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快穿之炮灰的开挂人生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蜜语心言

    尹双双专门去这些安顿百姓的地方走了一圈,安抚百姓,她知府的身份,果然让百姓们安心了很多。

    安抚过百姓之后,尹双双并没有回府衙,而是直接去了堤坝处,她要亲自镇守在堤坝上,带着人一起加固堤坝。

    尹双双身为知府,如果能在防水的第一线,这对提升士气是有着极大的作用的,不过让尹双双意外的是,她到堤坝的时候,发现潘玺藩和吕




第1194章 女相 133
    这时候淋雨,正常人到是无所谓,现在是夏日,就是下着大雨也并不太冷,衣服湿了有姜汤顶着不会着凉。

    但尹双双就不行了,她衣服一湿透,就觉得冷风都刮进了骨头缝里,冷的她全身打颤。

    换了一身干爽的衣服,又喝了一碗热姜汤,这才觉得缓过来了很多,身上也没有那么寒冷了。

    之后的几天,尹双双一直坚持守在堤坝上,大雨倾盆而下,如今的水位已经高到了淹没之前堤坝的程度,索性堤坝已经加高了一截,目前还能抵挡。

    之前开挖的引水渠也起了作用,这水虽然上涨,但有那个巨大的湖连着不停蓄水,到是让堤坝抵抗住了大水的冲击。

    尹双双眼看着蓄水量越来越多,就不准人去大湖那边了,怕出点什么意外,又过了两日之后,大湖的位置传来了一声巨大的声响。

    那是河水奔腾的声音,响的震耳欲聋,离着很远都听的清清楚楚,因为尹双双严令人不准靠近大湖的位置,没有人知道那里到底怎么样了。

    但是好在天上的雨开始转小了,不过半日时间就停了雨,雨停之后,尹双双第一时间就是赶去大湖的地方查看。

    原本还没有水的大湖现在已经蓄满了水,两边也与京运河连结在了一起,湖面广阔而又平静,一阵清风拂过,平静的水面荡起层层涟漪。

    因为这次有了大湖的原因,青阳河的水位虽然高涨,却并没有如同以往每次青阳河发大水一样泛滥出来。

    而最大的好处还是有了这大湖作为缓冲,日后的青阳河水也可以通过这里源源不断的进入京运河,减轻了青阳河再次发大水后堤坝的压力。

    雨停了,百姓们也都开始返回自己的家中,这些百姓的土地虽然没被大水冲刷,但是连绵大雨之下,也和被大水冲了没什么差别了。

    地里庄家早就被风雨打压损坏的不剩什么,一时间百姓们都有些愁云惨淡。

    到了这个时候,百姓们也只能抓紧补种一些蔬菜了,只是菜不能当粮食,还是需要官府开仓放粮,减免赋税。

    尹双双又琢磨了几样酱菜方子,想着到时候教导这些百姓们制作酱菜,在把这酱菜包装宣传成青阳府的特产,总是能帮百姓度过难关的。

    想完了灾民的事情,尹双双又开始盘算着大湖有了,接下来就是建造码头,还要盖上客栈酒楼。

    顺便还要在沿着湖的位置弄个青阳府特产一条街,往来的商人歇脚的时候就可以顺便逛一逛,消费消费。

    还有这堤坝问题,太矮了,而且很多水泥使用少的地方已经出现裂隙,如果不修补,下一次大水肯定顶不住。

    必须请皇上再批一批水泥下来,把这堤坝全面加高加固,这样就是青阳县再有更大的水也不怕了。

    如今家家户户的还有些余粮在手,百姓虽然日子不好过,但是也不算太绝望,主要是尹双双安排的十分及时妥善。

    尹双双的做法让百姓们感觉到官府会帮他们安排好一切,他们只要听官府的安排就万事无忧了,等到尹双双开了粮仓,百姓的心都彻底安了下来。

    大水的事情过去,百姓安抚好了,强撑着处理完所有公务,被应长安和珩樾联手千防万防的尹双双还是不出意外的病倒了。

    躺在床上高烧不退,全身上下都发烧烧的酸痛无比,迷迷糊糊,满脑袋浆糊的病的不知今夕何夕。

    气的应长安一边给尹双双诊脉,一边数落她:“你说你这是不是叫不听医者言,吃亏在



第1195章 女相 134
    弘扬府,大雨过后满地泥泞,府城的外面围着大量衣衫破烂的百姓,都是遭灾之后,没有被妥善安置的百姓。

    大水突然而至,田地冲毁,房屋倒塌,如此灾难官府却没有派人来救援百姓分毫,当百姓们拖家带口来到府城求生的时候,又被狠心拦阻在城外。

    百姓们没有吃的,就挖草根啃树皮,明明只是一场不算太大的水灾,却弄的好像多年饥荒一样,看着让人心酸。

    好在弘扬府内也有些心有怜悯的富豪人家,偶尔会来开个粥棚施粥赠饭,让这些百姓好歹不会真饿死了,而真正该管事的官府却什么动静都没有。

    一个老者被几个年轻的男人包围着,其中一个男人手中端着一个破了口的碗,里面盛着半碗热粥。

    “族长,你喝点粥吧,如果再不吃东西,您这身体就要扛不住了呀。”男人的眼睛里,充满着焦急的神色。

    被喊族长的老者摇了摇头,眼中带着浓厚的绝望之色:“我不喝,把这粥给几个小的喝了吧,好歹坚持着活下去。

    我这一把老骨头活了这么久,什么都看过了,也够本了,如今除了拖累你们什么用也没有,不如就死了省事,省的拖累人。”

    周围几个男人的眼泪都下来了,七嘴八舌的劝道:“族长您别这么说,不管怎么样也不能让您饿死啊。”

    “族长您可不能死,您就是我们的主心骨,可不能出事啊族长,我们正值壮年,饿几顿没事的。”

    族长摇了摇头,下定了决心不吃这白粥,要饿死自己,不给人添麻烦,旁边的人自然不能答应。

    “这有几个馒头,你们拿去分分吧,老丈也别寻死了,你这些后辈子孙都是孝顺孩子,你这样不是让他们难过吗。”

    那族长和围着他劝的男人们一抬头,就看到一个穿着家丁衣服,长相憨厚的年轻男人拿着一包馒头站在他们旁边。

    这几人都认识家丁身上的衣服,是一位时常来给人施粥的富户人家的家中下人,几个男人立刻感激的接过那家丁打扮男人手中的馒头。

    “谢谢,谢谢这位大善人,您日后一定一生顺随福禄安康。”拿过馒头的男人连连感谢,然后迫不及待的打开纸包,拿出个馒头递给族长。

    之后男人又把馒头给周围的人都分了下去,还招呼了几个女人和孩子过来一起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这饥荒的时候,周围都是饿的眼睛发绿的人,吃的到了手里立刻就要吃到肚子里去,否则就会被人给抢走。

    最后那半碗粥到底还是被族长喝了下去,谁不贪生呢,之前求死也不过是不想连累后辈,如今有了吃的,不用担心饿死了,族长自然也就不想死了。

    那个给了他们馒头的家丁还没有走,而是顺势坐在了他们的身边,看着他们吃完了就和他们攀谈闲聊起来。

    因为对这些给他们时不时送吃的家丁和他们的主家都有好感,族长和他的这些后辈们倒是不讨厌这个家丁,就一起搭话闲聊起来。

    闲聊了一阵,可能是熟悉了的原因,那家丁又有些自来熟,就压低了声音,和他们说起了自己知道的一个隐秘消息。

    “我跟你们说,你们一直都以为自己遭灾了,是皇上不肯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吧其实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

    这家丁的一句话可把族长和他身边的人的注意力给吸引住了,其中一个男人还忍不住愤愤的接了一句。

    &n



第1196章 女相 135
    家丁的话内容实在是太惊人了,那族长和听家丁闲话的男人们都被惊傻了,什么,皇帝派来的救济粮竟然被弘扬府的知府给扣下了!

    如果说之前的话他们不停质疑,那这家丁的这句话几乎是一瞬间就被这些人给接受了。

    之所以如此,不过是因为他们已经被饥饿逼的快疯了,这个时候,一批皇帝派来的赈灾粮简直就是雪中送炭,是脱离苦海的希望。

    他们不是相信了家丁,而是相信了希望,想要相信这个希望。

    现在这希望被拦截了,一瞬间愤怒点燃了他们的理智,那是他们的救命粮,怎么能被拦截住!

    那家丁看着族长摇头感叹道:“说来也是无奈啊,皇上本来是要让咱们弘扬府的知府开仓放粮的,可惜知府说咱们这去年收成不好,没有余粮。

    皇上这才无奈从青阳府抽调粮食,没想到还是送不到你们手里,说句不怕老丈您恼的话,我可是万分庆幸我是跟着我家老爷的,不用为口饭吃发愁。

    话说回来了,这要是我遭遇了这样的事,那我宁和大家伙一起冲过去把粮食抢回来。

    就算日后官服不容,也能先把命活下来,总好过被那黑心官扣着我们的救命粮,生生饿死的好,死也要做个饱死鬼不是。

    更何况那些粮食本来就是皇上给你们的,就是抢了也只是拿回自己的粮食,皇上要是知道了应该也不会怪罪。”

    那家丁说完这句话之后就走了,可那族长和他的后辈们却没有注意到,他们现在满心却只有一句话,皇上派人送来了救命的粮,可是被黑心官扣了!

    哪有那一句与其饿死,不如把粮食抢了,反正这粮食是皇上给他们的粮食,就是抢了也是拿回自己的粮食,皇上不会怪罪的。

    抢了吧!那知府本来就不是个好东西,他们去年的收成可是很好,那一家家被收上去的谷子都要堆成山了,怎么粮仓里就没粮了,他们可不信。

    与这家丁一样的话,在灾民中四处传遍,很快就被所有灾民知道了,一时间人心浮动,灾民们的气氛变的诡异而又蠢蠢欲动。

    ……………………

    弘扬府府衙,知府和通判同知三人真聚在一起饮酒作乐,大厅中管弦丝竹之声不绝于耳,十来个穿着暴露十分诱惑的美丽女子正在翩翩起舞。

    知府是个肥头大耳的男人,看着就脑满肠肥的,这会儿他的怀里搂着个美娇娘,举着酒杯美滋滋的喝着酒,看着歌舞。

    通判和同知的怀里也都搂着女子,这俩人已经喝的不少了,脸上都是一片赤红,眼神迷离的歪在椅子上,被怀里的女人服侍着吃东西。

    知府今天特别高兴,因为皇帝竟然人派来了两次赈灾粮,本来还以为这第二次的赈灾粮是到不了手了,因为他听说来的人是皇帝那边的官。

    没想到这来的官员竟然是个聪明人,到了地方自己就把粮食送到他跟前来了,说是给他的好处,想要以此求一个晋升之路。

    本来知府是看不上这样的小官的,但是谁让这官是皇帝那边的人呢,这让他有种打脸了皇帝的暗爽感觉。

    因此知府十分痛快的收下了粮食,还好好的表达了一番对对方识时务的赞赏,然后看着对方千恩万谢的走了。

    心中痛快的知府回到府衙之后,就拉着同出一个世家的通判和同知一起饮酒作乐,开心一下。

    结果正开心着,一个下人慌乱的闯了进来,因为跑的太急又太慌乱,脚下一个打滑还摔了一跤,撞翻了一边摆



第1197章女相 136
    这件事的后续是皇上治罪弘扬府包括知府在内的大小官员为结束。

    当确定压迫自己的知府和好几个县令都被皇帝给治罪了,百姓们才真的相信,皇上的确是心中有他们的,之前只是被世家官员蒙蔽了。

    百姓是容易蛊惑也容易洗脑的,特别是生活的很苦的时候就更容易被洗脑。

    因为他们相信皇帝信的不是皇帝本身,而是相信自己心中的希望,人总是喜欢逃避又趋利避害的。

    弘扬府的百姓日子好过了,朝堂上却是风起云涌,虽然弘扬府知府一系被铲除,因为皇帝抓住了把柄世家无力回天。

    但是世家也是不愿意认输的,他们抓住了另一个把柄不放,弘扬府百姓强行抢夺粮食。

    朝堂之上,世家官员集体弹劾弘扬府百姓造反一事,坚持要把出兵把造反的刁民抓起来处置。

    皇上对此态度就是不置可否,无论世家官员怎么叫嚣,就是不理不睬的,奏折也都是一个态度,留中不发。

    皇上这种好像示弱一样的表现让那些世家官员自以为能威逼皇帝,在朝堂上蹦跶的更欢了。

    朝堂上这一场风波太大,又迟迟不能解决,外面就开始有了风言风语,都说皇上如今的情况要不好,弘扬府的百姓很可能要被清理了。

    这个消息在皇帝的刻意扩散之下,很快就传遍了全国,传到了弘扬府的百姓们耳中,这个消息,让无数百姓为之提心吊胆,并且关注无比。

    原因也简单,因为这样的事情,太贴近他们自己的生活了,洪水,旱灾,颗粒无收的年月,人这一辈子谁不得碰上几回。

    这是他们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事情,如果到时候他们也遇到了一个昏官,在得知皇帝送来的救命粮被贪官扣下,为求一条活路他们未必不会做出弘扬府百姓们所做的事。

    唇亡齿寒,太过贴近自己的生活,这种代入感让所有百姓无比关注这件事的结果,他们都在等,等皇帝的态度,等一个结果。

    世家也在逼迫,在等,等皇帝服软,等皇帝认输,世家不蠢,他们也知道皇帝借助弘扬府的事情,已经得到了大批民心。

    世家自然是不能让皇上得到民心的,那对世家是个威胁,所以只要皇上妥协了,抓了弘扬府那些抢夺粮食的百姓,皇上如今的好名声就全完了。

    有了民心的皇帝无疑会更进一步挤压世家的生存空间,变得愈发的棘手,而没有民心的皇帝就好对抗的多了。

    在世家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已经开始剑拔弩张,弘扬府的百姓也都开始提心吊胆的想着要不要先跑山上去当土匪避祸的时候,皇上终于给出了回应。

    皇上给出了一个让所有世家都觉得不可思议的回应,他下了罪己诏!而且声势浩大,将罪己诏四处张贴,务必要让所有百姓知道。

    皇上在罪己诏中直言自己任用官员不当,两次派发赈灾粮都没能送到百姓手中,以至于逼的百姓不得不行偏激之事。

    几位世家重臣聚集在一起,正商讨着要如何进一步逼迫皇帝就范,就听到了这个消息,有几人当场就摔了手中的杯子。

    其中一个头发花白,年过半百的老者一拍桌子,恨恨道:“完了,当真是功亏一篑!

    老夫没想到这皇帝竟然拉的下脸来下罪己诏,这下子他不但不会失去民心,反而会得到更多民心,这一局,我们输了!”

    一切就如同这老者所想一样,当皇帝的




第1198章 女相 137
    尹双双在青阳府的任期走的很快,三年时间匆匆而过,如今的青阳府已经彻底大变样,遍地开花的养殖场让天下百姓都不在缺少耕牛。
1...118119120121122...2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