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凰君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罗弘笙

    再声形并茂的演讲,如果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那也是白说。对于饥饿中的人们来说,你就是把生活夸得天上有地上无,也比不上见到一粒一粒的食物。

    有百姓问道:“你说有粮就有粮,可我们不信。”

    君悦给了年有为一个眼神,年有为会意的进了屋,徒手将两袋一百斤的大米一左一右的给拎了出来。

    君悦嘘嘘,这力气,给她当侍卫,屈才了。

    年有为放下米袋,解开口子,捧了一把白嫩嫩的细米在众人前走一圈。然后又回到原位,将细米丢进袋中,然后又冷冷的站在君悦的身后。

    君悦瘪瘪嘴,在本姑娘面前耍酷,可恶。

    “大家看到了吗我说过我没有骗你们。”

    众人看到实实在在的米粮,这才放心下来。可还是不安心的伸长了脖子望进门内,试图能看清里面的状况。

    有百姓提议道:“大人,衙门既然有米,不如将米分发给我们吧!我们领了之后就归家去,不用大人天天搭粥篷,这样也能省了大人的功夫。”

    君悦冷笑,“怎么,我花钱大老远买米过来,你还怕我卖了不成。”

    “草民不是这个意思。”那人讪讪道,“只是米在我们手上,我们才放心。”

    这话明显了就是不信任她了,君悦有一种吃力不讨好的感觉。

    人有时候很自私,白拿别人的东西,还自认为拿得理所当然。

    君悦道:“衙门的人正在统计受灾人数情况,过两天就会将米粮按人头发放下去,发多少,怎么发,到时候会公示。

    我原本是打算以村为单位,替你们把米送到家去。如果你们不信任我,想要自己背回去,我也不勉强,

    但我把丑话说在前头,如果半路被偷了被抢了,别来跟我哭诉,我也没有多余的给你发第二份。”

    众人面面相觑,按理说米放在自己手上那才是最安全的。但也不得不考虑大人的提醒,如此光景,土匪经常出没,如果半路被抢了,那真的是没了活路了。

    君悦又说了几句安慰的话,才将人群的心安定了下来。

    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人群齐聚的地方渐渐热了起来,再加上一早来闹根本没吃过东西,体力精力渐渐不支。

    君悦再道:“散了,赶紧吃早饭去。稍后衙门会有公示,你们可以去那看看。”

    有了承诺,百姓们这才吃下定心丸。

    人群渐渐散去,原本人满为患的街道,渐渐的冷清了下来。

    街对面的那棵榕树,为自己被迫提前进入秋天而暗自神伤。晨风吹了过来,将地上的落叶卷向前,然后堆积在某处,等着专门的人来清扫。

    年有为走过去,看着钉在树上的只余刀柄的兵器,琢磨着是直接拔呢还是将这树劈了再取出来。

    琢磨了一会,他决定先拔,如果拔不出来再把树劈了。

    他抬手上去握住刀柄,却不想刀轻轻松松的就拔了出来,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就好像这刀不是嵌在树干内,而是放在刀鞘里。

    拿下了刀,他仔细查看了一番那细长的刀洞口。不细看不知道,细看之下才发现,树干的内里已经被震裂开来。

    年有为毫无表情的脸上再次出现了惊色。“好深的力道。”

    他真的是二公子吗

    这些年,他在恒阳都学了些什么

    ---

    君悦走进屋内,一屁股摊在了坐垫上,妈的累死了。

    香云赶紧给她奉茶,“二公子喝杯水润润嗓子。”

    君悦接过,仰头一口干了,将杯子伸向香云道:“再倒一杯。”

    香云依言有给她续了一杯,君悦依旧很豪爽的干了,这才觉得喊破了的喉咙舒服了点,却依然沙哑刺痛。

    “你说说你,喊什么喊,受罪了吧!”兰若先凑过来,在她对面坐下。

    君悦白了他一眼,“你这马后炮,你知道我受罪刚才怎么不帮我喊,躲在角落里装孙子。”

    “我那是在为你打气。”

    “呵,那我谢谢你。”

    兰若先嘿嘿笑了两声,大言不惭的收下了她的谢谢。又疑惑问:“你刚才说什么马后炮,什么意思,下象棋呢”

    “……”君悦直




九十九章 公示
    晚上时,出去处理赈灾具体事项的所有人都回来了。各自汇报了自己所负责的项目和管辖范围的情况。

    君悦一一细听,和自己预想的差不多。最关键的时刻已经度过,剩下的一些收尾工作,君悦决定交给姚千逊处理。

    “公孙展和王阳仁那边可有什么动静”

    流光道:“每天就是出去喝茶吃饭,要不然就是在客栈里睡觉,没什么动作。”

    兰若先疑惑,“你不是让他们去追查赈灾银去了吗”

    君悦道:“我从来就没指望他们能将赈灾银追回,我最多指望他们别在我背后捣鬼。”

    兰若先挑眉,“照这样看来,他们还算老实。”

    君悦只是喝茶润嗓子,并未再说。

    姚千逊上前来,将手里的纸张呈上:“二公子,这是臣拟出来的发放粮食的方案草稿,二公子看看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臣打算将粮食按月发放,当月领,下月同一时间才能领第二批,避免有些不良难民变卖粮食。

    臣打算分两种方式发放,一种是自愿到衙门领取粮食,然后自己带回去。一种是衙门替他们送到家去。前一种,是安抚有些难民对衙门的不信任。后一种,是保证粮食不会半路被盗匪所劫。

    同时,每户按田地多少,发放粮种。现在是夏季,一些薯类、豆类食物可以种下,深秋收获,也能果腹。

    另外,按人头计算,每人发放鸡鸭,每户发猪仔、驴、耕牛等牲畜,用以劳作和过年所需。到了十月,咱们会根据灾民情况适当发放棉衣。”

    君悦边听边看。

    老实说这个姚千逊很适合基层工作,事无巨细。虽然没有华丽庞大的计策,都是朴实的主意。但对老百姓来说,最需要的就是简单实在的东西。

    “你做得很好。”君悦将脸从草稿中抬起,“我多加几点,一是送粮食方面,请个城里的镖队护送,保证万无一失。二是衙门出资为难民做的棉衣,交给此次捐粮的几位商户来做。但是,质量要保证,不能弄虚作假。”

    “是,臣记下了。”

    姚千逊在原来的草稿上,将君悦说的两点又加了进去。

    老实说,最开始知道要来赈灾的是这二公子的时候,他还觉得这主不过就是个摆设,四肢不勤五谷不分,懂什么是赈灾。

    可经过这几天他所做的来看,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这是个有智有勇,有主见有见识的主。处理事情的手段雷力,赈灾井井有条,有步骤有计划,也能迅速解决突发事件。要不是亲眼所见,他很难相信一个没出过宫廷的贵族公子,处理事情如此的……老练。

    没错,就是老练。不像初出茅庐的犊子。

    君悦可不知道自己的臣子在琢磨她的事情,她正在回答兰若先问的什么时候走的问题。

    “等这批粮食和物资发放完之后就走。”

    娃娃脸垮了下来,“这么快就走啊!这里可比王宫好玩多了。”

    君悦嘴角抽抽,像早上那样百姓要闹民变也叫好玩“回赋城之前,我想先去一趟宁县。”

    “去宁县做什么”

    “去会会宁县这位有先见之明的县官。”

    ---

    县衙的公示栏前,身穿捕快服饰的衙差刚刚将手上的告示贴好。人还未离开,就被早已等得不耐烦的百姓给挤到一边,蜂拥围观。

    “哎。这写的什么呀”

    “你不识字你挤什么挤。”

    “你不也只认得大小两个字也挤进来。”

    “你们都别吵了,我念给你们听。每人到县衙登记,领取二百文银回乡费。”

    “每人一个月五斗米,面十斤。按月发放,不得转卖,不得抵押,违者下月不再发放。”

    “每户领鸡仔五只,鸭仔五只,猪仔一对,每户一头耕牛,每村一头驴,由里正代为蓄养。另每户两把锄头,一副镰刀,一副梨耙。”

    “每户按田地数量领取粮种,不得虚报。一经发现



一百章 姜离来的人
    今日的恒阳,正在下雨。

    这已经是今日的第三场阵雨了,每一场都是下了一刻钟左右就停。这停停下下的循环,让人烦躁,恨不得骂死老天爷,却又不敢真的骂。

    四皇子府内,齐晴端着一盅雪蛤人参汤走向连城所在的书房。这是她花了一个早上的时间熬好的,一刻也没有假借他人之手。

    那个人回去了,殿下再也见不到他了。时间久了,殿下就会将他忘了。

    齐晴每每思其此,总会欢心雀跃。之前她去跟皇后提起房绮文,就料到皇后会想起君悦。她跟在皇后身边这么多年,怎会不知道皇后讨厌那个君悦,至于为何讨厌她不知道,也无关紧要。

    皇后果然跟皇上提起了君悦的婚事。她最初的目的也就是让君悦成婚,绝了殿下的念想。没想到连老天都帮她,正值姜离王递了折子来,将他儿子接回去。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走了更好,眼不见为净。

    临到书房门口时,房内传来了说话声。

    齐晴优雅的脚步一顿,没有踏进房内。因里面传来了敏感的两个字--姜离。

    房内的声音不大,却能清晰地传入她的耳中。

    “姓岑的人”

    连城蹙眉,听着林安的汇报:“正是,姜离那边有人到恒阳来,打听岑家一个十五六岁左右的少年。”

    连城道:“岑家有十五六岁的男子吗”

    林安道:“属下去查过了,倒是有两个,一个是岑子海,十七岁。另一个岑子洋,十五岁。但这两个都是岑家的旁系,并非正嫡。”

    “可知道姜离那边是谁来查,又为什么查”

    林安摇头,“不清楚,来查的人很隐秘,不轻易透露身份。我们的人也不敢细问,怕暴露了身份。”

    连城身子后仰,靠在圈椅内,左手拇指有意无意的转动着食指上的玉质扳指,若有所思。

    君悦才刚回去,那边就有人来查岑家的人。他们是想查岑家,还是想查君悦

    与君悦有关的十五六岁少年,怎么突然冒出这么个人来

    他忽的想到了什么,吩咐林安:“去把付招叫来。”

    书房门口的齐晴赶紧转身往回走。却是没有走远,而是隐身在廊檐的拐弯处。

    等付招进入书房后,她又从拐弯处走出,到门口继续偷听里面的谈话。

    “我记得,你之前说过,从飘渺林出来的有一个叫兰什么的人,不似君悦的侍卫。”连城道。

    付招回道:“是的殿下,他叫兰若先。此人看起来十五六岁年纪,不谙武功,不像是二公子的侍卫。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他的行为看起来有些怪异。他对什么东西都很好奇,就算是很普通的东西,他表现出来的也是从未没见过似的。”

    付招斟酌了一番,打了个比喻。“就好像一个一直住在山里的人,突然见到外面世界的反应。”

    “山里…”连城抓住了付招言语中的关键词。“山里…君悦有没有提起过这个兰若先的来历”

    “没有。”

    连城停止了转动扳指的动作,取过一旁的银毫,在白色宣纸上落下几字,恒阳,俞安,沥竹,栗水,缥缈林,赋城。

    这是君悦从离开恒阳回到赋城所经过的路线点。

    君悦离开恒阳的时候,确信没有兰若先这号人。

    这号人是从她甩开付招几人后出现的。如此看来他要么是她的侍卫,要么就是无关紧要的一个人。

    既然付招说他不像是侍卫,那只能是后者,是中途冒出来的一个人。

    没见过世面…山里…连城清冷的面庞眉头微微一蹙,难不成是…缥缈林里的人

    缥缈林中,竟然还有人。

    可是,若是一个缥缈林中的人,为何又变成了岑姓之人了呢

    或者只是巧合的姓氏相同,却让别人产生了误会

    不对。连城马上否决了这个猜测。如果他刚巧姓岑,没必要改姓兰。

    只能说他本就姓兰,被某种引导让人误认为他姓岑,且来自恒阳。

    如果真是这样,兰若先是缥缈林中人,君悦定是清楚他的来历。所以,这批到恒阳来查兰若先身份的人,绝不是君悦派的。

    那又会是谁

    三大世族

    “我书信一封,你火速派人送到君悦的手上。”连



一0一章 狄隽出现
    大皇子府内,连昊一身私服,打开书房内的暗门,将暗道内的两人迎了进来。

    进来的两人,一人是房定坤;另一人身着粗布麻衣,货郎打扮,戴着一方斗笠,不是逃离了流放地的狄隽又是谁。

1...9394959697...3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