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机器人分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无聊的钢镚
长老会对陈新的拒绝似乎早有预料,对此也没有勉强。
在和中国政府开始接触的第三天,在美国协助陈新一手制造了飞机坟场大劫案的十个拟态机器人全部辗转回国。
于是陈新干脆让他们全部改换容貌,以战忽局代表团的名义搭乘星环集团的包机从江城飞往北京,与中国政府就合作的进一步细节展开谈判。
这一次,陈新没有像上次谈判搞得那么粗糙,毕竟这么长时间战忽局出面的来来回回都是那么几个人。也是时候让中国政府看到战忽局的一些新面孔了,而且机器人在忠诚度上也没有任何问题。
因此,陈新让钢镚通过各种手段他们安排合理的身份。
这十人中。黄种人的面孔占了五个,剩下三个白人。两个黑人。
他们的身份也是各异,五个黄种人有两个来自北美,三个来自欧洲,身份都是华夏后裔,操着一口洋气十足的普通话,甚至还能听出一些潮汕口音。剩下的两个黑人是来自非洲的雇佣兵,负责代表团的安全保卫工作,三个白人则分别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
他们的职业也很有意思。有医生,有律师,有公司高管也有工程师……
无论从哪方面看,这些人在国外有着合法的身份信息资料,看上去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但这次回国,他们却摇身一变,成了史上最神秘组织战略忽悠局的一员。
他们的工作也相当简单,那就是忽悠,使劲得忽悠。让中国政府相信,战忽局是一个极为庞大的全球性组织,他们隐藏在地下。默默地充实着自己的科技实力,以待某一天,能够光明正大地现身人类社会推动社会进步。
可惜的是,这些拟态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实在太高,钢镚实力大损以后,目前最多只能控制二十个,否则陈新单靠船长峰外星基地的那些液态金属,就可以组建一支终结者军团横扫世界了。
总参情报部。
彭国琛皱眉看着手中的文件,情报分析局局长施南笙大校站在他身前。脸色同样不大好。
自从前天战忽局的代表团出现以后,马上让国安和总参二部炸开了锅。
开什么玩笑。等到战忽局代表团抵达首都的时候中国的情报部门都没有任何消息反馈,难道中国的花大力气布下情报网络都是虚设的吗?
彭国琛和国安负责人马上被负责情报工作的大长老叫过去骂了个狗血淋头。并且命令他们在三天之内立即查清战忽局代表团成员的身份来历。
于是就有了眼前这一幕。
彭国琛叹了口气道:“南笙,你怎么看这些人的来历?”
施南笙摇头苦笑道:“部长,你让我怎么说,他们全部都是以合法的途径进入中国的,在来京城之前没有引起丝毫的注意。我们发动的海外情报网络也表明,这些人在国外就是一些普通人,谁也想不到他们竟然会是战忽局的一员。”
施南笙顿了顿,继续道:“以前我们还怀疑战忽局是不是陈新一手编出来的一个幌子,毕竟这么一个庞大的机构,在世界范围内活动,我们没理由不知道,现在看来,我们还是太过坐井观天了呀!”
彭国琛点头道:“是啊,不过有一点我们的判断倒是没错,陈新在战忽局内部地位的确极高,这次的代表团成员在战忽局里面等级应该不低了,可对陈新依旧毕恭毕敬,真看不出来,这年轻人身后藏了些什么。哦,对了,你们已经梳理出战忽局大概的组织构架了吗?”
施南笙把手里的一份报告递给彭国琛道:“部长,都在这里呢,现在已经基本可以确定,战忽局直属的机构有作战行动部、网络安全部(情报部)、经济贸易部、外联部等部门,星环集团和索马里海盗集团则属于这些部门的分支机构,他们真正的核心被这些代表团成员称为超级大本营,下属龙的天空和土星共同体两大机构,其中龙的天空负责行政,土星共同体负责研发,据说陈新在这两大机构内都身居要职。至于这个超级大本营到底在哪里,那就不是谁都能知道了。”
……
陈新当然不知道自己有意无意让代表团成员透露出的“老底”已经成了重要的情报资料,这时候,他正用平板电脑饶有兴致地浏览着网页。
这几天,首都机场神秘飞行器事件在中文互联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经过论坛、贴吧、围脖一圈发酵以后,很快就引起了国内主流媒体的注意。
环球时报就以头版头条的标题报道了这一事件,并引用了网上猜测,称这极有可能是中国首架超音速隐身战略轰炸机。
不过也有媒体不同意环球的立场,比如南方周末就发表文章,从研发力量、核心技术到工人素质对中国航空工业进行了一通贬低,但这架飞行器到底用来干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在首都机场,他们同样没什么结论。
国内媒体吵的沸沸扬扬,国际媒体也没闲着。
神秘飞行器一事甚至引起的纽约时报的注意,他们发表文章称,这架飞机极有可能就是猜测中的中国超音速隐身战略轰炸机,并且从神秘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特性、隐身性等方面论证了该飞行器与b-2幽灵之间的亲缘关系,表示美国必须要抗议中国日益活跃的黑客间谍活动。(未完待续)
( 超级机器人分身 p:///3/3037/ )
第三百八十四章 意外来客
陈新大概看了下网上的争论,摇头笑了笑,大部分网民都认为梦想号是一架超音速隐身轰炸机,也有一部分觉得它应该是和“曙光女神”类似的侦察机,军事论坛里的专业军迷都分成了好几派,但极少有人觉得那是一架空天飞机。这些都是基于现实分析,以美国人的技术尚且做不到,中国人又怎么可能做到?
事实上目前出现在网络上的资料相当有限,也就风不悲拍摄到的照片稍微清晰一些,遗憾的是,那天降落之后,那架神秘的飞行器就再也没有在跑道上出现过。
在欢迎陈新抵达首都的仪式结束没多久,首都国际机场马上空出了一个大型机库供梦想号栖身,否则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军迷能挤爆整个首都机场。
即便如此,每天扛着依旧有不少扛着大枪小炮的人在首都机场里游荡,里面有媒体记者,有普通军迷,也有不怀好意的外国间谍。
军方干脆派了一支武警反恐小分队驻守在机库周边,又和国安部门联手在首都机场整治了一番,才让嚣张的偷拍行动有所收敛。
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话题依旧在网上发酵。
这两天网上除了梦想号的新闻外,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正在华盛顿举行的北约首脑峰会了。
作为全球最庞大军事集团的一次年度盛会,这次峰会,来自欧美各国的国家元首齐聚一堂,他们共同讨论了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叙利亚内战、阿富汗重建等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议题,而原本作为此次会议重点的索马里问题却只字未提。
这让不少敏感的时政记者有些吃惊,毕竟在这次峰会之前,奥观海就发表了针对索马里的强硬讲话,美国甚至都已经开始纠结起北约国家的空军对摩加迪沙发起大规模打击。
所有人都认为这次峰会是在针对索马里,可谁也没想到,最终结局竟会是这样。
有些大胆的记者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白宫新闻发言人微笑表示,前段时间北约的空袭行动主要是针对索马里与肯尼亚以及埃塞俄比亚这两大邻国之间的战争的,既然战争已经结束,那么美国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此外,白宫新闻发言人还强调,美国将会继续遵守此前和索马里新政府之间签署的摩加迪沙协议,希望索马里新政府能与国际社会广泛合作,进一步加快索马里的战后重建工作。
对此陈新只能表示哈哈了,美国人这番话,未必没有说给战忽局听的意思。
陈新也懒得去揣测美国人的想法,反正以后等金属电池上市,双方需要接触的机会还有很多。
此外,好莱坞已经重启了和塞伯坦数码关于引进科幻灾难大片流浪地球的谈判工作,电影的相关宣传也在稳步有序地展开。
塞伯坦数码上一部电影乡村教师给了全世界一个大惊喜,这次流浪地球同样饱受全球影迷的期待,如果不是因为政治因素,好莱坞恐怕早就和塞伯坦数码签署相关的上映分成协议,而不会一直拖到现在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在国内上映了一个多月的军事电影碧海飞鲨终于下画,最终票房为135亿人民币,虽然比不上乡村教师的票房,但作为军教片来讲,这部电影已经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这部电影在军迷圈中口碑爆棚,很多人都拿它和美国的p n做对比,普遍认为无论是电影画面还是剧情,都在p n之上。
特别是歼15和美军18之间的空战,彻底引爆了军迷心中的点,很多人都分不清这里面的真假,在论坛上讨论超级大黄蜂与歼15之间的强弱。
就连豆瓣这样普遍对军教片不怎么感冒的文艺青年聚集地,碧海飞鲨的评分也达到了惊人的80的高分,由此可以想象影片的精彩程度了。
更让人吃惊的是碧海飞鲨还在现实中掀起的热潮,特别是国防部宣布今年将从高中毕业生里招募海军舰载机飞行员后,成为一名航母飞行员已经成了许多高中生的梦想,很多报考的学生都把目标定在了舰载机飞行员身上。预计单单这一次招飞,能够顺利入选的学员就能达到五百多人。
两到三年后,中国培养出一批可靠的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将不再是梦想。
陈新对此没有太多意外,碧海飞鲨的拍摄原本就有这方面的目的,用它来赚取票房只不过是附带目标罢了。
正当陈新在电脑上无所事事地翻看着网页的时候,敲门声突然响起。
陈新微微一愣,这段时间该见的政要都已见过,彼此合作的基调也已经定下,剩下的都是细节工作,交给手底下人去谈就行。这个时候,会是谁过来找自己呢?
陈新起身去开门,顿时愣住了,出现在他眼前的是总参谋部部长常思伟上将,情报部部长彭国琛和另外两位便服男子则跟在他身后。
这两名便服男子中一人五十岁上下,戴着眼镜,气质儒雅,一看就不是军人,另外一个居然是老外,看不出哪个国家的,但能感觉到他的地位不低。
常思伟上将道:“陈先生,打搅了,这次冒昧来访,实在是有要事相商。”
陈新连忙面露微笑道:“常将军说笑了,来者是客,我欢迎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打搅呢,大家先进来吧!”
一行人很快在客厅里落座,陈新率先开口道:“常将军,不知这两位是……?”
他指的自然是那位戴着眼镜的便服男子和白人老外。
常思伟道:“陈先生,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杰尼索夫安德烈伊万诺维奇,俄罗斯驻华大使,这位是我国火星探测计划的首席科学家,陈德岩院士。”
被介绍的这两人均微笑向陈新点头致意,陈德岩院士面露好奇之色,那个叫伊万诺维奇的毛子则眼冒金光,显然对陈新的身份有所了解。
( 超级机器人分身 p:///3/3037/ )
第三百八十五章 福布斯-土壤
。
彭国琛一说出这两人的身份,陈新一下子就猜到了这几人的来意。
一个多月前,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升空,它是俄罗斯最近15年内在星际探索领域的首次尝试,这次任将对火星的卫星“火卫一”展开研究,并将首次把该卫星土壤带回地球。
俄罗斯太空研究所所长曾表示,该探测器将帮助研究太阳系生命起源和其他行星的卫星形成。为了实现这一探索任务,俄总共投入了50亿卢布(约合105亿元人民币)。
只是让人遗憾的是,“福布斯-土壤”火影探测器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成功升空没几小时,俄联邦航天署就发布消息,称探测器出现意外,主动推进装置未能点火而变轨失败。俄联邦航天署一位消息人士表示,这次失败可能是由于保障程序出现代码错误,或者定位系统出现技术故障导致的。
这次任务失败引起了国际社会特别是中国的广泛关注,原因无他,这次“福布斯土壤”探测器中还搭载了一位来自中国的客人。
那就是中国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中国首颗行星探测器。
“萤火一号”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明珠市航天设计研究院抓总研制,携带等离子体探测包、磁强计、掩星接收机、光学成像仪等4种探测仪器。“萤火一号”搭载进入环绕火星轨道与“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分离后,双方将配合开展掩星探测试验。
“萤火一号”主要科学探测目标是对火星的空间磁场、电离层和粒子分布变化规律,以及火星大气离子逃逸率进行探测。此外,还将探测火星地形地貌、沙尘暴以及火星赤道附近的重力场。
这次任务失败给中俄两国的火星探测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中国航天部门不得不宣布,在“长征五号”大推力运载火箭完成首飞之前,中国将暂停行星际探测计划。
当然了,变轨失败并不意味着彻底的失败,只要能重新联系上“福布斯-土壤”号探测器,对它的星载计算机进行重启,还是有可能重新让它进入轨道的,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欧空局、nasa以及中国的航天部门为此进行了密切的合作,希望拯救“福布斯-土壤”号。
只是时至今日,结果并不乐观,现在已经有航天专家断言,福布斯号探测器如果再不能启动,那么未来一周内,它将坠落地球,由于上面还携带了高达八吨的有毒燃料,万一坠入居住区,极可能对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影响。
媒体上现在还有不少“福布斯”号的相关新闻。
就在一周前,俄联邦航天署公布了“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事故的调查结果。事故调查委员会认为,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探测器机载计算系统的程序出错,而发生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太空的重带电粒子对机载计算系统产生了局部影响。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纠结数月的太空悬案已尘埃落定。
陈新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钢镚就说:“老豆,这事背后应该有猫腻。虽然在轨卫星若遭遇太空高能带电粒子,而它正好又影响了卫星的一些关键元器件,使其主控计算机遭到破坏,致使主控计算机无法工作,是有可能导致整星失败的。但是给“福布斯—土壤”致命打击的高能带电粒子究竟从何而来,这绝对是一大问题。”
由于“福布斯—土壤”一直没有走出地球轨道,因此地球磁层里本身具有的一些高能粒子,可能会对其产生影响;除此之外,太空中来自银河系或者因太阳爆发而产生的高能粒子也可能会对卫星产生影响。
但是这种事件的概率非常小,要根据卫星出事的地点进行分析。银河宇宙线本身是小概率事件,如果谁撞上,可以说是百年、千年一遇,甚至万年一遇。
经过钢镚这么一解释,陈新就有些明白了。
难怪当初网络上就有传言,“福布斯-土壤”号探测器的失败有可能和国外势力有关。陈新也只是以事不关己的心态去看这件事的,没想到今天中俄两国的高层会为这件事找上门来。
不过陈新也清楚,如今他的身份在各个国家之间恐怕早已不是秘密,再加上前两天梦想号在太空中的表演,中俄两国联袂找上门来也不是什么让人难以想象的事。
俄罗斯驻华大使伊万诺维奇用蹩脚的中文道:“陈先生,久仰大名,总统梅德韦杰夫先生、总理普京先生让我给您带来问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