
至于柳溪,就好像之前方妙晴对亓官双双说过的那句话一样,谁说死亡就是最好的惩罚,有的时候,没有希望的活着比死了更可怕。
另一边,知道方晶耀和方妙真的下场之后,亓官双双也同样不再关注这两个人了,前世今生方家都被她弄破产,报仇两次足够了。
亓官双双最近在大量的收购粮食,她这么做当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之后的灾荒做准备。
亓官双双记得再过三个月,蕴城周围两省同时大旱,无数农人陷入了颗粒无收的绝境中。
上辈子的这个时候,亓官双双还是个纨绔,加上刚刚丧父丧母没多久,也没心思想别的,就只是花钱捐了个粥铺就算了。
而这辈子,早已知道这件事的亓官双双想要尽自己的力量,为这些受灾了的百姓们做些什么。
犹记得上辈子大旱发生之后,百姓们没有粮食,日子一开始就过的十分艰难,因为前一年也是干旱。
虽然没有旱的颗粒无收,却也是勉强维持温饱,很多地方都需要官府开仓赈灾才熬过去的。
就算如此,一场小旱灾加上今年的种子钱,也耗光了百姓们的大半积蓄。
今年的旱灾发生后,朝廷虽然减免了赋税,可赈灾的粮食却需要从更远的地方调来。
因为前一年的干旱,周围府库本就不多的应灾粮食早已经耗光,接连的干旱导致新的粮食还没有存储进去。
如此情况
第1514章 女尊 18
皇帝对此十分的恼火,她觉得自己是被这几个老臣给驳了面子。
皇上有心不理几个老臣的诉求,可惜这几位老臣地位不同其他,在朝中影响力极大,皇上也不能真的由着自己的性子一点面子都不给。
可要让皇帝服软向臣子低头,那她是万万不肯的,两边都不肯低头,一时间皇帝和她的几个老臣就这样僵持不下起来。
只是总是这么僵持着也不是个事,老臣们长时间逼迫皇帝是大不敬。
而皇帝长时间晾着老臣是不体恤臣下不重视人才,会失去人心,虽然这皇帝其实也没什么人心可失去了。
就在这种僵持不下的场面让皇帝着急到头疼的时候,林贵君又来给皇帝出主意了。
然后皇上竟然听了自己宠爱的林贵君的法子,派人去即将发生干旱的地区下旨,说钦天监测算出此地将有大旱,让百姓们自己预防。
如此处理办法,简直就是不负责任至极,当场气的两个老臣辞官告老。
而百姓们听到这样一个无厘头的圣旨,除了一头雾水之外,并没有什么其他的反应。
钦天监是个冷僻的官职,离着百姓们太远了,有好多百姓甚至都不知道所谓的钦天监是什么,至于干旱,同样并没有太多人相信。
百姓们的心里都是趋利避害的,她们虽然惧怕皇权,皇上要说的是别的老百姓绝不敢有任何反对。
可是这干旱不干旱的是老天爷说了算的,皇上再厉害也管不到这里啊,更不要说皇帝还是听什么钦天监说的,就更让百姓们本能的抵触了。
老百姓都觉得,头一年都旱过了,今年怎么也该不旱了,而少有几个相信了的百姓也没有什么办法,天要旱,她们身为一介凡人能怎么样,只能是烧香拜佛,求老天爷赏饭吃,别在旱了。
就这样,此地将有大旱的事情人尽皆知,可惜没有一个人当真。
如今亓官双双一开始屯粮,大家就想起了那个关于钦天监测算出本地将有大旱的圣旨。
对于这个圣旨,相信大旱的人真的几乎没有,因为皇上不喜欢钦天监,本朝钦天监十分的低调,他们测算的东西准不准,没有人知道。
而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又然给她们本能的只接受好的,否认坏的,所以大旱这件事,已经被默认是一个笑话了,特别是这几日的雨水特别好。
看亓官双双源源不断的往回卖粮,已经有不少人觉得亓官双双傻了。
只觉得亓官双双到底是年轻,以往做生意手段再厉害也还是有些稚嫩的。
她竟然相信了钦天监说此地会有大旱的话,这是打算趁着旱灾发一笔就不怕粮食砸手里!
有不少人看亓官双双忙着屯粮的举动在哪里说风凉话,嘲讽亓官双双想发财想疯了,肯定得赔,亓宫双双对此完全当耳旁风,根本不往心里去。
她可是知道的,这次大旱之后,虽然几位遭灾地区的官员都立刻把灾情上报朝廷了,可惜朝廷的决定却迟迟没能下达。
按理说赈灾这种事本来是十万火急,一刻也耽搁不得的大事,可惜到了皇帝的宠臣和林贵君面前就成了皮球,今天推明天踢的,迟迟不能解决。
好不容易商量好,等皇帝下了命令时间都过去一个多月了,更不要说开始办事之后各路官员们还要层层克扣好处。
到最后只是一个简单的调取赈灾粮,却生生拖到百姓都易子而食了才办妥。
本朝皇帝如此昏庸,可是祸害活千
第1515章 女尊 19 四千字
在滴水不落造成的干旱进行到了第一个月的时候,水井接连干枯,因为抢夺水源而爆发的争斗开始频频出现。
人们抢夺的不在是浇地的水,因为地里的庄家早已经干枯死绝,大地裂开了一条条纵横的沟壑,像是年老农人脸上绝望的褶皱。
这个时候的老百姓们手里还有一些余粮,不过也不多了,因为秋收的时间即将到了。
因为前年的小旱灾,百姓们手里本来就没有多少余粮了,存下的粮食都是可丁可卯的算计着熬到秋收之后的。
甚至有很多人家都已经把米糠野菜掺进粮食里一起吃,才将将能熬到秋收。
最近这几年皇上盖行宫,修皇陵,苛捐杂税过多,百姓们本就攒不下钱。
大家都等着今年的收成能好,这样熬过秋收就有粮食吃了,谁知道老天爷如此不开脸,竟然接着干旱,如今颗粒无收,眼看着就要饿死人了。
更不要说干旱的时候,树木都成片枯死,野菜更是早已经绝迹了,山中常见的野物也都逃走了,河水里面的鱼也早就被人给捞空了。
实在没有办法从外面弄吃的了,百姓们不得不把家里积攒的家底钱拿出来,准备去买粮,希望能够抗过去。
百姓们的心情都很沉重,饥荒年月涨粮价,经历过灾年的都知道,就是没经历过的,也都听家中经历过的老人说过灾年的粮商有多无良。
她们现在只希望这些粮商不要太黑心,别把粮价涨的太狠了,不然可就真没活路了。
谁知道怀着这种消极的想法去粮铺卖粮的百姓却意外的发现,这粮铺卖的粮价钱竟然极低。
应该说价钱低的出乎意料,比丰年的粮食还便宜,虽然看得出都是些陈粮,可是这粮食干净,不掺沙子,都是好粮。
就是每个粮铺里都有好几个账房和伙计守着,来买的人必须拿上户籍,排队买粮,每个人半个月之内只准买十斤粮食。
十斤米都用来熬粥,完全可以把一个人养活半个月饿不死,还不用太挨饿。
当然也有没这么多规矩的粮铺,只是那些粮铺里的粮食简直就是天价,她们倾家荡产都买不上几斗米。
百姓们也都不是傻子,这一看就是有大户人家发善心,可怜她们呢,一个个的都疯跑回家拿户籍,然后回来乖乖排队。
偶尔有人买完粮食想要不守规矩重复去买,可惜粮铺门外站的一排伙计不是眼瞎的,谁来过一次都认得。
就是这个伙计不认得其他人也认得,一旦被发现想要重复卖米,就会被罚少买一斤粮食。
少买一斤粮食饿不死人,可是肯定会挨饿,而且其她人发现了想要不守规矩多买米的人也都会愤怒指责。
人家粮铺好心,愿意便宜卖米接济她们,可是粮铺里的米也是有数的,这个人多买了,万一粮食数量不够其她人可不是就买不着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