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拐个郡王好种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二姐01
    “妇人之见,我懒得跟你解释,这事儿以后你不准再提,说出去都叫人笑话。”杜老爷子怒道。

    吃完饭之后,高氏给杜小满喂了半小碗白米粥,里头还加了一个捣碎的鸡蛋。

    杜小满吃完了之后,额头上见了汗,这才悠悠地睁开了眼睛。

    “哎呀小满呐,你可算是醒了,可吓死爹娘了,你这个小兔崽子,赶快说说,身上哪儿不舒服”高氏问道。

    “咳咳,娘,就是浑身都疼,我也不知道哪儿不舒服,要是非让我说,那就是哪儿都不舒服。”杜小满皱着眉头说道。

    “来儿子,快点儿把药给喝了,这药是娘亲手熬的,也不知道味道咋样。”

    高氏说完就将一碗粘稠的黑乎乎的液体端了过来,那味道闻着就让人作呕,也不知道她这药是咋熬的,好好的一副药,居然被她给熬成了这幅样子。

    不过杜小满也知道自己的伤让家里头花了不少钱,因为昨天晚上,杜小燕一边儿给他擦汗,一边儿自言自语地嘟哝着,事情他差不多已经清楚了。

    当他听说李氏要去讹杜大恒银子的时候,把他气得差点儿就从炕上蹦起来,这就是他昨天晚上能够醒过来的原因。

    李郎中今天又来给他看了看,叹息道:“哎,可真是神了,没想到这孩子昨天晚上就醒过来了一次,看来我跟人家梁大夫在医术上的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呀。”

    “切,人家那费用也高啊,还是你好,帮着小满换药也不收钱,那祖孙的心这才黑呢,来一次就要一两银子啊,当咱家是冤大头呐。”李氏道。

    “你这个败家的婆娘,还不赶紧给我闭嘴,是不是昨天打你打得轻了,你今天另一边儿脸也痒痒了”杜老爷子怒道。

    &




第二百四十五章 照顾
    杜小满说明了事情的真相之后,杜老爷子对杜大伟道:“大伟呀,这次你要好好感谢你二弟,知道吗要不然小满这次就回不来了,你赶紧的,把村长给咱家的那二十斤花生米送到你二弟家去。”

    “哎呀我说老头子啊,他们可都是亲兄弟呀,就是不认识的人,帮把手也是应该的,还提啥谢不谢的”

    李氏一听要把花生米给杜大恒家,她顿时就不乐意了,毕竟那花生米可是好东西,她自己都舍不得吃呢。

    “你懂什么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你昨天不分青红皂白就去老二家闹事的事情,我还没倒开空跟你算账呢,以后外头的事儿你少管,你个没见识的败家老娘们儿。”杜老爷子怒骂道。

    这两天李氏挨骂挨的算是多的了,又赶上大过年的,这让她非常的郁闷,尤其是当着儿子和儿媳妇还有孙子的面儿,这让她的老脸往哪儿搁

    她作势就又要动手去挠杜老爷子的脸,这一次杜老爷子早有防备,及时躲开了。

    “你这个死老婆子,要是再作妖,我就把你给休了,我说到做到,这个家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就要少许多是非。”杜老爷子怒道。

    见杜老爷子这回是真的怒了,李氏也消停了。

    杜老爷子怕她吵到杜小满休息,于是就让老大两口子把李氏给拉回了上房。

    李氏抱着杜秀珍就开始哭,嘴里头也不闲着,不断地数落着杜老爷子的不是,顺便儿还把自己给说得有多么多么的伟大。

    杜大恒也有些担心杜小满,毕竟这个侄子是他看着长大的,跟自己的儿子也差不多,而且杜小满平时跟自家走的也挺近的,在自己家吃不上饭的时候,小满还送来了野味,这些杜大恒一家的心里头都有数。

    “爹,我看你一直愁眉不展的,是不是想要去看看小满,然后又怕咱奶为难你呀”杜小雪猜透了杜大恒的心事,笑着问道。

    “还真别说,你这一说就给说中了,你爹昨天晚上就唉声叹气的,说是怕她们那帮人照顾不好小满,还说要把小满给接来咱家呢。”王氏道。

    “不,我想了想,不能把小满接来住,那样的话大哥没准儿会对咱们有成见,他会认为咱们要跟他抢儿子的。”杜大恒道。

    “爹,要不这样吧,就让小武去伺候小满哥咋样毕竟那边儿真正细心的就只有小燕儿姐,可是她毕竟是个女孩子,而且快要到了嫁人的年龄,有些事情恐怕也很不方便。”杜小雪提议道。

    杜大恒想了想之后,眉头这才终于舒展了许多。

    “好,就按照小雪说的办,让大武去伺候小满,直到他康复,这期间咱家每天负责给小满送饭,让魏氏每天都给小满做一顿好消化又有营养的吃食。”杜大恒道。

    大武接到了命令之后,当天就收拾了两套换洗的衣裳,提着包袱朝去了杜家老宅。

    杜老爷子一听,这孩子居然是杜大恒安排来伺候杜小满的,老爷子自然是高兴,还给大武拿了一些糖果让他吃,大武都给谢绝了,因为他知道杜家老宅的情况,他可不敢要那些吃的呀。

    中午的时候,小武提着一个篮子过来给小满送饭,在路上险些又被杜小川给劫了,幸亏他喊了一嗓子,小白就跑了出来,把那几个孩子给吓跑了。

    今天魏氏给杜小满做的是炖的稀



第二百四十六章 御赐点心
    杜小满的伤势日见好转,转眼间就到了正月十五,今年的正月十五,镇子里头和县城里都显得格外的热闹,与锦县相比,杜小雪家所在的淮安县要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今年百姓们都从打击中缓和了过来,就像是雨后的野草一样,生生不息。

    县令在给杜小雪家送回礼的时候,还特意写了一封书信,说是皇上对他送的寿礼,也就是那个活着的半大黑熊很是满意,并且还赐给了他一盒外邦进宫的供品点心,把他给激动得好几天没睡着。

    信中还提到了要邀请杜大恒一家来县城里头一起赏灯会,时间就定在了正月十五这天,由县太爷亲自主持灯会。

    县令不敢贪天之功,于是就把那盒皇帝御赐的点心当成回礼送给了杜大恒,除了那盒御赐的点心之外,县太爷还送给了李铁蛋父子五人每人一双只有朝廷的人才有资格穿的那种牛筋底儿的高筒靴,这让李家父子非常高兴。

    杜大恒一家先是对那点心盒子拜了拜,一家人本来是打算把那盒点心给供起来的,每天三炷香的参拜,但却被杜小雪给拒绝了。

    王氏整天捧着那盒点心,不知道要放在哪儿好,直到十五这天。

    杜小雪道:“娘,这是皇帝给县太爷的恩典,县太爷觉得这东西他不知道如何处置,于是就送给了咱们,其实这充其量就是一盒点心而已,这是皇帝陛下的厚爱,咱们若是不吃掉,那就太对不起皇上的一番美意了。”

    杜小强早就馋这盒点心了,舔着小嘴儿道:“是啊娘,这点心要是放久了那就坏了,到时候也有损皇家威名啊,咱们还是把它吃到肚子里头,这样才能更深刻的感受到皇恩浩荡啊。”

    杜大恒也皱了皱眉,想了一会儿之后,这才说道:“孩子们说的也有些道理,毕竟皇帝赏赐这东西就是让人吃的,那咱们就开吃”

    “好,开吃。”王氏终于放下了包袱,把点心盒子放在了炕桌上。

    这点心盒子是木头做的,正宗的黄花梨木,里头像抽屉似的,一共有三层,每层有八块点心,而且每层的点心的式样都不相同,并且每层的每一个点心的颜色也都不一样,做工十分精美,一看就让人忍不住要流口水。

    “小雪,这东西咱们要咋分呢”杜大恒皱眉问道。

    之前不知道怎么处理才好,现在已经决定了要把这点心给吃掉,可是又不知道要怎么分了。

    杜小雪想了一会儿之后,这才笑着说道:“我看干脆就这样吧,咱家人一人一块儿,每个人只许挑一个,然后大家可以用小刀把这点心给切开,互相之间可以交换着吃,然后每样再拿出来一块,送给三叔家,然后再拿三块送给二姑家,再挑一块送给小满哥,给咱爷和咱奶拿三块,再给梁家医馆送去三块,剩下的四块送给村长和小花家,让他们自己分。”

    大家都觉得这种分法很不错,毕竟他们都不是那种贪得无厌的人,把这御赐的好东西给分出去了也好,以后若是皇帝追究起来的话,法不责众嘛。

    由于心里头有了这个盘算,所以杜小雪才会这么大方,其实本来她还想给家里头的下人们分的,但毕竟这东西太金贵了,于是她就没这么做,否则传出去的话,若是让上头知道了,他们家居然把御赐的东西分给下人们吃,那皇帝的面子往哪儿搁

    大家按照杜小雪的方法分完了点心,杜小强笑呵呵地拿着自己的点心去忽悠杜



第二百四十七章 逛灯会
    得到点心的人,都觉得脸上有光,那些族老们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得着了信儿,纷纷跑来村长家里头道贺,说是祝贺,其实则是为了跟着分一杯羹,村长无奈,只能愁眉苦脸地忍痛把点心分给了那些个老家伙,当然,小花家的那一块儿他都给了她们。

    这帮老头子们一个个都吃的甜嘴麻舌的,全都有些意犹未尽,更是羡慕杜大恒一家,老哥儿几个在村长家里头把杜大恒一家人好一顿夸。

    现在杜小满坚决要求不用人伺候,所以大武就回去了,但这次送给杜小满的那块点心,却没能被李氏给要去,杜小满一口就给吃到了嘴里,馋的杜小川直跳脚。

    杜老爷子看着面前的那几块儿精致的点心,让全家人都跪拜了下去,然后这才颤颤巍巍地从桌子上拿起了一块点心,高高地举过了头顶。

    “列祖列宗啊,咱们杜家光荣啊,居然能吃到皇帝陛下赏赐的点心,这也足够光宗耀祖了,你们泉下有知,一定要保佑杜家的子孙们,都能够飞黄腾达,保佑小峰早日考上举人,不肖子孙在这里给你们磕头啦……”

    杜老爷子激动的眼泪都流出来了,而相对来说,其他人则是眼睛都盯着他手里头的点心,不知道自己能分到多少。

    祭拜完了祖先之后,杜老爷子道:“老太婆,这是老二孝敬咱俩的,咱们就自己留着吃吧,这是皇帝赏赐的好东西,也不知道吃到肚子里头是个啥感觉。”

    “哎呀,我说老头子啊,那咱们还等啥呢赶紧吃吧。”李氏道。

    她说完就从桌子上抓起了一块点心往嘴里头塞,杜老爷子也拿起了一块,放在嘴里头细细地咀嚼着。

    杜大伟和杜大勇还有那几个孩子,一个个也都馋的眼珠一转不转地盯着他们吃。

    李氏见大伙都看着自己,她有些不耐烦了,吼道:“你们都看啥呀这是我儿子孝敬给我们的,你们该干啥干啥去,老大家的,去年你的元宵就弄得一塌糊涂,今年你要是再弄不好,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李氏把别人都给轰走了,把杜秀珍给拉进了屋里,偷偷给她掰了一小块儿点心,杜秀珍顿时大喜,一口就把点心给吃了下去。

    杜老爷子和李氏又把剩下的那一块儿点心两人分了,李氏把大块儿的给了杜老爷子,老两口的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他们两个人这段时间没少吵架,甚至还动了几次手,像今天这样和睦的时候确实不多,杜老爷子很是珍惜。

    吃完了点心之后,杜老爷子叹息道:“哎,老婆子啊,你说咱家要是以后天天都能这么和睦该有多好。”

    “是啊老头子,要是天天都能吃到皇帝送的点心,那就更好了。”李氏笑道。

    话说杜大恒一家人来到了县城,县太爷换上了一身便服,身后还跟着四个同样也穿了便装的带刀衙役,再加上杜大恒家的那五个大高个子,这支队伍浩浩荡荡的走在大街上,想不引起别人的注意都难。

    县太爷提议道:“杜老弟,咱们先在集市上逛一逛,反正现在天色还早,晚上我已经在八珍楼订好了酒席,到时候咱们哥儿俩好好的喝几杯,不醉不归啊。”

    “哎哟,不敢不敢,怎么好意思让您破费呢”杜大恒拱手道。

    县太爷赶忙一摆手,笑道:“哎,这次要不是你们家送来的那头黑熊,让本官出尽了风头,本官哪有机会见到皇上啊而且这次皇上对我还多看了几眼呢



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想不到
    杜小雪一家在正月十五的时候去了县城里,跟县太爷一起逛灯会,在此期间,杜家的那几个孩子们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让县太爷觉得很是惊讶,他没想到那几个小小的孩子,居然能那么聪明,有些灯谜就连他都没猜到。

    李家父子五人抱着一大堆的东西,就连视线都快要被遮住了。

    县太爷道:“走,时候也差不多了,我带你们去八珍楼尝尝新鲜的,这八珍楼可真是了不得,不知道他们从哪儿淘换来的那么多青菜来,在这个时候能吃上这么一口儿,也是一种享受不是这可是皇宫里头的娘娘们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啊。”

    杜大恒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毕竟自家卖青菜的事情不方便被人知道,于是他只能随意地敷衍道:“啊,是是,没想到这个时候还能吃到青菜哈。”

    “还不止如此呢,有好些菜咱们都没见过呢,我之前吃过一次,那个红红的,吃起来酸酸甜甜的东西,叫什么西什么的,那个好吃呀,啧啧。”县太爷有些神往地说道。

    杜小强用手捂着嘴在偷笑,但他却忍住了没有吭声,杜小雪也觉得好笑,没想到就连县太爷都这么喜欢吃她们家种出来的青菜。

    县里头的八珍楼的掌柜也是个八面玲珑的人,于是根本就没有让县太爷花钱,直接就免费送了他们三桌上好的酒席,而且正月十五当天,青菜的价格比平时还涨了一倍,进来吃青菜的,没有十几、二十几两银子,那根本都不好意思进来。

    县太爷和杜大恒他们这一桌吃的是青菜涮火锅,还有羔羊肉片儿,在这冷天冻地的时候,吃上一口热腾腾的火锅,别提有多美了。

    李家父子五人没好意思敞开了吃,还要了一大盆元宵,那元宵是黏米面儿的,吃了顶饱,这李家的几个父子,一口能吃俩大元宵,看得那几个衙役们都直瞪眼。

    他们赶忙给那爷儿几个敬酒道:“难怪听咱们县太爷说,这黑熊是你们徒手捉到的,以前我们还不信,现在我们可真是信了,就看你们这吃东西的豪气劲儿,就知道你们肯定是好汉,来,几位好汉,我们敬你们一杯。”

    “干杯。”

    “来,干。”

    大家推杯换盏,很快就都熟络了起来,大家在一起喝酒谈心,聊的很是畅快。

    就连县太爷那桌,也都放下了架子,县太爷与杜大恒勾肩搭背的在一起哥俩好、六六六的,喝的这叫一个尽兴。

    这天县太爷和杜大恒都喝多了,两人在临分别的时候,县太爷居然还哭了。

    “杜老弟呀,咱们难得在一起喝一顿酒,我这公事儿繁忙脱不开身,你以后有时间可一定要常来呀,咱们再饮三百杯……”

    “好,老哥你真讲究,没有架子,亲民,像你这样的好官,活该你被皇上夸奖……”

    两个人在大街上唠唠叨叨个没完没了,后来说话就有点儿要走板儿了,杜小雪赶忙让人把杜大恒给拉到了车上,那几个衙役也把县太爷给扶着回了他的府邸。

    回到家里之后,杜大恒倒头便睡,但杜小雪却说那样睡觉不好。

    幸亏魏氏和蓝氏提前做好了准备,把醒酒汤都给准备好了,王氏给杜大恒灌了两碗醒酒汤之后,杜大恒就哇哇地吐了好一阵子,而后他这才清醒了不少。
1...5556575859...1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