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何时秋风悲画扇
浑然天成,仿佛本就是如此拼凑而成。
这是什么样的刀法?
几个人你看我看你,又看了看长街,短襟老头子早就不见了踪影,却依然觉得浑身冰凉,有一种鬼门关兜了一圈的后怕。
这刀砍人,可挡?
几人互视一眼,丢下一枚铜钱,转身匆忙离开,深恐那老头子意犹未尽回来又按刀。
真吓破了胆。
远去的短襟老头子走在长街上,向着夕照山方向,一边填着烟丝,一边叹气。
是你岳平川太飘,还是我老铁握不动刀?
222章 少年读书,焚香,品茶,奉剑,等枪来
岳家王爷铁骑压境。
但临安祥和着,老少爷们儿该遛鸟遛鸟,该西子湖畔歌舞升平的继续坐拥船娘,妇道人家们依然逛着御街说着闲话攀比着珠玉金钗。
岳家王爷如反叛之举,天下人并不担忧。
一者,镇北军铁骑南下期间,从无战事。
二者,镇北军铁骑之后,禁军的凤翼天逐两支精锐骑兵死死咬在尾巴上。
更多的是临安朝野对女帝的盲目信任。
一介女流,既能登帝位。
会被一位王爷逼得城破国亡乎。
天亮时,虽然岳家王爷就在十数里外,晌午之前就可陈兵城墙下,临安还是开了城门,放了一批人进出,直到远远看见镇北军斥候后,才缓缓的关上三座沉重城门。
禁军都指挥使田顺提刀按剑,带着一众将领守在北关门城楼前。
这个时候自然没赵信赵瑾什么事。
大内今日休朝。
按说,此刻朝堂中枢重臣应齐聚垂拱殿,听从女帝旨意。
但诡异的很,女帝只让枢密院那边行动,去让文臣们各司其职,似乎一点也不担心即将来到,有可能发生的战事。
无人猜得透垂拱殿里的女帝在想什么。
文臣哪能安心,纷纷齐聚尚书省,找到左右相公王琨宁缺,以及副相公参知政事谢韵。
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但枢密院里却忙成了一团,枢相公不在,同知枢密院事苏长今请了假,几日不见踪影,如今在枢密院坐镇的便是签书枢密院事包清淳。
在他统领下,军令频出,忙乱中又有条不紊。
所有武将皆披甲按剑,根据枢密院发出的各种调令,奔赴各职,欲拒北来之枪。
紧张的气氛弥漫在所有人头。
无知者无畏。
老百姓盲目崇拜陛下,所以心安理得的继续享受盛世风华。
但枢密院辖领下的所有武将,大多是从燕云沙场杀出来的功勋之将,焉能不知道这位王爷的恐怖之处。
三万铁骑压境,要攻下临安城似乎没有可能。
但配合重骑虎牙铁贲,在临安周边大肆扫荡造一番杀戮不要太简单。
届时的天下必然大乱。
平北?
枢密院除了枢相公,哪个敢说有能力和岳家王爷一战。
李汝鱼起得很早。
睬着青白薄霜绕着夕照山跑了两圈,买了早食归来,继续在院子里拔剑劈剑,仿佛这只是一个初冬的寻常清晨。
昨夜大哭过的女子慵懒起床。
长发慵懒,睡眼惺忪,妖媚如织,整个房间里都弥漫着春意。
女子认真而精致的描眉梳妆。
出门时光彩照人。
妖媚之气越发磅礴,只是站在哪里,浑身上下似乎便在呼唤着你来啊快活啊,莫负这大好春光女子便是那人间妖精。
女子看见桌子上的早食,忍不住笑了。
有些高兴。
拈指如花,斯文进食。
吃罢漱口,来到院子里看着拔剑劈剑的少年,媚笑道:你其实是喜欢我的,对不对?
记吃不记打。
仿佛忘记了昨夜少年那响亮的一巴掌。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愿意为我买早食,说明你心里有我,女子忽然有些得色,我就说啊,世间没有男人能拒绝自己的诱惑。
绝对没有。
李汝鱼停了下来,想了想,认真的说了句:我是主人。
继续练剑。
待客有道,仅止于此。
如果小小出点纰漏,自己则一定会对这妖媚女子拔剑相向。
既然做了事,就要付出代价。
苏王妃自讨了没趣,也不恼,抬头看着远处房宇,目光尽头处,依稀可见北关门城墙,也不知道那边如何了。
他到了城前么?
不知道为什么,王妃忽然觉得心里有些热,忽然觉得,那个男人在自己心里狠狠的撞了一下,留下一道抹不去的痕迹。
他若不来,也不失望。
他若真来,倒让人欢喜的紧。
对练剑的少年说道:你为什么不躲,不怕死?
少年不应声。
苏王妃就这么站在阶前看他,也不走开。
半个时辰后。
李汝鱼收剑,擦拭了额头轻汗,回到堂屋搬了张椅子放在院门口,又搬出来一章长条桌,放在椅子之前,这才回屋换了一身干净整洁的长衫,摘了绣春刀,配上夫子送的那柄剑,再拿了一本书。
书是史书,《大燕正史。
剑是旧剑,其上裂纹重重,缺口三五处。
着实有些寒碜。
少年却敝帚自珍,剑在身畔,如有夫子。
沏了茶。
来到院前椅子上坐下。
长剑横桌。
茶杯在左。
居中史书。
少年矮身正襟危坐,面向阶下。
做着这一切的少年很平静,仿佛只是在准备捧书而读,平静得让那个妖媚女子觉得他一定是发疯了。
他难道不知道,要不了多久,岳平川便要来此么?
说完话的少年不再言语,捧书而读。
少年身后是青山。
少年身前是临安。
青山多妩媚。
临安尽繁华。
少年坐在那里,翻书无声,万千屋宇为画布,苍天为顶,大地为砖,青山为柱,书剑为伴。
读书的少年在苏王妃眼里,和天地浑然一体,几似出了人间,坐看云端。
王妃有点恍惚。
总觉得坐在那里的不是一位读书少年,而是一位入道大家,借天地之气,储养剑意。
回过神的王妃倏然笑了笑。
转身进屋,片刻后端了香炉出来,轻手轻脚走到桌畔,放在长剑之畔。
退了几步,看了又看。
满意的笑了。
这才有点人间仙气的意思嘛。
但总感觉还差点什么。
妖媚女子蹙眉凝思了片刻,恍然大悟,踩着轻快脚步出了院子,来到精舍外,对正在弯腰给一盆奇怪的花浇水的青衣女子说道:借琴一用。
青衣唐诗直起身,看了看不远处的少年,点点头,稍等。
妖媚女子拿了琴归来。
又取一张条桌和小凳,盘膝而在门前阶上。
读书的少年视若无睹,沉浸文墨里。
妖媚女子抚手穿花,铮铮琴音如山间溪流,四处流溢,油然而生神仙意。
女子抚琴,琴音悠扬。
少年读书,品茶,焚香,奉剑。
等枪来。
223章 春秋读书人
读书的少年,先前在心里自问了一句。
凭什么要躲?
昨夜归来,李汝鱼想了很多。
女帝不可能想不到苏王妃色诱自己会引发的后果,但她依然让苏王妃住进了自己的小院,也就说明,女帝是希望看见这件事发生。
女帝会不会把自己当做一枚可以放弃的棋子?
无用时如弃敝屣。
先前李汝鱼犹豫过。
认为会。
毕竟女帝心中居天下之大,区区一个李汝鱼,何以和天下放在秤上量平衡。
但自己提剑佩刀闯宫禁,女帝的那一番举动,着实暖心,一剑四镰,虽是大手笔,但怎及得那位老监正亲赴青州?
籍田礼上,女帝说过,岁月不加她身。
这是那位老监正的惊天手笔。
这样的人物,在女帝心中的分量,绝对不输老相公柳正清。
而为了护卫小小,为了夫子安危,女帝请这位老监正去了青州,由此可见,自己在女帝心中的分量,大概不是随时可弃的棋子。
那么岳平川今日要杀自己,便没那么容易。
况且
李汝鱼的内心深处有些不服输,凭什么我李汝鱼,要惧怕你岳平川?
没有的事!
我李汝鱼无所长,但有一剑,等你枪来。
临安繁华处,莫过于各大瓦子,尤以众安桥瓦子为甚。
看戏,听书,关扑(注1)各种庶民娱乐,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且花不了几个铜钱,其热闹喧嚣,不比夜里的西子湖畔差去多少。
大凉曾崇文,就是今时文武并盛,大凉天下各处也有数不尽的书坊。
众安桥的瓦子里,便有数家书坊。
营生各有差距。
生意最差的,大概要数那家春秋书铺,老板是个三十五六的儒雅先生,却能说一口流利京腔,不知道何方人士,早些年带着个眼瞎喜着红衣的姑娘来到众安桥瓦子里,开了家书铺后便直到如今。
生意好坏都不影响他的心情。
没有功名也从不参加科举的胡莲先生,总是喜欢穿一身读书人的青花儒衫。
自号胡莲先生。
言行温谦很是讨人亲近。
只不过喜好读书,有事没事就坐在铺子捧书而读,无所不读,上至高雅论著,下至**杂书秽书,皆是他口中食。
熟稔的人大多知晓,他其实更喜欢杂书多一些。
人缘好,不代表生意好。
他书铺之书全是正版,价格昂贵且不打折,从无那些走灰色途径印刷出来的劣质盗版书,也从不以书关扑。
用他的话说,文墨皆读书人心血,不容玷污,况且他经常读书入神,有时候主顾再三询问,他也不可得知。
倒是叫手脚不干净的痞子顺走不少。
他也不心疼。
这样经营,能赚钱才是怪事。
倒也没人去深究,没甚赚钱的胡莲先生是怎么养活他和那瞎眼姑娘,两个外来人相依为命,日子可过得不差。
隔三差五看戏听说书,又或者带着瞎眼姑娘逛御街,每每归来,总会给瞎眼姑娘买上几枚珠玉金钗,价值皆不菲,让人艳羡不已。
甚至于关了书铺,带姑娘去临安周边游玩,他看风景,再说与瞎眼姑娘听。
瞎眼姑娘也幸福着。
明里无人知,暗里却有人打起了胡莲先生的注意,总觉得他有夜财,于是临安的地下势力便有人铤而走险,夜闯凌家小院子。
只不过去的人似乎都人间蒸发,再没在临安出现过。
数次之后,言行温谦的胡莲先生在众安桥这一带,成了诸多地下黑势力不可言说的神秘人物,只是普通老板姓哪里知晓。
这一日无雾,起了薄霜。
胡莲先生坐在书铺里,捧书却不读,目光有些恍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