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9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潘应看了看腕表道,赶紧走吧,去早点还能赶得上午饭。
众人钻进了车里,往县城去,车子停在杨淮家在县里的房子边上,杨淮从里面出来,招呼道,进来吧。
家里就你俩啊?李览没看到大姑李梅和姑父杨学文,只有杨淮和伍泊君两个人。
杨淮道,他们陪我们逛完街就回乡下去了,家里牲口多,他们放不下心。
潘应看到伍泊君从里屋出来,拉着她的手,夸赞道,嫂子真漂亮。
杨淮道,指着潘应对伍泊君道,这是潘应,喊她小潘就行。
潘应道,杨叔真是什么都不管了?彻底退休了?
杨淮道,反正现在公司的事情都是我在管,他不插手了。
刘善道,那你现在可是一方诸侯了,这顿饭我们是必须下狠手的。
杨淮白了他一眼道,你现在要是愿意接手,四叔肯定不会说一个不字。
我还没毕业,等毕业再说。刘善耸耸肩。院子里的梨树坠着的都是梨子,他顺手就勾着一个,随意擦一下,咬的咔咔响。
众人随意聊天,临近中午,潘应提议道,要不我去菜场,买点菜,大家在家里做吧,搞点花生米拍个黄瓜,这不就好了吗?
附近是小馆子,小馆子的卫生情况,她深表堪忧,至于大一点的馆子,要开车跑上老远,为了一顿饭,貌似又没有必要。
你要是愿意做饭,我没意见啊。杨淮当然举双手赞同,前提是不需要他做饭,指望他做饭,那是不可能的。
我也不做。刘善同样跟着表达意见,他不愿意做饭,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怕油腻,油乎乎的粘在身上,很让他不舒服。
刘佳伟跟李览自然符合,大热天的,他们也不愿意钻厨房。
你们这是指望我喽?潘应感觉自缚作茧。
没事,我陪你去吧。伍泊君主动请缨。
不由分说,两个人拉着手出了门,往菜场去。
等回来的时候,两个人是大包小包。
要我说,我们这小地方,唯一的坏处就是吃不到海鲜,顶多就是鱼啊毛蟹泥鳅之类的,潘应见伍泊君要刷锅,就把她往边上一推,嫂子,我来弄吧,你边上歇着,帮我摘菜就行,其它的就不用你管。
在家里我常做的,没那么娇气。伍泊君笑笑,自顾自做自己的。
那谢谢了。潘应把米淘了,置在电饭锅里。
这有什么谢的,我又不是不跟着吃。伍泊君问,你们都是一起长大的?
是啊。潘应笑着道,虽然不是一个村里的,可是父辈都是在一起做生意的,交往比较多。是淮哥追的你?
杨淮的性子她了解,温和的外表下是一颗傲娇的心,是不会肯轻易谈结婚这种事情的。
也不算吧。伍泊君笑笑,我就问她愿意不愿意娶,他说愿意,就这么着了。
她没有隐瞒,一五一十的说了,不过隐去了杨淮去养鸡场打工,哥哥欠赌债这一部分。
啊,就这样?潘应惊讶的嘴巴都合不拢,这么简单?
那还要多复杂?其实那天她是赌气说的,想不到杨淮会这么答应。
既然杨淮答应了,她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居然没有勇气后悔。
然后,自己稀里糊涂的进了所谓的豪门。
一进入杨家,她感觉不到杨家有多豪,阔气的三层小楼,两辆几十万的代价车,吃喝和普通家庭的差距也没有多大,完全就是普通人的生活。
只有不经意间的聊天中,听到从他们嘴里蹦出来的在她看来是天文数字的生意后,才让她感觉到一丝财大气粗的感觉。
而且谈论房子的时候,单位不是‘套’也不是‘间’,是论栋,地段是香港的中环或者半山。
我被你们打败了。潘应理解不了这两个人的感情观。
饭做的简单,所以做的很快,不一会儿就整上了桌子。
喝点啤酒。杨淮一口气开了六瓶。
何舟问,下午要是开车怎么办?
好不容易摸了一把车子,还没过瘾呢。
刘善道,门口多的是出租车,开什么车。
好吧。大中午的,闷热,何舟也想喝酒解暑,一人两瓶,不多喝。
先喝再说。李览已经举杯,喝完后问杨淮,你们时候结婚?
爸妈可能要去香港,跟她爸妈见面商量。在这一方面,杨淮自然是做不了主。
何舟举杯道,恭喜了。
谢谢。杨淮和伍泊君一起举杯,杨淮看了李览和刘善何舟三个人,你们三个压力是最大的,抓紧一点吧。
你这还没怎么的呢,就开始摆谱了,这可不行,何舟一边嚼花生米,一边道,我没他们那么多臭毛病,只要遇到合心意的,我一准结婚。
他是家里独生子,如果敢拖到三十岁,他老娘肯定得给他强行塞一个,哪能管他喜欢不喜欢,所以还不如自己主动出击,找一个自己合心意的。
我是找不到女朋友。刘善习惯性的叹气。
杨淮问,你了解碳链高聚物吗?
主链中只有c原子。刘善点点头。
你知道全同粒子吗?杨淮接着问。
固有性质完全相同的粒子,彼此完全区分。刘善得意的道,好像杨淮难不倒他似得。
知道德布罗意波长吗?杨淮再次问。
侮辱我智商了!刘善拒绝回答了,怎么可能不知道。
所以,你怎么可能会有女朋友。杨淮说完,所有人大笑。
什么意思?刘善很迷糊,不明白大家笑什么。
杨淮道,同意是学物理的,你怎么这么优秀呢?你知道的,我统统不知道,你把研究生的内容都学了,把下在书本上的功夫用在找女朋友身上,你就不可能单身了。
我就是随便看看的,多简单。刘善不屑的瘪瘪嘴。
喝酒。何舟看不得刘善这嘴脸,他嘴里的随便看看的结果,抵得上别人拼尽全力。
杨淮带着伍泊君在家里住了一周,李梅第一个提议去香港见见亲家,对于这个未过门的儿媳妇,她实在是喜欢的不得了,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挑不出什么毛病。
非要吹毛求疵的话,就是脾气看着不像善茬,怕儿子在她手里委屈。
李梅跟杨学文提了一嘴,杨学文随即回道,说的好像你脾气多好似得。
早干嘛去了,现在后悔了,还来得及?李梅当场炸了,跟杨学文杠上了,满大街体面的小瓜妞多的是,你去找啊!
我杨学文百口莫辩。
李梅这些年好像是天似得,脾气越来越大,想想刚结婚那些年,你侬我侬,再看看现在?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以前,他见识过老四和老五何芳段梅的脾气后,在李和面前,得意洋洋的夸赞了一番李梅:你们家我是看明白了,还是你大姐脾气最好。
当时,大舅子很古怪的看了他一眼,现在想起来甚至有点意味深长。
完全是自己产生了错觉。
明白了丈母娘以前说的那句话的意思:老李家都是硬骨头,专出倔驴。
他现在是看明白了,这老李家从姑娘到小子,没有一个是好相与的。
丈母娘以前是动不动就抹鼻子,出眼泪,如今却是不简单,临老了,脾气老硬气了,把他老丈人那么个难缠的人都给治服帖了。
他不服气都不行。
杨家人说出发就出发,在李和的建议下,一家人直接包机。
伍泊君再次见识到了有钱人的出行方式,只是未来公公西装领带提着编织袋,让她有点哭笑不得,说是送给亲戚的特产。
杨家在香港的亲戚自然是汤立文,从辈分上排,杨学文得称呼表舅。
要不是会亲家,我还请不着你呢。汤立文是和宋友喜一起来接机的。
杨学文把编织袋丢给身后的宋友喜,然后笑着道,什么话,我家小表弟结婚,我怎么可能不来。
其实这次来香港是一举两得,一方面可以会亲家,一方面可以参加汤立文儿子的婚礼。
来接机的人有十来个,有汤家的亲戚,有万文集团在香港的高层,杨学文一个个上前握手,这个时候,伍泊君才看到了这个公公作为一方商业大亨的气度。
杨总,上车吧。宋友喜在一边拉开了车门。
杨学文上了车后,道,老宋,这个我得批评你。
杨总,我接受批评,这是我工作失误。宋友喜对于杨淮什么时候偷偷摸摸的找了个女朋友表示不知情,只能说是自己情报工作的失误。
一行人没有去酒店,也没有去汤家,而是先去了位于浅水湾的宅子。
早就跟你说了,找个阿姨,能费个什么事,你看看,这屋子邋遢的。李梅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霉味,开始埋汰儿子。
我应该提前来收拾的。宋友喜主动出来背锅。听着老板娘的口气,实则是训儿子,说不准是埋怨他这个辅政大臣兼职保姆不称职呢!
其实,跟他有什么关系呢?
杨淮注重空间**,他的屋子,甚至是办公室,没经过允许都是不准人随意进的,哪怕是乱的一塌糊涂,也只能任在那乱着。
他要是不经过杨淮同意,敢随意进来收拾,是要被穿小鞋的。
李梅笑着道,跟你没关系,他什么臭脾气,我还能不了解。
说完,就亲自动手,开始动手打扫卫生,伍泊君不好干看着,主动帮衬着。
杨家这边,爷俩开始听宋友喜汇报关于中洋置地的收购工作。
你的意思呢?听完宋友喜的回报,杨学文直接问杨淮。
杨淮道,上市10多年,股本没有扩张过,业绩非常差,管理层太不进取了。我意思是直接换掉。
杨学文问,这个老板马维我以前见过,也听过他的一些事情,从渔村穷苦人出身,,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白手起家成为亿万富豪,哪里看出来不思进取了?
112、敦敦教诲
爸,创业容易守业难,从很多破产的企业案例来看,开始的时候大部分发展势力强劲,前景广大,但越到后期,企业的领导者越是容易好大喜功,不思进取,五花八门的问题逐渐耗尽企业的活力。杨淮觉得自己说的没毛病,再伟大的人物,也有犯错的时候。
谁跟你说创业容易了?杨学文反问。
他是有个了不起的大舅子,大舅子可以给他提供资金人脉关系,甚至是指导方向,可是事情还得自己做。
他是个本分人,没读过多少书,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很浅薄。
创业初期,被人坑过,被人骗过,差点接近过破产边缘,他和万良友抱着一样的心思,不服输,不要说没体力,不要说对手肘子硬,有苦有累还得自己扛!
要是什么都依靠大舅子,他七尺男儿怎敢立于天地之间!
他要给儿女树立榜样,要在媳妇面前争口气,怎么敢不吃苦,不努力!
创业容易守夜难,这是老话,历史规律。看着他老子的神色,杨淮说的反而不是那么自信了。
杨先生,开个饭馆理发店小商店,勉强称作创业,如果是这种没有难度的,做不了规模的,当然是简单的,宋友喜见杨淮词穷,忍不住在一旁接话了,他对杨学文称呼为杨总,对杨淮称呼为杨先生,完全是因为父子俩的爱好不一样,如果想做到杨总这种规模,做到中国百强企业,可是不容易的。
杨淮看了一眼他老子,窘迫的挠挠头,他平常是不大怕他老子的,说话很是肆无忌惮,但是他老子一旦认真严肃起来,那杀伐果断的狠劲,还是让他有所忌惮。
宋友喜一直低着头,见杨学文没反对,就继续道,马维成这个人早年渔村穷小子,七十年代左右,香港经济腾飞,他就开始做手提包,黑色人造革的那种,由于做工精细,选料讲究,有不少回头客。
这就慢慢积累了第一桶金,后来凭着独特眼光进了内地,开了一家玩具厂,专门给国外大企业做代工。
后来获得了潮汕帮的支持,在内地做保险地产高速公路,再到上市,曾经是选恒指成分股,玩具第一股,市值最高峰达到600多亿,这个人不可小觑啊。
总之,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连年亏损,可是中洋置地还是有不少优质资产的。
所以,当初你提出收购中洋置地的时候,我就觉得杨先生你高明。
现在才十几亿市值,这个差距有点大了吧。杨淮对中洋置地还没有来得及去了解。
宋友喜解释道,九十年代初期,中洋置地要搞多元化,多元化战略布局,这个玩法可真不是一般人能玩的,内地也好,香港也罢,成功的例子多,但是失败的更多。
得有足够大个的格局框架去驾驭一个庞大的帝国,运筹帷幄,要保证的业务链上的每一个业务版块,都能盈利,能赚钱。
中洋置地的每个版块都很好,从医药玩具皮革物业地产,但是这些都是周期性行业,不是上来就能造血,还得不停的输血供资金。
到后期呢,中洋置地撑不下去,找不到资金,只能不停的砍业务,流落成今天这种地步。
我明白了。杨淮点点头,万文集团最大的优势就是不差钱,收购中洋置地是适逢其时,优势互补。
他老子是个保守的,哪怕进行过经历过大规模的并购和收购投资,但是账目上依然有充足的现金流,负债率必须在一个比例,做到风险可控。
即使眼前是他当家做主,他也改不了他老子拟定的财务制度。
猜你喜欢