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机器人分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无聊的钢镚
杨宁心中感叹,凡事还得自力更生才行啊,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只会让人更加失望。
杨宁很快收拾好心情。等飞机停稳,舱门一开启。他拿起公文包直接下飞机。
刚来到舷梯口,外边的场景却让杨宁有些吃惊。一溜军绿色的吉普车,中间是一辆丰田考斯特,过来迎接他回来的人出乎意料的有点多,除了611所的一些老同事外,还有来自总装备部的高级军官以及中航工业的高层管理人员。
杨宁有些吃惊道:“你们……这是怎么了?”
611所副所长,同时也是杨宁的老同事刘志峰上来道:“老杨,走,快点上车,首长在会议室等你。”
不等杨宁反应过来,他便在一群人的簇拥下,直接上了丰田考斯特。
路上杨宁问刘志峰怎么回事,刘志峰回答说,首长要看他从江城带回的东西。
这让杨宁有些吃惊,军方大佬这种态度让他感觉到这件事有些异常,难不成星环集团真的在一周时间内搞出了歼20战斗机的改进方案?这怎么可能?
不提杨宁心中疑惑,等他们一行人人赶到会议室里的时候,总装备部部长李元青上将、总参谋长常思伟上将以及中航工业集团董事长林远东等人早已在会议室里等候多时了。
看到杨宁进来,林远东率先道:“老杨,星环集团给你的数据都带来了吗?”
杨宁依旧还没有回过神来,他愣了愣,才从公文包里掏出陈新给他的移动硬盘,说道:“东西都在这里面呢!”
林远东道:“你之前看了吗?”
杨宁道:“没,还没来得及看。”
林远东转过头对李元青和常思伟道:“两位首长,你们看……”
李元青挥挥手,说道:“大家先坐下吧,小刘,把会议室的投影系统打开,窗帘都拉上,你们都进来坐下,这回小杨可是立功了,要不是你的提议,我们恐怕还不方便向对方开口。这回我们可得看一看星环集团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好东西。”
常思伟也点了点头,对李元青的话表示同意。
这让现场大部分不了解内情的人很是吃惊。
有人拿了一台笔记本过来,移动硬盘的数据线和电脑相连,很快,电脑开启,出现了ns的桌面。
杨宁负责操作电脑,他点开我的电脑,看到移动硬盘的图标出现后,刚想点开,他思考了一下,用右键查看了移动硬盘的容量,2b的总容量,里面储存的资料超过了1500,杨宁有些吃惊,要知道他之前交给陈新的歼20原始数据资料总共不超过500,如今竟多了一千多个,难不成这1000多都是星环集团过去一周的成果?
杨宁顺手点开了移动硬盘,里面出现了四个文件夹和一个歼20模样的图标,图标的文件名为:歼20改进型整体方案设计介绍,从这个文件的扩展名来看,这还是一个视频文件。
另外四个文件夹名字分别为:歼20气动布局及隐身性能修改建议,歼20雷达电子系统修改建议,歼20周边态势感知系统及s系统建议,新型歼20整体制造工艺流程建议。
每个文件夹大小都高达数百,显然里面的内容没有人们所想的那么简单。
杨宁有些吃惊,回过头看向常思伟和李元青等人:“首长,我们从先从哪里开始看?”
常思伟道:“不是有个介绍歼20改进方案的视频吗?就从这里开始看吧!”(未完待续)
( 超级机器人分身 p:///3/3037/ )
第三百九十九章 歼20改进计划4
杨宁点点头,直接点开了图标为歼20战斗机的视频文件。
投影仪很快亮了起来,屏幕上出现了一架威武帅气的歼20战斗机的全比例模型。
会议室不少人只觉得眼前一亮,这架战斗机虽然从外观上看大体和歼20差别不大,但从细节上观察,却又能看出许多细小的差异来。
比如它取消了原有的空速管,机身头部经过修型,整体看起来更加棱角分明,它的进气口前缘微微下倾,机身后部原本尖锐的双垂尾也被切下一个小角,腹鳍则已消失不见,和成飞的那两架歼20战斗机相比,新型歼20在细节上有了许许多多有趣的变化,看起来更加漂亮精致,浑身上下暗灰色的迷彩涂装给人一种科幻而又霸气十足的感觉。
这架飞机不错!!!
单单从外观上看,屏幕上出现的新型歼20战机就让会议室里的航空专家频频点头。
在军用航空界,一直流传着一句比较经典的话:好看的飞机不一定有战斗力,但战斗力强的飞机一定好看!
这句话乍一听颇有点唯心的味道,但实际上它还是符合相关科学道理的。
就像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黄金分割率一样,战斗机外观设计第一条要求就是符合空气动力学,其次就要符合隐身设计原理,因此往往设计得越符合科学原理的战斗机在人们眼中就越好看(a-10“疣猪”攻击机是飞机界的一大奇葩,但是在变形金刚2里面同样非常帅气)。
星环集团版本的歼20显然符合这个道理,相比之下,原本大家已经觉得非常科幻的611所版歼20就有点丑小鸭的味道了。
因此,在看到这架飞机的第一眼,即便原来对星环集团不抱什么希望的杨宁也情不自禁地坐直了身体。这架飞机的出现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大门,一下子就让他确定了未来歼20的改进方向,别的不说。这架战斗机单单在外观上的很多细节调整就和他想象的不谋而合。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显然这架飞机的外观已经吸引了这些航空专家的注意。
就在这时。大屏幕上歼20模型的座舱盖缓缓打开,一台看起来外观极为可爱的版圆脸机器人从驾驶舱里跳了下来,在地上滚了几圈,才站直了身体,闪着电子眼道:“大家好,我是星环集团首席科学家钢镚,今天很荣幸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歼20战斗机的改进心得。这架歼20的外观大家都已经看到了,接下来。我将向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做出这样修改的原因。”
接着,钢镚开始用各种专业术语配合着新歼20模型来对这架战斗机的气动原理做出详细的阐述,有些地方还列出了详细的公式证明。
当然了,这些数据是需要实机试验性飞行来支撑的,钢镚给出这些数据时也只说是通过超级计算机模拟飞行后得到的,但在场的都是在航空界浸淫了数十年的牛人,哪怕一个小小的数据,他们也能大概看出其中的真假。
但很明显,星环集团给出的答案基本上没有多少让他们可以挑刺的地方。
李元青上将和常思伟上将则成了会议室中最轻松的两个人,他们对战忽局的信息掌握的比在场的诸人要多得多。自然知道去年乌干达发现的那块星石被战忽局得到了,有了星石计算机,以战忽局的技术。对飞行器进行全方位模拟并不怎么让人惊讶。
接下来,钢镚将歼20的各个部分一一分开来解说阐述,从发动机技术到气动布局,从光电雷达到飞行控制系统,从隐身涂料到机体碳纤维材料,整部视频长达三个多小时,这中间,几乎所有的航空专家都听得入迷。
唯一保持冷静的就是歼20的总设计师杨宁。
作为歼20项目的总负责人,杨宁在歼20项目上已经耗费了近十年的心血。他一直把歼20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
当初他突发奇想让星环集团加入到歼20的改进工作中去,不过家长心态。想着孩子已经长大了,他需要为自己的孩子找一个好老师。使它未来能真正成材。
但歼20真正的监护权,还在他自己的手里。
但随着这个视频的逐渐深入,杨宁的脸色开始变了。
因为他发现,星环集团对歼20的了解程度远远比他想象的要深,甚至连歼20一些尚未被发现的缺陷,对方都了如指掌,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这让一直自诩为歼20之父的杨宁有些失神。
这就好像自己养了十年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发现居然是当年在医院的时候就抱错了,而且辛辛苦苦十年后,这个孩子的父母找上门来,还告诉他孩子身上还有他不曾知晓的暗记。
更让他郁闷的是,孩子亲生父母的经济实力远远在他之上,就算孩子的监护权依旧还在他手里,但孩子的亲生父母已经为这个孩子的未来铺好了道路,他只要让孩子在这条道路上走就可以了。
杨宁怅然所失地叹了口气,他知道,这个时候,事情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掌控。
三小时的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会议室里除了偶尔响起专家们的讨论声,其他时间一直都只有钢镚的解说声。
从一开始气动布局上的冲击到各个分系统的改进,特别是钢镚提议在歼20的鸭翼部分安装局部等离子隐身系统来强化歼20战斗机的隐身能力,更是让现场的专家激动不已。
一直到最后,钢镚才说道:“好了,大致的改进方案已经介绍完成,具体数据在剩下的几个文件夹里,特别是第四个文件夹,里面已经根据中航工业现有的装备制造水平设计了一套新型歼20战斗机的工艺方案,再加上成飞手中的那二十台119和117s航空发动机,应该能满足新型歼20的制造和试飞工作。接下来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了,希望能看到新款歼20早日试飞的那一天,谢谢大家,再见!”
大屏幕暗了下去,会议室里的气氛才为之一松。
总装备部部长李元青上将扫视四周,看着在座的众人道:“视频看完了,大家怎么看星环集团的改进方案?”
一名来自蜀中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基地的专家道:“我没什么好说的了,至少在歼20的气动布局上,星环集团的改进方案可行性极高,我同意。”
另一名来自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的雷达专家道:“我有个问题,对方说可以对歼20的机载电源进行改进,使飞机减重两百公斤的同时,又能让机载相控阵雷达的功率提升百分之五十以上,视频中对方并没有给出明确解答,但就我掌握的资料来看,目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做到……”
常思伟上将插嘴道:“这一点我可以保证,星环集团确实能够做到,由于相关项目还在保密阶段,我暂时不能多说,但我可以确定,今年年内,大家就可以看到相关信息了。”
那名专家见总参谋长做出了保证,点头道:“这就好,那我们可以按照新的电源功率来设计雷达了。”
此外,向洛阳光电所的专家,试飞院的专家也纷纷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最后常思伟把目光转向了此前一直沉默的杨宁道:“杨工,你怎么看?”
众人把目光纷纷投向歼20的总设计师杨宁,作为歼20这款飞机的创造者,他最有发言权。
杨宁沉默了片刻,脸上带着一丝苦涩却又有些欣慰的笑意,最后道:“说实话,星环集团给出的改进方案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至少在很多细节改进上,星环集团的方案有很强的可行性,我觉得,接下来原型机的研发工作可以按照星环集团给出的方案来研制!”(未完待续)
( 超级机器人分身 p:///3/3037/ )
第四百章 李元青的试探
杨宁的发言直接给歼20的研发工作一锤定音后,这场会议才在李元青和常思伟两人的建议下草草结束。
对杨宁他们而言,这才是忙碌的开始,接下来,由601所、611所共同组成的歼20研制工作联合团队将以星环集团的改进方案为核心,共同打造下一批次的歼20原型机。
李元青上将和常思伟上将也得到了自己满意的答案,他们也没有急着赶回京城,接下来他们讲继续在成飞调研,等待专家组对战忽局关于歼20的改进方案数据做进一步分析。
当天晚上,李元青和常思伟在中航工业高管的陪同下一起吃完晚饭后,在下榻的成飞宾馆附近散步。
李元青上将感叹道:“老常,以前我总觉得这个神秘的战忽局战忽局不大靠谱,认为他们是拿到了某些外星文明遗留下的科技产物才会有如此不可思议的表现,可今天这么一看,他们对航空科技的研究之深,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料,要说背后没有一个庞大的团队支撑,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常思伟有同感道:“是啊!唯一让人想不明白的就是陈新那个年轻人在战忽局内部怎么会有这么高的地位,就连星环集团的掌控人奥斯本都要听他调度。你看这次战忽局派过来和我们谈判的团队,虽然看起来都是普通平民,但谈吐做派和常人截然不同,无论是在经济、法律乃至外交方面都是顶尖的人才,真想不明白,这些人怎么会心甘情愿隐姓埋名为战忽局做事。”
李元青道:“不管了,和战忽局合作好歹也有益于国家,比如陈新这个年轻人。从他的成长环境和以往对中国的态度来看,都值得我们去争取。”
常思伟道:“是啊!对了,老李。福布斯-土壤号探测器怎么样了?”
李元青身为总装备部部长,同样是中国航天军工部门的总负责人。
李元青感叹道:“福布斯-土壤号的控制权还在战忽局手里。只是现在我们暂时没办法对其发出指令,中俄两国的深空探测网正在对其进行密切追踪,现在福布斯-土壤号距离火星只有不到一千万公里的距离。真是没想到,以往的火星探测任务至少需要飞行七八个月的时间,如今在战忽局手里只用了一个月多一点就到达了。”
常思伟道:“也不知道到时候战忽局会不会将探测器的控制权交还到我们手里,俄罗斯总理普京不是将要访问中国了么,他这次将访问时间提前,未必没有通过福布斯号结下的缘分和战忽局接触的因素。老李。你看是不是趁着这次歼20合作的机会,先找陈新试试口风。”
“找陈新试试口风?”李元青思考片刻,点了点头。
……
陈新没想到总装备部部长李元青上将竟会亲自打电话过来。
陈新大概能够想象钢镚制作出的歼20改进方案给中航工业专家团队带来的震撼,这从李元青对自己的态度中就能感觉出来。
两人在电话中就歼20项目合作以及接下来塞伯坦机械的发动机研制工作交换了意见。
目前塞伯坦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管理团队已经到位,原来s-15项目组成员将全部前往塞伯坦机械公司报道,如果s-15项目进展顺利的话,那么中国在未来很有可能将商飞发动机公司正在研制的中国首台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1000a以及贵航正在研制的s-13“泰山”中等推力军用涡扇发动机(歼31所用)也交给塞伯坦机械来研制。
这一方案战忽局在北京的谈判团队已经和中航工业签署了谅解备忘录,项目实施的具体时间要看s-15的进展情况。
不过陈新倒是有信心的很,s-15“峨眉”航空发动机的技术验证机早在2006年5月就已经运转试车成功,去年沈飞旗下的黎明发动机公司完成了s-15的验证机交付。现在距离定型试飞也就一步之遥。
塞伯坦机械要做的就是对s-15的设计进一步优化,增加推力,并为其安装和117s类似水准的矢量尾喷。
最重要的是。要保证s-15发动机的可靠性,降低故障率的同时,大修时间至少要达到和欧美齐平的一万小时。
陈新和李元青上将在电话里谈了差不多半个多小时,最后,李元青上将突然问道:“陈先生,福布斯-土壤号探测器快要抵达火星了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