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航母的排水量是一种降低舰载机降落难度的方法,但要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航母的造价就会大幅度上升,这又形成一道资金关口。同样是许多国家难于承受的。
正是由于降落问题如此严重,以至于十多年前许多航空专家都认为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是舰载机的的最佳发展方向。
但是垂直起降需要付出更大代价。
除了飞机的作战半径和载弹量要打折扣外,着舰点甲板下面还要安装复杂的散热循环水管。事实证明,垂直起降飞机在航母上使用得不偿失。
至于这项技术在将来的发展前景,还需拭目以待。
当然了。甲板降落方式还带来了飞机结构增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舰载机的战技性能,与同类型的陆基作战飞机相比,几乎所有的舰载机战术技术性能都有相当大的下降。
比如歼15除了雷达上远远领先歼11b战斗机外,在载弹量以及作战半径上都要比歼11b小上不少。
……
对于这些,陈新自然心知肚明,他这次之所以到瓦良格号上来,除了拍摄碧海飞鲨外,眼目睹歼15战斗机在航空母舰上降落也是他的目的之一。
不过在参观瓦良格号的过程中,陈新的注意力很快被另一波人员给吸引住了。
确切地说,是这些人身上的衣服。
他们戴着头盔,身上穿着五颜六色的马甲。
一问才知道,这些人就是中国航母上飞行甲板上的作业人员,为了在飞机起降过程中便于组织,他们主要以所穿的工作服和所戴的头盔颜色作为区别标志,工作服和救生背心上还要标上各自的职衔和编号。
目前中国海军航母甲板工作人员大致分为七个战位区块,紫色马甲为燃油补给战位,采用紫色马甲和紫色头盔,身后标注“油料”字样。
红色马甲为危险和安全管控战位,如武器挂载,采用红色马甲和红色头盔,身后标注“弹药”字样。
绿色马甲为起降和飞机维修战位,一般采用绿色马甲和绿色头盔,比如舰载机起飞时的飞机安全管理,身后标注“起飞”字样。
蓝色马甲为调运和供气保障战位,是飞机航空维护的主要工作战位,一般采用蓝色头盔和蓝色马甲,比如负责舰载机甲板上拖车运输的人员,身穿蓝色马甲,身后标注“调运”字样。
白色马甲为安全、医务、政工战位和临时上舰人员,一般头戴白色头盔,身穿白色马甲,比如安全人员,身后标注“安全”字样。
黄色马甲为指挥类战位,比如航空系统最高管理人员,马甲身后标注“航空长”字样。棕色马甲为机务战位。
中国的这套战位管理和马甲区分手段基本沿用了美军的规则。陈新完全可以理解,因为美国这套规则是美国近百年来航母使用经验的总结,向强者学习是智者的表现。
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代表了中国海军的野心。
未来能和世界第292章团董事长罗杨等人都已经来到了舰桥上。
渤海湾初春的造成,万里无云,寒风凛冽,透过舰桥舷窗,可以看到瓦良格号甲板作业人员正排成两列,在飞行甲板上寻找杂物,防止对今天上午的舰载机降落造成影响。
按照计划,第一架歼15战斗机将于九点左右降落在瓦良格号上。
甲板的后方,不少地勤人员正围着四架直-9直升机转悠。
今天的首次降落对中国而言意义重大,塞伯坦数码也将从中截取电影中舰载机降落的场景。
为此,航母上已经布置好了八个拍摄机位,歼15战斗机也自带了前后上下四个摄像头,而那四架直升机,将会从空中对歼15降落进行拍摄。
陈新和黄海波他们聊了几句,看时间已经差不多了,就说道:“黄司令,直升机已经准备好了吧?”
黄海波道:“都已经做好起飞准备了!”
陈新点头道:“时间不等人,那我就先下去了。”
为了更好地讲这个具有里程碑的一幕记录下来,陈新将会和摄影师登上其中的一架直升机,从航母的侧后方拍摄战斗机的降落过程。
当然了,陈新这么做也是为了给钢镚做掩护,毕竟军方为了他讲飞机的起降试验提前,钢镚自然也要为这次试验保驾护航。
随着基地歼15战斗机起飞的消息传来,四架直升机也先后起飞,抵达预定空域。
陈新所在的那架直-9直升机位于航母的侧后方一百米左右的高度,与航母保持相同的速度巡航。
很快,跟随陈新一同上机的一名塞伯坦数码摄影师叫了起来:“陈总,快看,飞机来了!”
陈新戴着宽大的墨镜,海天一线间,一架银灰色涂装的战斗机正呼啸而来。
即便有直升机涡轴发动机的干扰,歼15的轰鸣声也隐约可闻。
陈新脸上浮现出一丝激动的神色,他说道:“小高,做好拍摄准备!”
那名叫小高的摄影师兴奋道:“好嘞!”
镜头很快对准天空中的银色战鹰。
歼15在空中盘旋了几圈,很快来到了瓦良格号的后方。
小蝴蝶自带的耳麦中,正一刻不停地向陈新播报着飞行指挥室与飞行员之间的对话。
“飞鲨一号,飞鲨一号,注意保持高度,保持预定航向!”
“飞鲨一号明白!”
“好的,很好,注意保持姿态!”
“明白!”
……
歼15战斗机非常平稳,听得出来,飞行员的心态也相对平静。
陈新脸上的墨镜正在自动解算出歼15的飞行航线,钢镚无声无息地从空中与那架战斗机融合。
不过钢镚并没有对飞行员的操作进行任何形式的干扰。
按照墨镜提供的飞行航线,这将会是一次非常完美的降落,飞机的尾钩已经对准了航母第二道阻拦索。
( 超级机器人分身 p:///3/3037/ )
第二百八十二章 庆功宴
从航母舰桥的视角来看,数十吨重的歼15战斗机首先从舰尾方向进入,在距离舰尾2海里左右的时候,飞机保持450米高度,然后以550650千米/小时的速度由航母右舷通过。
anannasr 当速度降低到220280千米/小时时,歼15开始放下起落架和襟翼。在距离脱尾1海里左右时,舰载机开始180度转弯后对准跑道,然后在助降系统导引下沿着标定的下滑通道。
这时,歼15的起落架和襟翼均已打开,战斗机以一种完美的姿态迅速从航母尾部进入夹板区,几乎眨眼的功夫,数十吨重的战斗机狠狠地砸在航母的跑道上,机轮与夹板接触的瞬间,冒起了一股青烟。
歼15的合金尾钩准确地挂住了第二根阻拦索,然后在短短的数十米距离内,速度从二百五十公里降低为零,这一过程中,飞行员始终将油门推到最大。
“干得漂亮!”
“完美的降落!”
“太好了,我们成功了!”
航母舰桥内的众人欢呼了起来。
陈新以及那名高姓的摄像师也在直-9直升机上击掌庆贺。
庆祝只持续了短短不到十秒钟的时间,马上就有身着各色马甲的空勤员上去指挥飞机折叠机翼,然后缓缓收起尾钩,阻拦索迅速复位。
一分钟后,夹板清空,这时,第二架歼15战斗机出现在了航母的上空。
这次降落可不止一个架次,而是连续七个架次的降落试验。
陈新没想到军方会这么大胆,第一次就敢这么玩。
不过第一架次的成功显然给了现场指挥员很大的信心,很快,第二架歼15战斗机也进入了着舰通道。
随后的一个多小时时间里,七架歼15战斗机依次在航母上降落,除了一架尾钩没有挂住阻拦钢索进行复飞重新着舰外,其余架次的着舰都非常顺利。
这支新生的中国航空力量,第一次向天空发出自己的初鸣。
陈新乘坐直升机降落在航母上的时候,七架战斗机依次停放在瓦良格号舰桥两侧的停机位上,虽然飞机数量不多,加上直升机也就十来架载机,但这已经预示着这艘航母具备了一定的空中力量。
陈新从飞机上下来时,一名勤务兵迎上来朝陈新敬了个礼道:“陈先生,我们中午将会在机库举行庆功会,首长让我带您过去。”
陈新笑着点点头,从小高手中接过储存卡。
今天上午的拍摄让他非常满意,最让他感到惊喜的是,最后一架降落的歼15s战斗机居然是一架双座型,他怎么也没想到,军方居然不知不觉开发出了双座版的重型舰载战斗机。
这意味着中国不但日后不用担心舰载机飞行员的训练用机问题,双座型的出现,也使得歼15s可以从纯粹的防空截击型战斗机变为多用途的对地对海攻击战斗机。
后座飞行员完全可以像美军的-15那样成为一名武器操纵官。
陈新来到机库里的时候,机库内已经张灯结彩,数百人济济一堂。
厨师们已经为这次庆功宴准备好了各色美食,现场的不仅有瓦良格号的航母舰员,来自塞伯坦数码以及中航工业集团的员工们也受到了邀请。
试飞总指挥黄海波正在和参与这次飞行试验的试飞英雄们一一握手。
这次试验,夹板空勤和飞行员们的配合完美无缺,从各方面验证了瓦良格号航空母舰的战斗力,连续七个架次的成功着舰,也为瓦良格号接下来的行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看到陈新过来,红光满面的黄海波拉着陈新、罗杨以及乔婷等人和八位刚刚完成着舰任务的飞行员进行了合影。
套路化的仪式结束后,现场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
这次庆功宴更类似于西方的自助餐形式,食物饮料自取。
完成第一阶段飞行任务的瓦良格号船员们一个个神采飞扬,而那些飞行员,也个个笑容满面,兴奋不已。
塞伯坦数码的员工们早就融入了进去,之前亲眼目睹七架战斗机先后在航母上着陆的壮观一幕,彻底激发了众人的爱国情怀。
也有不少人高举相机,将眼前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幕用影像给定格了下来。
可惜瓦良格号上面禁止上网,否则这一盛况恐怕早就在网络上引起轰动。
当天下午,驻舰的央视记者从陈新手中拿到了上午战斗机降落时的部分画面,然后很快便通过卫星,将相关数据发往总部。
按照他们的说法,上级已经明确做出指示,尽快向外界公布此次着舰飞行试验的视频。
( 超级机器人分身 p:///3/3037/ )
第二百八十三章 航母style
七架歼15战斗机降落在瓦良格号上,仅仅是此次飞行试验任务的起点,简单的庆祝仪式过后,瓦良格号的空勤们再次忙碌了起来。
anannasr 有五架战斗机通过升降机送入机库,剩下的两架战斗机在经过一系列的检查程序后,加油充气,然后进入飞行甲板的长程起飞位。
在这一过程中,每个空勤战位都安排了两名甲板空勤员进行操作,甚至连穿着黄色马甲指挥战机起飞的空勤也安排了两人,陈新知道,军方已经在为下一艘航空母舰做准备了。
相比于降落,起飞的风险就要小很多了,更何况飞行员们本来就在基地的滑跃甲板上进行过无数次的起飞演练。
两架战斗机再次升空,然后在天空中盘旋了半小时后,又依次降落,整整一天的时间,瓦良格号先后完成了九个架次的降落以及两个架次的起飞任务,整个过程进行的非常顺利,有效地检验了舰机适配性以及航母整个指挥系统的运转效能。
塞伯坦数码和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摄影师们始终保持实时跟拍,记录下了大量珍贵的影像资料。
这些资料除了交给军方保留外,还有一部分将会被剪切到电影的镜头中,成为碧海飞鲨的一部分。
当然了,影片的拍摄远远不止于此,后面还会有大量特效镜头需要补充进去,按照预定计划,接下来在航母奔赴南海的过程中,还将会在舟山群岛、西沙南沙诸岛的拍摄画面。
如果没有军方的支持,根本没有哪家影视公司能支撑得起这样奢侈的拍摄行为。
且不说飞行时的燃油费用,单单让一艘航母完全配合塞伯坦数码的拍摄行动,航遍大半个中国海域,就足以让塞伯坦数码为傲了。
随后的几天时间里,瓦良格号上的歼15战斗机一直在进行相应的起降飞行训练。
除了陈新此前见过的那八名飞行员外,军方又补充了几名飞行员进入航母的飞行员大队,基本保持每架战斗机配备两名飞行员的水准。
如此高密度高强度的训练任务。潜藏的风险还是很大的,军方对此也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可是让他们意外的是,在试飞训练的过程中,瓦良格号以及歼15战斗机的表现出乎意料的好,飞行员与航母甲板空勤之间的配合也完美无缺,整个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
他们不知道的是,很多危险刚刚萌芽就被钢镚无声无息地扼杀在了摇篮之中,甚至连歼15战斗机以及瓦良格号航母的一些小缺陷,也被钢镚无声无息地修复了。一些影响飞行安全的误操作同样如此。
而且这些数据资料都已经被陈新给完完整整地记录了下来。他打算等这次拍摄任务结束后将其提交给中**方。就当是军方此次全力合作的一次回报吧,顺便也向他们展现一下星环集团的实力。
陈新相信,那些渴望航母早日成军的大佬们很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的。
瓦良格号在加速进行飞行训练的同时,国内的媒体也忙碌了起来。
2012年2月15日晚。央视ns联播用将近7分钟的时间报道了歼15战斗机在瓦良格号航空母舰上起降的新闻,瞬间引爆了整个互联网络。
谁也没想到,歼15居然这么快就在瓦良格号上起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