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于是李汝鱼弯腰行礼,见过王大人。

    王竹书抬手拉起了李汝鱼,笑道:李大人何须客气,你我同朝为官,如今又要共事去掉云雾山痼疾,还望齐心协力多多配合。

    李汝鱼想了想,所以是王大人故意放出消息,我等来矩州是为了铲除云雾山的‘山贼’?

    王竹书侧身示意请,李大人长途跋涉,不若先去州衙喝些茶,待王某慢慢为李大人道来这各种缘由,云雾山出产的贵定鱼钩茶着实上佳。

    李汝鱼已经猜了出来。

    既然王竹书出现在矩州,说明云雾山的事情,远远不是大理残兵那么简单,而自己来到矩州,更不是简单的马踏江湖。

    个中必有曲折。

    于是伸出手做了个请势,笑道:王大人,请。

    一行人进入州衙,在一座大厅里落座,待小厮奉上贵定鱼钩茶,众人才堪堪将未尽的寒暄吹捧结束,于是王竹书咳嗽一声,进入正题。

    李大人此次前来,颇有兴师问罪之意,王某须得解释一番,李大人这是错怪了黄知州,放出消息说李大人要去剿灭云雾山山贼消息的事情,我王某一力定夺。

    李汝鱼略略蹙眉,知道王竹书此举必有深意,也不开口,只是疑惑的望向王竹书。

    实际上此刻所有人都疑惑的望向他。

    矩州南北镇抚司死了十数人得到的消息,云雾山中的贼人口音不是大凉人,结合先前局势,知州黄志芳通判刘方山和南镇抚司的百户朱笔以及北镇抚司的百户,皆认为贼人应是大理残兵。

    盘桓云雾山有两三年之久,这些残兵应该已在矩州埋下了眼线。

    这时候说要剿灭,岂非让敌人先做了准备。

    退一万步说,跑了怎么办?

    王竹书却没有解释,甚至也不再提云雾山的事情,问李汝鱼,李大人可知当今大理国主段道隆?

    李汝鱼点头,听过一些,在彩云之南被誉为大理之虎。

    王竹书颔首,此人确有丛林之虎意,登基大宝之后,整顿吏治改革军事,很快打造出了一只十万人的雄师,更是以各种手段拉拢了彩云之南的各个部族,如今的彩云之南,看上去便是铁板一块。

    李汝鱼敏锐的发现了一个词。

    看上去?

    意思说真正情况并非如此。

    却没有问。

    反正自己问不问,王竹书都会将他知道的一股脑告诉自己,毕竟这一次,三千穿云军铁骑,以及自己的剑,才是真正的主角。

    王竹书扫视了一眼众人,继续道:如你等所想,大理依然有隙可破。

    又道:在崇圣寺出家的那位太上皇,共有六子九女,其中三位公主早夭,五位公主已出嫁,仅剩一位九公主待字闺中,嗯,说个题外话,据说这位九公主美如天仙,是彩云之南第一美女,不输咱们大凉的咳咳陈郡晚溪。

    李汝鱼假装没有听见。

    心中着实有些得意。

    陈郡晚溪,是我家小小啊,将来还是我娘子呐。

    王竹书继续说道:六位皇子中,三皇子段道隆继承大宝,登基为国主,其后,四皇子六皇子暴毙身亡,五皇子意图谋逆被诛,二皇子远遁他乡,目前了无音讯,只有无心江山,韬光养晦极深,且极受太上皇喜好的大皇子段道星成功封王,但这并不是段道星活下来的真正原因。

    段道星之所以能活下,一则是他历来支持段道隆继承大理国主之位,二者他是大理境内最痴迷于剑之人,剑道随着天下武道的拔高,已是极高,虽然不学大理段氏绝学,但俨然已是大理境内第一高手,第三么则是太上皇不愿意看着最受他喜好的儿子死在段道隆手中,将早些年培养的一位高手白愁飞,赐给了段道星。

    李汝鱼讶然,这段道星倒真是个人物。

    王竹书颔首,这些信息,都是大凉潜伏在彩云之南的谍子用无数鲜血传来的,从始至终,陛下都没有忽略过大理。

    尤其是苏武壮公殉国后,陛下更是加大了力度,大理,总得为咱们这位武壮公的青血付出点什么,绝不白流。

    苏武壮公,便是苏长今。

    在广西殉国后,谥号武壮。

    李汝鱼颔首,所以,云雾山这件事其实也牵扯到了段道隆和段道星?

    王竹书点头,如李大人所说,在其后,大凉安插在彩云之南的谍子,死了不下数十人,始终查探不到段道星这位王爷的行踪,仿佛在彩云之南人间蒸发了一般。

    连那白愁飞也消失不见。

    李汝鱼心思急转,王大人的意思,是段道星和白愁飞,在大理三千兵马杀了苏武壮公后,留下了部分残兵在云雾山,其后段道星和白愁飞便来到了云雾山,建立了蚁象门?

    王竹书叹气,推测情况,应是如是。

    李汝鱼顿时精神一振,那么问题来了,段道星是在段道隆压迫下,无奈之下为了活命逃到云雾山的,还是听从段道隆的旨意,甘心放弃王爷之尊,在云雾山做一枚大理的先行锋线,以钉子之势,为大理接下来在南北大战之中的偷偷出兵做接应?

    王竹书摊手,叹气,不得而知,这才是陛下和王某担心的事。

    李汝鱼沉吟半晌,所以,王大人今日故意放出消息,说我将率三千铁骑踏平云雾山,其实是想试探一下段道星,他若是后者,大概率会选择撤退,或者埋伏我等,若是前者,他就会想办法找到你我,看是否能谈一下?

    段道星若是被段道隆压迫,那么彩云之南没有他的一席之地,而在云雾山的话,又将被大凉清理,段道星想来会很希望看见一个在女帝面前有分量的人。

    自己恰好可以满足他,毕竟自己是女帝之剑,更是女帝刻意培养的兼国之人。

    王竹书颔首而笑。

    不得不说,李汝鱼此人虽然一直在军伍和江湖,但其心思真心不输朝堂重臣。

    一点即通。

    道:确实如此,而我从临安来时,陛下也吩咐过,若是段道星真的在云雾山,不妨弄清楚他的立场,可以借段道星之力,搅乱整个大理。

    这也是王竹书的计划。

    无论段道星是否真的臣服于段道隆,无论他有没有野心,自己都必须让段道星的眼眸,能看到那高高在上的大理国主宝座!

    有了段道星这位王爷,大凉给与支持,再拉拢一些大理国内被段道隆强势弹压的部族,那么段道隆那十万雄师便不足为虑。

    大凉根本不用出兵。

    我王竹书,一人可定大理一国!

    当然,少不了李汝鱼。

    这位女帝之剑,他的话在明面上,比自己的到来更有诚意。

    但李汝鱼犀利的是剑,重要的是他的身份。

    而真正能定大理的,却是自己的口才。

    必须说服段道星!

    当然,这有个前提:云雾山的蚁象门中,真有段道星蛰伏在那里,否则一切都是白搭。

    若是段道星不在云雾山,自己就得秘密潜伏入大理,寻找段道星,只怕到时候为了掩护和保护自己,大凉的谍子将会死伤无数。

    但愿段道星在罢。

    李汝鱼沉吟了许久,如此倒也确实可行,按照王大人所说,此刻不应铁骑压上云雾山,为了显示诚意,是否是

    李汝鱼望向王竹书。

    王竹书大喜:君子所见略同!

    起身,如此,王某这便去吩咐人准备,李大人长途跋涉,先行休憩一夜,明日你我二人出城,假扮游山之人,去云雾山会一会。

    李汝鱼苦笑,还是我一人去罢。

    段道星在云雾山还好,若是不在,只怕少不了一场恶战,自己可没把握保护好这位读书人全身而退。

    王竹书大手一挥,王某读书有栽,承蒙陛下厚恩,当报效家国,何惧死社稷!

    李汝鱼倏然起敬。

    这,就是大凉的脊骨!




528章 一人定国王玄策
    尽管王竹书何惧死社稷,李汝鱼也不愿意让这位大凉重臣轻易涉险。

    第二日,把秀气青年来臣俊也带上前往云雾山。

    若段道星不在云雾山,那么极有可能是恶战,来臣俊的剔骨刀可以保护王竹书,自己的剑能断后,如此,可全身而退。

    为了保险,更让徐骁带了一百穿云军铁骑远远随后。

    云雾山距离矩州约有百里,骑马奔行也需半日,好在王竹书虽是读书人,但在云州待过多年,骑术之精湛,更在李汝鱼之上。

    三骑如箭,直奔云雾山群峰之巅的斗篷山。

    徐骁带着百骑远随。

    既要防止被蚁象门的人发现行踪,又要确保在出事后能以最短的时间抵达接应,毕竟关于云雾山的所有事情都是根据情报推测。

    无人知晓云雾山中是否有高手。

    想那大理在彩云之南,一国之力岂非没有高手,大凉疆域之中的武道节节拔高,大理难道就不会,都是同一片天下,没有道理的事。

    眼看斗篷山在望,已是崎岖山路。

    李汝鱼三人便下马,牵马前行,又行数十里,骏马已无法上山,三人索性便将马儿留在道旁,绑在树上,信步上山。

    秀气青年来臣俊话不多。

    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少说多做,虽然看着李汝鱼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走到如今现在的身份地位,让来臣俊有些不爽。

    但那有如何。

    酷吏来臣俊,本就以杀人为乐,不以为官至上。

    为官,入北镇抚司,仅为正大光明满足自己那颗畸形的心理欲求耳。

    王竹书也不是话多之人,但今日话多。

    李大人,不知道你对当今天下大势如何看待,又对未来天下大势如何看待?

    李汝鱼会心一笑,知道王竹书的意思,道:未来大势么,不就是王大人所见所闻所猜那般,莫非王大人觉得如此不妥?

    笑里藏刀。

    王竹书心中一惊,隐然感觉到了李汝鱼的锋芒,虽然知道这位天子宠臣不是睚眦必报的小人,但也明白,若是李汝鱼有心,今日自己难以活着离开云雾山。

    但王竹书何曾惧怕过死亡。

    稳定心绪,笑道:妥与不妥,皆是未知,是以王某才想知李大人之观之念之想耳,还请包涵王某之无礼。

    李汝鱼哦了一声,顿足,负手看着这位比自己爬得还快的读书人,想了想,又笑了笑,最后身后从旁边树上摘下一片青叶,王大人,窥此叶也知此树耳。

    王竹书苦笑。

    我倒是看见了你李汝鱼过往与今时,但哪知未来。

    李汝鱼心中一动。

    王竹书若是能完成定国大理的事情,将来必然是朝堂重臣,且其不营党结私,和那魏禧一样,必然是大凉鼎国之才。

    笑道:南北大战,天下若一统,女帝远去东土,则赵祯登基为帝,然赵祯年幼,朝政必然落入赵室把持,但问王大人一句,赵室之中,谁可续女帝手绘之惶惶盛世?

    王竹书闻言愕然,嗫嚅着竟然说不出一个人来。

    李汝鱼弹指,手中青叶如箭,射入一颗参天大树里,笑道:我李汝鱼,少孤,受教于夫子,夫子曾说我读书不如陈郡晚溪,但也曾读过史诗书百卷。出扇面村,历经磨难,行过大凉天下,虽以剑走人间,杀戮居多,但也见过人间百态黎民悲欢。

    王竹书听得入神。

    秀气青年来臣俊放下了手中剔骨刀,倾耳以闻。

    李汝鱼继续道:高宗南渡,大凉偏安半壁江山,但给仁宗留下了岳精忠,仁宗中兴,借兵神岳精忠之神威光复半壁江山,打造出了中兴盛世之光,顺宗承继仁宗之遗泽,昭理政事光耀神州,再至女帝陛下登基为帝,以前所未有之手段,绘造出古往今来未有之煌煌盛世,今天下,万民安康,盛世祥和,国力昌盛,将筑未有之一统天下的光景,若此,天下无战乱,世人无忧生老病死,人间祥和,当为大兴大同之世。

    王竹书颔首。

    秀气青年来臣俊叹气,不得不服女帝。

    李汝鱼顿得一顿,话锋一转,女帝远走,赵室章国,则必然兴矫正之策,废女帝之政,以正大凉赵室之尊,如此,王大人以为这煌煌盛世将若何?

    王竹书蹙眉,脸有隐忧。

    只怕大凉将乱。

    李汝鱼轻笑了一声,忽然轻笑了一声,我啊,本是女帝一柄剑,女帝走后,赵室断然会折剑,我还想活着,因为我很喜欢这世间,因为我有喜欢的人,我想守着她一辈子。

    王竹书一阵无语。

    这个理由,是不是太有点儿戏了,就因为喜欢陈郡谢氏的谢晚溪,将来就要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

    哪知李汝鱼话锋一转,沉声道:此为我赤子之情,今生不变。然我李汝鱼,已从一介弱少年,蜕为一腔青气在胸怀之男儿。男儿有志乎?

    王竹书击节而叹:当有!

    来臣俊没来由的激荡起胸怀中那沉睡了一世的热血,必有!

    李汝鱼看了两人一眼,曾经有位读书人,手捧瑚琏匣,为我何谓春秋,说我李汝鱼的春秋,在仕途之上,说我李汝鱼的春秋,在天下江山。

    李汝鱼话音落地,远处那颗被青叶射中的参天大树,轰然倒地。

    李汝鱼朗声道:此言差矣。

    我李汝鱼的春秋,不在仕途,不在天下江山,而在——
1...398399400401402...4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